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西和乞巧節:絕無僅有的中國“女兒節”

由 每日甘肅 發表于 人文2023-01-14

簡介過去,也許是因為生活的窘迫與無奈,人們尤其是未出嫁的姑娘透過對巧娘娘的膜拜,乞取智慧、乞取嬌容、乞取生活的技能,從而希望自己的生活幸福,但到了經濟和文化高速發展的今天,七天八夜的乞巧活動,成了生活在這塊土地上辛勞一年的人們的狂歡節,這個特殊

乞巧節又叫做什麼

西和乞巧節:絕無僅有的中國“女兒節”

在甘肅省隴南市西和縣,仍原汁原味地保留著七夕“乞巧”習俗,並且形成了一年一度的“中國(隴南)乞巧女兒節”,是全國範圍內儲存最完整、歷史最悠久的七夕節民俗活動之一,其傳承之久遠、唱詞之淳樸、歌舞之精彩、情感之真摯、儀式之完整、人數之眾多,在國內亦屬獨一無二。2008年,西和乞巧節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在人教版的小學教材中有篇精讀課文——《乞巧》,這是唐代詩人林傑描寫民間七夕乞巧盛況的一首廣為流傳的七言絕句——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盡紅絲幾萬條。

農曆七月初七夜,俗稱“七夕”,又稱“女兒節”,是傳說中隔著“天河”的牛郎和織女鵲橋上相會的日子。

民間的七夕活動主要是乞巧,所謂乞巧,就是向織女乞求一雙巧手的意思。

傳說,乞巧和牛郎織女的神話傳說有關——

每年農曆七月初七,寂靜之夜,萬千喜鵲飛上銀河,為在銀河兩岸遙遙相望的牛郎和織女搭起天橋,使一對有情人得以相會。據說,這個深夜,如果站在葡萄樹下,靜靜聆聽,還能聽見牛郎織女的說話聲……

相傳,天上織女“年年機杼”,善織“雲錦天衣”,因此,人們尊稱她為“巧娘娘”。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對月穿針,如果線從針孔穿過,就叫得巧。這一習俗唐宋最盛。詩人林傑的這首朗朗上口的《乞巧》詩作,就表達了少女們乞取智巧的美好心願。

在甘肅隴南西漢水流域的西和、禮縣,七夕似乎與鵲橋相會的神話關聯不大,這裡的七月七,是民間神聖的七巧女兒節,是當地少女一年一度的盛裝聚會。

青春正盛的她們,誰不願意成為一個心靈手巧的姑娘呢?

“中國(隴南)乞巧女兒節”節會的核心區域之一,就在距西和縣城5公里的姜席鎮。

每年農曆六月三十晚上開始,年輕的姑娘們懷著對巧娘娘虔誠的心情,翹首企盼,迎請織女來到人間,祈求巧娘娘賜以聰慧、靈巧,當地人稱其為“乞巧”。祭祀活動一直持續到七月初七晚上,分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娛巧、卜巧、送巧七個節段,姑娘們為自己幸福美好的生活憧憬著、沸騰著。

一位泥胎的巧娘娘身著霞帔坐在中堂,大家叩首膜拜。姑娘們用歌聲抒發的,是西漢水養育的女兒們對傳說中巧娘娘的祝願,也是對自己花樣年紀的祈福。待嫁閨中的姑娘描著青黛,穿上彩衣,花枝招展地遊走著,粉面桃花的臉上洋溢著青春的微笑。她們用自己的巧手紮起花束,炸上油香,端上供果,站在巧娘娘的神龕前,虔誠地齊唱《迎巧歌》:“每年有個七月七,天上牛郎配織女。巧娘娘蓮花臺,南天門你開開,把我巧娘娘送出來。一片天兩片天,我把巧娘娘接下凡。巧娘娘穿的緞子鞋,我打高山接你來,巧娘娘穿的偏帶鞋,我打河邊接你來……”

乞巧儀式上的唱詞,內容極為豐富——要麼表達對巧娘娘的思念和崇敬之情,要麼讚頌美麗真摯的愛情,再或者吟唱西和優美的風光,諷誦世態人情;曲調共有三種,即祈神祭祀類歌詞、生活勞動類歌詞和歷史時政類歌詞;乞巧儀式上的舞蹈也是花樣繁多,有跳麻姐姐、乞巧歌舞、“打十”舞等。

聽到姑娘們的歌聲由遠而近,接巧的、早在上房等待的女主人,雙手接過姑娘們請來的巧娘娘,恭恭敬敬安放在桌上留出的空位置上,引導乞巧姑娘點三根香,燒三刀黃表紙,磕三個頭。姑娘們從門裡一直到院子齊齊跪下叩拜,歌聲又一次唱起:“七月初一天門開,我請巧娘娘下凡來,巧娘娘請到神桌上,天天給我教文章;巧娘娘請上蓮花臺,天天教我繡花鞋……”

美妙的歌聲傳遍仇池大地,在盛夏的河谷升騰,傳遞著姑娘們的喜悅,唱出她們內心的期待,期望自己有一手好女工,做一手好茶飯,嫁一位好郎君……

乞巧文化,是起源並流傳於西漢水流域的秦人遺風,是一種集信仰崇拜、詩詞歌賦、音樂舞蹈、工藝美術、勞動技能為一體的綜合性節日民俗文化活動,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西漢水沿岸的許多村莊,一直傳承著這樣隆重而盛大的儀軌,每年從七月初一前夜到七月初七深夜結束。

過去,也許是因為生活的窘迫與無奈,人們尤其是未出嫁的姑娘透過對巧娘娘的膜拜,乞取智慧、乞取嬌容、乞取生活的技能,從而希望自己的生活幸福,但到了經濟和文化高速發展的今天,七天八夜的乞巧活動,成了生活在這塊土地上辛勞一年的人們的狂歡節,這個特殊的日子甚至比過年都熱鬧。

奔流新聞·蘭州晨報記者 雷媛 劉小雷

Tags:乞巧娘娘女兒節姑娘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