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古月朗行】小孩眼中的明月,首句就說出了月亮,你讀出了嗎?

由 學詩有道 發表于 人文2021-05-26

簡介而下面給大家介紹的是,李白的另一首寫月古詩,首句就說出了小孩眼中的月亮,那麼,小孩眼中的明月又是怎麼樣的呢

桂樹何團團

月亮,是古代文人墨客最愛用的意象之一。而李白尤甚,現存的一千多首詩,就有二百五十多首提到月亮。大家耳熟能詳的《靜夜思》是他寫月的代表作之一。而下面給大家介紹的是,李白的另一首寫月古詩,首句就說出了小孩眼中的月亮,那麼,小孩眼中的明月又是怎麼樣的呢?請看古詩《古月朗行》。

【古月朗行】小孩眼中的明月,首句就說出了月亮,你讀出了嗎?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

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

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

憂來其如何?悽愴摧心肝。

——《古月朗行》

【古月朗行】小孩眼中的明月,首句就說出了月亮,你讀出了嗎?

此詩作於“安史之亂”前。詩的開篇兩句,點出處在孩提時期的詩人的眼中的月亮,如“白玉盤”,這也可能是絕大多數小孩眼中的月亮吧!像晶瑩剔透的白盤子。接下的六句,運用神話傳說,寫出詩人對月亮美好的暢想:疑是掛在青天的瑤臺仙鏡;初升時是先出現仙人的兩腳,然後才能看見仙人和桂樹的全貌;白兔搗成的藥,到底是給誰吃的呢?

【古月朗行】小孩眼中的明月,首句就說出了月亮,你讀出了嗎?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這兩句是轉折句,寫月亮的變化。詩人想象皎潔的明月之所以變得晦暗不明,是因為蟾蜍啃食的緣故。而接著的四句,先寫神話人物使天地免卻災難,獲得清明安定。再寫現實中的明月使人沉淪迷惑,沒什麼可看,所以,不如遠遠走開。詩人在此兩聯中採用了對比手法,將神話傳說的美好安定與現實的黑暗做對比,傳達出了詩人心中的希冀,希冀現實也能出現英雄來改變現今社會。

“憂來其如何?悽愴摧心肝”是詩篇的最後兩句,寫心中的憂思使人肝腸寸斷,詩人以設問結題,深化詩人的憂慮的同時,也令人回味無窮。

【古月朗行】小孩眼中的明月,首句就說出了月亮,你讀出了嗎?

整篇詩歌,語言前四句充滿兒童的天真爛漫,詩風瑰麗奇幻而充滿浪漫色彩,巧用神話傳說及神話人物來增加詩歌的可讀性的同時,壓了“盤”、“端”、“團”、“餐”、“殘”、“安”、“觀”、“肝”這八韻,使詩歌讀起來沉鬱頓挫,充滿樂感。

品讀完李白的這首寫月古詩。我們知道了,詩人小時候眼中的月亮是“白玉盤”,那麼,你懵懂孩提時期的月亮又是怎樣的呢?

Tags:月亮詩人眼中古詩蟾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