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對話-特斯聯邵嶺博士:聊聊企業出海中東的那些事兒

由 特斯聯 發表于 人文2023-01-19

簡介這都說明中東地區國家與中國在夥伴多元化、經濟多元化和市場多元化等各個方面的交流互動都在不斷增長,而中東地區的人工智慧發展也將必然會向中國借力,透過人才邀請、科研交流及企業的市場化合作來實現其國家的轉型目標

阿拉伯世界的國家是不是政教合一

無論是持續升溫的中沙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係,還是點燃全球的卡達世界盃,亦或是剛剛落下帷幕的迪拜世博會,持續不斷的中東話題將 “一千零一夜神話”中描述的海灣神秘之境推至國人視野。據官方資料統計,2021年,中國與沙特、卡達、阿聯酋的雙邊貿易總額分別為870億美元、171。1億美元與723。25億美元,中國持續成為眾多海灣國家的最大貿易國。也因此,海灣地區或將成為中國創新企業搶佔海外市場的首發之地。中國企業如何落地中東,這其中的機遇與挑戰有哪些,我們邀請到特斯聯科技集團首席科學家、特斯聯國際總裁邵嶺博士聊了聊中國企業出海中的那些事兒。

邵嶺博士加入特斯聯科技集團前,曾出任沙烏地阿拉伯資料和人工智慧管理局 (SDAIA) 國家人工智慧中心 (NCAI)首席技術官和首席科學家;在阿聯酋起源人工智慧研究院(IIAI)擔任創始CEO及首席科學家。他也曾是全球第一所研究型人工智慧(AI)大學——穆罕默德·本·扎耶德(Mohamed bin Zayed)人工智慧大學的發起人和創校執行校長(Provost and Executive Vice President),該大學致力於培養中東地區下一代AI領域的領袖人才。

對話-特斯聯邵嶺博士:聊聊企業出海中東的那些事兒

▲特斯聯科技集團首席科學家、特斯聯國際總裁邵嶺博士

邵嶺博士認為,中東地區國家正在思考透過科技的手段,對產業結構進行重新調整,人工智慧、新能源成為重要方式之一;不斷向好的國際關係、地區雄厚的資金實力、與國內科技的代際差、廣闊的市場前景,讓中東地區成為中國創新企業出海的全新選擇。但出海中,還需要著重注意商業文化之間的差異性,求同存異式的發展,考驗的是一家企業的營商能力及格局,如何因地制宜的發展是出海成功與否的關鍵。

以下為對話實錄:

Q1。您曾在中東有著非常深厚的科研背景和豐富的創業經歷,能否介紹一下那邊AI相關的科研環境和人才儲備?

邵:眾所周知,中東地區化石能源豐富,約佔世界石油總儲量的一半以上,是世界上出口石油最多的地區,也是中東許多國家的經濟的支柱產業和主要收入來源。隨著非再生能源儲備量不斷降低,單一經濟結構的脆弱性顯而易見,因此,中東許多國家也在思考戰略轉型,擴大非石油經濟的比重成為經濟改革的重心,在啟動數字化國家建設及能源結構調整過程中,高科技、新能源就成為其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具體到AI技術的應用領域,例如智慧政府、智慧城市、智慧能源及智慧醫療,更是他們重點考慮的方向。

比較典型的國家——沙特,早在2016年就釋出了“2030願景”的規劃,其中一個目標就是要在2030年前,讓沙特整體的AI水平成為全球的TOP 10。他們為此也做了很多努力,投入大量人力與財力設立人工智慧相關機構,例如我之前曾工作過的沙特資料和人工智慧管理局(SDAIA)。另一個有代表性的國家是阿聯酋,是世界上唯一有人工智慧部的國家。這些國家在人才培養和人才儲備方面有很強的前瞻意識,所以他們也會成立學術、研究機構來推動人工智慧的發展。阿聯酋有兩個機構就是我發起並一手建立的:起源人工智慧研究院(IIAI)和全球第一所研究型人工智慧大學(Mohamed bin Zayed University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沙特的KAUST(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雖是一所綜合性大學,但他們十分重視人工智慧領域技術的發展,並投入了大量的資金與歐美高校開展相關專業的合作。該校最近成立的AI Initiative,由深度學習的先驅者Prof。 Jürgen Schmidhuber領導,他與圖靈獎獲得者Yoshua Bengio(約書亞·本吉奧)、Geoffrey Hinton(傑弗裡·辛頓)和Yann LeCun(楊立昆)學術地位相當。我之前跟Jürgen也有過很多的交流,以後我們特斯聯國際也可以跟KAUST進行AI領域的研究合作。

