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想從零開始學習寫作?讀這本書就夠了!

由 可樂必可樂 發表于 人文2023-01-27

簡介風格是文章的風骨,不同的寫作風格,會給人不同的感覺,我們在練習時不妨嘗試多種風格

舌尖體是什麼意思

伊閱評在《山月記》中說道,

“因為害怕自己並非明珠而不敢刻苦琢磨,又因心存一絲希冀,而不願與瓦礫碌碌為伍,遂遠離時間疏避人群,結果在內心不斷地用憤懣和羞恥飼育著懦弱的自尊心。世上每個人都是馴獸師,而那匹猛獸,就是每人各自的性情。”

毫無疑問,寫作是當下大眾自我學習的一個熱門主題,寫作被許多人看做是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能,寫作是傳遞價值觀、樹立個人品牌、溝通的重要手段。有很多人在觀望,但是優秀的寫作者卻寥寥無幾。究其原因,寫作這塊領域是每個人想要觸碰卻縮回的手,那麼,如何才能踏入這塊領域呢?

我們說想要深耕一塊領域首先要入門,《學會寫作》就是這樣一本手把手帶你進入寫作大門的書籍。書中把寫作拆解為七個步驟,

也就是“七步寫作”法:調整心態、準備資料、找到敘述方法、理順邏輯、選好語言、模仿套路和適應新媒體。

一步步走過來之後,你會發現寫作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遙不可及。

想從零開始學習寫作?讀這本書就夠了!

《學會寫作》這本書的作者劉楊,他擁有十年媒體從事經驗,創辦了網際網路寫作教育品牌“主編課堂”,教授寫作方法,累計培養學員近十萬名,承接多家企業廣告宣傳和新媒體運營工作。

可以說,《學會寫作》可以讓你擺脫不知道寫什麼、什麼都不會寫的狀態,從讀者逐漸轉向一個優秀的創作者,收穫個人的影響力。

想從零開始學習寫作?讀這本書就夠了!

“欲速則不達”,一味圖快,反而不能達到目的,寫作也是一步一步進行的。

第一步:寫作熱身

在開始寫作之前,我們先要清楚寫作的概念,

寫作不是簡單的文字排列,是想法和念頭的外在體現。

我們說寫作即表達,就是這個道理,當有了某種意識之後,要輔以思考,最終才會落實到紙上。

那麼,寫作有什麼目的呢?通常來說就是獲得金錢或者滿足自己傾訴的慾望。不過也因人而異,

基本分為五大部分:記錄、表態、抒情、說明、應用。康德說過,“

沒有目標而生活。恰如沒有羅盤而航行”。當寫作目標確定下來了之後,文體也就清楚了,接下來就可以進入寫作了。

這個時候又會出現一連串的問題了,不知道寫什麼,寫不下去,寫得亂,胸有千言但無從下筆怎麼辦?這些是初學者都會遇到的問題,需要逐個擊破,我們後面再講。但是我們說“我筆寫我心”,寫作是一個不斷探尋內在自我的最佳方式,找到最真實的自我才是寫作的終極目標。

第二步:積累素材

很多時候,一個人不知道寫什麼,往往是他肚子裡沒有什麼墨水。我們說是騾子是馬牽出來溜溜,寫不出來就說明你腦袋裡的存貨不夠。那麼你說我知道了,我大量地積累素材不就好了,你又開始像個無頭蒼蠅,盲目而莽撞地翻過一則又一則材料,效果反倒不佳。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把事情寫下來是比放在腦子裡更有效的記憶方式。最常見的要屬讀書筆記了,很多人都會摘抄下可借鑑的段落,爭取在日後有所引用。但是被忽視的

感觸式讀書筆記往往更實用,在摘抄的同時記下自己的感悟,再翻的時候就會回憶起當時的感受,

不會空洞乏味。讀書筆記的進階便是延伸記錄,

可以就書中某一個問題與作者“對話”。

當然筆記法積累素材不只限於讀書,生活是最好的老師,大千世界的形形色色是創作的直接來源,例如季羨林的《清華園日記》和胡適的《胡適日記》,記日常筆記需要隨時隨地都有寫下來的意識。

利用網路快速積累素材,這是當今時代最普遍的方法。由於時間地域等各種因素限制,我們無法全面而快速地掌握一些資訊,而網際網路就打破了這個壁壘,想一想你就是依託於網路而看到這篇文章。

大家熟悉的新聞採訪也是積累素材的一大來源,採訪不是簡單的對話,是要挖掘事件背後的真相,把更多細節呈現給大眾。如果想要獲取有價值的資訊,就需要好好準備與整理,採訪通常意味著真實與權威,在大眾心裡佔據重要地位。

