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迎戰高溫“烤”驗 成都科技特派員們助力農業生產出“特”招

由 封面新聞 發表于 人文2023-01-13

簡介對當地蔬菜種植情況十分熟悉的萬群,在瞭解最新情況後,迅速根據蔬菜生長的發育階段,指導種植戶分門別類地給予應對措施——對於處於苗期的蔬菜,可以在10:30~15:30時間內,開啟遮陽網,開啟風機溼簾降溫,如果有噴霧裝置的,可在早上或傍晚噴霧降

在植株附近生草是什麼意思

封面新聞記者 陳彥霏

在這個夏末,成都遭遇了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嚴峻的高溫災害性天氣,這也讓水稻、蔬菜、水果等農業生產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8月24日,封面新聞記者從成都市科技局瞭解到,作為農業科技的傳播者,成都廣大科技特派員快速行動起來,為農業生產“把脈開方”,多措並舉幫助農民減少損失。

水稻“保衛戰”

“戰高溫”不如“防高溫”

當下,正值水稻抽穗、揚花及灌漿期,此時的水稻對溫度和水分極為敏感,最適宜的溫度為25~30°C,但持續的高溫,成為水稻正常生長的“攔路虎”——高溫會造成有效穗數減少、結實率下降和空秕粒率升高,導致水稻大幅度減產甚至絕收。其中,抽穗揚花期遇到高溫的損失最為嚴重。

對此,成都市科技特派員呂世華為水稻種植戶“支招”——灌溉要講“科學”。在有水源及水源條件較好的地區,要及時灌溉讓田間保持4cm~6cm的水層,而在水源條件較差或者水源有限的地區應採用“少量多次”的灌溉原則,優先保障輕度受旱田和中度受旱田,已經遭受嚴重缺水的田塊應放棄灌溉。最好在晚上9點後到次日早上9點前灌溉。

後期要加“營養”。對於處於不同時期的水稻,要分門別類地加強養分管理,增強水稻對高溫缺水的忍耐力,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

及時防治病蟲害。高溫災害容易帶來病蟲害高發,要特別關注水稻稻飛蝨、稻瘟病和稻曲病,根據病蟲害測報,及時選用對口藥劑防治病蟲害。

“對於基本絕收的田塊,鄉親們一定要做好取捨,及時改種短生育期的蔬菜、鮮食大豆、鮮食秋玉米以及秋馬鈴薯等旱糧作物,儘快做好改種準備。”呂世華特別提醒道。

防災減災,還需未雨綢繆。作為四川省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呂世華多年來致力於“水稻覆膜節水節肥綜合高產技術”研究,“這項技術從2003年以來,在省內外不同地區已取得了顯著的節水抗旱效果,應予以大力推廣,同時,也可以適時採用具有抗旱效果的新品種,實現‘戰高溫’不如‘防高溫’。”

迎戰高溫“烤”驗 成都科技特派員們助力農業生產出“特”招

“把脈”蔬菜種植

多措並舉“保秋收”

在成都市簡陽石王村,不少蔬菜種植戶心裡有些著急——種植的辣椒眼看就要豐收上市,在最後關頭卻遭遇嚴重的高溫、缺水。溫度超過35℃,絕大部分蔬菜開花都會受到影響,超過40℃,不少蔬菜就會停止生長……時間緊迫,如果不立即採取措施,恐怕這段時間來的辛苦勞作最後會“一場空”。

為了保收,種植戶們向對口幫扶村裡蔬菜種植的科技特派員萬群發出“求助”資訊。而此時,萬群正好已準備好相關技術資料,計劃發給大家。一來一往,微信、QQ的訊息彈窗不斷閃爍。

對當地蔬菜種植情況十分熟悉的萬群,在瞭解最新情況後,迅速根據蔬菜生長的發育階段,指導種植戶分門別類地給予應對措施——

對於處於苗期的蔬菜,可以在10:30~15:30時間內,開啟遮陽網,開啟風機溼簾降溫,如果有噴霧裝置的,可在早上或傍晚噴霧降溫,同時要勤澆水,保證基質溼潤,提高幼苗抗高溫能力,但在下午4點以後最好把遮陽網開啟,避免光照不足引起幼苗徒長;

對於處於生長旺盛期的蔬菜,如果是在大棚內,要迅速揭開大棚膜,並在棚架上覆蓋上遮陽網,同時,在清晨8點左右、下午6點左右,可以採用滴灌方式澆水降溫,同時可以適當在水裡加點氨基酸或腐殖酸肥料、碧護等,增加蔬菜的抗熱能力,有噴灌設施的可在早上或傍晚開啟噴灌降溫;

