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讓機器人進入千萬家庭,清華學霸的“二次夢想”

由 AI財經社 發表于 人文2022-12-02

簡介在關鍵的高速數字馬達技術上,俞浩完成了一次行業區域性的“顛覆”,將高速馬達的轉速推高至20萬轉分鐘,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四伏馬達是什麼

撰文/ 倪萍

編輯/ 陳芳

造出最好的國產飛機,一度是俞浩的夢想。他為此付出諸多努力——自學流體力學,組織“天空工場”,發明無人機。但最終,他選擇創造的東西不在天上飛,而是應用於每一個人的家庭中。在關鍵的高速數字馬達技術上,俞浩完成了一次行業區域性的“顛覆”,將高速馬達的轉速推高至20萬轉/分鐘,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讓機器人進入千萬家庭,清華學霸的“二次夢想”

如果要選擇人生中的某個瞬間來詮釋自我,俞浩一定會記得多年前的那個下午。

讀初中的他站在熟悉的、一成不變的田間地頭,看著頭頂上空飛機劃過的痕跡,對著一旁的家人說,“我想為中國造一架全世界最好的飛機”——夢想、生長環境和未來,都被濃縮在了這一刻,對飛機的熱愛像是拋擲在未來的錨點。

在此後的求學生涯中,某種程度上俞浩完成了少年夢想:這位出身江蘇南通的農村少年,憑藉優異的成績一路被保送至清華大學的航空航天學院,在這裡,他創辦了學生航天組織“天空工場”,也成為了國內最早的三旋翼、四旋翼無人機發明者。

就在所有人以為他會繼續完成飛行夢想時,他卻選擇了另外一條進階之路:讓“航天技術”走進千家萬戶。

讓機器人進入千萬家庭,清華學霸的“二次夢想”

圖/視覺中國

少年的鴻鵠之志

1987年,俞浩出生在江蘇南通的小村子,這個日後將被保送到清華讀書的孩子,從小就顯露出一些“無師自通”的特質。

時光回到12歲那年,這個小小少年已經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場發明。

那年,俞浩的家裡蓋了新樓房,他自告奮勇,希望自己設計線路,使得樓上、樓下的開關能夠一起控制一盞燈。

常規的雙控電路透過單刀雙擲開關來控制。小時候的俞浩還看不懂電路圖,更不瞭解這個“單刀雙擲”的設計路徑。但年幼的他隱約知道,家裡的電線是一個網路,“正電負電無處不在”。這給了他靈感:兩個開關同時接負電或同時接正電,燈泡就不會亮,而一正一負時,燈泡亮起。

雙控電路就這樣被無意間“發明”出來了。直到三年後,他在初中學習電路原理才發現,自己家的電路“跟其他家都不一樣”。

更早一些,這種無師自通的能力在他的手工模型中也能看到。跟著電視上的科教片,俞浩已經獨立搭建了火箭、輪船、飛機等電動模型。這些會飛、會遊的模型中,都離不開電機和馬達這兩個零部件。這並不難,畢竟,他“自小就經常繞線圈”。

這或許是環境的薰陶。俞浩生活的鎮上,大量的人以製作電動工具為生——這些電動工具為彼時南通的電子儀表工業提供了重要支撐。

南通是座濱海城市,地處長江入海口,風光秀麗,有著“北上海”的美譽。作為“近代第一城”,南通的電子工業曾在全國享有盛名。上世紀80、90年代,南通電視機廠、南通無線電廠、南通無線電儀器廠、南通中華唱片廠等工廠接連建立。“寶石花”收音機、“桃花”電風扇、“飛劍牌”收錄機、“三元牌”電視機風靡市場。

讓機器人進入千萬家庭,清華學霸的“二次夢想”

圖/受訪者提供

冥冥之中,童年“繞線圈”的技能在將來以另一種形式迴歸了俞浩的生命中。不過,彼時的俞浩還並不瞭解命運埋下的伏筆。在那時,令小俞浩魂牽夢縈的是另一件事:做一架全世界最好的國產大飛機。

俞浩總是對南通上空飛過的飛機格外留神。每當聽到轟鳴聲,他總會抬頭注視著天上移動的“小小的點”,結合聲音,猜測飛機的型號。他因此羨慕住在機場旁邊的人,“可以經常看到飛機的起降。”