從人才結構來講,最近幾年中東國家吸引了很多全球知名高校和知名研究機構的優秀人才。例如在起源人工智慧研究院(IIAI)工作的研究人員曾多達130多人,其中很多都是知名高校的博士。研究院每年的科研資金充足,許多研究成果都在當地公司實現了應用轉化,這種既有強大的資金保障,同時又可以實現研究成果落地的環境也是吸引世界頂級人才的原因之一。我們在阿聯酋創辦的世界第一所AI大學,Mohamed bin Zayed University of AI僅成立三年,目前在讀的碩士生和博士生就已經有250多人,每年新招學生人數約100人,第一期碩士生已於最近畢業。現在阿聯酋每年在AI的頂級會議和期刊上發表的論文大部分都來自以上兩個機構。

沙特的KAUST(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已成立十餘年,規模也更大,所開設的專業更為全面,是一所專攻理工領域的國際化私立研究型大學,但也只招收碩士生和博士生。儘管相較英美名校,這所大學還比較“年輕”,但其在工科領域的世界排名高達第29名,學術研究和論文被引用率等多個方面的突出表現都凸顯了KAUST在全球科學研究領域的影響力,特別是比較新興的方向,如AI、清潔能源、海洋工程等。這些新興大學的學生畢業之後都會成為中東地區政府機構或者是本地大型企業的中流砥柱。中東國家對這類受過良好教育的高等人才,特別是有博士學位的人,在社會福利、人才引進等方面有很好的政策傾向,這也明顯看出海灣國家對科研和教育事業的重視。

Q2。您剛提到像沙特這樣的海灣地區國家對人工智慧的發展特別重視,那麼從發展路徑上看,他們會與中國、美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發展有什麼異同?

邵:現在AI發展最快的兩個國家還是美國和中國。美國的AI發展動力主要是靠創新。中國的網際網路,特別是移動網際網路,使用者基數大,市場規模也更大,因此AI的使用者基礎很好,發展的速度很快。特別是在應用層面,中國市場積累了海量資料和眾多應用場景。在算力提升的同時,隨著AI和IoT技術的逐步成熟,各類自主驅動、自主決策等無人值守、無人駕駛、無人控制的商業實踐陸續問世,讓AI創新公司有了更多的機會。

中東這些國家正在做的是借鑑包括中國和美國的經驗,比如對資料的開放、投資規模的顯著增長及政策的激勵等。他們更想做的是融各家所長,儘快實現人工智慧技術對傳統行業的升級,讓製造業、醫療保健、教育、汽車、零售和電子商務以及交通運輸等從這項技術中受益。

早在2020年,中國已成為中東第二大貿易國。就在幾天前,我國受邀出席中阿峰會,並與沙特簽署全面戰略伙伴關係協議,說明中東地區國家正在向東方探尋未來之路。同樣在卡達世界盃上還有無處不在的中國製造也備受關注。這都說明中東地區國家與中國在夥伴多元化、經濟多元化和市場多元化等各個方面的交流互動都在不斷增長,而中東地區的人工智慧發展也將必然會向中國借力,透過人才邀請、科研交流及企業的市場化合作來實現其國家的轉型目標。

當然中東地區國家資金實力是他們的另一個優勢。比如,卡達的人均GDP排在全球第八名,阿聯酋人均GDP比日本人均GDP還高,沙特的人均GDP相對低一點,但它總的GDP是中東第一。所以在比較雄厚的資金支援之下,再加上一些政策、願景,國家包容開放的態度,以及長遠的眼光,這些結合在一起,我認為中東地區的人工智慧發展還是很有前途的。

Q3。中國企業出海中東有哪些機遇與挑戰?

邵:剛才提到中東地區國家在國家戰略層面處於轉型階段,重點著眼於透過高科技、新能源等方向,實現產業結構的調整,進而實現未來更好的發展,也因此給很多非本地企業帶來了很大的市場機遇。整體上看,海灣地區的科技發展,比如AI科技的發展速度要比中國、美國至少晚2-3年。而這個區域的不同國家、地區之間也會存在一些差異,在阿聯酋,即使阿布扎比和迪拜之間也會有一些區別。比如阿布扎比的很多地方都已經有安全預警、智慧燈杆這些裝置,且比較普及了,跟中國的差距已經非常小了。而沙特的智慧城市建設才剛剛開始,各個地區之間的差別也比較大。我之前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和阿聯酋的阿布扎比、迪拜都生活過,直觀地感受到沙特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要比阿聯酋滯後很多。儘管部分核心區域的現代化和科技感比較強,比如金融中心,但整個城市的建設水平與其公佈的2030願景中規劃的目標相較還是有較大差距。而中國的建築企業在沙特的國家建設中也參與了眾多大型專案,這說明中國企業將在該地區有很好的施展拳腳的機會。