而對於處於生長中後期的蔬菜,可及時將植株清理出大棚,棚內澆透水,覆蓋白色地膜,密閉大棚,高溫燜棚消毒,為秋冬季蔬菜生產提前做好準備;

同時加強病害防治。高溫時節,蔬菜病蟲害也多了,在噴水的同時,可以用代森錳鋅、百菌清等低毒農藥預防病害的發生。

“大家辛辛苦苦勞作一季十分不容易,我們有技術、有辦法,可以齊心協力共渡難關。”萬群介紹,接下來,還將持續對接種植戶,多措並舉幫助大家減少蔬菜因高溫損失。

迎戰高溫“烤”驗 成都科技特派員們助力農業生產出“特”招

線上培訓600餘人

啟動果園“應急管理”

8月20日晚8點,一次特別的應急培訓會在線上微信群裡舉行。這是蒲江縣科技特派團副團長、蒲江縣鶴山果品協會會長左楷對對口幫扶的蒲江縣殘疾人舉行的一次線上培訓會,本次的主題就是“高溫下果園的應急管理”。

7月以來,高溫已經持續一個多月,蒲江縣以柑橘、獼猴桃、茶葉為主的三大產業受到了極大的挑戰,很多果園已經出現了葉片萎焉、果實發黃、甚至樹體死亡的現象。

農業科技如何助力?左楷在群裡細緻地進行了講解——要節水灌溉,增加土壤含水量;可以透過樹盤覆蓋,提高保水能力;推進合理修剪,對過密樹體的部分枝條葉面進行剪除來減少水分蒸發。

“左老師,灌溉時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事項麼?”“左老師,灌溉後怎麼能提高果園的保水能力呢?”線上培訓會受到了大家的熱烈歡迎,微信群裡資訊不斷更新……

左楷耐心地一一給予了回答——

“在灌溉時,一定注意不可以高溫灌水,最佳灌水時間是夜間或凌晨開始。同時,建議採用點灌的方式,灌水時在滴水線附近找幾個點灌透即可,每畝地用水建議每次3000~5000公斤,灌水時還可以加入少量黃腐酸。”

“在高溫缺水時期,生草栽培是提高土壤保水能力最佳的方法;草量不足的果園可以灌水後及時覆蓋秸稈、薄膜、防草布等提高果園的保水能力。”

在培訓最後,左楷還耐心叮囑:“高溫時期,大家切勿進行除草作業,非必要情況儘量不要用農藥,特別是乳油類農藥。”

事實上,對於這兩個特殊群體組成的微信群,作為科技特派員的左楷格外“上心”,每個月都會在群裡進行2次以上的當季柑橘、獼猴桃技術管理培訓,“這兩個微信群可以連線600多人,輻射3000餘畝土地,以這樣的方式為大家解決實際困難,我覺得十分有意義。”

迎戰高溫“烤”驗 成都科技特派員們助力農業生產出“特”招

提水位、增氧量

水產專家“出謀劃策”

連續多日,成都最高氣溫都出現在簡陽,這也對當地的水產養殖業發展帶來了不利的影響。據瞭解,由於魚類是變溫動物,而成都養殖的多為常溫魚類,最適溫度在32℃以內,連續多日的高溫天氣,已讓簡陽多地池塘出現魚停食、生病甚至大量死亡等現象。

作為科技特派員的陳霞和唐洪立即行動,快速為簡陽的水產養殖戶整理了一份詳細的建議書——

一要保持高水位、穩定好水質,二要科學正確投餵飼料、穩料或減料,三要遮蔭降溫,有條件的地方可用浮板或直接栽種水生植物,面積不超過30%水面,還可以在部分池塘位置搭遮陽網降溫。

在實際操作中,還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呢?兩位專家細心地附上具體操作步驟:有條件加註新水的池塘,可以利用上午時間向池塘中加註新水,提高水位,每天加註新水15~20釐米,儘量保持池塘最高水位(可以透過溢水口外排表層水體);無條件加註新水的池塘要做好水質調控工作,常開增氧機,保證上下水體對流,不出現區域性水溫過高,採用底質改良劑和水質調節劑保證良好水質。

而在高溫天氣下,魚類採食量大幅降低,往往會出現厭食現象,對此,兩位專家建議要降低投餵量,日投餵量控制在全池魚原來投餵量的70%以內;以七成飽、15-30分鐘吃完為宜,投料區保證足夠溶氧,如遇突變天氣,池塘容易出現缺氧,要及時開啟增氧機。

“總結起來,高溫天氣下,水產養殖戶務必要做到提水位、增氧量、降溫度、減餵食……”陳霞表示,有增有減,利用科學的技術可以有效減少大家的損失。

迎戰高溫“烤”驗 成都科技特派員們助力農業生產出“特”招

Tags:高溫蔬菜水稻灌溉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