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週末薦讀】萬物作焉而不辭怎麼讀《道德經》讀書筆記之十二章

由 壹葦 發表于 人文2021-05-26

簡介德與道,性相一如,德也是成道的法“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萬物作焉而不辭怎麼讀

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以意識心猜度大道的境界,終究是盲人摸象。

只有從道的本源出發,在源頭上觀照相的世界,對《道德經》的闡釋才算是“如語者”、“實語者”、“不誑語者”。

悟還是未悟,有沒有受用,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此心非意識分別的心,它的別名是“道”,是“佛”,是“如來”,是“自性”……人人本自具足。

【經文】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簡釋】

天下人都將一些事物看作是美的,心中確立了美的概念的時候,說明“惡”的事物已遍佈世間,惡的概念也都根植人心了。同樣,當人們都稱念某些行為為善行的時候,說明不善的行為已隨處可見了。所以,由此你可以明瞭,有與無、難與易、長與短、高和下、音和聲、前和後這些概念、名相等都是現象世界人為的分別,是在相互聯絡、比較中確立的,是生活的權巧與方便。它們彼此對立,相互聯絡,又相互依存,此生則彼立,此消則彼亡。因此,明白此理,得成大道的聖人是什麼樣子的呢?他們以無為的方式處事,以不言的方式教化,就像道本無形,從不拒絕宇宙天地萬物的興起,能生養萬物而不自視擁有,有所作為而不自恃己能,大功告成卻絕不會自居有功。正因為不自居有功,所以也就沒有什麼可失去的。

【心解】

是給你講辯證法,還是揭示意識對於世相的虛妄分別?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傳統的教科書講,這段話是原始樸素的辯證法思想的萌芽。這麼講,大概忘記了一個大的前提,就是老子所言的大道是什麼,忘記了老子講這段話與揭示大道的真理有什麼聯絡。讀《道德經》不能脫離道的源頭,不必字斟句酌,但對每一段話必須系統地、相互聯絡地加以參究。

這幾句列舉幾個最具代表性的現象,其實合起來強調的是一個意思:我們身處的這個有形有相的世界,是一個意識分別的世界,是二元對立的,比較分別是我們認識世界的思維常態,我們總是在各種不停地比較分別中確立自我,認識世界。

心解《道德經》二:成道的聖人是個什麼境界?

在你確定“有”的時候,“無”也就相待而生了

舉例來講,當我們說宇宙中有星球、有物質,那必然存在一個沒有星球、沒有物質的空間,也就是,在你確定“有”的時候,“無”也就相待而生了。同樣,當我們讚美一個人長得美,那我們心中必然存在一個可供比較的長得醜的參照,以及由此而來的關於美醜評判的概念化的標準。

但這些標準是真實存在的嗎?顯然不是。如果是,那麼古今中外人們關於人的長相的美醜標準就應該是一致的,但實際情況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兒。不同時代、不同文化,甚至同時代、同文化的不同個體之間,審美的價值取向可以是完全不同的,乃至於同一個體的不同年齡階段,其審美的價值取向也往往是大相徑庭的。

所以,這幾句是從常見的易於理解的生活現象入手,作為引子,告訴我們:這個相的世界是因意識分別而確立的,是虛妄不實的,是因緣和合、緣起而性空的,實際上是一合相。所有的“有”都從“無”中來,一切都是“道”的化現,當你超越二元對立,超越“陰陽”,便可見“道”,用《金剛經》上的話講,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成道的聖人是個什麼境界?德與道,性相一如,德也是成道的法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讀到這裡,就知道,前面的那幾句其實是為了引出“聖人之道”。什麼是聖人?就是悟道、證道、行道的人。佛教稱釋迦牟尼佛為“天人師”,大乘佛教的思想是自度度人,普度眾生,同樣,我們在這裡看到了“聖人”(莊子稱“至人”)情懷——“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由此,我們還會想到儒家的大學之道所言“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其實,都是一個道理,一種境界。

由於聖人能夠看透二元對立世界的虛妄不實,看到萬法緣起而性空的本質,所以,他所做的都是“無為之事”,也就是順道而為的,不摻雜個人私慾和主觀情緒的。他所行的教化自然也是與大道相應的,是超越世間種種虛妄言教的,以踐行大道為根本的教化。

那麼,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具體表現是什麼呢?簡單地說,就是“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道本清靜無為,無形無相,但真空生妙有,它從不妨礙一切萬有的生起。得道的聖人,像大地,生養萬物而不自視為擁有,如太陽,普照一切,給予光明和溫暖,卻不自恃有所作為,待到一切大功告成也絕不會自居有功。

心解《道德經》二:成道的聖人是個什麼境界?

道和德本為一體,是性相一如的

“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其實,這既是聖人之道,又是聖人之德,道和德本為一體,是性相一如的。有人把《道德經》分為道篇和德篇,這做為閱讀斷章上的權宜方便未嘗不可,但實際上,道和德是不好分的,一個人證悟了大道,便必然顯現出與其相應的智慧德相。

這幾句本是由果倒因,講聖人證悟大道後的德行表現,反過來,其實就是成道的法。

“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禪定中,念頭紛起,思緒雜纏,即如“萬物作焉”,應對之法即是“不辭”,即不要壓制以求一念不生,也不要迎合而跟著念頭跑,即莊子所說的“無將迎”。這與後文“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是相應的。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靜定中不管有什麼境界生起,都不要貪著,自恃為有所得,否則很難跳脫《楞嚴經》所講的五十陰魔的困擾,所謂“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其實,一朝覺悟成就了,了知本無一法可得,“得者同於失”,“無智亦無得”,有什麼可居功自傲的呢?但凡存在一點點有所得的心念,則是未悟。

為什麼說“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這句既是講道的“理”,也是說道的“德”。

從世相上講,古往今來,王侯將相,良臣謀士,立下不世之功的,但凡明白這個理的,都會在恰當的時候,“功成而身退”,善始而能善終,也因為其有功而“弗居”,而其功名恰恰歷經千古,赫赫不滅,為後人敬仰。而那些居功自傲的,貪著權力、榮華富貴捨不得放下的,哪一個能夠善終的呢?當然,這不是究竟的理,因為世間的功名,乃至於山河大地、宇宙星空,總是有生滅的,哪裡會有恆久的呢?

心解《道德經》二:成道的聖人是個什麼境界?

萬法都有生滅,一切最終都會失去,唯有道“不去”,不滅。

從道的層面講,只有明白了“弗居”的理,契入了“弗居”的境,才是真正的功德圓滿,徹悟大道。而一旦徹悟,與道合一,則如《圓覺經》所言“譬如銷金礦, 金非銷故有; 雖複本來金, 終以銷成就; 一成真金體, 不復為金礦”,自然是沒有什麼是可以失去的。萬法都有生滅,一切最終都會失去,唯有道“不去”,不滅。

總之,這一章主旨在透過意識分辨世相的虛妄不實與相待性,而引出聖人之道,既講了道之用,又講了道之德,兼帶給我們悟道的啟示,可謂言有盡而意無窮。

Tags:聖人弗居功成作焉生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