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週末讀書會】百界千如, 一念三千什麼意思?| ?嚴勇讀書會vol. 17

由 唐詩宋詞古詩詞 發表于 人文2021-06-03

簡介也許是天姥山本身並無特別之處,只是浙東群山之中一座普普通通的高山,人們來了之後,發現它很普通,並不如李白筆下那麼美

百界千如,一念三千什麼意思

尋找浙東“唐詩之路”

作者 | 嚴勇

1

浙東三山,以會稽山開發最早,天台山次之,四明山又次之。四明山因其上有方石,四面有穴如窗,通日月星辰之光而得名。大嵐山地處四明山山之心,在舊時幾乎與世隔絕。就算現在,大嵐山依然散發著神秘的氣息。

我們是下午5點半離開溪口,駛入四明山的。四明山的夜晚,一片漆黑,只有一條窄窄的公路通向山中腹地。山路彎道特別險急,車速最多在三十碼左右。

一座座詭異的山頭,變換著姿勢,好像一個個妖魔鬼怪。

剛進山,看著天將黑了,妍妍嚇得哭了起來,不久就睡著了。其實,不只是小孩怕,連我們心裡也怕。畢竟,在黑魆魆的大山面前,人顯得何其渺小。況且這還是我們頭一次夜裡開山路。

夜入四明,其實是大殺風景的。李商隱在他的《義山雜纂》中曾列舉了6個“殺風景”的例子:

一、“清泉濯足”:即在清澈的泉水裡洗腳。

二、“花上晾褌”:在美麗的花枝上晾褲衩。

三、“背山起樓”:揹著山蓋樓房,開啟前面的窗子看不到秀美的山色。

四、“焚琴煮鶴”:把琴劈了當柴燒,並把鶴宰殺,燒來吃。

五、“對花啜茶”:賞花時無酒或有酒不飲,只喝點茶。

六、“松下喝道”:清靜幽雅的松林裡,忽有官老爺的車騎人馬呼喝而過。

尋找浙東“唐詩之路”

這些做法無疑是不解風情的,也是對美好事物的一種褻瀆。但是,為了能夠能夜宿上虞,我們還是冒險作了這個決定。但接下來就輪到我們後悔了,短短几十公里的山路,遠遠比我們想象中難開。

過雪竇山、徐鳧巖,再往前開,天就完全暗了下來。最要命的是山中團霧一陣陣襲來,能見度幾乎為零,我們不得不將霧燈開啟,以一二十碼的速度前移。

一邊應對著彎道、團霧,一邊擔心著汽油不夠,轟隆隆的雷聲又響了起來。我忽然想起,昨天天氣預報說一個颱風要經略浙江。心下猛然一驚,不會是颱風要來吧。這樣一想更加劇了我內心的恐懼。

過了四明鎮,雷聲越來越近,大雨眼看就要下來了。看著山路一邊是萬丈懸崖,另一邊是泥石流沖塌的山體碎石,心中再也沒有往前開的勇氣了。

等車至大嵐鎮,我們便毫不猶豫的決定要在此過夜了。這時,雨也開始下大了。鎮上的夜晚,非常安靜,只有一條主街道,除了幾家商店還開著,都已經打烊。鎮上旅館非常少,我們問到一家就入住了。

賓館的環境還是不錯的,只是屋內一隻蟑螂著實將孩子嚇哭了。店主人邊打邊解釋說,“下雨了,蟑螂就跑出來,平時沒有的”。

山裡的空氣在雨後更加清新,溫度也比山下冷許多。我到對面的商店買了一瓶寧波大麴和一些零食,回到賓館喝了點酒,人就興奮起來了。

開啟窗戶,山外的風雨將陣陣涼氣送了進來,冷的我竟倒吸了一口氣。憑窗遙望,群山在朦朦朧朧的夜色下隱約可見,樹葉在風雨中上下亂顫,雨點打在屋上發出“噼噼啪啪”的聲響。及至雨稍停,又是一片熱鬧的秋蟲聲。

這樣的山夜,對於生於平原的我竟那樣新奇。不知怎的我突然想起溫庭筠《商山早行》裡的一句詩來,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我們這座山並非商山,卻讓我有種身在商山的錯覺。

宋代歐陽修也在山中留宿後仿作了一首,

“鳥聲茅店雨,野色板橋春”

。我問妍妍哪個寫的好,她想了想說,還是溫庭筠的好。

她自己興致來了,也亂編了一首,

“螳螂茅店夜,雨落板橋秋”

