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秦末農民戰爭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尤其是軍力對比懸殊的鉅鹿之戰

由 劉一千五 發表于 人文2021-05-31

簡介從上面的敘述看到的情況有點奇怪:秦朝王離和章邯,楚國項羽和諸侯

秦國李由是怎麼死的

秦末農民戰爭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尤其是軍力對比懸殊的鉅鹿之戰。這場戰爭有許多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秦軍為什麼會敗得那麼窩囊。這一仗的失敗,意味著一場帝國之殤一場英雄之惑。

大秦軍隊最後的榮光,章邯的英雄之悲因何止於鉅鹿城下

一,秦帝國有三大軍事集團,鉅鹿城下匯聚了兩大集團,南越任囂集團。

項梁時代說是農民戰爭,其實,已經不是了。因為陳勝吳廣已經死了,張楚政權已經沒有了。農民起義軍的殘餘勢力,在呂臣的帶領下,投到了項梁手下。從這時起,農民軍變成了楚國的一部分。那麼,農民起義軍的大部分是如何消失的呢?回答是被秦朝的軍隊給鎮壓下去的。這就牽涉到秦軍是如何打的這場戰爭。

少府章邯,這個人物,無論怎麼說,都是秦朝最後的頂樑柱。就是這樣的頂樑柱,到最後還是倒了。那麼,章邯是怎麼倒下去的呢?他的倒下,意味著什麼呢?

章邯出山,是由於秦末農民起義給了他一個機會。周文的數十萬大軍已經到了函谷關,秦二世這才感到事情不妙,召叢集臣商議退兵的計劃。章邯認為,情況嚴重,召集軍隊已經來不及了。力主把驪山打工的勞力武裝起來,給他們優惠的待遇。這樣,這群人就有了動力去打戰。這條計劃馬上被採納了。於是,秦二世得了十幾萬人的軍隊,交給章邯去鎮壓函谷關附近的農民起義軍。

二年冬,陳涉所遣周章等將西至戲,兵數十萬。二世大驚,與群臣謀曰:“柰何?”少府章邯曰:“盜已至,眾彊,今發近縣不及矣。酈山徒多,請赦之,授兵以擊之。”《項羽本紀》

章邯一戰成功,威名遠揚。秦軍勢如破竹,破滎陽,攻張楚,殺陳勝,滅魏辵,追田榮,在定陶襲擊項梁,大破楚軍,迫使楚懷王逃離盱眙,跑到彭城重新建都。

二世乃大赦天下,使章邯將,擊破周章軍而走,遂殺章曹陽。二世益遣長史司馬欣、董翳佐章邯擊盜,殺陳勝城父,破項梁定陶,滅魏咎臨濟。《項羽本紀》

看來,秦軍的威力還在。秦二世在這時,也給章邯以大力支援。但是,我們不難發現,秦軍已經成了強弓之末,再沒有什麼大的作為。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大秦軍隊最後的榮光,章邯的英雄之悲因何止於鉅鹿城下

二,長城軍團的將軍王離

秦二世讓章邯去鎮壓周文的幾十萬農民軍時。他還派人去長城軍團,把王離的軍隊三十餘萬中的二十萬帶到趙國 對張耳陳餘的趙國進行鎮壓。這樣,在秦朝的範圍內,就有了四大戰場。章邯一路,王離一路,關中一路,南方阻止劉邦的一路。長城集團馬上就到了趙國。在這之前,由於武臣遭到李良的襲擊而破亡。趙國遭到極大的打擊。張耳們才不得已的立了趙歇為王,這就是歷史上的趙王歇。這個剛剛建立起來的國家,馬上就受到王離的攻擊。王離打散了趙國的人馬。張耳帶著趙王被秦兵追入了鉅鹿城,被秦兵死死地包圍起來。天天攻打。打了很久,就是打不下來。秦二世讓章邯完成了南方戰爭後,馬上去支援王離。

楚地盜名將已死,章邯乃北渡河,擊趙王歇等於鉅鹿。《項羽本紀》

因此,章邯在定陶殺了項梁後,認為楚國成不了氣候,於是,帶著秦兵北上,去支援王離打鉅鹿之戰。

三,雙方人馬的對比及大致數量

1,趙國的實力,在鉅鹿城裡面的人馬,一定是沒有多少。在秦軍的攻擊下,鉅鹿城裡計程車兵一天比一天少。陳餘有幾萬——河北之軍,但是不敢動,張敖有一萬多人馬,也不敢動。項羽在安陽奪了宋玉的軍隊後,人馬只有三萬人。這在文獻裡是有記載的。其餘諸侯的軍隊有幾十萬,但是,他們還是不敢動。所以,有軍隊,但心不齊,散沙一盤。內外脫節,形不成合力。糧草不及,岌岌可危,快守不住了。趙王四處求兵,找到楚懷王,楚懷王要擴大影響力,馬上同意,一本正經地派兩路人馬滅秦。於是,項羽走了北路,開始了他的傳奇。

