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為啥姑父是父親的父?姨夫確是丈夫的夫?過節走親戚用得上

由 千山涵菱 發表于 人文2023-01-26

簡介02現代人稱呼的區分拋開十分遙遠的親屬名稱不談,與我們現今關係較為密切的,便是分別以父親和母親為本源所延伸而出的兄弟姐妹們,當他們各自成家,他們的家族人員便也會因為他們的血緣羈絆與我們成為親戚

兵家的治國主張是什麼

年關將至,逢年過節走親戚已然成為了中國人千百年來流傳而至的傳統,但對於較為疏遠的親戚,難免會有一下子叫不上來的尷尬時刻。

為啥姑父是父親的父?姨夫確是丈夫的夫?過節走親戚用得上

不清輩分,記不住名字,白白讓原本熱鬧的氣氛蔓延著尷尬。

與我們關係較近的親戚中,有些細心的人也許會留意到,“姨夫”和“姑父”是兩個末尾字音相同,具體的字卻不一樣的稱呼。

而“姑父”和“姨夫”都有著同音的輩分,為何字卻不一樣呢?

01

關於“親戚”的本源

“親戚”一詞由上千年以前流傳而至,皇親國戚一詞便是“親戚”的一個分支與由來。凡是與高高在上的一國之君王,攀上了一點關係,便能使自己甚至家族的地位都翻一番。於是皇親國戚,也是十分常見的介紹語和形容詞。

為啥姑父是父親的父?姨夫確是丈夫的夫?過節走親戚用得上

而皇親國戚一詞,一下子便囊括了兩個意思。

皇親是皇帝自己本族以內的,和皇帝有著直接血緣關係的親屬們,而與皇帝家族因為結婚而聯絡起來的人員,稱為國戚。

古代對於親戚,有較為嚴格的劃分,將其分為內戚和外戚,外戚便是指代著皇后一邊的親屬。

講解中亦言,

“按外戚憑皇后以得名”,是因為皇后的婚姻才得的此稱號,“猶宗室因天子而顯稱也”,因為至高無上的天子才有此般地位

為啥姑父是父親的父?姨夫確是丈夫的夫?過節走親戚用得上

現今所稱的“親戚”,在古代中國實則也囊括了兩個意思。

“親”與“戚”兩字分別指代的是父親一方有血緣關係的親屬以及母親一方。

在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中有對二字非常系統的闡述。

他講明,親,“至也。”而戚,則是“戉也。”

而這裡的戉,也是一個通假字,其通“鉞”,從偏旁部首便能看出,這個字是指一種器具,形似大斧。

為啥姑父是父親的父?姨夫確是丈夫的夫?過節走親戚用得上

從解釋中便能看出二字所指代親戚的疏遠端度。“親”,便是指代關係至上密切之人,而“戚”則用來概括同一體系,有親緣關係之人。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現代人們對於每一字所指代的意思也變得並不如以前那般嚴格,於是便用“親戚”二字指代了所有有關係的親屬。

02

現代人稱呼的區分

拋開十分遙遠的親屬名稱不談,與我們現今關係較為密切的,便是分別以父親和母親為本源所延伸而出的兄弟姐妹們,當他們各自成家,他們的家族人員便也會因為他們的血緣羈絆與我們成為親戚。

為啥姑父是父親的父?姨夫確是丈夫的夫?過節走親戚用得上

而這時,我們與這些並無血緣關係的親屬們,也成為了親戚。當父母的姐妹結了婚,我們所要稱呼他們的配偶為“姑父”和“姨夫”。

同為最為親近的親屬的老公,為何在形容具體輩分一詞中卻運用了同音不同字的“父”和“夫”呢?

