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浸潤在年味裡的“孝情”

由 齊魯壹點 發表于 人文2022-12-27

簡介這個時候年的味道就自然流露出來,年就是對老人的拜訪和看望,年就是一帶做給一代看的榜樣和傳承,中國人是講究敬重和感恩的,更是注重家風和親情的,這樣的事情每逢年關會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家庭頻繁上演,但是每一年都會有不一樣的感覺和味道,有時候,我

率民出於孝情的是誰

浸潤在年味裡的“孝情”

文/邢雲峰

浸潤在年味裡的“孝情”

2022原本就是一個極其平凡的年份,壬寅虎年增加了虎虎生威的力量。年即將要悄悄地溜走,可是這幾天浸潤在年味中的“孝情”在我的思緒中越來越清晰的浮現,終於還是忍不住加以梳理,簡約成文,以喚起文友墨客的年味情長。

浸潤在年味裡的“孝情”

今年是小年,農曆臘月只有二十九天,沒有年三十,二十九就是除夕,據說這是根據月亮圓缺變化編算的。在外忙碌了一年的遊子一定能深深地感受得到虎年的腳步聲格外急促。臘月二十八我驅車趕往濟南接孩子回家過年,兒子去年暑假剛剛研究生畢業在濟南一家人工智慧公司創業,從業半年,按照公司放假安排臘月二十七放假,可是由於兒子剛談的女朋友在濟南腫瘤醫院上班要值班到年二十九(除夕)上午8點,所以我的任務就是一塊接兩個孩子回家過年。這一趟年關深處的濟南之行,看到了許許多多浸潤在年味裡的“孝情”軼事。趕到省城時已近中午,接上兩個孩子在一家大型超市的四樓美食城用餐,餐後我跟兒子去了正在裝修的樓房簡單收拾了一下,通通風,貼了“福”字和春聯,兒子的女朋友趕著去上連夜班。晚餐只有我跟兒子,簡單在兒子租住的奧齊花園附近找了一家莒南驢肉湯館,看著還開著門,就走了進去。店裡面一位中年男子和一個年輕的小夥子,一看就應該是父子二人,我尋思年關了,明天就是年除夕了,不知道還做不做生意,能不能討一口熱湯填飽肚子,即使能,年關了也會賣價很昂貴的,看了看選單和價目,點了兩碗驢肉湯和三個驢肉火燒,共計34元,結果付費時發現跟平時一個價位,消除了漲價的擔憂。店裡很是清淨,喝湯的檔口就有一搭沒一搭的跟中年男子聊了幾句,知悉他們老家是莒南縣城關鎮孫家村的,姓孫,來濟南開驢肉湯館20年了,之前每年再忙再累也要在年二十九晚上趕回老家除夕和大年初一跟老人團聚,吃頓團圓飯,然後再去唯一的姐姐家走動一下,隨之嘆了一口氣,接著說今年不用回去了,老父親在夏天過世了,88歲高齡,家裡只有一個老姐,今年也有60歲了,生活也還算過得去,也沒有其他兄弟,這也是他20年來唯一一次不用再回去過年,覺得心裡空落落的。店老闆或許不想在年關將至的時間裡聊起老父親,勾起悲傷,於是我內心裡有了一絲絲歉意,但是我卻從他的話語裡感受到了一份濃濃的“孝情”,這明確地告訴我們,只要老人在,寧願少掙錢不掙錢也要回家過年!回家過年這四個字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更是一種血濃於水的陪伴,沒有任何藉口能夠阻止打拼在外的遊子開啟回家的路。世界上最美的風景,就是回家的路。我跟他講,我從你這碗驢肉湯喝出了一份真誠和孝情,從你年關仍在營業不減肉片、不加肉價的誠信經營裡看到了年的淳樸的“味道”,每個在外打拼的人都是為了養家餬口,值得尊敬。隨後,又有三三倆倆的客人進店,我簡單說了幾句“恭喜發財”的過年話就道別了。

浸潤在年味裡的“孝情”

走在大街上,看到路邊店裡發出的稀稀疏疏的燈光,或許還會有更多的像老孫頭一樣的打工者正在規劃著回家過年的事情,可以感覺得出,老孫頭依舊在為回不去的莒南老家在嘆息,只因為唯一的牽掛老父親不在了,老家的牽掛也就隨之消失,有老人的地方才是家。

浸潤在年味裡的“孝情”

第二天(也就是年二十九)清晨8:30帶上兩個孩子草草的吃了一點早餐,就踏上了回家過年的返程之路,一路急趕,穿過了一個又一個的服務區,離家的距離越來越近,轉眼到了新汶服務區,開車的時間也久了,想進去喝點水,順便休息幾分鐘,緩解一下駕車的疲憊。走進服務大廳,一位大約60歲左右的長者很認真的在為每一位進廳休息的顧客測溫、亮碼、佩戴口罩、間隔距離等方面做著服務,嘴裡還在不停地叨唸著“過年了,大家都急著趕路,請大家自覺做好防護措施!”,邊說邊排檢過往顧客,很嫻熟的在做,可以說是一絲不苟,還不時在微笑服務,溫馨而又祥和。到我的時候,我問了一下老人家:“老人家,今年多大了?做這個服務工作多久了?”,老大爺笑了笑:“真的到年跟了,能不進服務區就儘量別進,這裡人很雜亂,防控難度很大,話又反過來將,服務區服務區嘛!就是供駕乘累了的司機朋友休息緩解疲憊的,我在這個服務區幹了快十年了,我原來是個教師,60歲退休以後就在這個廳裡做服務工作,開錢多少無所謂,就是有點事情做嘛,也算是為人民服務,忘記帶口罩的顧客,我這兒是免費提供,五毛錢就不收取了,大廳裡安排我說,收的錢算作我的補貼,我就不要補貼了,權當服務了!再過一會我就該交班回家過年去嘍!家裡還有快九十歲的老母親等著吃團圓飯呢!”老人臉上滿滿的幸福感,談到回家跟老母親一起過年,就像個孩子似的,回家過年是所有人的強烈念想,不論孩子還是老人。不論有錢還是沒錢,回家過年就是年味裡浸潤的濃濃的親情和孝行!祝福這個愛心滿滿的老人,祝福家裡盼著這位兒子回家過年的老母親,新年快樂!長命百歲!接了一杯水,去了趟衛生間,借跟老人聊天的檔口休息了一會,接著又啟程回家!