對飛機的熱愛像是拋擲在未來的錨點。一旦意識到它的存在,俞浩就將自己所有的精力聚焦在這1%重要的事情上。

初中時,他就自學了流體力學的相關知識,因為這是成為飛機制造者必須要懂得的內容之一。

2005年,憑藉著物理奧數競賽的優異成績,俞浩保送進入了清華大學的航天航空學院工程力學與航天航空工程專業。在這裡,他組織了一個學生航天科研團隊 “天空工場”,順利拿到了波音公司的贊助和一些課題任務。他甚至嘗試發明無人機,成為了國內最早的三旋翼、四旋翼發明者。

創業,挑戰海外技術壟斷

時至今日,俞浩提到飛機,仍然懷有深切的眷戀。“我會把飛機理解為一種很美的東西”,他談論波音737,“飛機本身超級複雜,擁有100萬個零件,但全部結構的重量才1。5噸到2噸,即便全都算作由鐵做成的,這些重量也僅有兩立方米。” 而飛機從降落到起飛、乘客從登機到下機、服務人員的加油、檢修、備餐等的過程也形成了一整套的運轉系統,同樣“非常優美”。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矛盾的一面也漸漸顯露。俞浩覺得,今天的飛機,已經成為了一個成熟的工業產業。每個人都只是產業運轉的螺絲釘。他從已經畢業的大學同學中得知,“(他們)可能連飛機有幾個舵都不完全清楚,更多是計算這顆螺絲、這根翼肋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會被拉斷,能不能再減少0。1克。”

“這其實不是極限探索的感覺了。”俞浩說,“100年前做飛機的那些人,如果他們生活在當下,還會去做飛機嗎?不一定,至少不是最佳化意義上的飛機,而是會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

反覆思考中,俞浩看清了一點:與其說自己的夢想是“造飛機”,不如說去做一些“極限探索”的事情更為貼切。

他重新校對了方向。2015年,俞浩決定做一個服務於千家萬戶的全球頂級科技公司——用科技來解放雙手,解放人類生產力,“使人們可以做更多創造性的事情,有更多時間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讓機器人進入千萬家庭,清華學霸的“二次夢想”

圖/受訪者提供

而現實的情況是,“合適的供應商不好找,能符合要求的零部件也沒有”。僅高速馬達一項指標,就攔住了許多供應商。

所謂高速馬達,通常是指每分鐘轉速超過1萬轉的電機。在吹風機、掃地機、洗地機等家用電器中均有應用。理論上,更高的轉速,意味著更高的清潔效率和更強大的清潔能力。突破電機壁壘,需要攻克氣動、電磁、驅動、電力、電子等各項技術。還需要解決平衡、減震、降噪、熱設計等實際量產的難點。彼時,國內大部分產品的高速馬達轉速為1萬轉到2萬轉,國際龍頭的轉速則達到了12。5萬轉。

俞浩渴望征服這個數字。於是,從最難的技術開始,他邀請了大學同學,組建了核心研究團隊,回到基礎理論原點推導——這是物理賦予他的思考本能,“把事物還原到最基本的、不可拆分的變數,而不是靠經驗”,“要把每件事情做到極致,就不能靠經驗去做。”

兩年時間,俞浩研究的高速馬達轉速達到了10萬轉/分鐘,緊接著,轉速追平了國際巨頭的12。5萬轉/分鐘。去年9月,追覓科技釋出的無線吸塵器V16,其搭載的馬達轉速突破了16萬轉/分鐘,躋身國際一線水平,並步履不停地儲備18萬轉/分鐘、20萬轉/分鐘技術。

在高速馬達的一系列指標中,改善的不只有轉速,還有啟動時間。它類似於發動機油門,啟動越快,響應速度就越快。當時市面上高速馬達的啟動時間在900毫秒以上,俞浩團隊的工程師則把啟動時間縮短到了180毫秒,是以前的五分之一。

“之前覺得,國際巨頭公司好像只可以無限接近,不可超越。但最有意思、最難的,往往是突破心理的束縛。” 做出沒人能做到的事情,能給俞浩極大的興奮與成就感。這種似曾相識的“心流”體會,正是他曾在“造飛機”中追求的“極限探索”的感覺。

從2017年正式成立至今,俞浩創立的追覓科技團隊成員已接近2000人。2021年10月,其宣佈完成36億元C輪融資——這是當年掃地機器人領域已公佈的最大一筆融資。有投資人評價他“對技術創新擁有近乎痴狂的追求”。

俞浩所向往的狀態是stay hungry ,stay foolish——這句因喬布斯而廣泛流傳的話,最早出現在雜誌《全球目錄》最後一期的封底,配圖是一張山野風景的相片,晴朗的早晨,山坡上蒼翠掩映,無人的柏油路蜿蜒向前。“人們應該保持對未知的渴望,也要時刻保持自我清醒的認知。”