。此情此景,竟如此真切。多少詩歌就是這麼代代相仿沿襲,卻永遠不及第一個創造此意境的人。

一早醒來,我沿鎮閒逛,這裡除了靜還是靜。遠望是山林疊翠,雲霧繚繞;近看是小橋流水,屋舍儼然。一條小溪從西往東穿鎮而過,泉水叮叮咚咚,彷彿是系在小鎮身上的一條玉帶。再往南便是鄉間小路,只見渠裡溪水潺潺,渠邊柿葉翻舞,田裡種滿了花卉。這裡農民的主要收入就是靠種植花卉和茶葉,而柿子則是大嵐的極品。

據說每到秋天柿子成熟的季節,大嵐大大小小的村落裡掛滿了紅彤彤的小柿子。一個個像一盞盞小燈籠,將整個大嵐鎮照得溫暖而充滿詩意。“紅紅瓶,綠綠蓋,千人走過萬人愛。”大嵐的這首民謠見證了千百年間人與柿樹和諧共存的緊密關係。

大嵐的茶葉,有一種自在的清高。

尋找浙東“唐詩之路”

茶生高山,為清高一;茶不爭名,為清高二;自採自炒,為清高三;茶香清冽,為清高四。大嵐雲霧茶,就跟它的名字一樣,彷彿只生長在雲霧繚繞的詩裡,夢裡,而與俗世無關。

我尋至一家茶葉店,店主人說就剩最後兩袋,都是自家採摘炒制的,你要拿去。我回賓館泡在杯中,低頭一瞧,綠色茶葉細長柔美,在氤氳中緩緩舒展,似一個個婀娜多姿的舞女,在碧波中輕甩水袖。綴一口便甘甜入味。再一口就身心放鬆,飄飄欲仙了。

怪不得明代的孫鑛看書看累了,伸手向友人史伯晉討要大嵐新茶潤心潤眼:

姚茗論精品,佳園獨佔春。黃搴露裡嫩,綠焙雨前茶。倦眼翻書澀,枯腸構句貧。願分芳鼎味,一醒睡鄉人。

”孫鑛另有詩《葛公旦餉後山茶》,寫他意外得到友人饋贈的“大嵐茶”時的感受,簡直可以用“受寵若驚”四字來形容:“

正擬搜千卷,徐看綻百花。忽驚霞外使,分惠雨前茶。掃砌風初定,侵簷日未斜。旋移銅灶至,欹坐試纖芽。

”由此可見,大嵐茶的魅力所在。

大嵐的美,最美在云溪。看看這村落名字,就足以讓人浮想聯翩了。雲中小溪,完全代表了大嵐的飄散之美,朦朧之美。我們一路繞著山路,或上或下,七拐八拐,執拗地行進在大嵐群山之中,就為尋云溪的所在了。

一路沒有遇到一個人,一輛車,只是好幾次忍不住將車停下來,對著雲霧縹緲的茶山大聲呼喊,“大嵐山,你太美啦”。對著山谷叮叮咚咚的泉水,又作了一次殺風景之舉——清泉濯足。我們都被眼前的美景深深陶醉了,雖然還沒有到達云溪,卻似乎已經到達云溪了。

當一座古村落出現在眼前時,我們便知道云溪到了。云溪古村落中有一條又長又寬的溪水,因為身處高山雲端之中,故名云溪。

我們到云溪時,小雨又淅淅瀝瀝的下起來了。但這絲毫不影響我們此行的目的——云溪漂流。我們到達停車場,那裡意料之中的僅有一輛轎車。

尋找浙東“唐詩之路”

這裡硬體設施簡陋,卻乾淨清爽,到處充滿了農家的溫暖。我們買好票,換好衣服,司機把我們送到小溪上流。在那裡,有許多皮划艇堆在溪水邊,我們選了一個就下水了。

這裡,溪水清澈見底,兩岸風景美不勝收,滿眼的青山綠水,古道人家。因為交通閉塞,這裡許多房子還仍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建築風格。原汁原味的古村落,縱情演繹著時序的變化,賦予我們一份難以忘卻的塵外心境。

五六公里長的漂流,或緩或急,或開闊或狹窄,呈現給我們漂浮雲端的幻遊之美。妍妍特別喜歡這兒的漂流,其刺激程度剛好適宜。這正如這座古村落的氣質一樣,有著寬寬的肩膀和一顆質樸的心,讓人安全、溫暖。