2,秦軍的構成,王離二十餘萬,長城軍團不可能全部調過來打國內戰爭。章邯有三十餘萬參差披拂的暫時武裝起來的驪山軍團。秦軍合起來有五十餘萬。這僅僅是在鉅鹿城下的人馬。

章邯引兵至邯鄲,皆徙其民河內,夷其城郭。張耳與趙王歇走入鉅鹿城,王離圍之。陳餘北收常山兵,得數萬人,軍鉅鹿北。章邯軍鉅鹿南棘原,築甬道屬河,餉王離。王離兵食多,急攻鉅鹿。鉅鹿城中食盡兵少,張耳數使人召前陳餘,陳餘自度兵少,不敵秦,不敢前。《張耳陳餘列傳》

四,我們下面來看一下,他們在時間上的安排

章邯離開定陶的時間,我們可以從楚軍方面推算出來。這樣的目的,是要說,章邯和王離為什麼打了這麼久,一個鉅鹿城都打不下,這裡面到底出了什麼事情。難道真的是鉅鹿城非常的堅固,打不下嗎?

楚懷王部署兩路人馬去滅秦。至少說在章邯走後一個月之後才去的。不可能追著秦軍去的。宋玉在安陽停止四十六日不挪窩。到四十七日,項羽殺了宋玉,準備幾天,五十日之後開拔。這樣加起來的時間就有八十天。這八十天裡面,王離和章邯做了什麼事情?章邯的大軍,難道就只是保護糧食甬道?而王離的二十餘萬人馬,在有吃有喝的情況下,居然幾個月打不下來這座沒有多少士兵的鉅鹿城。諸侯的人馬是有,但是,他們是不想動的。這就減去了攻城的壓力。

是軍隊不行,還是將軍不想打。他們是在幹什麼?非要等到項羽來消滅他們嗎?

大秦軍隊最後的榮光,章邯的英雄之悲因何止於鉅鹿城下

六,首都咸陽城內發生了內訌,趙高為了私仇,把朝廷搞亂,殺了許多忠於朝廷的大臣,客觀上挖空了秦朝內部的忠良之士,幫了反秦勢力的大忙。

今朕即位二年之間,群盜並起,君不能禁,又欲罷先帝之所為,是上毋以報先帝,次不為朕盡忠力,何以在位?”下去疾、斯、劫吏,案責他罪。去疾、劫曰:“將相不辱。”自殺。斯卒囚,就五刑。

1,李由之死。李由是李斯的大兒子,秦帝國中心的三川郡的郡守。趙高誣陷李斯,置李斯於死地,就是利用李由在當三川郡守期間,沒有阻擋住農民軍殺向西方函谷關。誣陷李由與陳勝吳廣起義有關係,提供了方便。

沛公、項羽乃攻定陶。定陶未下,去,西略地至雝丘,大破秦軍,斬李由。還攻外黃,外黃未下。《秦始皇本紀》

秦二世不問青紅皂白,以此為藉口,讓趙高去查。

趙高因此把李家全部治成死罪。這件事的影響是,李由是秦朝的大將。在戰鬥中殉國。但是,當權的趙高把他說成是叛國者。而李由又不是這樣的人。所以,這對王離和章邯不能不說沒有影響。

2,李斯死之前,秦國的將相,馮去疾,馮劫已經被趙高秦二世逼得自殺了。朝中只剩下趙高一夥當權了。在外征戰的將軍,能無想法。這場戰爭勝利與否,王離和章邯都是禍福難料。王離上臺為長城軍團的主帥,是李斯和趙高為了擠走蒙恬而抓來湊數的。其實與朝廷諸人沒有多大關係。

章邯,一個少府出身,又是臨危受命,又立下了大功。

他果真把趙國的軍隊消滅了。這不成全了王離和章邯自己的功勞嗎?這一定威脅到趙高的位置。所以,趙高要害王離和章邯。就是不想讓他們成功,把鉅鹿城打下來。而這兩個將軍在這場戰爭中,一個小小的鉅鹿城,居然打了一年多也沒有打下來。這是在拖,在靜觀其變,給自己找後路。不想替趙高把持的朝廷出力。