浸潤在年味裡的“孝情”

回到家已近11點,看到老母親安詳的坐在客廳裡,我坐下喝了幾杯水,就匆匆繫上圍裙鑽進廚房,年除夕這年夜飯各家各戶都是會精心備置的,幾乎是傾全家之實力,把最高檔的菜餚和最貴重的酒水端上桌,廚房烹炒對我來說是信手拈來,不一會十幾個帶著造型和色香味俱全的菜餚就上桌了。母親今年七十七了,身體硬朗,吃飯的時候能把菜夾到老人碗碟裡,看著牙口已經不太好的母親能吃得津津有味,這就是年的“味道”,這就是家的味道。當我們全家端著酒杯給老人家敬酒祝福的時候,這是年的最高最美至純的味道,老人家耳朵聽力不好,其實聽不清楚我們祝福的什麼內容,但是這樣的做法足以讓老人家笑逐顏開,合不攏嘴。有老人在,我們圍坐在一起就有一份家的感覺,就有一種依託和期盼,就覺得年的味道特別濃厚,端起酒杯過年很幸福也是一份責任。

浸潤在年味裡的“孝情”

大年初二,我和母親一家人剛剛放下早晨的飯碗,就接到電話,原來是元郭舅家的五個表哥和一個表侄來看望他們的小姑(小姑奶奶),說已經在母親住的樓房門口。我母親三個哥哥一個弟弟,還有兩個姐姐,七人排行第六,早些年還住在老家的時候,春節後舅家的表哥們每年都要看望老姑,那時候小舅還在,他會帶著大家一塊去,每次去都是浩浩蕩蕩,左鄰右舍都連連誇獎母親的命好,孃家人都來看望,母親這個時候覺得很有面子,所以每次招待客人我們也很用心,把最好的菜餚留出來,最好的酒水端上來,專門用來招待這些母親的孃家客人。這次在年初二,母親又在我們家過年,放下電話我就帶上母親匆匆往平邑一中家屬樓趕,母親不在家過年,家裡也沒準備什麼菜餚,我就把家裡冰箱裡能用得上的菜,又到中央華府裡面還在開著的超市買了一些菜帶過去,到了以後,給表哥們沖茶倒水,聊著家長裡短,緊接著燉雞煮魚,一口氣做了十二個菜,有時候我自己都感嘆我的廚藝,沒有爺爺父親的傳承,沒有這手廚藝,這種救急的場合還真應付不下來呢!邊吃邊聊,稱讚著菜的味道,我感受到的更多的是舅家的親人對他們這位老姑的孝行和濃厚的情誼,回憶起在老家招待他們時喝醉了酒轅子頭磕到公路溝裡的笑談,越喝越起勁,越聊越高興。這個時候年的味道就自然流露出來,年就是對老人的拜訪和看望,年就是一帶做給一代看的榜樣和傳承,中國人是講究敬重和感恩的,更是注重家風和親情的,這樣的事情每逢年關會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家庭頻繁上演,但是每一年都會有不一樣的感覺和味道,有時候,我會特別感謝“年”這個節日的發起者和實施者,給千家萬戶團圓歡聚提供了時機,給那些整日裡忙得不可開交的財團大亨也提供了回家盡孝的理由,再忙,也要回家過年。

浸潤在年味裡的“孝情”

年前年後,沉浸在年味裡的“孝情”只要你用心聆聽、認真觀察,隨時都會感覺的到這份沉甸甸的存在。家裡有老人的,記得不要時常把手機打在靜音模式,也許你的一次靜音,錯過了老人打給你的一次應急電話,或許就錯過了一生,會帶來一生的遺憾;春節裡對親人的一聲問候,一個拜年影片和微信,就是一份責任和孝行,不一定呈現在物質的層面上;不要讓老人把“回家過年”當做一種長久的期盼,常回家看看,最好的孝行是陪伴,別讓忙碌成為回家的藉口。文人墨客的素材都融合在生活裡,以上經歷的這些帶著濃濃的年味的“孝情”,或許你也經歷過,或許你正在經歷,藉助文字裡的力量把中國幾千裡流淌的孝文化壯大和傳承,讓每一個春節都充滿溫情,讓每一分孝行粘合在親情裡,讓我們的大家小家其樂融融,祝我們的偉大祖國繁榮昌盛,人民幸福。

浸潤在年味裡的“孝情”

(13562987516微信同號)

邢雲峰,筆名陽光滿屋,男,中共黨員,教師,就職於平邑興蒙學校,臨沂市作家協會會員,平邑縣作家協會會員,工作之餘喜歡寫些散文詩歌,長於借景抒懷。

壹點號 陽光滿屋

Tags:過年回家母親孝情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