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教育與科技“雙向奔赴” :一場無聲無息的變革

由 21世紀經濟報道 發表于 人文2023-01-10

簡介至於生態建設,殷宇表示,騰訊教育會把自己的核心技術、標準化產品、內容能力和服務環節向生態夥伴和教育企業開放,藉助夥伴對垂直場景的理解和區域深耕的能力,形成更貼近客戶需求的解決方案

日入從所息的息是什麼意思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白楊 北京報道

對教育行業而言,2021年是一個重要轉折點。“雙減”政策的釋出,讓線下學科類培訓機構迎來劇變,或轉型,或離場,一時間,業內人心惶惶——教育行業到底還能不能堅守?

事實上,真正受“雙減”政策影響的,只是部分教培機構,整個教育大盤依然向好。現在,教育更是被提升到史無前例的地位。

教育作為“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其重要性已毋庸置疑。而對科技公司來說,“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的提出,則給其留足了市場空間。

在數字經濟浪潮下,數字技術已經融入千行百業,無數案例證明,數字化如果僅僅依靠行業自身力量很難實現,因此外部科技力量,也成為行業轉型的重要幫手。

對教育行業而言,騰訊教育便是幫手之一。自2018年進行“930調整”以來,騰訊明確了“數字化助手”的定位,向各行各業輸出成熟的技術和產品,而教育是其中一個重要領域。

在近日召開的2022年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上,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教育總裁殷宇表示,教育是照進每個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束光,也蘊含著整個社會對未來的期待和夢想。騰訊教育將立足“教育數字化助手”的定位,長期不懈、踏踏實實地深耕教育科技,並攜手合作夥伴,共同助力國家教育事業的高質量發展。

長情的陪伴

騰訊做教育最早可追溯至2003年,當時,騰訊網教育頻道成立,開始對外提供教育資訊。

隨後,騰訊從教育資訊出發,延展出了更多教育資訊服務。2013年起,騰訊陸續孵化教育精品課、騰訊課堂、騰訊微校等多個教育產品;2018年,騰訊進一步將散落在公司6個事業群中的20多個教育產品重新梳理,構建出一個相對完整的教育業務版圖。

直至2019年5月,“騰訊教育”品牌正式釋出,它也成為騰訊擁抱產業網際網路過程中,面向教育領域的統一出口。

近20年的長期陪伴,騰訊早已與教育行業結下不解之緣,但是在產業網際網路的語境下,如何扮演好助手角色,也是騰訊教育需要回答的新命題。

現在,這個問題已經拋給了殷宇。2021年12月,騰訊公司宣佈,殷宇將從平臺與內容事業群調往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並擔任智慧教育行業負責人,全面負責騰訊在智慧教育領域的戰略佈局、業務發展和團隊管理。

在本次大會上,殷宇說,自己是數字科技的一名老兵和教育事業的一名新兵。但實際上,此次調崗之前,殷宇與教育業務頗有淵源,比如2014年,殷宇帶領團隊孵化出騰訊課堂;2015年,在殷宇主導下,騰訊QQ推出了智慧校園整體解決方案等。

所以,殷宇掌舵騰訊教育,也是數字科技與教育事業融合創新的一個縮影。

殷宇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採訪時表示,把數字科技應用到C端平臺和應用到千行百業,有一些共性,也有一些不同。

共性之處在於,以客戶為中心的模式沒有改變。“我們做教育產品的過程中,也是需要紮根到每個使用者的使用場景中,觀察老師和學生的使用情況,同時,也要隨著技術的演進,去摸索新的產品方向”,殷宇說。

不同之處在於,在ToB專案中,騰訊教育服務的更多是教育主管部門或學校等機構,不是直接使用產品的人,所以交付工作不能像C端產品那樣線上實時迭代,而是要透過專案制的方式交付。

另外,相比C端領域可以用標準化的產品服務不同受眾,面對B端客戶多種多樣的需求,騰訊教育需要量體裁衣。這個時候,考驗的不僅是產品和技術能力,更重要的還有“最後一公里”的服務工作。

“在C端,騰訊便非常注重生態合作,在ToB的過程中,生態合作伙伴的重要性變得更高,所以我們需要建立更強的生態能力”,殷宇表示。

基於此,騰訊教育的戰略框架也十分清晰,發揮產品力、深耕好內容、建設生態圈,這成為騰訊教育服務教育行業的三個重要抓手。

三個抓手

殷宇表示,騰訊教育服務的不同客戶,他們的需求也各不相同。比如教育管理者更關注的是有一個統一平臺可以管理“教、學、管、評、測”的過程;老師是希望有平臺能幫助他們打通目前種類繁多的各類App;學生則是希望看到在教學方式上的一些變化。

面對這些需求,騰訊教育立足於自身優勢,也提供了相應的解決方案。

比如今年9月,廣州1500多所中小學的課堂都引入了一個新的“實驗室”——“騰訊扣叮虛擬模擬實驗室”。

這個基於騰訊遊戲引擎技術和虛擬模擬技術打造的實驗室,讓130萬學生和老師,不再需要昂貴的實體機器人裝置,就能在線上搭建3D模擬機器人,讓人工智慧和程式設計教學變得低成本、高效率。

教育與科技“雙向奔赴” :一場無聲無息的變革

基於扣叮虛擬模擬實驗室的Robotics X Max火星探測專案(圖自騰訊教育)