3,項羽的爺爺項燕,是死在王離的爺爺王翦手裡的。那時是秦始皇要消滅楚國,王翦要了六十萬人馬,他才去的。這一打,王翦就把楚國給消滅了。項燕兵敗自殺。項羽一家開始流亡到了吳中。項羽的叔叔項梁又死在章邯的手裡。所以,項羽對秦國仇恨非常地深。在楚懷王沒有佈置軍隊攻打秦國人時,項羽就要求過幾次,但是,楚懷王沒有同意。現在有兵在手。項羽當然就要殺人了。他與王離是冤家路窄,碰上了就只有一個你死我活了。所以,這場戰爭在項羽而言必須打。

大秦軍隊最後的榮光,章邯的英雄之悲因何止於鉅鹿城下

4,我們可以看到,王離同項羽打得不可開交。章邯呢?《史記》上說,他沒有守住糧食通道,王離沒有糧食了。所以,被項羽打了九次,就失敗了。章邯三十餘萬,居然守不住一條糧食通道。敖倉是有點遠,但是,項羽就只有那麼一的軍隊。項羽再厲害,兵少也成不了事情。但是,項羽成事情了。這裡面讓人費解。章邯與項羽爭奪糧食通道惡戰了九次,方才失去了糧道,王離無糧就意味著離失敗不遠了。

“乃遣當陽君、蒲將軍將卒二萬渡河,救鉅鹿。戰少利,陳餘復請兵。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於是至則圍王離,與秦軍遇,九戰,絕其甬道,大破之,殺蘇角,虜王離。涉間不降楚,自燒殺。《史記-項羽本紀》

“於是,至則圍王離。”這句話有問題,項羽最多五萬人,五萬人怎麼圍王離的二十餘萬?章邯為什麼不進行反包圍?

這場戰爭,從開始看到最後,章邯打了失去了甬道,其餘則是王離與項羽的戰爭,二十餘萬與五萬餘人的戰爭。

諸侯靠邊,章邯也靠邊。鉅鹿之戰結束後,項羽合併了諸侯們的兵,他有了四十餘萬。後來章邯投降,又給了二十餘萬。項羽本來有六十餘萬的。但是,他處理了秦軍二十餘萬。在新安城外。

從上面的敘述看到的情況有點奇怪:秦朝王離和章邯,楚國項羽和諸侯。擁有大軍的看熱鬧,數量少的還大戰。王離軍不如章邯多,項羽軍不如諸侯多。兵力多的反而不作為!

七,秦軍打得這麼疲軟,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秦二世對章邯是抱有希望的,章邯每次向秦二世要兵,要糧食,秦二世都給。

章邯在攻擊項梁之前,秦二世是“益兵”,秦二世給得不少。章邯才有兵力襲擊項梁。而且殺了楚國的操盤手。章邯走後,到了趙國,開始是打得不錯的。他把邯鄲的人們趕到河內,使這一片地區處於空白狀態。然後與王離一起聯合攻擊趙國。如果不出意外,這裡很快就會打下來。但是,鉅鹿城還在打,還沒有打下來。秦二世就等不及了。派人來責問章邯。遣使者“讓章邯”,細節法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從章邯很驚恐的情況看來,一定嚴厲。章邯因此派司馬欣前往咸陽向秦二世說明情況,可司馬欣連秦二世和趙高的面都沒見到,回來的路上還被趙高追殺。司馬欣向章邯說明咸陽的朝廷形勢:

“趙高用事於中,下無可為者。今戰能勝,高必疾妒吾功;戰不能勝,不免於死。願將軍孰計之。”

趙高在找替罪羊,他認為這個非常時期 不見為上,免得說不清楚。司馬欣最好死了,這樣訊息就沒有了。也就是說,今後皇帝問起來,也就推到章邯身上,一口咬定章邯沒有把資訊向朝廷報告,這不就推掉了丞相的責任了嗎。於是,趙高追殺司馬欣。司馬欣回來對章邯的語言裡,分明是告訴老大拿主意不幹了。這無疑動搖了章邯的信心。

大秦軍隊最後的榮光,章邯的英雄之悲因何止於鉅鹿城下

司馬欣是項梁曾經的救命恩人,當時還是獄吏,幾年後已成長史欣,並且受秦二世派遣去幫助章邯。這個人是個官場的滑頭,反覆無常,後來被項羽封成三秦王之一,劉邦打關中,他首先投降,後來又反。他首先動搖了章邯的決心。《史記》上說,章邯“要市於外”,趙高“得志於內”,恐怕不是沒有根據的。章邯與陳餘有書信往來,揹著朝廷與諸侯往來,顯然是有異心了。

