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不能讓強制捐款損害教育本真

由 中國教育報 發表于 人文2023-01-22

簡介如今,定州市已意識到問題所在,制止和糾正有關學校組織教職工捐款的行為,責令將收到的捐款全數退還給教職工本人,並第一時間公開發布通知,嚴禁各級各類學校以任何名義組織教職工捐款,及時迴應了輿論關切,也重申了不能讓強捐損害教育本真的態度

捐本逐末表示什麼數字

不能讓強制捐款損害教育本真

據澎湃新聞報道,10月31日,中國政府網“督查回聲”欄目刊發訊息,通報了河北省定州市群眾此前反映的明月店鎮某學校向教師下達至少捐款100元任務,用於學校操場等基礎設施建設問題的相關督查情況。

經核查,6月21日,定州市教育局印發《關於全市農村中小學土質運動場改造實施方案》,要求8月20日前完成改造任務。明月店鎮轄區20所公辦學校、307名教職工以及7所民辦學校共捐款3。68萬元,每名教職工捐款100元、200元不等。另有6箇中心校也組織91所學校、1119名教職工捐款23。37萬元。

在該份改造實施方案中,任務時間異常緊迫,資金來源卻指向不明。在此情況下,直接導致了相關學校組織教職工捐款問題的發生。然而,即便目的明確、去向透明,發起捐款也應符合審批程式、考慮個人意願。定州市有關中小學在未向上級部門和單位報告、未經批准的情況下,擅自組織廣大教職工捐款,違反組織規定在先。即便該走的手續一樣不落下,恐也難言捐款者是完全自願的。組織捐款的學校,大多采取的是眾籌方式,但遭遇過類似“集體捐款”套路的人不難知悉,當一場捐款是集體組織的時候,無形中就會形成道德壓力。這樣的捐款或許沒有強制的規定與措施,但看不見的強制力無處不在,儼然成為不得不完成的任務,結果必然是徒增教職工負擔。大部分人只能選擇隨大流,跟上捐款的“接龍”。

就此事而言,學校的初衷或許是好的,是為了儘快籌措經費,用以改造操場,但做法不甚恰當。作為愛心捐款,必須是自願性的,自願的關鍵是教職工自己意願的選擇,不該是變相獲取資金的通路。否則,即如上述捐款雖名為“眾籌”“自願”“建議”,實際操作中可能淪為攤派,既背離教職工的主觀意願,也侵害他們的合法權益。

如今,定州市已意識到問題所在,制止和糾正有關學校組織教職工捐款的行為,責令將收到的捐款全數退還給教職工本人,並第一時間公開發布通知,嚴禁各級各類學校以任何名義組織教職工捐款,及時迴應了輿論關切,也重申了不能讓強捐損害教育本真的態度。但只把板子打在學校身上,也有失客觀。

“被”實現的捐款,某種程度上反映出一些學校片面“對上負責”,人為地把“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對立起來。作為方案的發起方,定州市教育行政部門前期調研如果能更深入、充分一些,準確摸清每所學校土質運動場改造條件、具體工程量和投資需求額度,然後再有針對性地推進工作,許多問題或可避免。

(作者 孔德淇系媒體評論員)

Tags:捐款教職工學校定州市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