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張翼德怒鞭督郵何國舅謀誅宦豎,為何董卓一聽他們都是白身就有意?

由 頂級小貓9 發表于 人文2021-05-18

簡介張飛怒鞭督郵一節仍舊是身份,官職不被人尊重的緣故,但是劉備忍得關羽忍得,只有張飛忍不得,將張飛的暴脾氣經過這樣一兩回到描寫生動的表現出來,情節的安排勝過文字獨白似的描述

張翼德怒鞭督郵 何國舅謀誅宦豎

三人都不是久居人之人且有報國之志,誠心救了董卓,但是董卓一聽他們三人都是白身,就有輕慢之意。可見書中此處所表的是當時已經有了很嚴重的門戶之見,同時可見得董卓沒有識人之明,亦無懷人之德。張飛是個性情中人喜怒形於色,就要來個現世報,最終是三人同去雖是一小段,但是將人物的處境說得明瞭。劉備帝室之胄,到他這一代已然是個布衣了。社會上的風氣是重出生重官職,這在日後曹魏實行的九品中正制進一步得到了加強,至於魏晉時期門閥士族高門大戶都是發端於東漢以來的朝廷制度,很快就要登場的袁紹,書中是這樣介紹袁紹家族的,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可想而知,西漢以來形成的察舉制度逐漸形成了一種世襲的壟斷。社會僵化,上升的通道被少數人所把持,如果要實現龍門一躍需要攀附其中,才可得償所願。

我們看上一章和這一章,劉備幾次觀戰獻策,十分得心應手,我們的印象是“劉備的江山哭出來的”,這是一句渾話,在那樣群雄並起的時代,沒有誰可以隨隨便便就雄踞一方,自立為王。

有一段朱儁回答劉備為何不招降韓忠的話,我認為朱儁分析的十分在理,“彼一時也此一時也。昔秦項之際天下大亂,民無定主顧招降賞附以勸來耳。今海內一統,惟黃金造反,若容其降無以勸善。使賊得利恣意劫掠,失利便投降,此長寇之志,非良策也。”考察歷史,唐王朝安史之亂中懷柔政策,除惡不盡復有叛亂,造成二次傷害,帝國的完整性一次次被打碎。招降乃是權宜之計,朝廷需要徐徐圖之。滅唐的朱溫是黃巢的部下,唐朝招降並多有封賞,但是歷史總是不斷地重複上演,“殷鑑不遠在夏後之世。”

這一章中,三國中吳國創立者孫堅也出場了,每一個重要人物的出場,必講一段人物的往事來印證今日所為。鼎立三國的三大人物在此處就全部出場了。

賊破邀功,劉備又被按下了。此處就會發現即使有功勞,未必就能得到相應的封賞。“朝中有人好辦事”,在此處孫堅因為有人情,除別郡司馬,上任去了。

張飛怒鞭督郵一節仍舊是身份,官職不被人尊重的緣故,但是劉備忍得關羽忍得,只有張飛忍不得,將張飛的暴脾氣經過這樣一兩回到描寫生動的表現出來,情節的安排勝過文字獨白似的描述。

那麼下半闕所寫謀誅十常侍,宮廷內部權力鬥爭,宦官如此囂張,為什麼收我重兵的將軍不能“清君側”,朝廷制度,人的個性,以及由此而來的負面影響,決斷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下的,這需要大勇氣,所謂“某事不密,君失臣,臣失身。”在這一點上幾次都有曹操的身影,建議中肯,處事果決,不拖泥帶水,一個權臣的器型初現。本章袁紹也現身出來,並獻出“招四方英雄進京誅殺閹豎。”這時陳琳的分析很精闢,這幾本了歷代勤王兵馬的心思。“英雄聚會,各懷一心,倒持干戈,授人以柄。”這段分析可以與前面朱儁的分析放在一塊,是中國歷史中兩個很有分量的現象。尤其是王朝中後期,人心鬆散,各懷異心,此時招天下兵馬進京無異於給了這些梟雄們合理正當的理由。

《三國演義》這本歷史通俗小說,真的可以說是中國曆代權謀的經典,每一步每一個故事都有很深的意味和背景,不愧是群體創作的結晶。

Tags:劉備招降張飛此處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