可能有人說,我既不愛看書,也接觸不到採訪,就是日常生活中的雞毛蒜皮,該怎麼辦呢?不要被限制,生活是每個人的老師,每時每刻的感知都是在積累素材。眼睛的注視、耳朵的傾聽、鼻舌的觸動、身意的形容,這些最真實最熱烈,也最容易被忽視,不妨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

第三步:掌握文章的敘述方法

寫作就是要把話說清楚,那麼如何把話說清楚就是見作者功力的地方了,通常來說有以下這麼幾種方式。

故事敘述法:

人類有愛聽故事的天性,引人入勝的情節、波瀾壯闊的起伏都會調動隱藏的情感,在情感的助力下就會有想要讀下去的慾望。如何把故事講好就成了一個問題,可以透過時間的先後來鋪展,透過事件的脈絡延展,透過主旨的發散歸納,當然最重要的是要練習。

金字塔式敘述法:

提到金字塔我們首先會想到什麼,埃及的法老?不,不是這個,想一想金字塔的形狀,由底部向上逐漸變窄變尖,變得銳利。寫文章的原則就是這樣,“開門見山”先講結論,再用證據支援結論進行層層推理,結構清晰一目瞭然。舉個例子:

故事A:張三發了工資,買了一臺電腦,非常高興的拿回了家。半個月以前,張三託朋友找到了一份工作,辛苦工作了半個月後,終於存夠了錢。在這之前,他每天只吃2頓飯,每天加班,而且下班後還送外賣,只為了儘早存夠錢去買電腦,對了,他買這個電腦是為了他女朋友。

故事B:張三為了給他的女朋友買一臺電腦,託朋友找了一份工作,辛苦了半個月,終於買了臺電腦送了他女朋友,那麼他是怎樣做到的呢?

1、找一個靠譜的朋友介紹工作

2、每天只吃兩頓,加班

3、下班送外賣

腦洞大開式敘事:

什麼叫腦洞大開呢?就是一個人的想象力極強,思維更跳躍,敘事不老套。毫無疑問,這樣的文章會抓住讀者的眼球。有人會說,我的想象力就像沙漠的土壤一樣貧瘠怎麼辦?不要擔心,聯想力是可以訓練出來的,還記得美國作家弗裡蒂克·布朗創作的那個最短的科幻小說嗎?“地球上最後一個人獨自坐在房間裡,突然這時響起了敲門聲”,我記得我讀書的時候老師曾要求過續寫這篇小說,這就是對大腦進行的有效訓練,這篇小說本身也將誇張與懸念運用到極致。除此之外,運用頭腦風暴收集創意,思維導圖進行梳理,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腦洞大開不是胡說八道,扯得夠遠的同時要能夠拉得回來。

第四步:行文的邏輯

我們評判一篇文章的標準就是

語言是否優美,邏輯是否通順。

這裡我們來聊一聊邏輯。

很多文章邏輯不通,我們一眼就看出來了,因為文章的開頭是作者最先呈現給讀者的內容,文章的開頭是臉面,是起始,是統領,也是伏筆。如何把文章開頭寫好呢,就是把重要的話放在開頭說。開頭要開好頭,可以變換很多形式,講一個故事,先丟擲結論,勾起好奇心,或者自然敘述開頭,用最樸實的話與讀者交流。這其中不得不提的是懸疑開頭,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我們可以看到後來很多作家的創作都是以此為模板:

想從零開始學習寫作?讀這本書就夠了!

一篇好的文章必然是一個整體,支離破碎的風格只會讓讀者敬而遠之,所以文章內容的連貫就很重要

。連貫通常有五大方面:語意連貫、結構連貫、形式連貫、引用連貫和佈局連貫。

可能你會說,這看起來似乎很複雜,該怎麼應用啊。我們可以在練習中體會,通讀是最有效的方法,因為你就是站在讀者的角度上;動筆之前先列一個提綱,文章的骨架是寫作的靈魂;尤其不要寫完就停筆,修改是最終成色前的重要一步,我們說

“善作不如善改”

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說“虎頭豬肚豹尾”,文章有了精彩的開頭,自然主體上也不能遜色,要像豬的肚子一樣飽滿而圓實。文章的內容也要有一定的組織,不是大段內容的堆砌。重點地方加以敘述,不必要的地方一筆帶過,有詳有略,張弛有度,才會有悅耳的節奏。文章要有一個明確的觀點,不要這裡擁護,那裡又推翻,顧此失彼是大忌。有的人會進入一個誤區,我只說重點只說結論,算明確了吧。大錯特錯,你是站在一個已知者的角度來講述,讀者是在接受新知,你以一副理所當然的態度表述,讀者得不到有力的證據,自然不會支援你。

如果把文章比作一架飛機的話,文章的主旨就是發動機,它起到了指引的決定性作用;文章的論點就是機翼,它可以把握方向;文章的論據就是機身,它形成了文章的框架;文章的語言就是飛機座椅、小桌板,它是切切實實讓乘客可以感覺到的東西。而一架飛機要把發動機、機身、機翼、飛機座椅、小桌板合理配置起來,需要一定的方法,這個方法放在寫作裡,就叫作寫作的結構邏輯。