溪水兩岸的老人安詳的看著我們漂流,不驚不喜,淡然處之,我們從他們眼裡讀到的同樣是安靜、靜謐。

世事變幻,滄海桑田,在他們眼中不過是白雲一朵,溪水一道。簡陋、蕭散、質樸的古村落,遺落在雲端溪水裡,不知幾世幾年。

尋找浙東“唐詩之路”

2

從上虞到紹興,已是晚上七八點。

夜色下的古城,到處都飄散著米酒發酵後的酸味。這酸味,告訴人們這裡就是江南有名的黃酒之鄉,也是盛產才子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紹興,古稱會稽,有會稽山在城西二十里。《史記》雲:

“禹巡狩至會稽而崩,因葬焉。上有孔穴,民間雲禹入此穴。”

又說:

“大禹封泰山,禪會稽。”

秦始皇曾上會稽,祭奠大禹。

大禹,是紹興的人文始祖,也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禹和夏朝是否存在,關係到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真實性與可靠性,如無大禹,便無夏啟建立夏,更無“華夏”之說。

幸好,近三千年歷史文物——遂公盨的發現,將有關大禹存在的真實性與可靠性提供了有力證據。這是目前所知時代最早也最為詳實的關於大禹的可靠文字記錄,充分表明早在2900年前人們就在廣泛傳頌著大禹的功績。

然而,令紹興成為一座舉世矚目的藝術座標之城,當屬王羲之與他的“蘭亭修禊”盛會。

千百年來,不知多少人踏著大禹、王羲之舊跡來到紹興並留下他們的興嘆。

唐代李白、杜甫、白居易陸續將他們的足跡印在了紹興大地上。他們一路祭大禹,尋王許,留下許多讚美紹興的詩篇。

李白詩云

“千巖泉灑落,萬壑樹縈迴”

,歌吟越中山水;杜甫

“枕戈憶勾踐,渡浙想秦皇”

,追慕紹興人文。白居易

“稽山鏡水歡遊地,犀帶金章榮貴身。”

回味越中時光。除了他們,還有400多位唐代詩人到過紹興。

從此,紹興一躍成為世人皆知的“唐詩之都”。

尋找浙東“唐詩之路”

繼唐詩之路之後,紹興迎來了第一位本土傑出詩人、也是宋代最偉大的詩人——陸游。陸游(1125-1210),生平詩歌近萬首,無論數量和質量均超越同時代詩人。然而在紹興,陸游最有名的作品卻不是他的詩,而是他題於沈園牆壁上的一首詞

《釵頭鳳》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

這其中掩藏著陸游一段悽婉的愛情故事。

公元1144年,二十歲的陸游和表妹唐婉結為伴侶。然而,陸母以“陸游婚後情深倦學,誤了仕途功名;唐婉婚後不能生育,誤了宗祀香火”為由,竟強迫陸游休妻。

陸游迫於母命,與唐婉忍痛分離。後來,陸游另娶王氏,唐婉則嫁給趙士程,昔日情深的一對伉儷至此勞燕分飛。

十年後,陸游經過沈園。正當他獨坐獨飲,借酒澆愁之時,突然意外地看見唐婉和他的丈夫也來遊園。

尋找浙東“唐詩之路”

儘管分別多年,但陸游內心依舊思念著唐婉。然而,現在的唐婉已經不是當初的唐婉,她已經嫁入人婦,已像禁宮中楊柳,可望而不可及。

想到這裡,他放下酒杯,正要離去。不料這時,唐婉給他送來了一杯酒,陸游體會到了她的深情,兩行熱淚悽然而下,一揚頭喝下了唐婉送來的這杯苦酒。然後在粉牆之上奮筆題下《釵頭鳳》這首千古絕唱。

陸游走後,唐婉呆呆的望著這首《釵頭鳳》,不禁想起昔日的甜蜜和分別後相思之苦。回家後,她也作了一首

《釵頭鳳》

,呼應了陸游的“人空瘦”: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長似鞦韆索。

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不久,唐婉抑鬱而終。陸游則

“細雨騎驢入劍門”

,入蜀參軍,然而幾十年的異地生涯,依舊沒能撫平他內心的創傷。

尋找浙東“唐詩之路”

六十三歲時,陸游“悽然有感”,寫了兩首回憶四十多年前的詩:

採得黃花作枕囊,

曲屏深幌悶幽香。

喚回四十三年夢,

燈暗無人說斷腸!

