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盜墓的時候,你都在想什麼?這些盜墓小說中的神臺詞,你知道幾個?

由 流帆 發表于 人文2021-05-18

簡介盜墓的起源在我國,盜墓的起源很早,早到新石器時代就出現了盜墓的現象,例如山西芮城清涼寺墓地(廟底溝文化二期),墓內骨骼受破壞較為嚴重,表明可能下葬後不久,墓葬即被盜擾

現實中盜墓真的危險嗎

盜墓這個行業,自古有之。有一個哲人曾說:“你早上敢往墓裡放,我晚上就敢去拿”,你想問這是哪個哲人,這就是鄙人了,哈哈!前些年各種盜墓小說風靡,近兩年根據這些小說改編的影視劇也是層出不窮。

聊一聊盜墓這個“行業”

《盜墓筆記》海報

我高中時也是《盜墓筆記》的忠實粉絲,每天晚上偷偷躲在被子裡打著手電欣賞著三叔的奇思妙想,故事劇情的環環相扣,為我們描繪了一個個特點鮮明、深人人心的角色。也曾想象著自己某一天去盜墓是不是也會遇到同樣的機關陷阱,也會在墓室的東南角點上蠟燭,帶著摸金符,揹著驢蹄子,以防“粽子”的出現。現在想起來就覺得那時的自己好可愛,怎麼會有這些個天馬行空的想法。我相信很多人和當時的我一樣,心中充滿了“期待”,同時又被各種疑問所困惑,今天就來好好聊一聊盜墓這個“行業”。

盜墓的起源

在我國,盜墓的起源很早,早到新石器時代就出現了盜墓的現象,例如山西芮城清涼寺墓地(廟底溝文化二期),墓內骨骼受破壞較為嚴重,表明可能下葬後不久,墓葬即被盜擾。稍晚的商周時期,在上世紀40年代,石璋如在討論殷墟後崗王陵被盜時間時,根據出土盜洞的地層關係和位置判斷應該始於西周早期,這可能是一種懲罰行為。最有可能的事件是西周早期的武庚叛亂,周公東征平定之後的報復性活動,目的在於以絕殷祀。

聊一聊盜墓這個“行業”

殷墟

春秋戰國以後,盜墓行為更加普遍,《呂氏春秋·安死》載:“是無不抇之墓也。”盜墓行為和埋葬行為可以比喻為一對孿生兄弟,幾乎是相伴而生的,乃至到今天仍然有很多人從事著這個不見光的行當。

盜墓的分類

《鬼吹燈》中曾將盜墓分為四大門派,是為“摸金校尉”、“發丘將軍”、“卸嶺力士”、“搬山道人”四派,而真正有記載、符合事實的是“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

聊一聊盜墓這個“行業”

京劇白臉曹操

懂一些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這兩個名稱是由曹操發明,是一種職業的、有組織的軍人盜墓團伙。出處來自於“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他為袁紹討伐曹操寫的《為袁紹檄豫州》中說道:“操又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但是“卸嶺”和“搬山”則是毫無史料根據的名稱,“發丘”和“摸金”也不是什麼門派,就是兩個官職名稱,準確來說“摸金校尉”隸屬於“發丘中郎將”而已。而我們今天討論的盜墓的分類是以盜掘墓葬的目的分類,可以大致分為“報復”和“逐利”兩大類。

報復性盜掘

報復性盜掘是指報復墓主而進行的盜掘活動,其根本目的不是為了掠財,當然也不排除會從掠取財物,但其根本目的是為了毀墓。這種行為一般是官方行為,一般出現在政權交替的過程中,後一個政權對前一個政權的墓葬進行盜掘毀壞。例如我們上文中說道的殷墟王陵的被盜,再例如山西羊舌晉侯墓地的被盜,這和春秋時期晉國的“曲沃代翼”事件有關。再例如更著名的伍子胥鞭屍楚平王,這和吳國敗楚,伍子胥鞭屍楚平王以洩憤。

聊一聊盜墓這個“行業”

伍子胥鞭屍楚平王

逐利性盜掘

逐利性盜掘方式是最主要的墓葬盜掘方式,因為這種方式更加普遍、更加具有持續性。這種方式的例子數不勝數,比較有名的有赤眉軍、董卓、曹操、石虎石勒叔侄二人、黃巢,再到民國時期的孫殿英東陵大盜,他們盜墓就是為了墓中的財寶,這還是有記載的有組織的盜墓,對於那些沒有組織的、民間的、小團體的盜墓活動,更是浩如煙海。

盜墓的風險

當想到盜墓的風險的時候,腦子裡出現的是墓中各種機關,暗箭、毒氣、陷阱,還有可怕的大“粽子”,實際上這些都不存在(目前考古發掘還未發現),或者說極少存在吧。那麼盜墓的風險來自於什麼地方呢?需要申明的是,此處的盜墓風險僅討論民間盜墓者,不包括官方盜墓行為,主要是以下三個方面:

聊一聊盜墓這個“行業”

第一首先是法律的懲罰。

歷朝歷代對於挖墳掘墓的行為都是處以重刑,法律的目的不是為了懲罰,而是震懾作用,用於引導人們從善從良。如《淮南子·氾論訓》中記載到“天下縣官法曰:‘盜墓者誅,竊盜者刑’”,可知在漢代盜墓是要處以極刑的。《唐律·賊盜律》中對盜發陵墓及相關犯罪作了明確規定,“諸發冢者,加役流;已開棺槨者,絞;發而未徹者,徒三年”,可以看出《唐律》對不同犯罪情節,分別予以處罰。

第二是墓葬塌方的危險。

我們知道,盜墓都是透過挖掘盜洞來攫取墓中財富,那麼塌方就是他不可迴避的風險。我們往往會在盜洞中發現木板木棍之類的東西,用於支撐盜洞防止盜洞坍塌。西漢先秦時期,我們的先人還發明瞭流沙墓,專門由於防盜,由於沙子的流動性,很容易將盜洞填滿或者之間坍塌,將盜墓賊掩埋進去。

第三是同夥的風險。

我們都知道民間盜墓就是為了取財,而盜墓行為一個人是無法完成的,最少也需要二個人才能完成(上面一個下面一個)。當財富擺在人的眼前的時候,人的貪婪和邪念就萌生出來,想要獨吞,就會在盜掘快要完成之際,上面的人會將下面的人永遠的埋葬在下面,和墓主陪葬。這也就是傳說的盜墓一般都是父子盜,而沒有兄弟盜的說法,父子盜也是兒子下去,父親在上面,這樣才能最大機率避免把下面的人埋進墓葬的事件發生。

盜墓中的故事還有很多,也很有趣,今天就簡單說到這裡。

我是流帆,一個歷史文化愛好者,在這裡,我會用自己的語言,講述中國歷史文化故事與常識,用自己綿薄之力,弘揚民族之魂。

不當之處,不吝賜教。若是喜歡,分享和轉發,是更大的支援。

Tags:盜墓盜掘墓葬行為盜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