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度陰山講《了凡四訓》: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由 杜蕭染 發表于 人文2023-02-03

簡介袁了凡問了,雲谷禪師便回答他,只聽雲谷禪師說:“人不可能沒有妄想之心,於是終究被天地束縛,怎麼能沒有定數呢

數白論黃有什麼意思

度陰山講《了凡四訓》: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做善人,行善事,以善為因,不問結果,結果會自然而然地隨行而來。

而這結果,是福氣,福報,是子女安康,事業順利,家庭穩健。

這是我通讀度陰山講解的袁了凡所著的《了凡四訓》後得到的認識。

袁了凡,明代著名的思想家,袁了凡這人很有意思,他的名字最初並不是這個,這個名字是他一改再改的結果。

最初他名錶,後來又改名黃。

改到叫了凡這個名字,還有個故事。

某一日,袁了凡在慈雲寺偶遇了一位,自稱得北宋邵雍先生皇極數真傳的孔姓老人,老人善卜,他運用占卜之術,把袁了凡以後要經歷的人生,包括科舉考試的名次、仕途的發展,都一一事無鉅細地,用占卜的方式給袁了凡推算了出來。

度陰山講《了凡四訓》: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老人推算的事情經過實證,沒有出現過一次錯誤,這不免讓袁了凡開始深信人有命數、運數,相信東漢大儒王充所說的:“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命運,從出生那一刻就已註定,你想改變,根本不可能。”

他也開始認為,我們沒有必要和命爭,和天鬥,甚至不努力都無所謂,反正我們以後要遇見的人,經歷的事,人生是受苦,還是享福,都在我們出生的時候被上天確定下來,不會有所改變了。

也因此袁了凡對什麼都開始看淡。

是呀,人生是因為未知,因為充滿了不確定性,充滿了挑戰,我們才覺得人生有無限的可能,才覺得生而為人還是有意思。

現在,無論我們會遇到誰,要經歷什麼事,早就被命運安排得妥妥當當的了,既然都安排好了,還爭什麼,努力什麼?

這固化的人生還有什麼意思呢?

沒有意思,了無生趣。

可是如果人生是如孔姓老人所說,如王充所說,是早就已經被固定下來的,就真的沒有了改變的可能了嗎?

度陰山講《了凡四訓》: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窮人就永遠是窮人,沒有了改變的可能了嗎?

如果是,

生而為

窮人的人該有多麼可悲?

不是,人生有改變的可能。

任何人的人生都沒有被所謂的命運固化下來。

我們的命運是牢牢掌控在我們自己手裡的,生而為窮人的人不會永遠是窮人,我們可以逆天改命。

也就是,我們的命由己,不由天!

而讓袁了凡產生這種認識的,或說改變他思維,心存改名之想的,是一位得道高僧。

1569

年,袁了凡去棲霞山拜訪雲谷禪師,他們兩個人在一間禪房裡整整靜坐了三天三夜,袁了凡,都沒有產生過一個妄念,這讓雲谷禪師很是佩服,他說:“人之所以不能夠成為聖人,只因有妄念在心中不斷地糾纏,你靜坐三天,不曾見你產生一個妄念,這是什麼緣故呢?”

度陰山講《了凡四訓》: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袁了凡對雲谷禪師沒有隱瞞,不但說了孔姓老人給自己算命之事,還說,“我何時得意,何時失意,何時生,何時死,都成定數,無法改變,即使我有妄念,那也沒有什麼可以想的了。”

袁了凡說這話時的表情,作為後人,我們是看不到了,但試想一下,應該大抵就是那種,感覺人生了無情趣,過一天算一天的無聊模樣吧?

而云谷禪師聽了袁了凡的話,不禁大笑了起來,他說:“我以為你是豪傑,誰承想,你原來是庸庸碌碌的凡夫俗子。”

這話有點傷人,說的也有些無厘頭,但袁了凡沒有惱,他只是趕緊問禪師為何如此說?

袁了凡問了,雲谷禪師便回答他,只聽雲谷禪師說:“人不可能沒有妄想之心,於是終究被天地束縛,怎麼能沒有定數呢?但只有凡夫俗子有定數;極善的人,定數本就無法拘束他;極惡的人,定數也仍然無法拘束他。你二十年來的人生都被孔先生算定,沒有一絲一毫地更動,豈不是一個凡夫俗子?”

話說回來,袁了凡這個人悟性極高,聽雲谷禪師如此說,他就趕緊問禪師:“人可以逃脫命運的安排嗎?”

“命由我作,福自己作。”雲谷禪師的話雖振聾發聵,但也令人不解,道德仁義好說,富貴怎麼得?

度陰山講《了凡四訓》: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禪師用六祖慧能的話回答了袁了凡。

方寸就是我們的心,也就是,心安就是福田。

也就是多做善事,多行善果,福報善果自然而然會來。

那什麼是善呢?看《了凡四訓》之前,我聽有人說,善就是慈悲,就是對萬事萬物的悲憫;善就是願意捨棄,捨棄自己的錢財,甚至身體,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這是善良,毋庸置疑的善良,《了凡四訓》裡也是這麼說的,度陰山解讀什麼是行善?說的就是,知道他人的不易,以悲憫心去對待,就是大善。

但寫到這裡,我不禁停了下來,行善積德,是我們誰能明白的道理,可當今這個社會,我們還能行善嗎?

善良就一定能結善果嗎?

太多的負面新聞,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不堪。

但我又不禁想,如果這個世界人類沒有了善良,會是怎樣的呢?

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如履薄冰,還是人與人之間,甚至是至親之間,都沒有了信任?

不敢想,想想都害怕。

度陰山講《了凡四訓》: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沒有了善良的世界呀,即使是晴天,也汙濁如連綿的陰天。

所以,這個世界還是需要善良的,那現在這個社會,怎麼行善呢?

是《了凡四訓》的回答:“行善莫懼人言”,是度陰山解讀的:捨去貪念、敬重尊長、愛惜物命。

是從小事做起。

而袁了凡呢,他因為雲谷禪師的一席話,茅塞頓開,改名了凡,不想和凡人一樣。

多做善事後,他的命運真的掌握在了自己手裡,不僅破了孔老先生推斷的仕途發展,還在孔老先生斷定他無子後,生了兒子。也便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他為教育兒子所寫的《了凡四訓》。

《了凡四訓》寫的很好,可它是文言文,很多人都看不懂,為了讓人能看懂、看明白《了凡四訓》,知名的歷史文化作家度陰山對此書的文言文進行了翻譯,並做了翔實的剖解。

也就是我們現在能看到‘度陰山講《了凡四訓》’這本書。

Tags:禪師四訓雲谷人生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