有很多人會忽略結尾的重要性,因此有很多文章都毀於結尾。事實上,文章結尾的地位很高,可以說,前文所有的鋪墊都是為結尾服務的。好的結尾會給人閱讀上的衝擊感,也就是“豹尾”,

常見的型別有恍然大悟式結尾,開放式結尾,揭秘式結尾,場景式結尾。

一個好的結尾會讓讀者會心一笑,而不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同樣也要注意,結尾要能收得住,不要節外生枝。舉個例子:

“只見雪穗正沿扶梯上樓,她的背影猶如白色的影子。她一次都沒有回頭。”——《白夜行》

第五步:錘鍊語言

語言是需要精緻打磨的,

語言表達有三個維度:用詞、句式和風格。

詞語是語言中最小的結構單位,運用的準確凝練會有畫龍點睛的效果,個性化的詞語更是個人的標杆。別人信手拈來的詞語都來自於日常積累。句式是人們經常做文章的地方,比如流行的“淘寶體,舌尖體”,都深入人心。一位優秀的作家也是這樣,他的作品已經深深打上他的烙印,我們也可以挑選適合自己的句式。風格是文章的風骨,不同的寫作風格,會給人不同的感覺,我們在練習時不妨嘗試多種風格。

有的人感覺生活一天天過去,平淡無奇,“嘴裡能淡出個鳥來”,其實大多數人的生活都是差不多的,有的人之所以能夠創造出驚世的作品,是因為他們善於關注別人忽略的細節。寫作中如何對細節進行刻畫,就決定了作品的高下。

常見的細節描寫有場面描寫,側面描寫,環境描寫。

細節營造出一種畫面感和真實感,讓文章更豐滿,就像是戴著眼鏡看3D電影,是文章的“活水”。

對話是寫作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

一個優秀的寫作者會用心經營他的對話部分

,因為對話可以傳達出太多太多的資訊了。一個人可以透過對話展示出他的立場,而對話又可分為正面表態和側面表態。好的對話一定不是毫無作用的,營造戲劇衝突,推動情節發展我們都不陌生。一句對話也可能不只是一句話,包含雙重意思,或期待你瞭解沒說出口的言外之意。這也表明對話是有難度的,適度的篩選,恰當的還原都需要技巧。

第六步:模板寫作法

魯迅說過“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寫作這件看似捉摸不定的事也是一樣,所以就有了“寫作模板”這個詞。

常見的寫作模板有通知類模板、分析類模板、計劃類模板、和總結類模板。每種模板都有自己的適用場合和注意事項,如下所示:

想從零開始學習寫作?讀這本書就夠了!

除了寫作模板,還有寫作套路,朋友圈裡常見的“我有一個朋友”,傳奇人物的故事,猜不到結局的轉折式廣告以及爆款時評類文章,都是可以模仿的,“

copywriting”,先有“copy”,再有“writing”。

其實寫作也是一頭牛,看起來一氣呵成的一篇文章,也是由筋、骨、肉、皮四種元素構成。價值觀是文章的筋,你摸不到它,但它卻暗暗發力;行文框架是文章的骨頭,看起來簡單的幾根,卻決定了文章的走向;敘事技巧是文章的肉,能否牢牢抓住讀者全靠肉的那個勁;最表層的語言是文章的皮,好不好全在外頭,是別人可以一眼看到的,也是文章最後呈現出的樣子。

元代範德璣在《詩格》中說過:

“作詩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轉要變化,合要淵水。”

寫作也是這樣,起是文章的開頭,承是事件的過程,轉是事件結果的轉折,合是對該事件的看法,是結尾。

第七步:新媒體寫作

寫作前面加上新媒體三個字,有什麼不同呢?第一,新媒體寫作會針對特定的人群;第二,新媒體寫作有一定的技巧,可以形成使用者黏性。每個人既是創作者又是閱讀者,這就是自媒體的規則。定位新媒體寫作的八個關鍵詞:

讀者分析、細分市場、寫作目標、讀者互動、蹭熱點、自傳播屬性、風格化、多媒體,

對新媒體有一個理性的認識。

與傳統寫作不同,新媒體寫作者可以及時並且準確地瞭解自己作品的受歡迎程度,閱讀量、評論量和轉發量就是很好的監測資料。也正是個人作品的廣泛傳播,版權保護就成了一個必須重視的事項。不過有些擔心是沒有必要的,在你還沒有動手做之前。

老子說過,“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寫作這條道路也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你看到別人路途中的花香鳥語,卻忽略了一開始的泥濘沼澤。

劉楊的《學會寫作》將寫作這項工程拆解,讓每個人都能在筆尖上起舞。

Tags:寫作文章結尾模板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