我們觀察現今對親戚們的稱呼可以得知,親戚名稱向來以兩個字組成,

而位於後面的一字,則多以表達輩分,地位等的含義,字首多為稱呼。

為啥姑父是父親的父?姨夫確是丈夫的夫?過節走親戚用得上

母親一邊的姐妹,我們要將其稱為姨媽,而父親一邊的姐妹,我們則應當把她們稱為姑姑或是姑媽。

中國是禮儀之邦,向來注重禮節禮儀的形成和培養,而這些文化必定體現在生活的各處,包括對於親戚的稱呼。

中國古代社會一向以父系社會關係為主導,普遍社會觀念都認為,

婦女嫁入家中,是外姓人,地位自然不如有著“某家人”頭銜的自家人親密,地位也自然較為不足。

為啥姑父是父親的父?姨夫確是丈夫的夫?過節走親戚用得上

對於父親一側的親屬,攜帶著“父”字一詞,

自然給予人們一種不怒自威的威嚴感,

而姑姑作為父親的姐妹,其配偶,便是姑父,自然是與父親有著同等的地位與威重。

於是以一“父”字對於姑父這個外姓人輩分的體現,也對小輩起到尊重的威懾感。

古代封建社會對於男性父系向來較為重視,連王朝都沿用的是嫡長子繼承製,這表示著第一位長“子”,擁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無需考究實力便能沿襲父親的王位。

為啥姑父是父親的父?姨夫確是丈夫的夫?過節走親戚用得上

普通民間也能在一些流傳甚廣的言語中,比如三綱五常,都能看出婦女的地位明顯不如男。而成家以後,男方一邊的財力地位關係,也彰顯代表著這一個家族的地位。

所以母親一邊的親屬在父母成家以後所形成的大家庭中,地位也稍顯遜色。

於是母親的姐妹所擁有的配偶,在表示輩分一詞中,只能被冠以“夫”字。

這兩字之差不但彰顯了威嚴不同,同時也能清楚地反映出與父母所成之家的親疏關係。

為啥姑父是父親的父?姨夫確是丈夫的夫?過節走親戚用得上

如果稍微細心一點留意或是搜素一番,會發現母親一邊的親戚,幾乎沒有以“父”字為結尾的親戚。

而古語多言,

“嫁出去的女兒便是潑出去的水”,婦女“嫁雞隨雞,嫁狗隨狗”,被冠以夫姓,多居住於夫君之家,

與夫君一側的親屬們來往甚密,而對於回孃家,便是較大的節日才有的行為。

更別說孃家的姐妹也需要嫁人去往其他的家族中生活,回孃家的日期都不一定碰的上,加之姐妹的丈夫也需要營丈夫一邊的社會生活,更無暇顧及孃家的交際,一來二去,便也顯得疏遠。於是自然與孃家的親戚來往較少,免不了影響地位。

為啥姑父是父親的父?姨夫確是丈夫的夫?過節走親戚用得上

古代階級觀點明顯,首先是作為封建王朝,天子的地位高高在上,在其手下的人群按層級劃分是在管理過程中最為有效的一個方法,這就讓階級觀念在普遍大眾中流行。

其次社會重視男性的觀念也是十分普遍廣泛,這也讓地位階級等種種看法融入了上到皇親國戚下至普通民眾的觀念中。

在現代人看來,這種觀點繁重複雜,甚至有著幾分咬文嚼字的意味在其中。

於是在現代人的生活中,講究得便也沒有那般規範,父母親的地位並不取決於性別,名利地位都依靠自己爭取。

為啥姑父是父親的父?姨夫確是丈夫的夫?過節走親戚用得上

甚至很多父親在家當上了“家庭煮夫”,現代人的等級觀念也並不如過去那般強烈,加上“夫”與“父”二字音也相同,加上現代人沒了古代一般的地理隔閡交通不便等等一系列阻礙。

通訊技術發達,與父母兩方的親戚來往都十分密切熟悉,有些與“姨夫”聯絡密切的家族也改口稱為“姨父”。

03

結語

無論如何稱呼,都只是一句稱呼。

現代人更為注重的,不是如同舊社會那般顯示自己的地位威嚴,而是更為情真意切的關心。

年關將至,一句稱呼包含的是對過去一年的揮手告別,對將來一年的真切期待,更是許久未見的親戚間最為溫暖的關懷。

Tags:親戚地位親屬稱呼輩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