首頁 > 人文

孟子三遷的故事是怎麼樣的?孟子三遷的主人公到底是誰呢?

由 北面小屋 發表于 人文2021-06-06

簡介“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出自《孟子·盡心上》,原句意思是“不得志時就潔身自好,修養個人品德,得志時就使天下都能這樣”

何為作輟無常

劉悅

讀《孟子》一書,看先生為指斥時弊,激濁揚清,慷慨激昂、妙語連珠,侃侃而談的辯才所吸引,所折服,感覺他就是,不折不扣的雜文祖師爺。

孟子師從子思,也就是孔子孫輩之後的傳人。唐代韓愈稱他是先秦儒家中,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到了元代,孟子才被追封為“亞聖”。

孟子的父親很早去世了,跟隨母親生活。孟母對孟子的教育很重視,希望他有一天能成為賢才,於是就有了流傳千年的“孟母三遷”的故事。

孟子會講故事,只不過他的故事,不是講給學生聽的,而是講給國君聽的,比如“拔苗助長”宋國有位老農,嫌秧苗長得太慢,有一天,他就下田去把秧苗一棵一棵地拔高,回到家來,他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叫禾苗長高了好幾寸。”他的兒子趕快跑到田邊一看,禾苗全部枯槁了。

孟子講故事,也是為了說道理,就像我們寫雜文,舉例子來說明主題一樣。

孔子生在春秋時代,孟子生在戰國時代,兩人的時代背景很相似,而且相隔時間不算太遠。孟子學習了儒家思想後,繼承了孔子的仁政思想,也想像孔子一樣,在諸侯國之間合縱連橫,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出自《孟子·盡心上》,原句意思是“不得志時就潔身自好,修養個人品德,得志時就使天下都能這樣”。“達則兼濟天下”不容易,“窮則獨善其身”更難。

一個人生活貧困潦倒,卻志向不改,繼續修養自己的德性,遵行道義,做一個堂堂正正的君子立身於世,沒有高尚的情操、堅強的意志是做不到的。貧困不墮青雲之志,是最難的。

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周遊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退隱與弟子一起著書。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稱“四書”,《孟子》是四書中篇幅最大的部頭最重的一本,有三萬五千多字。

孔子時代,孔子周遊列國的目的很單純,就是為了宣傳仁政,傳播他的禮樂思想,企圖恢復周禮。孟子則在周遊列國之中,希望告訴每一個諸侯王,他們都能做到“周天子”那個位置,只不過在他提出的一系列計劃中,所有想要“王天下”的諸侯必須要做到施行仁政。

“只給吃而不愛撫,那就像對待豬一樣。愛撫而不恭敬,那就像畜養牲口一樣。恭敬之心,是禮物送上之前就該具有的。只有恭敬的形式,卻沒有誠心實意,君子就不能徒然地受它的約束。”

人性本善,生來就具備仁義禮智四種美德,人們需要不斷的內省從而保持和擴大這種美德。實行仁政,讓百姓安居樂業,使民心歸附,從而不需武力,不戰而服,即仁者無敵。

有人理解“君子遠庖廚”為君子就應該遠離廚房,來作為不會做飯的理由。但是,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是:君子對於飛禽家畜,見到它們活著,便不忍心它們死去;聽到它們哀嚎,便不忍心吃下。所以君子都是遠離廚房的,就是表現君子,不忍殺生的仁慈心態。

孟子不但有高深的學問、豐富的知識,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動的比喻,來諷勸執政者,最為突出。

孟子對齊王的昏庸,作事沒有堅持性、輕信奸佞讒言很不滿,便不客氣的對他說:“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雖有生命力很強的生物,可是你把它在陽光下曬了一天,卻放在陰寒的地方凍了它十天,它那裡還活著成呢?……”

後來的人便將孟子所說“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精簡成“一暴十寒”一句成語,用來比喻修學、做事沒有恆心,作輟無常的一種說法。

“下棋看起來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專心致志,也同樣學不好,下不贏。奕秋是全國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兩個徒弟,其中一個專心致志,處處聽奕秋的指導。另一個卻老是盼著有大雁飛來,準備用箭射雁。兩個徒弟是一個師傅教的,一起學的,然而後者的成績卻差得很遠。這不是他們的智力有什麼區別,而是專心的程度不一樣啊。”這是說明學習一樣東西、做好一件事情,是非專心致志、下苦功夫不可的。

不要自己欺騙自己。要像厭惡腐臭的氣味一樣,要像喜愛美麗的女人一樣,一切都發自內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也一定要謹慎。品德低下的人在私下裡無惡不作,一見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閃閃,掩蓋自己所做的壞事而自吹自擂。殊不知,別人看你自己,就像能看見你的心肺肝臟一樣清楚,掩蓋有什麼用呢?這就叫做內心的真實一定會表現到外表上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也一定要謹慎,使自己的意念真誠。

4

Tags:孟子孔子君子仁政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