今年,沙特政府官宣即將在原來已投資五千億美金的未來城市Neom基礎上繼續投資一萬億美金建設The Line專案,這個巨型的專案僅是中東地區的眾多標杆性專案之一。其他典型的專案還有沙特的“Red Sea”專案,迪拜的後世博“Expo City”,阿布扎比的“Masdar City”等,這些都是和智慧城市深度相關的。

雖說前景很廣闊,海灣地區國家的市場競爭也是比較激烈的,中國企業要想真正的實現出海成功,僅僅靠照搬的模式,把國內的東西複製過來,簡單地做一下本地化,還是很難獲取成功的。畢竟引入是為了更好的輸出,各國都希望能更好的扶持自己國家的產業,所以還是要更注意當地的商業文化,不斷在商業利潤與文化之間做平衡,這是一門藝術。舉個簡單的例子,有些國家要求外部投資者在本地成立公司後,必須有10%-20%的本土僱員,而且要涉及技術含量較高的職位。

另外,當地企業得天獨厚的本土優勢也是外資企業要克服的另一競爭難點。因為在投標階段所面對的對手可能是當地的巨頭,他們既有主權基金的支援,同時也更加了解當地客戶習慣和需求,而大部分和AI相關的大型專案都會首選本土企業。如果想要在這樣的環境中勝出中標,就非常考驗企業營商能力了,要注意思考用什麼樣的方式能夠“雙贏”。這樣的方式不限於與當地巨頭成立合資公司,或以專案切入,也可以考慮組團式出海,整合生態夥伴形成完整的服務和實施能力,補足自身在專案中的缺失部分,可能也是一個比較好的方式。

Q4。特斯聯的國際業務發展方向如何?

邵:特斯聯集團憑藉產業與技術的雙輪驅動,在數年之內就發展成為頗具規模的集團企業,併成功推出了 TacOS 智慧城市作業系統,成為全球領先的智慧場景服務商。特斯聯國際作為集團在海外的觸手,將會保持在與集團戰略統一的大原則下,推進以AIoT技術助力中東地區建設“綠色低碳”的未來智慧城市的程序。

據世界經濟論壇釋出的《2021能源轉型指數報告》顯示,大部分中東國家仍處在能源轉型的探索階段。而中東地區擁有強烈日照、豐富風能,以及大量無人居住的土地使其在可再生清潔能源方面具有巨大優勢。正因為這些優勢,沙特、阿聯酋等石油大國,也希望藉此延續石油時代的榮光。例如,沙特在2016年釋出的“2030願景”就提出要大力發展天然氣和包括太陽能、核能等在內的新能源。在“綠色沙特倡議”中,沙特計劃到2030年實現每年減少2。78億噸碳排放,到2060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並致力於推動氫能生產鏈本地化,成為全球清潔氫能供應商。

所以新能源是海灣地區國家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把智慧能源作為國際業務的一個優先拓展的方向。作為踐行“綠色低碳”的核心場景,城市的數字化與智慧化也成為了推動“綠色低碳”戰略的一個關鍵舉措。就像Neom專案中的The Line,計劃打造一條長達170公里、高度連線並圍繞自然而建的未來社群帶,建成後將容納100萬居民並實現零汽車、零街道和零碳排放。

特斯聯TacOS智慧城市作業系統,向上連線城市空間定製化AIoT 場景應用,向下連線底層海量異構 AIoT 裝置,統籌著城市中的樓、社、園、城等智慧單元。特斯聯國際的綠色低碳產品組合聚焦 AIoT 終端及智慧應用兩個層面,均透過 TacOS 相連,收集泛在的 AIoT 終端在城市的樓社園城各環節收集海量的環境資料,再由基於 TacOS 的針對節能、儲能、充電、光伏等需求的系列應用程式實現統一調控, 從而實現智慧能源與智慧城市在“綠色低碳”的未來城市場景下強相關的耦合作用。

Q5。特斯聯在國際層面將如何透過科技能力賦能中東地區的智慧能源、智慧城市的建設?