這是騰訊教育“產品力”的體現。從QQ、微信到騰訊會議、騰訊文件,騰訊骨子裡就帶有的產品基因,也成為其在產業網際網路中的核心武器。尤其是這些產品背後,代表的是騰訊在雲計算、音影片、人工智慧等底層能力上的深厚積累。

“現在,我們已經將這些能力,封裝成400多款自研產品,應用到了教育場景中”,殷宇稱,“我們希望充分發揮騰訊的產品力,助力構建高質量教育應用的金標準,從而讓教育科技在每一個教育場景裡生根發芽”。

另外今年7月,深圳大學有一個畢業班,90%以上的學生在畢業半年前就確定了自己滿意的發展方向。這個如此高就業率的班級,是騰訊和深圳大學共建的“騰訊雲人工智慧特色班”的首屆畢業生。

此前,“騰訊雲人工智慧特色班”已經連續兩年錄取分數線高居該校理工科類第一。與其他班級相比,該班學生最大的不同就是除了可以學習最前沿的技術外,還可以體驗最豐富的產業實戰。

教育與科技“雙向奔赴” :一場無聲無息的變革

“騰班”首屆學生畢業合照(圖自騰訊教育)

比如在自然語言處理這門課上,騰訊提供了來自工業和銀行的案例,讓學生進行知識圖譜構建、人工智慧客服機器人搭建、語料訓練等,這樣一來,他們也能更好地理解人工智慧在真實的產業環境中是怎樣落地應用的。

這背後,是騰訊教育在數字內容方面的佈局。殷宇表示,騰訊會全面開放自身在前沿科技領域的積累和行業實踐,讓“好內容”成為高質量數字人才培養的“助推器”。

目前,騰訊教育已將騰訊旗下量子、優圖、音影片、安全等實驗室的前沿技術積累,以及在工業、交通、醫療、影視、動漫、遊戲等30多個行業沉澱的100多個實踐案例,打磨成精品課程內容,輸送到高校教學的一線。

同時,基於雲計算、人工智慧和大資料,騰訊教育還搭建了完整的實訓平臺,讓學生即學即練,真正體驗從學習、開發到上雲、運維的全流程。

至於生態建設,殷宇表示,騰訊教育會把自己的核心技術、標準化產品、內容能力和服務環節向生態夥伴和教育企業開放,藉助夥伴對垂直場景的理解和區域深耕的能力,形成更貼近客戶需求的解決方案。

“獨行快、眾行遠”,殷宇坦言,生態夥伴是騰訊教育長期紮根教育需要依賴的重要力量。

科技的邊界

現如今,騰訊教育已經服務1000多個教育主管部門、12萬所學校,而在過去一年的時間裡,這些客戶的“用雲量”同比增長了70%。

這說明,教育行業對教育科技的需求度、認可度都在不斷提升。對此,殷宇認為,“我們正經歷‘教育科技’的元年,即將迎來數字化的產品工具在教育場景中的爆發式落地和應用”。

回首過去,每一輪科技革命都伴隨著教育系統的變革與轉型,科技革命所創造的新技術、新知識,最終都會全領域、全要素向教育各節點融合,成為教育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在數字時代,新一代技術正在全面滲透進教育各環節,具體表現為兩大趨勢:一是科技進步對教育的影響從邊緣化工具演變為無處不在的滲透;二是科技革命產生的新知識、新技術逐漸融入教育,成為教學的新內容。

一位教育專家表示,隨著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的深入推進,教育各分支領域將面臨更加複雜的協同場景和更加多元化的需求。在社會各領域都在進入數字化轉型的當下,教育想要同步節奏,科技“加速度”不可或缺。

在殷宇看來,隨著教育和科技的深度融合,教育領域也正呈現出教育環境“泛在化”、教育內容“動態化”、教學行為“個性化”的“三化”特徵。

教育與科技“雙向奔赴” :一場無聲無息的變革

殷宇認為教育領域正在呈現出“三化”特徵(圖自騰訊數字生態大會)

所以,無論是在學校空間重構、學習中心遷移、教育供給模式創新,還是評價方式迭代及教育組織管理升級等教育教學方面,教育使用者對科技的需求都會呈現井噴式增長。在此背景下,教育科技也將隨之進入長期、持續的爆發期,迎來發展新機遇。

不過,面對正在迸發的教育科技市場,科技企業如何守住邊界,將是決定其能否長久發展的關鍵。

殷宇表示,科技企業參與教育的邊界在於不要喧賓奪主,透過技術、產品能力做好助手,為師生、管理者帶來更好的教育體驗。所以騰訊教育的重心,也是放在做更多好產品,在更多教育場景中落下去、用起來。

殷宇坦言,科技是助力教育,不是在定義教育。所以騰訊教育的角色,是基於老師和學校的需求,幫助他們實現希望運用數字化解決的問題,而不是教他們怎麼去使用數字化。

當下,科技與教育正在逐步形成“雙向融合”的關係,但也要分清二者的主次關係。不越俎代庖,也不誇大教育科技的一招鮮,是科技對教育的尊重,同時,與教育的融合“無聲無息又無處不在”,才是科技服務教育的理想狀態。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Tags:教育騰訊殷宇科技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