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不辨邕麥是什麼意思》,不辨邕麥是什麼意思,這篇文章該如何理解

由 齊魯壹點 發表于 人文2021-05-19

簡介乾隆三十二年(1767),元度遊蕩到達山東東昌府(今聊城市),適逢同年胡德琳任東昌知府,在胡公的關照下,乾隆三十五年(1770),在平原城南里許柳村買了一處宅院,“草堂資半出太守胡公之惠”,62歲的曲江有了自己的住宅

不辨菽麥是什麼意思解釋

文|王玉傑

《不辨邕麥是什麼意思》,不辨邕麥是什麼意思,這篇文章該如何理解

董元度(1709—1787),字曲江,別號寄廬,山東省平原縣董路口村人。雍正元年(1723),15歲,到濟南府學讀書,為增廣生。長期寄居濟南府,喜郊遊,愛詩歌,詩文善於景物描寫,青年時期作《春柳》詩,才華初露。

乾隆十二年(1747)舉人,曲江39歲。與同年賦《遊陶然亭》《酬紀曉嵐同年》等詩,唱和頗多。他常年漂泊在外,不注意經營家計,家境衰落。

乾隆十四年(1749),曲江41歲,移居浙江嘉興府海鹽縣,住在友人朱東江家。《寫懷》詩曰:“我本落拓人,性不辨菽麥。飢驅攜筆札,浪作天涯客。”二年後《冬日假歸留別同人》詩曰:“薄宦情懷霜鬢裡,故鄉風味菜根中。秫田二頃吾何有,松竹蕭蕭半畝宮。”賴以生活的二頃田沒有了,只有“半畝”老宅院。然而,元度始終精神飽滿,潛心讀書,交友賦詩。

乾隆十七年(1752)進士。曲江44歲。他遊蕩於揚州、蘇州一帶,與秦鑑泉等名士遊彈指閣等名勝,唱和作詩;遊泰山,與南野、紀昀、歷城周永年等山左名流20餘人在泰山結“海岱詩社”,曲江“從事《山左詩抄》之役,諸集強半,曾經校閱。” 入庶常館,為庶吉士,工餘賦詩會友,“詩名噪都下”, 他以此自豪,詩曰:“名刺空餘前進士,頭銜應屬謫仙人。”

乾隆十八年(1753)春,應邀兼任潞河(今通縣)書院主講,穿梭於翰林院與潞河書院之間。

乾隆十九年秋,遊邯鄲,《黃粱夢鎮謁盧生祠》曰:“宦海風波嘆逐臣,恩仇兒女耐酸辛。”

乾隆二十年(1755)三月,庶常館散館,任江西安遠縣知縣(正七品),元度47歲。僅一年,被罷官。

乾隆二十二年(1757)秋,離開安遠,曲江49歲。他閒遊放蕩。

乾隆二十三年(1758)寒食節,造訪清江大尹,行政長官野溪,熱情招待,“署中觀劇二日”,賦詩六首。

乾隆二十八年(1763)初,遊南昌,元度55歲。《再至會城寓樓獨居即事》曰:“妻孥煙水外,八口正浮家。”時家累,讓妻孥北歸回家,“寄居陶山張丈宅十有餘年”。曲江隻身一人,以詩會友。

乾隆三十年(1765)春,應州刺史陶悔軒之邀,到平定州(今山西平定縣)考察,歷時一年,賦詩12首。他憑藉自己庶常館的人脈關係、詩人頭銜,遊走大江南北、京畿之地,會友賦詩。馬照騎,酒照喝,詩照作,依然儒生氣魄,四處漂泊12載。

乾隆三十二年(1767),元度遊蕩到達山東東昌府(今聊城市),適逢同年胡德琳任東昌知府,在胡公的關照下,乾隆三十五年(1770),在平原城南里許柳村買了一處宅院,“草堂資半出太守胡公之惠”,62歲的曲江有了自己的住宅。

乾隆三十七年(1772),朝廷頒佈徵集天下圖書的詔令,應招重新參加工作,後主東昌書院,為“東昌府學教授”。

乾隆四十一年(1776)春,元度“薄病”,失去工作。

乾隆四十三年(1778),70歲,應聘主講保定蓮花書院。1787年卒(1993年《平原縣誌》)。享年79歲(週歲78)。著《舊雨草堂詩》行世,以詩著名天下。

《不辨邕麥是什麼意思》,不辨邕麥是什麼意思,這篇文章該如何理解

董元度《舊雨草堂詩·丙戌生日放歌》詩曰“流光荏苒馬加齒,五十八年窮不死”。“丙戌”,指乾隆三十一年丙戌,公元1766年。引文意思是,乾隆三十一丙戌,公元1766年,董元度58歲。據此推算,董元度於康熙四十八年己丑,公元1709年出生。

王玉傑,山東省平原縣人。1963年參加工作,先從教後從政,縣委辦公室從事文秘工作8年。1999年退休後,熱心地方史料的蒐集研究工作。2005年研究平原縣舊志。2011年10月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歷史散文《平原龍門札記》。應邀點校乾隆《平原縣誌》、民國《續修平原縣誌》並於2014年6月由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2018年,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董訥柳村詩集註釋》。

壹點號玉河微瀾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釋出,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Tags:乾隆曲江元度丙戌賦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