邵: “面向AIoT場景的多模態預訓練大模型”將是我們實現智慧城市與智慧能源耦合作用的潘多拉魔盒。在智慧能源領域,能源管理、儲能以及光伏等各個場景中都會有很多和AI相關的預測、分析、理解。但各個場景都會有一些挑戰,比如資料量不足,資料質量不高,沒法對資料做準確的標註等。如果把這些場景分開來單獨考慮, AI技術的應用實現想得到較為理想的效果其實是比較困難的。

我們現在正在研發一些能源相關的模型,比如用電量的預測,天然氣用量的預測,光伏發電量的預測,其中的主要困難也源於資料的量級和結構都比較單一。但我們同時也在開展預訓練大模型的研發。透過收集各個場景的基礎資料,比如說IoT的資料,各種溫度、光照、溼度等資料,訓練一個統一的預訓練大模型。

這樣做的好處是把各個場景的資料收集起來,各個型別的資料之間的相關性會使得資料的有效性更加突出,而且預訓練大模型訓練完成之後,當應用到一個特殊的場景時,就只需要收集少量的針對性的高質量資料對模型進行fine-tune。這不但能在不同下游任務上快速獲得模型,甚至會比專門針對這個場景從頭收集資料定製出的模型效果更好。這樣能真正實現從模型的定製化到模型的批次生產的轉換。

我們的預訓練基礎模型在其他實際場景中也會有應用,例如在智慧建築中,不管是透過大屏,還是房間裡的其他終端裝置,都可以直接跟這個建築進行互動。這種情況下就要用到特斯聯的圖文預訓練大模型,透過語音或視覺技術來實現與場景的互動。

說到語音,這裡必須要提到的是專門針對阿拉伯語的預訓練大模型。現在市場上的大模型大多是面向英文和中文,其他語言都比較少,像歐洲語系的語言也是比較少的,阿拉伯語就更少了。我們要做的是滿足中東當地對阿拉伯語的相關需求。

舉個簡單的例子—語音識別。其實對阿拉伯語的識別是非常困難的,因為阿拉伯語和中國很多地方的方言類似,雖然有一個標準的阿拉伯語,但各個區域都會有自己的方言、口音。所以只是在標準的阿拉伯語上訓練出來的模型,很多情況下效果都很差,這就是為什麼語音識別在當地做不好。但是很多當地企業或者政府機構都有大量這方面的需求,如果我們能儘快完成阿拉伯語的語音識別,以及NLP文字分析語言模型,就會有非常大的市場。所以我們後面的預訓練大模型也會朝阿拉伯語方向去努力。

還有一個方向是遙感和衛星影象。航空航天這個方向深受海灣地區國家歡迎。阿聯酋最近就跟中國合作發射了一顆衛星,後續也希望透過中國的支援,把一些科研標本送到月球或者是太空上去。最近在阿布扎比上市的一個公司Bayanat,就做了很多用衛星影象來分析一些地面場景的應用,這家公司的CTO也是我之前的一個博士生。市場上大部分智慧城市相關應用中所使用的感測器都是地面感測器,例如監控攝像頭。而隨著科技的發展,衛星影象在時間、空間上的解析度都會大大提升,影象會變得更加高畫質及覆蓋面更廣,也會更實時。因此將來用衛星影象可以對地面上的實際場景進行實時分析,比如對城市、農業、交通和建築的規劃都可以用衛星影象來做輔助和提升。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結合地面的IoT技術進行綜合應用開發,這也是我們將來可以發展的一個方向。

Q6。在卡達世界盃上,我們看到了震驚全國的“中國第一,世界第二”的廣告語,像這樣的文化輸出以及品牌打造,意義是怎樣的?特斯聯國際的品牌優勢是什麼?

邵:隨著中國科技的快速發展,“中國智造”“全球化”已經成為中國商業文化的標籤。在我看來,“中國第一,世界第二”不僅是一條廣告語,更是對中國企業國際競爭地位和活力的概括,代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成為了國際品牌。從早期傳統的製造業、工業,到如今的電商、遊戲、文化等,中國企業的出海之路開滿了鮮花。更多的高科技企業如華為、特斯聯等走出國門,在海外實現佈局,起到了傳播中國先進技術與文化的作用。

中國企業能夠在海外市場站穩腳跟,打下一片江山,展示的是其特有的大國文化和企業家精神。特斯聯國際作為一家依託於中國技術和中國文化的公司,也擁有自身的獨特優勢:其一是成本優勢和完備的產業體系,特斯聯國際基於集團的產品與技術進行海外本地化的二次開發,大大節約了開發成本與時間;上千家的生態合作伙伴,幫助我們實現了各種場景下的閉環服務能力。

