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黃子澄他的3次建議,讓建文帝山河盡失

由 優優有話說 發表于 人文2023-01-21

簡介後來朱允炆採納了黃子澄的意見,後來的事情誰都知道,朱棣在耿炳文死後,一路勢如破竹,幾年後就殺到了南京城,朱允炆被趕下臺,登上了王位

什麼黃失什麼

黃子澄他的3次建議,讓建文帝山河盡失

齊、黃、方、練,雖有忠心,卻無取勝之法。但他的忠誠和憤怒,卻讓他甘之如飴,百世不渝,凜冽而又生機勃勃……《明史》中對黃子成的評價

說到明朝靖難之戰,朱允炆也是吃了一次大虧,他本來是不想這麼快就削藩的,但在某些人的鼓動下,他決定削藩。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很好的主意,也很現實,但他忽略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欲速則不達”。

朱允炆繼位後,短短數月,便將許多王公貴族貶為平民,湘王更是不堪羞辱,自殺身亡。

黃子澄他的3次建議,讓建文帝山河盡失

朱允炆的做法太過魯莽,最後被自己的侄兒逼得走投無路,朱棣只能舉起叛旗造反。

其實建文帝也不是沒有想過操之過急的後果,只是被一位讀書人的誤國之語所左右。這個人就是黃子澄,朱棣也是因為知道這件事,才會在繼位之後,毫不猶豫的將黃子澄一家斬盡殺絕。

那麼,黃子澄到底是怎麼做到的,才能讓朱允炆如此狼狽?今天我們就來談談他的經歷吧。

黃子成的入世之路

元至正十年,黃子誠生於江西省分宜縣,少年時就愛學,並以“勤齋”為名,後來成為了一方大儒。然而,黃子成身為文人,在元末、明前期的生活卻並不如意。

黃子澄他的3次建議,讓建文帝山河盡失

原因很簡單,在這個亂世,讀書人能有什麼銷路?明朝開國之後,雖然天下大定,但是朱元璋多次禁止科舉,以致黃子澄的名頭始終不值錢。

到了明朝,洪武十八年,朱元璋終於下定決心開科取士,黃子澄一直在等著這個機會。

地方官員貼出告示,說要開科取士,黃子澄馬上動身去京城,到了京城,黃子澄也沒有多少時間去休息,因為他的考試安排得很緊。

但即使如此,當年黃子成也是以壓倒性的優勢,獲得了會試的第一名。朱元璋對這位才華橫溢的學生很是滿意,當即下了旨意,將黃子澄欽定為殿試的探花郎,然後送到了翰林院。

黃子澄他的3次建議,讓建文帝山河盡失

朱元璋問黃子成幾歲了,黃子澄說他35歲。皇帝問他是什麼時候出生的,黃子澄一時語塞,他是第一名,但因為這一點小事,他就成了話題。

話說回來,黃子成雖然入朝後也不過是個翰林院的編修,但想要成為翰林院的編修,那可不是誰都能做到的,在洪武十八年,翰林院可謂是藏龍臥虎。

這些人將來基本都是大明朝的棟樑之才,可見其天賦。黃子成經過數年的翰林磨礪,漸漸在朝堂上有了一席之地,朱元璋視其才幹,將他們送到了外省。

黃子成的情況就不同了,他在翰林中因其出色的天賦而被朱標看中。朱標很欣賞這個有自己見解的青年才俊,於是他去求父皇朱元璋,讓他做自己的幕僚。

黃子澄他的3次建議,讓建文帝山河盡失

朱標在這件事情上的表現非常出色,黃子澄也沒有讓他失望,黃子澄成為了太子的手下,他的許多觀點都對朱標和明朝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兩人的關係更像是朋友。

可惜的是,朱標天並沒有在黃子澄手下待了數年,朱標就去世了。朱標一離開,其他的皇子們也都迫不及待的想要登上皇位,想要得到父皇的青睞。

不過,也許是因為對朱標的愧疚,朱元璋最後還是把朱標之子朱允炆選為太子,於是朱允炆就成了太子,黃子澄也成了朱允炆的師父。

一腔熱血,亂作一團

黃子澄他的3次建議,讓建文帝山河盡失

黃子澄拜入朱允炆門下,沒過多久,他便來向他請教國事:“先生,我能問一下,我當上皇帝后,藩王們都在興風作浪,現在陛下還活著,我該怎麼辦?”

其實這也不能怪朱允炆太過敏感,因為當時的情況實在太危險了,朱允炆的舅舅們根本不聽他的,要不是有朱元璋撐腰,恐怕早就亂套了。

總體而言,朱允炆對諸位藩王的擔憂並非毫無根據,而這個問題也成為了他執政時期的一大心病。黃子澄在朱允炆的擔憂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藩王雖然有軍隊,但畢竟是朝堂上的人,如果他們還想要擴張,臣認為,陛下還是儘快制定出削藩之法,以免將來被他們所害。”

