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老子》第三章釋義:為什麼要虛心實腹

由 心海慧光 發表于 人文2023-01-22

簡介老子告誡我們,生命是寶貴的,而種種慾念牽引著人們在世間妄作妄為,最後虛度一生,可以說心靈的妄想正是耗散精神能量的最大殺手

四字成語什麼什麼開泰

老子思想簡約而博大,《道德經》第三章的短短几句話,就同時概括了治國與修身的基本原則。在老子看來,大道涵蓋一切,治理天下與修養身心,兩者內在一致、根本相通。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其意思是:

不推崇

賢能

的人,使老百姓不

爭強好勝

;不珍愛難得的財物,

使

老百姓

盜搶奪

;不顯耀

引發慾望

的事物,使

老百姓的思想

不被

誘惑

故而

聖人治理

國家,化解消除民眾的妄念

心機,飽

暖充實人們

減弱

民眾追逐名利執著外物的情緒

,增

益人們內在

的筋骨

健康

經常使老百姓

處在無知無慾的狀態,

使那些

自以為的才

之士

也不敢

主動造作,滋生事端。把握

無為

的原則

順應自然

天下將被治理得井然有序

《老子》第三章釋義:為什麼要虛心實腹

我們從治國的角度來分析。首先,大家都覺得應當尊崇有德有才的人,為什麼老子卻不這樣認為呢?其實真正有德有才之人,並不需要別人的尊崇,有德自然發光,有才自然出眾。如果刻意給他們以額外的尊崇,勢必導致一些人假冒有德,一些人故意逞能。舉個例子,有管理能力的人出來做官,他可以得到他服務人群所應得的報酬;可是如果給他高人一等的地位,勞動以外的收入,那大家都會爭著搶著當官,而不會各安其職了。但社會上人的能力有大小,只有發揮各自的長處,社會才會和諧運轉;只要能施展各自的才能,任何職業都是值得尊重的,為什麼要厚此薄彼呢?特別是在如今的社會主義社會,公務員和掏糞工的職業都是為人民服務,更不應有高低之分。因此老子的思想,實在是站在了眾生平等的高度!只有慈悲為懷一視同仁,才會如此的見解!

同理,世間萬物各有其用,在上位者不珍視、不聚斂那些難得的財寶,也能抑制民眾產生偷盜、搶劫的意圖。統治者自身不表現出過分的慾望,沒有對放縱聲色犬馬肆意享樂的顯耀,民心也不會因此惑亂迷惘。這樣生命的能量就不致於虛耗浪費,老百姓安居樂業,老老實實對待自己的本職工作,就能做到精益求精,有所創造。在消費主義的今天,人們總是以為,金錢、房產、美女、豪車等物質的慾望推動了時代的前行;殊不知,那些推動社會進步的科學技術,都是透過深入的學習、研究才得來的,沒有在平凡崗位上兢兢業業的勞作、思考,單憑享樂的狂歡,會有可能的科技創新嗎?所以,老子深刻指出,一個社會要健康發展,就應當引導民眾普遍修身,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老子》第三章釋義:為什麼要虛心實腹

所謂虛心實腹,肯定與老子本人修行的方法有關。老子得道,究竟是透過怎樣的具體技術,現在我們不得而知。但老子不止一次強調

“虛心實腹”。所謂虛心,就是不把自我的思想意念看得重要,不執著於心念所想,讓心靈經常處於一種虛靈空無的狀態,好像沒有知識、沒有慾望的孩童。嘗試一下,當你這樣靜心體驗的時候,能感受到自己的呼吸,一次次緩緩的吸入腹部。實腹,嚴格來講並不是指吃飽飯,而是指靜心養氣到一定程度,腹部丹田內氣充足,生命之氣與宇宙之氣相互呼應,可能達到天人合一的境地。在這種狀態下,個人的主觀情緒被降低到最低,真氣入骨,身體變得更加健康、壯碩。

有人說,老子要讓民眾無知無慾,此乃赤祼祼的愚民政策。這是不懂老子的修身原則。回想一下,當你處於孩童時候,那時無知無慾,但是不是你精力最旺盛、學習能力最佳、創造力最高的時候呢?老子告誡我們,生命是寶貴的,而種種慾念牽引著人們在世間妄作妄為,最後虛度一生,可以說心靈的妄想正是耗散精神能量的最大殺手!所以,不執著於各種各樣的思慮想法,虛心實腹,人才會從內到外的強壯。

人的意識源於現實的物質世界,慾望情緒來自於對利益的分別計較。弱化自己的主觀意志,做到精神內守,清靜無為,保持心靈一片清明,即可保持生命能量充足豐沛,直至與太虛能量融為一體。在宇宙大道面前,個體頭腦小小的智識算得了什麼呢?《圓覺經》裡面說:凡人以有思惟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如取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著。道可道,非常道,我們用人類有限的理性思維,去測度那不可言說的大道,就好似用微弱的螢火去點燃高廣無邊的須彌山,怎麼也不可能燒著!

《老子》第三章釋義:為什麼要虛心實腹

“窮諸玄辯,若一毫置於太虛;竭世樞機,似一滴投於巨壑。”窮盡語言辯論,來探求形而上的真理,就好比將一根毫毛置於無盡的太虛;竭盡世間的聰明學問,去探求超驗的玄機,猶如投一滴水去填塞深山裡的巨壑。這樣做,徒耗時光,勞而無功。與其輾轉妄想,不若一念放下,方可管窺虛懷若谷、大智若愚的境界。所以,自詡有知識、有智慧者,哪怕是博學多識的孔子,見到真正的有道之士,猶如見到了潛伏深淵的巨龍,無法套入以往的觀念,完全捉摸不透,此時此際唯有瞠目結舌了,哪裡還敢以淺薄的見識自作聰明的有所作為呢?

帝王的胡作非為,導致了生民的災亂和不幸;頭腦的胡思亂想,導致了身體的虛弱和疾病。無為而治,休養生息,能夠慢慢的恢復生氣。順應自然大道,不妄擾民,不亂動心,則沒有治理不好的。此之謂為無為則無不治。這就是老子教導我們的修齊治平的道理!

Tags:老子無慾實腹慾望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