少日曾題菊枕詩,

囊編殘稿鎖蛛絲。

人間萬事消磨盡,

只有清香似舊時!

六十七歲時,陸游重遊沈園,而園已易主,看到四十年前嘗題小闋仍在壁間,不禁悵然,內心最柔軟的情懷就此被喚醒:

楓葉初丹槲葉黃,

河陽愁鬢怯新霜。

林亭感舊空回首,

泉路憑誰說斷腸。

壞壁醉題塵漠漠,

斷雲幽夢事茫茫,

年來妄念消除盡,

迴向蒲龕一炷香。

七十五歲時,陸游近沈園而居,“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勝情”,寫下著名的

《沈園》

詩二首:

城上斜陽畫角哀,

沈園非復舊池臺。

傷心橋下春波綠,

曾是驚鴻照影來。

夢斷香消四十年,

沈園柳老不吹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

猶吊遺蹤一泫然。

八十歲時,陸游夜遊沈園,並作

《十二月二日夜遊沈氏亭園》

二首。

路近城南已怕行,

沈家園裡更傷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

綠蘸寺橋春水生。

城南小陌又逢春,

只見梅花不見人。

玉骨久埋泉下土,

墨痕猶鏁壁間塵。

八十二歲時,陸游對唐婉仍是念念難忘,又寫下:

城南亭榭鎖閒坊,

孤鶴歸來只自傷。

塵漬苔侵數行墨,

爾來誰為拂頹牆。

臨終前,陸游再遊沈園,留下最後一首懷念唐婉的詩

《春遊》

沈家園裡花如錦,

半是當年識放翁。

也信美人終作土,

不堪幽夢太匆匆。

尋找浙東“唐詩之路”

可見,陸游到老一直都未能忘懷這段感情,那是怎樣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大概只有詩人自己才能體會。

如今,漫步在沈園,依舊可以看到牆壁上的《釵頭鳳》。不過牆壁已不是當年的牆壁,故事卻還是當年的故事。

園內滿滿一池荷花,盡情的綻放著青春的魅力,散發著迷人的清香。走在小橋上,看著荷花倒影,一絲感傷不由襲來。

這座宋代名園,歷經800多年盛衰榮辱,依然碧波盪漾,不可不說是陸游的《釵頭鳳》的功勞。

人們記住了他們的愛情故事,將這裡打造成愛情的伊甸園,許多少男信女都在許願亭留下了他們一生的誓言。這也許是陸游不曾想到的,以一己之苦換來千百人的幸福,多少也算有點安慰。

沈園東首,就是情侶園,內有亭臺軒榭,假山池沼,典型的江南園林建築。

沈園南苑設有陸游紀念館,由陸游史蹟陳和碑廊陸游紀念館組成,藏有陸游許多手跡、照片、碑刻、畫幅、善本、拓片、實物模型等,並用詳實的資料勾勒出詩人坎坷的一生。

沈園東南角有一個葫蘆池和一座小山,是沈園不多的宋代原物之一。坐於小山茅亭,看著千年之前的一池秋水依舊,陸游與唐婉早已消失在歷史的風塵中,不禁感慨歲月流轉何其快哉。

3

尋找浙東“唐詩之路”

嵊州是一座歷史文化古城,已有2150多年曆史。嵊州的出名,一大半要源於流經它境內的一條河流——剡溪。

當我們行駛至三界鎮,高速路旁的一條明亮寬闊的大河出現在眼前,它就是李白詩歌中“湖光照我影,送我至剡溪”中的剡溪。

李白在《經亂後將避地剡中留贈崔宣城》中讚美剡溪道:“忽思剡溪去,水石遠清妙。雪盡天地明,風開湖山貌。”

剡溪原本就是很普通的一條河,它的美在於兩岸青山點綴的恰到好處。那些山,不高也不矮,卻秀氣十足的排布在剡溪兩岸。

剡溪對岸住了一些散落的人家。夕陽將柔和的光線灑在剡溪上,好似一條金光閃閃的錦帶。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我彷彿看到了李白扁舟而過的身影。

多想在此停留些時光,找一間臨水的小屋,住上幾日,在剡溪邊釣釣魚,散散步。一路上想找最近出口下高速,這一走,竟拐進了嵊州城。

嵊州是一座古城,古老的連城內燈光都顯得黯淡。這裡的建築也大多數是舊式的,彷彿一切都為了印證這是一座古城。

我們找到一家酒店,空房很多,見價格合理,便選擇了一間套房。這是國慶期間住的價效比最高的酒店。這樣看來,嵊州絕對不屬於一個熱門旅遊城市。

在街對過的一家酒店,我們點了一份鱸魚和幾個小菜。李白詩中說,

“此行不為鱸魚鱠,自愛名山入剡中”