陳餘亦遺章邯書曰:

“白起為秦將,南征鄢郢,北阬馬服,攻城略地,不可勝計,而竟賜死。蒙恬為秦將,北逐戎人,開榆中地數千裡,竟斬陽周。何者?功多,秦不能盡封,因以法誅之。今將軍為秦將三歲矣,所亡失以十萬數,而諸侯並起滋益多。彼趙高素諛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誅之,故欲以法誅將軍以塞責,使人更代將軍以脫其禍。夫將軍居外久,多內卻,有功亦誅,無功亦誅。且天之亡秦,無愚智皆知之。今將軍內不能直諫,外為亡國將,孤特獨立而欲常存,豈不哀哉!將軍何不還兵與諸侯為從,約共攻秦,分王其地,南面稱孤;此孰與身伏鈇質,妻子為僇乎?

這封書信很有說服力,章邯顯然再次動搖了。他手下有個大將叫李良。曾經是陳餘的同事。李良投降到了章邯手下。無疑,李良在章邯動搖時,這條路是可以溝通的。

八,自從章邯在定陶打敗了項梁後,他就沒有打過一場真正意義上的戰爭。

項羽破王離後,大兵在手。章邯處於被動。項羽打了幾次,迫使秦人朝投降這條路上走。

大秦軍隊最後的榮光,章邯的英雄之悲因何止於鉅鹿城下

“於是已破秦軍,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將軍,諸侯皆屬焉。章邯軍棘原,項羽軍漳南,相持未戰。秦軍數卻,二世使人讓章邯。”

這是在逼迫章邯將軍,不給他的後路,章邯在秦二世,趙高的逼迫下,已經無心再為這個分崩離析的王朝服務了。

項羽這時的兵力有四十餘萬,又是處於士氣高漲的時期,所以,章邯不投降,也只有死路一條。

項羽使蒲將軍日夜引兵度三戶,軍漳南,與秦戰,再破之。項羽悉引兵擊秦軍汙水上,大破之。

連續兩次,項羽無情地打擊,使章邯無力還擊,這才有了秦軍再派人“欲約”。

章邯使人見項羽,欲約。項羽召軍吏謀曰:“糧少,欲聽其約。”軍吏皆曰:“善。”項羽乃與期洹水南殷虛上。已盟,章邯見項羽而流涕,為言趙高。使長史欣為上將軍,將秦軍為前行。

到新安。諸侯吏卒異時故繇使屯戍過秦中,秦中吏卒遇之多無狀,及秦軍降諸侯,諸侯吏卒乘勝多奴虜使之,輕折辱秦吏卒。秦吏卒多竊言曰:“章將軍等詐吾屬降諸侯,今能入關破秦,大善;即不能,諸侯虜吾屬而東,秦必盡誅吾父母妻子。”諸侯微聞其計,以告項羽。項羽乃召黥布、蒲將軍計曰:“秦吏卒尚眾,其心不服,至關中不聽,事必危,不如擊殺之,而獨與章邯、長史欣、都尉翳入秦。”於是楚軍夜擊阬秦卒二十餘萬人新安城南。《項羽本紀》

項羽是再一次攻擊秦軍,秦軍戰敗。因此,章邯意識到,不投降,就要完。秦軍在殷墟投降楚國項羽。項羽接受了秦軍的投降,一是糧食不多了;二是,他要趕到關中去搶奪關中,接受秦王的投降。

我們沒有證據說章邯不希望消滅趙國和其他諸侯國。他是有這個希望的。但是,他的熱情被秦朝內部的傾軋,腐化,爭權奪利給澆滅了,被項羽的凌厲攻勢屈服了。章邯後期的不作為,不僅葬送了長城軍團,而且,縮短了秦朝滅亡的時間。

至此,秦帝國的主力軍隊,煙飛雲散,一個氣勢磅礴的秦王朝,淡出了歷史舞臺。

大秦軍隊最後的榮光,章邯的英雄之悲因何止於鉅鹿城下

綜上所述,秦王朝滅亡了,大概有這幾個原因:秦帝國境內全民反抗,大環境下,秦朝日薄西山;奸臣當道,趙高把朝廷引向滅亡;出征將軍的後期作戰有異心;項羽為首的諸侯已經佔了優勢;秦王子嬰無力阻擋劉邦進入關中天下亡秦。

本文資料來源《史記》、《漢書》、《資治通鑑》。

本文圖片來自於網路。

Tags:項羽王離秦軍趙高秦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