讓“機器人”走進家庭生活

高速數字馬達技術是俞浩創業過程中的關鍵節點。放在整個產業發展中,這也是中國品牌自主發展的一大進步。

作為智慧清潔產品的核心,高速馬達曾依賴國外進口。隨著空氣動力學、材料學、精密製造三大領域技術不斷突破,以及量產高速馬達轉速的頻頻重新整理,追覓科技打破了“卡脖子”問題。

“全球同行做到5萬轉、10萬轉/分鐘時,我們就要做到15萬轉、甚至是18萬轉/分鐘,做到世界第一水平,並且帶動上下游供應商,實現‘中國智造’全面的科技反壟斷。”俞浩如是說。

讓機器人進入千萬家庭,清華學霸的“二次夢想”

圖/受訪者提供

這離不開國內企業對於技術的極致追求。俞浩曾透露,在追覓內部,研發分上下兩層:下層瞄準穩定根基的技術積累,比如高速數字馬達、室內場景的機器視覺、語音互動等;上層則設定各種創新研究院,他們負責基於核心技術、供應鏈的創新技術,研發創新性的產品。追覓科技每年會拿出營收的12%投入研發建設。

據悉,截至2022年9月底,追覓科技全球累計申請專利達2856項,其中發明專利1037件,PCT專利194件,目前已授權專利1531件。其也在近年與國際知名品牌的數次訴訟交鋒中獲勝,打贏了一場場沒有硝煙的“專利攻防戰”。

依託不斷提升的研發技術,從2018年的第一款產品吸塵器V9 “供不應求”開始,追覓科技的產品線不斷擴張。陸續完成了掃地機器人、洗地機、無線吸塵器及高速吹風機為核心的四大品類建設。其中,追覓科技釋出僅一年的洗地機這一新品類增長亮眼,據電商平臺相關資料綜合顯示,2022年7月,追覓洗地機線上渠道的市場排名已躋身行業第二。

打通了底層技術的各個環節,追覓科技在智慧清潔的各大品類中站穩腳跟。但俞浩嚮往更廣闊的智慧世界。在提供智慧清潔的單品之外,他看好機器人技術進入家庭生活,“機器人不一定是擬人化,而是具備感測、處理、執行等功能。你的家就可以看作是一個機器人,智慧音響是耳朵,影視裝置是眼睛,掃地機器人是腿”——這或許就是智慧家居的未來。

俞浩希望,推動生產力的不斷提升,最終將人們從重複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從而更好地進行情感連結或者價值創造。這也成為了他人生的另一個“錨點”。

為了實現這個願景,2021年10月,追覓科技自主研發了仿生四足機器狗Eame One,能夠實現爬坡、上樓梯、跨越障礙等高難度動作,並精準判斷多種地形,適應複雜環境。俞浩說,“追覓科技未來會是一家廣義機器人公司,我們要持續做好機器人的心臟和大腦,去拓展一個又一個領域。”

這是屬於俞浩和追覓科技的故事,也是千萬個智慧家居品牌由小做大,由弱變強的故事之一。

在俞浩之前,海爾、美的等傳統巨頭品牌主動革新;一些新秀品牌也不斷崛起,在技術與產品中不斷創新。從智慧門鎖、智慧冰箱到掃地機、洗地機,不斷推陳出新的產品背後,是正在智慧化的家庭生活。

讓機器人進入千萬家庭,清華學霸的“二次夢想”

圖/受訪者提供

而現階段,智慧家居市場仍以被動式服務為主。奧維雲網(AVC)副總裁兼地產家居事業部總經理李影表示,“由被動式服務向主動式服務的跨越是未來三年中的關鍵方向。主動式服務更多強調智控系統透過靈活挖掘使用者自己都還不夠明確的、潛在的需求,而不單單是執行使用者發出的指令。”

在這股市場趨勢的轉變中,國產智慧家居品牌也跟隨潮水的流向,不斷提升品牌的競爭力。俞浩覺得,未來5年,中國市場將轉變為全球市場,中國企業已經掌握了正向研發、核心技術、優質供應鏈、全球銷售網路和品牌塑造等五個能力。它們將不再是“鋪貨出海”,而是在“品牌出海”中創造更大的價值。

這時,俞浩或許會想起還在天空工場和同學們討論的那個晚上。“我們大膽暢想,未來20年,世界會倒過來變成中國研發加海外製造。”中國輸出研發能力,在世界各地製造,從做微笑曲線底部的生意,變成做微笑曲線兩端的生意。“我相信,10年、20年後,機會在東方。”

Tags:俞浩萬轉馬達飛機追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