。鱸魚如此鮮嫩美味,李白卻說不為此,可見剡中的山水是多麼誘人了。

入剡中看名山也是我此行的目的。第二天我們在酒店隔壁吃過早飯,品嚐了當地特色炒年糕之後,就前往李白筆下的新昌縣天姥山。李白在《夢遊天姥吟留別》詩中寫道: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天姥山這麼大的氣勢,著實令人心生嚮往。

尋找浙東“唐詩之路”

山路崎嶇不平,彎道很多,但路旁那一個個紅彤彤的柿子,晃得人心裡癢癢。終於在一處雜草叢生的荒山坡,我們看到有一棵野柿子傲然挺立在半山腰,身影婀娜,彷彿在向我們招手。於是,我們將車停好,便開心地前往野柿樹所在的小山坡,透過去的只有一條狹窄的青草印子。我們循著這些青草印子,最終順利攀登上去。

其實,這些柿子並沒有熟,握在手上一個個圓滾滾,硬生生的。吃柿子當然不是重點,重點是享受採摘時的那份野趣。在山坡上,同樣誘人的還有野栗子,一個個躲在毛茸茸帶刺的圓殼內,鋪滿一地。只需用腳一碾,一個個小栗子便探出腦袋,被我們撿到油紙袋裡了。以前只知吃栗子,不知栗子哪裡來,這次真是長知識了。

過足了採拾的癮,一路詢問鄉人,七拐八拐,上下顛簸,終於透過那些險峻的山路到達了天姥山。

謝靈運詩云:

“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高高入雲霓,還期那可尋。”

道出了天姥山的高和大。而在我眼中,天姥山看上去就是一座很普通的山,除了高大,便是疏曠。

一條簡易的登山小道便是天姥山的大門。溪水從山上不時穿過石頭縫隙滲透下來,成為人們洗手、洗竹竿的地方。竹竿自然是下山的人丟下的,上山的人再洗洗,就可以繼續用來登山了。

天姥山山腳下,除了兩位賣柺杖的老人,就剩一支搜山志願者救護隊。買賣聲在這裡是聽不到的,主要還是為了給人們提供方便。

天姥山入口不遠處,有一處開闊的平地,成了附近人們燒烤的好去處。燒烤器具需要自帶,因為這裡是買不到的。柴火倒可以就地取材,用枯落的松樹枝葉就很好。松樹是天姥山的主人,而那些深藏在松樹林裡的松鼠和雲雀是它頑皮的孩子。

李白25歲第一次遊天姥山,就寫下《別儲邕之剡中》:

“借問剡中道,東南指越鄉。辭君向天姥,拂石臥秋霜。”

其後又多次來訪天姥山並留下詩作。天姥山自從李白歌吟之後,幾乎岑寂了千年。這其中的緣由我並不知道。也許是天姥山本身並無特別之處,只是浙東群山之中一座普普通通的高山,人們來了之後,發現它很普通,並不如李白筆下那麼美。於是一陣尋仙問道的唐風過去,它也就慢慢淡出了名山的舞臺。

當我走進天姥山,我一路上既沒有聽到

“熊咆龍吟殷巖泉”

,也不覺得

“慄深林兮驚層巔”

,更沒有感受到

“勢拔五嶽掩赤城”

的氣勢,它在我眼中就是一座平凡的大山。

尋找浙東“唐詩之路”

我們一路向上登攀,道路是前人踏過的小徑,並沒有人工修成的臺階。快到山頂時,道路變得陡峭,才看見有些木棍鋪築的臺階。我們踩著臺階,很輕鬆的就登上了天姥山最高峰“北斗尖”。

天姥山自古就是道教仙山。傳說,就在這山巔之上,人們經常聽到一位天姥娘娘在唱歌,這座山也因此散發著一種神秘的氣息。也就在這樣的傳說下,我們才一口氣登上了山頂,為的是聽聽那天姥的歌聲。歌聲自然是沒有的,臭蟲倒是滿地亂飛,不自覺的佔據在人的身上,嚇得小孩連聲叫喚。