其二是TacOS獨有的整合應用創新優勢,快速迭代能力。TacOS平臺提供“輕量化”開發工具,可以透過低程式碼,甚至零程式碼的方式,將開發工具、連線、管理、演算法、算力、運營、運維以及資訊保安保障能力完全開放給生態夥伴,為其提供可靈活載入的模組、模組,快速形成更豐富、更多元的行業應用,同時也能幫助生態夥伴大幅縮短開發週期,生態夥伴只需關注客戶個性化需求,不必再從底層邏輯搭建,助力其快速搶佔城市智慧化服務入口。

其三是效率優勢,特斯聯集團崇尚“簡單陽光、結果導向”的企業文化,提倡“敏捷創新、責任擔當”的做事風格,並吸引大量的具有頂尖研發能力和國際化產品背景的人才。正因為有如此高效敏捷的團隊,才能讓特斯聯在短短几年內實現在全球範圍內推動超過8000個智慧場景解決方案落地。特斯聯國際目前也正在組建海外研發團隊,已吸引多位來自全球頂尖企業的優秀人才加入,相信未來的特斯聯國際團隊也必將是一個主動性強、戰鬥力持久的敏捷組織。

Q7。近期ChatGPT的話題非常火爆,這是不是意味著我們離所謂的通用人工智慧更近了?

邵:不得不說,ChatGPT在使用者互動上的表現讓人驚喜。它的火爆出圈也說明了人們還是很期待有更多的AI應用能為我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模式帶來改變的。但從底層技術邏輯上講,其實ChatGPT就是在GPT-3。5基礎上針對對話fine-tune出的一個模型,是一個先進的chatbot。儘管ChatGPT回答問題的效果比之前市面上見到的聊天機器人都要好,但實際上這種效果也是基於大資料,基於大模型訓練出來的。事實上,它並沒有自己的思想,沒有常識,無法理解你說的話,而是根據訓練出來的模型和資料給出一個擬合的答案。所以,我們也能看到很多網友表示有時它給出的答案與問題完全不匹配。這跟通用人工智慧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準確來講它還只是一種大型語言模型。

總體來說,AI在很多領域的表現已經超過人類了,這是毋庸置疑的,比如物體識別、人臉識別,以及之前也備受關注的AlphaGo/AlphaZero下圍棋,AlphaFold2對蛋白質結構的預測。在很多程式式的遊戲當中,AI也可以比人玩得更好。但我認為對通用AI的定義不該如此“狹義”。我個人對通用AI的理解可能會更苛刻一些,通用AI應該是在智力上和人類一樣才思敏捷、靈活變通,真的是要在各項任務上跟人有類似的能力,而不只是靠海量資料的訓練獲得的記憶和所謂知識。通用AI要求我們的技術能夠實現在任何方面能做到極致,而不僅僅只是單純的從資料和計算能力角度評判。所以,現階段的AI技術發展還是更多的以服務人類為目的,並以此來增強人的能力。其實,在很多情況下,我們不用糾結某個AI模型是否更接近通用AI,能解決實際問題的AI就是好的AI。

Q8。您是怎麼理解科學技術的?

邵:在從事人工智慧研究的20多年來,我一直堅信價值是衡量一件事情是否應該堅持的關鍵要素。我個人是十分希望自己的研發成果能夠應用到實際的生產生活當中的。“精”在英文中被翻譯為“precision”,但中文中有很多層含義。它可以表示“精確”,“精緻”,也可以表示“精神”,“精彩”。這個字也是我對自己,對我的學生和我的團隊的要求。要在一門技術上做到真正的精通才談的上“精確”。而只有能產生價值,推進人類進步的技術才稱得上“精緻”。實現理想的過程必然離不開“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的科研“精神”。抓住成功的機會並實實在在的為產業上下游創造更多價值便可成就一個“精彩”的人生。AI是一門實用型的技術科學,我們真心希望能夠透過科技的手段去改變世界。

Q9。您有什麼業餘愛好?

邵:工作之餘,我比較喜歡球類運動,相比籃球、足球,我更喜歡乒乓球、斯諾克這些小球。斯諾克是一種集競爭與友誼的紳士遊戲,要想精準擊球,紮實的基本功必不可缺。而在對局期間,需要有一以貫之的思考、強大的耐心和自控力方可在防守與進攻之間做好策略性的判斷。高手之間的對決其實是一種心理與身體狀態的比拼。這也是一種商業世界的經營思維:敏銳決策不短視、謀篇佈局巧借力、審己度勢擇時機,堅定不移為目標。

有興趣愛好的人,往往也更熱愛生活。我期待有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或是戰友來到中東,一同探討業務,切磋球藝。

Tags:AI特斯人工智慧沙特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