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師心的意思是什麼?師父的歷史典故,你知道嗎?漲知識了!

由 識文曉字 發表于 人文2021-06-01

簡介但成語“好為人師”卻是貶義的,指不謙虛,喜歡以教育別人的姿態出現,《孟子》中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師心什麼意思啊

今天我們來說說最常見的“師”字。

“師”最常見意思是“老師”,那最初的意思是什麼?現在還在用!

“師”最常見的意思是“老師”、“教師”、“師父”等。《論語》中孔子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是說溫習舊的知識,卻能夠有新的體會、新的發現。後人尊崇孔子為“萬世師表”,是說他是值得永遠尊敬和效法的榜樣。此外還有“導師”、“宗師”、“大師”等,都是指在思想、學術、藝術等領域有很高的造諧,可奉為楷模的人。

《戰國策》中有“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的句子,意思是:記取過去的教訓,可以作為以後的借鑑。這個“師”是學習的物件,作榜樣講。但成語“好為人師”卻是貶義的,指不謙虛,喜歡以教育別人的姿態出現,《孟子》中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唐代的韓愈有一篇有名的《師說》,提出“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就是說:老師是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釋疑難問題的。這是給“老師”一詞下的極為精闢的定義。在這篇文章裡,韓愈還指出:“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是說巫醫樂師及各種手工業工人,他們互相學習,不以為恥。這個“相師”的“師”是動詞學習、效法的意思。

“師”最常見意思是“老師”,那最初的意思是什麼?現在還在用!

《世說新語》中有一個“互不相師”的小故事:陳元方11歲時,去拜見袁公。袁公問道:“父親在太丘作官,許多人稱讚他。他作了些什麼好事呢?”元方說了他父親的政績。袁公說:“我從前作業縣縣令時,就作了這些事。不知是你父親學我呢,還是我學你父親?”元方說:周公、孔子出生在不同時代,一舉一動雖相隔萬里卻驚人的一致。“周公不師孔子,孔子亦不師周公”。

“師從”是從某人為師,“師承”是效法、繼承。“師心”是拿自己的心當作老師,有隻相信自己的意思。北齊顏之推的《顏氏家訓》中有:“學為文章,先謀親友,得其評論者,然後出手。慎勿師心自任,取笑旁人也。”是說寫文章要多方徵求意見再拿出來,不要自以為是被人笑話。“師心自任”也作“師心自用”。

掌握專門知識和技藝的人也稱為“師”,如樂師、畫師、軍師、律師、廚師等。

“師”最常見意思是“老師”,那最初的意思是什麼?現在還在用!

但最早,“師”表示軍隊和軍隊建制的意思,早在三千多年前的甲骨卜辭中就有了“師”字。《說文解字》說“二千五百人為師”,這是周朝軍隊的編制。

《詩經》中有“我徒我御,我師我旅”。意思是:無論是步行或駕車,我的部隊是成師又成旅。這個“師”是軍隊編制的單位。“師”也可用作動詞,表示“出兵”的意思,如《禮記》中有“師必有名”,就是說出兵要有正當的理由。成語“師出無名”,原指出兵,後來也泛指行事沒有正當的理由。

清代段玉裁對“師”的解釋是“眾也”,就是眾人的意思。《左傳》中記載了春秋末期齊國的一件事:齊景公沒有慎重地選立太子,他死後,其他公子紛紛逃亡國外,當地人歌唱道:“暴公死乎不與埋,三軍之事乎不與謀,師乎師乎,何黨之乎?”這是責備公子們,景公死了不參加埋葬,三軍的大事不參加商量。這裡的“師乎”就是指公子這一班人。成語“興師動眾”裡的“師”和“眾”同義,這個成語形容發動了很多人。

這就是“師”的古今故事,你瞭解了嗎?

(圖文來源於網路)

Tags:意思孔子成語相師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