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什麼意思?

由 吳陵舊年 發表于 人文2021-05-07

簡介”,不由會心 ——說列子學藝,慎思謹言才換來夫子的“一眄”, 因這個“眄”字,在我家鄉泰州方言裡是個常用詞(讀如miá),意思是斜瞥,一眄即斜眼一瞥,斜瞟

眄睞以適意,引領遙相睎什麼意思

讀《列子·皇帝》,及“…三年之後,心不敢念是非,口不敢言利害,始得夫子一眄而已。…”,不由會心 ——說列子學藝,慎思謹言才換來夫子的“一眄”, 因這個“眄”字,在我家鄉泰州方言裡是個常用詞(讀如miá),意思是斜瞥,一眄即斜眼一瞥,斜瞟。 列子是戰國早期人,距今二千四百多年,在二千多年的時間裡,這個“眄”還活得好好的,詞性用法一直未變。

《漢語大字典》這樣解釋“眄”:

斜視,不正眼看。《說文》:“眄,衺視也。秦語。” 段玉裁注引《方言》雲:“自關而西,秦晉之間曰眄。” 衺同邪,欹邪、邪惡。

有兩層意思:一,不拿正眼看,斜視,也帶有嫌棄或者不滿,小視的意思。 秦漢時期的《蒼頡篇》也解釋為“旁視曰眄”。二,《說文》、《方言》是漢代的語言文字著作,眄這個字源自古秦地方言,至少在漢代之前通行於關中秦晉地區。

翻翻古籍,這個眄字其實是個常用字,自戰國、秦漢始,隋唐直至明清,使用從未曾斷過:

《莊子•山木》:“雖羿、 逢蒙不能眄睨也。”眄睨即睥睨,而睥睨本義就是斜視、輕視、小視。(戰國)

《凜凜歲雲暮》:“眄睞以適意,引領遙相睎。”(漢)

《史記•鄒陽列傳》:“眾莫不按劍相眄者。”(漢)

陶潛《去來辭》:“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東晉)

李冶《感興》:“仰看明月翻含意,俯眄流波欲寄詞。”(唐)

劉禹錫《始聞秋風》:“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雲睡眼開。”(唐)

李白《春日醉起言志》:“覺來眄庭前,一鳥花間鳴。”(唐)

周邦彥《拜新月·高平秋思》:“水眄蘭情,總平生稀見。”(宋)

……

弘曆《過鎮江府城》:“秀麗江山窮睇眄,喧闐老幼廑諮諏。”(清)

有個有意思的現象,近古元明清古籍詩詞當中這個字用法多來自於隋唐以上的詩詞,如“眄睨”、“眄睞”、“盼眄”、“流眄”、“睇眄”,而口語化用法則多見於唐以上,李白、劉禹錫的詩裡“眄”還是口語詞,而今天的用法則完全侷限於書面語了。可推見,眄字一開始從先秦關中的口語,逐漸書面化,唐宋以後或許只能在方言裡零星尋得了。

眄音免miǎn,海陵方言讀miá,除了音調不同,韻尾也丟棄了,或與東南吳楚方言韻尾殘缺演變有關,本篇不討論音韻音變。

我的家鄉海陵處長江下游北岸,先秦時江淮間屬吳地東楚,按《方言》說法“眄”是秦晉方言,吳楚上古方言裡顯然沒有這個詞,應是後世中原移民南下帶去。又家鄉古代處海角一隅,邊鄙安寧,東晉永嘉南渡、唐代安史之亂,大批中原移民南下長江中下游,經留此間沉澱,學界認為此間方言(與客贛方言一起)形成帶有西北秦晉語的若干特徵,不無道理。

故鄉方言裡關於“看”的詞不勝窮舉,除了看,尚有相、望、睄、眯、瞘、瞄、睃、盯、瞪、瞟、眄,等等,還有一些借語詞如掃、斜、勺(歪)、勒,本篇討論的當然不是這些,還有一個意思與“眄”詞義相近的字——“瞯”。

眄與瞯 ——海陵方言詞考

“瞯”(目閒)在海陵方言裡讀如孩hái,意思也是斜看的意思,卻比“眄”目光更兇狠,表示怒目斜視,有怨忿或憤怒的意味。

《漢語大字典》解釋“瞯”:

《說文》:“瞯,戴目也。從目,閒聲(閒即閒)。江淮之間謂眄曰瞯。”

《方言》:“瞯,眄也。吳揚江淮之間或曰瞯。”

《廣韻》:“瞯,人目多白。”

意思明白了,瞯字有幾層意思:一,原指眼白上翻(戴目),也指一種眼疾(多白)。 二,吳揚江淮之間管“眄”也作“瞯”。也就是說,吳地江淮間本來沒有“眄”這個字,管斜看這個表情作“瞯”,其實是個借音字。 實際上“瞯”字義也跟“眄”有所不同,都是側目斜看,但“眄”是一瞥中或帶有輕蔑,而“瞯”則是怒目瞪眼、有翻白眼的形貌。

再查文獻,確乎找不到這個“瞯”字表示斜視義項的出現,證實這是個方言的借音造字,早在秦漢時期就用了。

至於這個字讀音,普通話鹹xián,而方言裡讀孩hái。其實方言是古音的傳留演變,音韻不在本篇討論重點,但稍有語文基礎的讀者就能理解,《廣韻》:“瞯,戶閒切,平山匣。”,也就是聲韻由戶閒切得,古音若“韓”,經歷了顎化演變,今天演變成“閒”了。

這下清楚了,早在先秦年代,斜眼看人,北方秦晉說“眄”,而南方吳楚江淮說“瞯”,一個雅言,一個土語,被漢代的語言學家們調查記錄在冊了。 而二千多年後今天,這兩個字還同時在海陵話裡完好保留著,印證著歷史深處一段祖先由中原向南方播遷融合的足跡。

眄與瞯 ——海陵方言詞考

Tags:方言斜視秦晉江淮海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