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隨園詩話補遺》是哪位詩人的作品?這首詩的原文內容是什麼意思?

由 四海八荒千秋萬世 發表于 人文2021-05-23

簡介朱淑真袁枚講這個故事主要是為了引出文末的那首詩,卻在有意與無意之間襯托出了那個女弟子的美貌,香巖先是“必欲見之”,然後“廢然而返”,再次是“喜”,層層鋪墊,女弟子則始終不露真容,直教人浮想聯翩:這女人到底是怎樣的“國色”

反襯是修辭手法嗎

三生無緣 袁枚

西冷詩會,有女弟子某,國色也。香巖必欲見之,著家奴衣,隨餘轎步往。值其病,廢然而返。後信來,招我談詩,香巖喜,仍易服跟轎,冒大雨走五里許,值其家座上有識香巖者,香巖望見大驚奔還,衣服盡溼,身陷坎富。乃賦詩自嘲雲:“聽說凌波有洛神,思量魏面喚真真。誰知兩次成虛往,始信三生少夙因。紅粉得知應笑我,青衣著盡不如人。襄王那有陽臺夢,空惹巫山雨一身。”

《隨園詩話補遺》

《隨園詩話補遺》是哪位詩人的作品?這首詩的原文內容是什麼意思?

袁枚畫像

此則詩話本無題目,“三生無緣”是編者根據“三生少鳳因”之句提煉出來的。“三生”原為佛教語詞,又叫“三世”或“三際”,是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的總稱。佛教並不視時間為實在,只是就恆常變化的存在的變遷過程而假立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時間階段而已,所以在《華嚴金師子章》裡,曾被武則天賜號“賢首大師”的法藏寫道:“剎那之間分為三際,謂過去、現在、未來。此三際各有過去、現在、未來。”或短誓或漫長的一段時間都可分為過去、現在、未來等三世,每一世又可分為過去、現在、未來,如“過去世”之中自有過去、現在、未來這三個時間階段。詩中“三生”對“兩次”而言,也是用的“三生”的佛教原義,並非俗說的前生、今生、來生或上輩子、這輩子、下輩子的總稱。

《隨園詩話補遺》是哪位詩人的作品?這首詩的原文內容是什麼意思?

“因”也是佛教用語,相對於“緣”或“果”來講,因是能產生結果的主要的因素。換言之,因是主要的因素,能發出殊勝的力量;緣則是次要的因素,只產生輔佐的力量。通常說“因緣”或“緣因”,乃將其視為同義複合詞,但因是內在的、直接的,緣則是外在的、間接的,故有所謂內因外緣、親因疏緣的說法。例如稻,它的種子是因,地、水、陽光等則是緣。香巖有兩次機會見到那位國色天姿的女弟子,這就是“緣”。但最終都成了“虛往”,竹籃打水一場空,香巖自己總結為“少風因”,其實得分開來分析。

《隨園詩話補遺》是哪位詩人的作品?這首詩的原文內容是什麼意思?

第一次很不巧,女弟子突然生了病;第二次則是香巖死要面子活受罪,為了怕被熟人認出,不惜功虧一簧,讓人不得不懷疑他“思量規面喚真真”的誠意。對香巖而言,第一次是外緣不巧,第二次是內因不足。所謂因緣巧合,才能成就某種情事。“少鳳因”用現在的話籠統地說就是“有緣無分”,實即因與緣不能巧合,要麼內因夠了、外緣不巧,要麼外緣到了、內因不足。這兩種遺憾的情況都被香巖碰上了,他不悲推誰悲摧?!

《隨園詩話補遺》是哪位詩人的作品?這首詩的原文內容是什麼意思?

朱淑真

袁枚講這個故事主要是為了引出文末的那首詩,卻在有意與無意之間襯托出了那個女弟子的美貌,香巖先是“必欲見之”,然後“廢然而返”,再次是“喜”,層層鋪墊,女弟子則始終不露真容,直教人浮想聯翩:這女人到底是怎樣的“國色”?究竟如凌波的洛神、畫裡的真真,抑或像高唐的神女?

《隨園詩話補遺》是哪位詩人的作品?這首詩的原文內容是什麼意思?

洛神圖

這種襯托的修辭手法,早在《詩經》裡面就已運用得爐火純青了。如《小雅·出車》,沒有一字涉及奏凱而歸的戰士心情,卻是透過他對妻子的想象來表現。他想象他的妻在採蔡,春日遲遲,草木萎萋,黃鶯叫得歡。寫春日、草木、鳥鳴來襯出採蔡婦人內心的喜悅,寫她的喜悅是由於她丈夫的勝利歸來。用戰士妻子的行動和心情來襯出戰士凱旋的心情,寫戰士想象他妻子的喜悅來襯出戰士的喜悅,這就是襯托。王夫之《姜齋詩話》已有見於此,袁枚無疑也是深諳其道。

Tags:香巖三生女弟子袁枚外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