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學會閱人、識人,才是真正的成熟

由 歸燕樂讀 發表于 人文2023-02-06

簡介如果蘇軾在成功地對章惇閱人、識人之後,及時地規避醜惡,那麼他的人生也可能重新改寫

怎麼跟閱人無數的人相處

人力資源領域有句話叫:“讀千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這句話說的是,關於一個人的成長,實踐比閱讀更有效,而透過閱人得到的人生經驗,則比實踐還要豐富和深刻。

學會閱人、識人,才是真正的成熟

《人生的智慧》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在《人生的智慧》這本書裡,講到如何與他人相處時,給我們兩條非常誠懇的忠告:

1。 沒有人把騙子、傻瓜刻在臉上,一切都需要我們自己去發現。

2。 一旦確認某人德行有失,或者和自己所秉持的價值觀不一致,那就果斷保持距離。

第一條說的就是閱人,從細節方面觀察與我們相處的人,就能對對方的品行,做事方式和習慣等有個大概瞭解。

而第二條說的是,在識人之後我們在社交方面應該採取的正確行動。

能夠正確地閱人識人,就能幫助我們在人生道路上規避一些不必要的風險和傷害。

兩人還曾坐在同一張席子上讀書,有個身著華服的人坐著有圍棚的車從門前經過,管寧還像原來一樣讀書,華歆卻放下書出去觀看。

雖然是兩件小事,但是管寧敏銳地觀察到,華歆是一個貪慕虛榮的人。他更希望選擇有修養,能專注學習的人為友,因此主動與對方劃清了界限。

既然沒有共同的志向,又何必勉強維持著朋友的虛名,這隻會給彼此增加心靈上的負擔。

不得不說,管寧閱人、識人的眼光堪稱一流。

而在這方面,北宋的大才子蘇軾則沒有那麼幸運了。

他雖才華蓋世,但一生卻顛沛流離,屢遭貶謫。而這一切其實並非純屬偶然,其實很大的原因也是他在閱人、識人方面沒有做好功課。

蘇軾青年時有一位好友名章惇。有次兩人一同出遊,行至一懸崖險瀑前,只有一條破爛的獨木橋可以透過。

章惇在腰上別好衣角,大步透過。在瀑布前的峭壁上,揮筆寫下兩人到此一遊的字樣。

章惇回來後,蘇軾笑說,你這個人不得了,以後肯定會殺人。

章惇問道,何以見得?蘇軾說,一個連自己生命都不愛惜的人,又怎會憐惜他人的生命?

從此次不計後果的冒險中,蘇軾敏銳地觀察到,章惇性格當中隱藏的兇狠和殘暴,也預見到他以後可能會為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惜一切代價。

然而,蘇軾並未遠離這個危險的朋友,甚至言語間也沒有絲毫顧忌。

蘇軾淡泊名利,心繫國家。他一直秉承政見不同,不涉私交的原則。但章惇卻是把追名逐利放在人生首位。

新黨舊黨爭戰,舊黨倒臺後,章惇當上了宰相,便把與自己政見相左的蘇軾視為眼中釘。

他不顧昔日老友的情誼,頻出狠手,從黃州到惠州,再到儋州,讓蘇軾居無定所,四處漂泊,幾乎置他於死地。

如果蘇軾在成功地對章惇閱人、識人之後,及時地規避醜惡,那麼他的人生也可能重新改寫。

能夠在日常瑣事中“見微知著”,分清哪些人可以靠近,哪些人最好遠離,也就為我們的人生之路掃除了“陷阱”,暢通無憂。

閱人識人,也讓我們的人生更加成熟而充滿智慧。

Tags:蘇軾閱人人生管寧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