可見,文學作品的魅力之一就在於重塑。重塑一座山在人們心中的位置,重塑一座山在無數山中的特質。眾人都知道黃山、五嶽名氣大,大得蓋過了所有的山。

然而,李白偏要說不,偏要說“勢拔五嶽”,併為之寫出流傳千古的詩篇。李白痛恨這種名氣排序,正如痛恨貴賤排序一樣,在李白心中權貴也不會高貴到哪裡去。李白心中想的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權貴就像名山一樣,儘管李白也吟詠過黃山、泰山、華山、峨眉山等名山,卻從來不像吟誦天姥山那樣充滿豪情、奇幻與詩意。可見,李白心中的天姥山,已經成為蔑視權貴的象徵,其意義早已超過歌詠大山本身。別人眼中普通的天姥山在李白的眼中突顯出異樣的魅力。他要為這座毫無名氣的天姥山正名,讓它可以有獨特的氣質,在五嶽面前也絕不低頭。這也就是李白筆下“勢拔五嶽”的原因。

到了山頂“北斗尖”才發現,原來還有別的路線可以登山。我們選擇的是一條最簡單的路線——車開到天姥山林場再上山,不過40分鐘,200多米距離。而據上來者說,另一條路線則更加險峻,許多山路都是筆直的,從上往下去,老人小孩幾乎不可能透過。因為有老人、孩子,我們最終放棄了從這條路線下山。而這條陡峭的路線,或許就是李白走過的。獨特的登山之旅,賦予了他豐富的想象力。

尋找浙東“唐詩之路”

也許山的另一面,風景真的很美。

人生面臨道路選擇時,也是這樣。走不同的路,就會遇到不同的困難,就會看到不同的風景。李白走了一條不事權貴的道路,沒能在政治上一展抱負,卻成就了他“詩仙”的千古美名,成為唐詩之中不可或缺的一道風景。

這是李白的不幸,卻是天姥山的大幸,更是詩界的大幸。

4

離開天姥山,我們向著天台山出發。李白在

《送友人尋越中山水》

中寫道:

聞道稽山去,偏宜謝客才。

千巖泉灑落,萬壑樹縈迴。

東海橫秦望,西陵繞越臺。

湖清霜鏡曉,濤白雪山來。

八月枚乘筆,三吳張翰杯。

此中多逸興,早晚向天臺。

尋找浙東“唐詩之路”

詩中表達了詩人對越中人文山水的喜愛,其末句則點出了天台山在越中所處的交通要道的位置。李白曾多次到浙東旅行,其

《送楊山人歸天台》

則道出了對天台山的神往。

客有思天台,東行路超忽。

濤落浙江秋,沙明浦陽月。

今遊方厭楚,昨夢先歸越。

且盡秉燭歡,無辭凌晨發。

我家小阮賢,剖竹赤城邊。

詩人多見重,官燭未曾然。

興引登山屐,情催泛海船。

石橋如可度,攜手弄雲煙。

後來他的一首

《天台曉望》

終於幫他圓了這個夢。

天台鄰四明,華頂高百越。

門標赤城霞,樓棲滄島月。

憑高登遠覽,直下見溟渤。

雲垂大鵬翻,波動巨鰲沒。

風潮爭洶湧,神怪何翕忽。

觀奇蹟無倪,好道心不歇。

攀條摘朱實,服藥鍊金骨。

安得生羽毛,千春臥蓬闕?

我們追尋李白的足跡,沿著剡溪、天姥山的“唐詩之路”,一路向天台山駛去。山間道路崎嶇不平,兩岸青山一碧如黛。有時峰縈水映,紅葉翻飛;有時風輕雲淡,大雁南歸。那些長於山嶺旁的短松,老幹屈曲,根葉蒼秀,彷彿是時光中的老者,靜看世事變遷。大片的柿子林,已是天際間最美麗的一道秋景。

在新昌與天台交界處,鄉風蕭簡,田舍儼然,一道明亮的溪水,幾隻悠閒的水牛,更是讓路途充滿了無限詩意。郁達夫在初入天台時寫出八字感受:“清溪迴繞,與世隔絕。”

“天台”是東南名山,綺秀而奇險。天台山一直以古、幽、清、奇等特色,令無數文人騷客為其傾倒。東晉孫綽贊其:

“天台山者,蓋山嶽之神秀者也”,“窮山海之瑰富,盡人神之壯麗矣”。

李白則高吟:

“龍樓鳳闕不肯住,飛騰直欲天台去”

,來此結廬讀書。崔峒則在送友人詩中直言:

“剡溪木未落,羨爾過天台。”