黃子澄他的3次建議,讓建文帝山河盡失

黃子澄將削藩的策略跟朱允炆說了一遍,朱允炆對此深表贊同,認為“削藩”是正確的,可以鞏固中央集權,維持國家的安定,但時機不對。

朱元璋在洪武三十一年過世,朱允炆繼位,不久後,以削藩為主的齊泰與黃子成,就成了朱允炆最信任的兩位幕僚。

黃子澄與朱允炆都是一腔熱血,想要以平定藩王為基業,卻忘了一件事情,削藩雖然是好政策,但如果太過倉促,必然會讓藩王們陷入困境。

與唐、宋、元、明兩國的藩王不同,明王朝的藩王都有自己的軍隊,如果他們想要強行收編,那就只能等死了。

黃子澄他的3次建議,讓建文帝山河盡失

黃子成是朱允炆的第一謀士,他當然知道這一點,但他為建文皇帝出謀劃策,導致局勢失控。

第一個愚蠢的舉動,就是讓其他藩王去做,因為朱元璋的長子、次子、三子都死了,只剩下了最有野心、最有權勢的人。

朱允炆削藩的目的,就是要剷除藩王的後患,所以他要做的,就是在這場戰爭中,以示警告。那時,朱允炆如果廢了朱棣,那麼藩王們就會心驚膽戰,老老實實地接受朝廷的削藩。

或許是因為身在局中的黃子成沒有想到,所以他提議朱允炆從其他幾位皇帝下手,就是要先試探一下,然後才會對朱棣下手。

黃子澄他的3次建議,讓建文帝山河盡失

朱允炆最後還是答應了,因為黃子成的愚蠢,朱允炆從四叔開始,就一直在削藩,雖然廢了一位又一位的藩王,但效果並不好,反而“搞臭”了他的名聲。

若只是如此,局勢未必沒有轉圜的餘地,單論力量,朱允炆的實力要比朱棣高出太多,未必沒有翻盤的希望。

朱棣這時才知道,朱允炆別有用心,只是那時他的實力還不夠強大。

朱棣為了給朱允炆爭取更多的時間,讓他的兒子到京城給朱允炆請安。如果朱允炆現在就殺了朱棣,甚至把朱棣的幾個兒子都抓起來,或許就不會有這麼多的麻煩。

黃子澄他的3次建議,讓建文帝山河盡失

不過,黃子澄又一次阻止了朱允炆,在他想來,如果現在抓住朱棣之子,那就是斷絕了朱棣的退路,這是要造反朱棣。

那時候,誰不知道燕王有謀反之心,遲早會謀反,何必害怕?朱允炆聽到黃子澄的吩咐,沒有主動出擊,只是靜觀朱棣接下來的行動,甚至還讓自己的兒子回來。

朱棣的三個兒子給了朱允炆充足的時間,等到他下定決心削藩的時候,一切都已經太遲了。

先是張信背叛,又向朱棣透露了朱允炆的陰謀,朱棣乾脆撕破臉皮,發動叛亂。而朱棣也聽張信說過,這件事情,是黃子澄與齊泰一手策劃的。

黃子澄他的3次建議,讓建文帝山河盡失

朱允炆知道了北方的叛變,臉色陰沉,不過這並不出乎他們的意料,幕後的謀士們冷靜的安排著接下來的計劃,耿炳文身為統帥,率領大軍鎮壓叛亂。

在朱允炆的眼中,耿炳文這一戰,簡直就是一場徹頭徹尾的失敗,完完全全的碾壓了朱棣。但耿炳文在北地的時候,卻因為不懂地形而輸掉了比賽。

耿炳文也是身經百戰的老兵,他很快就意識到了最好的辦法就是固守,以逸待勞,朱棣的整體實力太弱,根本撐不住。

沙場上的勝負本就是常有的事情,利用自己的長處去對付敵人的弱點,只要耿炳文繼續當統帥,朱棣的叛亂就會平息,但是黃子澄卻在這個時候“犯病”了。

黃子澄他的3次建議,讓建文帝山河盡失

他提議朱允炆在關鍵時刻更換將領,由李景隆這個廢物代替耿炳文擔任前軍統帥,朱元璋時代的名將,而他不過是個乳臭未乾的孩子,誰更厲害?

後來朱允炆採納了黃子澄的意見,後來的事情誰都知道,朱棣在耿炳文死後,一路勢如破竹,幾年後就殺到了南京城,朱允炆被趕下臺,登上了王位。

黃子成的悲慘結局

從上面的描述不難看出,朱允炆掌握了明朝百分之九十的江山,而朱棣卻掌握了北平,如果他能把握住這三個機會中的任何一個,就不會落得如此悲慘的下場。

黃子澄他的3次建議,讓建文帝山河盡失

黃子澄的三次失誤,讓朱允炆走上了歧途,不僅讓朱允炆的計劃泡湯了,還幫了他一把,讓原本不可能完成的靖難,變成了現在的局面。

朱棣繼位後,位高權重,睚眥必報,他下了通緝令,對黃子澄下了通緝令,開出重金,黃子澄逃到浙江,途中被抓,交給朱棣。

對黃子澄恨之入骨的朱棣,恨不得把他碎屍萬段,直接下令:“殺了黃子澄全家!“不管是誰,與他有關的,全部殺掉。”

於是,讓朱允炆陷入絕境的黃子成,也落得如此悲慘的下場。朱允炆在位四年間,黃子澄在建文皇帝身邊勤勤懇懇,幾乎是一種“愚忠”的態度。

黃子澄他的3次建議,讓建文帝山河盡失

即便是乾隆陛下,也曾說過,他雖然魯莽,睿智,但他的忠誠,卻是所有人中的楷模,只可惜,他最後還是被自己的愚蠢所害,實在是太可憐了。

你對黃子成有何看法?

Tags:朱允黃子澄朱棣黃子成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