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臨終前,李世民囑咐太子李治:這人太厲害,你若鎮不住,就殺了

由 花開無田 發表于 人文2022-12-06

簡介需要提及的一點是“太子詹事”這個職銜,這個兼職顯然是李世民已經將李勣作為太子李治未來班子裡的重要一員了

以殺去殺雖殺可也什麼意思

引言

唐太宗李世民曾說:明大節於當時,立青風於身後。

意思很簡單,他認為只有生前深明大義,去做出一番經天緯地的大事業,才能夠青史留名,流芳百世。

事實上對於他本人而言,他也的確是如此做的。貞觀之治,天下鹹服,就連司馬光都說“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蓋三代以還,中國之盛未之有也。”

臨終前,李世民囑咐太子李治:這人太厲害,你若鎮不住,就殺了

但是,在肯定唐太宗李世民文治武功的同時,卻不得不說他所發動的玄武門之變所帶來的“示範”作用,對唐王朝政治體制的破壞也是相當巨大的。

雖然憑藉玄武門之變,李世民誅殺了太子李建成,也得以榮登大寶。但其對於嫡長子繼承製的破壞,也讓他的子孫後代有樣學樣,紛紛圖謀大事。其子李承乾、李恪、李泰、李佑等人的不得善終,莫不是因此。而在最後,李世民也不得不選擇冊立生性怯懦的李治為太子。

而就在冊立李治為太子後的第六年,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李世民也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彌留之際,不免要託孤一番。他對太子李治說道:“無忌、遂良在,汝勿憂天下!”可接下來的話卻不免讓人感慨帝王之術的深邃。

臨終前,李世民囑咐太子李治:這人太厲害,你若鎮不住,就殺了

作為一位明君聖主,即便是魏徵這樣太子李建成心腹出身的謀臣都能被他委以重任,可此時他卻對太子李治說道:

“李勣才智有餘,然汝與之無恩,恐不能懷服。我今黜之,若其即行,俟我死,汝於後用為僕射,親任之;若徘徊顧望,當殺之耳。”《資治通鑑》

意思並不難理解,直指李勣才智有餘,但李治對他卻並無恩情,害怕仁厚軟弱的李治並不能懷服而用之,於是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一代明君在彌留之際將原本位高權重、備受榮寵的李勣貶出京畿,出任疊州都督;並留下了倘若李勣不能用,便可以殺之的遺言。

而對於李勣而言,這樣一位太宗口中才智有餘的人物,則是在接到旨意後並無一絲猶豫甚至連家都沒回,隨即赴任疊州都督。

那麼,李勣又究竟是何緣故會落得李世民這等評價呢?

臨終前,李世民囑咐太子李治:這人太厲害,你若鎮不住,就殺了

李勣其人

在《新唐書》中,對於李勣有著“(唐)自李勣亡,遂無善將”的至高評價。而這樣的評價與李勣的功勳而言卻並無過譽之處。

李勣原為曹州離狐(今山東東明)人氏,本名徐世勣,被唐高祖李淵賜姓李,又避太宗李世民名諱為李勣。

而在當時據載其家為富豪之家,李勣喜好任俠。在隋朝末年的亂局中,17歲的李勣便投身於翟讓軍,後又勸說翟讓奉李密為主,曾大敗王世充、宇文化及。

而在李密歸順李唐後,本手握重兵、大片領土的李勣感念李密之恩情,遂歸順李唐。而後在歷史上我們看到的便是屬於他的戰神時刻。

自公元621年起,李勣跟隨李世民征伐王世充,定竇建德,擒徐圓郎,殺正通,四方遂定。而接下來,他又驅逐突厥,在李世民登基為帝后,累進幷州都督。

後李勣又平定薛延陀滅高麗,可以說這等赫赫大功,無論拿到哪一朝那一代都是當之無愧的戰神表現。

臨終前,李世民囑咐太子李治:這人太厲害,你若鎮不住,就殺了

而對於李勣,唐太宗李世民也並不吝惜賞賜,其官職也水漲船高。李勣先後獲封英國公,世襲蘄州刺史,太子詹事兼左衛率,加位特進、同中書門下三品等各種官職。

需要提及的一點是“太子詹事”這個職銜,這個兼職顯然是李世民已經將李勣作為太子李治未來班子裡的重要一員了。

忌憚打壓,帝王心術

透過這些也體現出了李世民對於李勣是充分肯定的。但為何李世民卻在託孤時,將李勣排除在外,甚至還留下了不能用便殺之的旨意呢?

事實上,問題就出現在李勣太過優秀上,優秀到即便是李世民都要忌憚。“功高蓋主”是任何王朝任何政體都難以逾越的一個命題。若有明君聖主在上,自然會是君臣風雲際會的佳話;可若是君上怯懦,則易生禍患。

畢竟在權利面前,人性是經不住考驗的。

臨終前,李世民囑咐太子李治:這人太厲害,你若鎮不住,就殺了

於是,就有了唐太宗李世民給兒子李治上的帝王心術親身體驗課——“恩威並用”。我搓其銳氣,折其鋒芒;你恩加其身。這樣的紅白臉做法,對於縱橫官場數載,又有茂公之稱的李勣而言,顯然並非不知。

世勣受詔,不至家而去。(《資治通鑑》)

於是,該配合你演出的我盡力在表演,李勣接受詔書後立馬就趕赴疊州赴任,連家都沒有回去。有了這樣優秀的表演,自然也讓李治放心了許多。

李世民駕崩後,李治即位,是為唐高宗。而在登基之日,太子府舊臣紛紛被拔擢,一如太子

右庶子高季輔被晉升為中書令等等。

至於李勣,也在李治繼位當月,便被拔擢為洛州刺史,同中書門下,參與執掌機要。次年更是晉為尚書左僕射。有了李治的重新起復,李勣也是感激涕零,這也讓唐王朝平穩地完成了政權的交接。

臨終前,李世民囑咐太子李治:這人太厲害,你若鎮不住,就殺了

應對有術

而另一方面李勣又對自身定位極其明確,深知功高蓋主的危險性。於是,在繼續攻伐疆土之外,對於朝堂之事李勣有的卻多是默不作聲,支援李治,而這也讓李治更加信任他。

這種信任甚至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及至李勣晚年時,李治特意下詔每次李勣入宮,可騎馬覲見。

而在永徽六年(655年)的一樁廢立皇后事上,面對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反對高宗廢王皇后,冊立武氏(即武則天),李勣則又憑藉一句“陛下家事,何必和外人商量”讓高宗有了立武氏為後的理由。

這樣的舉動若以後世正統論,自然是李勣難以抹去的汙點;但倘站在李勣角度而言,又何嘗不是一樁“納投名狀”的舉動呢。此舉也讓他更獲重用,榮華加身的同時蔭庇了同宗同族。

669年,76歲的李勣去世,身為皇帝的李治下令輟朝七天,贈李勣太尉、大都督職銜,賜諡號貞武,親登古城為其送葬,陪葬昭陵,可謂是盡顯恩寵。

與李勣的壽終正寢不同,反對立武氏為後的褚遂良、長孫無忌則都死於非命。

Tags:李世民李治太子唐太宗立武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