可見天台山在文人心目中的巨大魅力。

尋找浙東“唐詩之路”

“石橋”是登攀天台山必經之路。劉禹錫《送元簡上人適越》:“孤雲出岫本無依,勝境名山即是歸。久向吳門遊好寺,還思越水洗塵機。浙江濤驚獅子吼,稽嶺峰疑靈鷲飛。更入天台石橋去,垂珠璀璨拂三衣。”道出了石橋的位置和環境。

天台石橋,是石樑景區內一座天生橋。它距天台縣城20多公里,是浙東“唐詩之路”的精華所在,歷代許多詩人都對它進行了描述。

唐人孟浩然在《舟中曉望》中寫道:“掛席東南望,青山水國遙。舳艫爭利涉,來往任風潮。問我今何適?天台訪石橋。坐看霞色曉,疑是赤城標。”詩人跋山涉水專程來訪石橋,可見石橋在當時就很有名氣。

顧況身在臨海縣卻不忘天台石橋,寫下:“此去臨溪不是遙,樓中望見赤城標。不知疊嶂重霞裡,更有何人度石橋。”

唐人朱慶餘在《送元處士遊天台》中描寫了“疊嶂重霞”裡的石橋美景:“樹列煙嵐春更好,溪藏冰雪夜偏明。空山雉雊禾苗短,野館風來竹氣清。”並在詩末建議元處士不妨在石樑飛瀑之石上題名。

宋人陳知柔(?—1184)有首七律,從橋、泉、寺、茶四個方面描繪出飛瀑的全景:“巨石橫空豈偶然,萬雷奔壑有飛泉。好山雄壓三千界,幽處常棲五百仙。雲際樓臺深夜見,雨中鐘鼓隔溪傳。我來不作聲聞想,聊試茶甌一味禪”。

宋人樓鑰(1137—1213)《遊天台石橋》寫得是大氣磅礴:“兩龍爭欲赴深壑,獨破山骨成修梁。滔滔共出一門去,凜凜直落千丈強。初疑鞭石跨滄海,絕勝乘鵲橫銀潢。要須高躡前峰過,往叩山中真寶坊。”

宋人釋文禮(1167—1250)《天台石橋》寫得也是風雷震怒:“橋橫飛澗上崔嵬,澗瀑千尋吼怒雷。五百聲聞看不破,至今活葬在巖隈。”

宋人包恢(1182—1268)《天台石橋》則道出了過石橋的個人感受:“石橋龍行甲台山,吼雷噴雪透玉關。石樑擬倫固未易,龍淵埒美猶良艱。風神凜凜聳毛骨,如在天外非人間。昔聞今見未曾有,遊人何嗟行路難。”

明代徐霞客三上天台山,留下兩篇《遊天台山日記》,其一成為《徐霞客遊記》開篇之作。徐霞客在遊記中這樣描寫石樑石橋:

梁闊尺餘,長三丈,架兩山坳間。兩飛瀑從亭左來,至橋乃合流下墜,雷轟河隤,百丈不止。餘從樑上行,下瞰深潭,毛骨俱悚。

一個“毛骨俱悚”,道出徐霞客在過石樑飛瀑時的膽戰心驚之情,從側面也看得出飛瀑的“壯美”。

尋找浙東“唐詩之路”

詩人們吟誦石橋的精彩詩句遠遠不止這幾首,但都不外乎一個詞“壯美”。王國維認為美有“優美”和“壯美”之分。此石橋在崇山翠谷之中橫跨天際,兩條瀑布正好從梁相會期間,引起無數詩人情感的共鳴,不可不謂之“壯美”。

我站在石橋遠眺,整個景區一派綠意蔥蔥,風景清幽,遠勝別處。及至尋聲瀑布下,只見一道白練從天空中傾瀉而下,聲響巨大,氣勢逼人,果如詩人所言“滔滔共出,凜凜直落”。

郁達夫在《南行雜記》對石樑飛瀑的形成有詳細描寫:“一道金溪,一道不知名的溪,自北自東的直流下來;到了上方廣寺前,中方廣寺側的大磐石上,兩溪會合,匯成了一條縱橫有數十丈寬廣的大河;河向西南流,衝上了一塊天然直立在那裡有點像閘門似的大石。不知經過了幾千萬年,這一塊大石壁的閘門,終被下流之水,衝成了一個弓形的大窟窿。這石窟窿有四五丈寬,丈把來高,水經此孔,一沿石直搗下去,就成了一條數十丈高的飛瀑。”

