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狗十三》:李玩,不好玩

由 松梅子揚說電影 發表于 人文2023-01-16

簡介另外不得不說的是,這部影片的劇本也有些硬傷,比如愛因斯坦與李玩重逢的環節,居然愛因斯坦沒有認出李玩來

如何評價狗十三李玩

《狗十三》的副標題應該是“論十三歲少女的滄桑心態的養成”。當她說:“它沒有認出我,我很開心。”落淚。

《狗十三》:李玩,不好玩

看電影的目的,多為放鬆娛樂刺激,都是想逃離這個不太美好的現實世界。所以走出電影院時總希望有個美好的心情,一般來說電影也會這樣去設計。

但《狗十三》打破了這個規則。影院裡的燈亮起時,我聽到後排一個女孩說:“結束了。”走出影院時,沒幾個人臉上有笑容,電梯裡都不說話。

《狗十三》:李玩,不好玩

電影總是會表現主角以及圍繞主角的人物的轉變,這部影片呢?李玩是轉變了,卻是從美好轉向不美好——爸爸口口聲聲的“懂事了”,聽著就心裡疼。開始那個和爸爸調皮的孩子失去了,代之以一個“懂事”的孩子,不再尋找愛因斯坦,重要的是,英語會得95分,物理競賽也獲了一等獎。真是令爸爸自豪啊!也可以隨爸爸的意,向張伯伯李叔叔敬酒了。

《狗十三》:李玩,不好玩

其他人轉變了嗎?爸爸從來沒有改變過,兩歲的弟弟在滑冰場上哭著喊著,繼續著姐姐的成長故事。媽媽只在電話裡出現一次,簡短的幾句話不能掀起一點溫情的浪花。阿姨更像小妖精。奶奶還是說碎女子小孩子是這樣的。爺爺除了腳摔傷了什麼都沒改變。

整部影片只有一個人改變了——李玩,從少女長成為可悲的大人。

《狗十三》:李玩,不好玩

《狗十三》不美好的第二大理由是“太真實太暴力”。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是那個爸爸,也許沒有強迫她去補習英語,那有沒有其它的一幕幕呢?當李玩出去喝酒導致奶奶走丟時,是不是也會如爸爸一樣怒不可遏,帶著孩子去參加宴席時會不會把孩子的需求放在第二位?

這個世界如果用爸爸的眼光去看,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導演曹保平給了我們李玩的視角,一切都不正常了。

偏偏,曹保平要表現的是:爸爸用他的“正常”來糾正李玩的“不正常”,使得所有的“不正常”最終都變成了“正常”。

爸爸伸手去打李玩只有一次,但是在心靈上,暴力無處不在。為了討李玩的歡心,拿出錢包來遞出幾百塊錢,李玩不要,爸爸在後面喊我都是為你好。

以愛的名義,爸爸在做暴力的事,而所有人,都是爸爸的幫兇。在李玩的世界裡,她是孤獨的一個。影片中的插曲也指明瞭這一點。

而更殘酷的是,我們都知道,李玩終會不孤獨,她會進入生命的洪流,她會成為我們每一個。

《狗十三》:李玩,不好玩

另外不得不說的是,這部影片的劇本也有些硬傷,比如愛因斯坦與李玩重逢的環節,居然愛因斯坦沒有認出李玩來。這太不符合實際情況了!我想編劇這麼設計,是為了那句“它沒有認出我,我很開心”,這句話太痛,可以直接表現李玩的巨大轉變。

還有昭昭生日時的家庭宴會,怎麼感覺一家人在一起怪怪的,更像是生意場上的熟人,但是就這一點編劇導演又沒有給予更多的說明。

帶著大小孩子去參加工作上的聚會,這種情況少之又少吧,現在不會有人這樣拎不清了。

還有,劇本里的人物太多,給觀眾留下印象的又太少。

張伯伯的宴席那一場戲太過了。張伯伯的表演雖好,但是用時太長。弟弟滑冰的場面也著力過度,我想可以有更簡潔的方法去表現“爸爸沒有改變”。

給爺爺糖尿病打胰島素一個特寫鏡頭不知是什麼目的?是為了表現日常生活嗎?還是為了那個美國南瓜中國南瓜做鋪墊?毫無必要。給弟弟設計拿著金箍棒喊老妖精這場戲又有何用?無關的設計很多,每個人又沒有顯著的特點。

李玩在浴缸裡裸背的那個環節,我覺得過了。難道是要表示新生嗎?還是僅為商業目的?

不知道這些重主角淡配角的設計,以及弟弟的無數次入鏡等等,是否都是導演編劇的刻意設計。

最後要說的是,《狗十三》這中國名字起得真不咋地,就是一個十三歲的女孩和狗的故事,有點故弄玄虛了,英文名“愛因斯坦和愛因斯坦”又不明所以。海報的各種設計也看不出所以然,不過有一張除外:幾隻手拿著刻刀鑿子將李玩做成雕塑。

《狗十三》:李玩,不好玩

爸爸阿姨爺爺奶奶那無數雙手,都在將李玩這個十三歲的孩子打造成標準模樣。終於,一個十三歲少女的滄桑心態成功養成!

Tags:李玩爸爸愛因斯坦設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