尋找浙東“唐詩之路”

石樑除了以飛瀑聞名,還以宋元明清的摩崖題記為人稱道。由於天色漸晚,無暇分辨,只得作罷。

離開石樑景區,又是一陣上山下山,左拐右拐,突然一座黃牆寺廟出現在眼前。我心想,這就是赫赫有名的天台國清寺了。

果然,來至門前,看見了寺院黃牆上“隋代古剎”的字樣。“隋”字少了“工”部,原是為了避隋的國號名諱。寺院山門牌匾上寫著“國清講寺”四個大字,而這個山門卻是我見過所有寺廟中最小的,如同尋常百姓的大門一樣,這實在引起了我的好奇。

因為稍微瞭解佛教歷史的人都會知道國清寺,都會知道這裡是浙東第一名剎,是中國和日本天台宗的祖庭。然而它的山門為何要建的如此之小呢?這絕不僅僅是經濟問題了,因為當時捐資興建者可是隋煬帝。想必始建者是想透過這扇小小的山門告訴人們,佛教的修行在心,而不在形吧。

自從隋仁壽元年(601),智者大師高足灌頂禪師始建成國清寺,寺內高僧大德四海雲集,極大的提升了國清寺的知名度。

智者大師是天台宗的實際創始人。天台宗以《法華經》為主要教義。據天台宗系譜,四祖為智者。因智者常住天台山,故名該宗為天台宗。天台宗,又稱法華宗,中國十三宗之一,與華嚴宗、法相宗,合稱“教下三家”。

“一念三千”說是“天台實相法門”最精彩處。其要求是:正視日常一念,捕捉日常一念,並進而淨化日常一念;正視一切可能的存在狀況,捕捉一切可能的存在狀況,並進而淨化一切可能的存在狀況。《法華玄義》上說,一念心起,於十界中,必屬一界。若屬一界,即具百界千如,於一念中悉皆備足。從中不難看出,天台宗“一念三千”的出發點是“觀心”。

自從智顗大師棲止天台山,倡立一宗之教觀後,經過幾代弟子的發揚光大,天台宗名氣越來越大。唐代詩人孟浩然、李白、賈島、皮日休、陸龜蒙都曾到此遊玩。李白在詩中讚歎道:“天台國清寺,天下為四絕”(《普照寺》)。這裡的“四絕”是指天台國清寺、濟南靈巖寺、鎮江棲霞寺、江陵玉泉寺四座寺廟。

國清寺名僧大德之中最出名的莫過於寒山、拾得與豐幹三位和尚。

尋找浙東“唐詩之路”

豐幹是天台縣一位尚書的兒子,傳說入寺後曾降伏一隻猛虎,主要負責舂米工作。拾得是豐幹外出撿回來的,所以取名拾得。寒山常到國清寺乞食,寺僧拿杖棍逐趕他,而拾得卻將剩下的菜餚裝在竹筒裡,給他取用。寒山與拾得時常癲狂談笑,眾人聞其聲,難會其意。

寒山拾得最廣為流傳的,是他們在《古尊宿語錄》中的一段問答:

寒山問:“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該如何處之乎?”

拾得答:“只需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清代雍正年間,寒山、拾得被封為“和合二聖”,與豐幹合稱為“國清三賢”。

國清寺四周群山環繞,風景清幽,宛如仙境,得益於智者大師風水理念。他初入天台,遍遊山水,參訪古蹟。“數度石樑,屢降南門,荏苒淹流,末議卜居”。後來,看此處“山環水抱必有氣”,“清幽深邃,蓄秘藏玄”,才決定以此地作為國清寺所在。

國清寺,山前道路非常狹窄,但有一泓清泉從下穿過,舒緩了群山繞寺的壓迫感。《天台山方外志》記載:“天台山者,東瀕大海,屆水而止……其中所有靈粹之氣,莫不畢集於此。”可見智者大師的眼光多麼獨到。

國清寺,還是講寺的發源地之一。講寺與禪寺、律寺不同,主要是注重經論研究的寺院。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方外玄蹤》解釋說:“為僧之派有三:曰禪,曰教,曰律。今之講寺,即宋之教寺也。”

如今,講寺已經遍及全國各地,也可看作是天台宗的又一次振興。

離開寺院,至天台城,天色已晚,遠處的赤城山卻隱約可辨。這座令無數詩人嚮往的“仙城”,究竟讓多少詩人於此仰望。

Tags:陸游天姥山李白天台沈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