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性子涼了好,還是熱了好?

由 長樂心晴 發表于 人文2021-12-14

簡介比如說在家裡我們要求孩子要聽話,但是如果孩子只知道要聽大人的話,而完全沒有分辨能力,那麼以後孩子沒什麼主見,遇到事情只會唯唯諾諾是不是也很令人操心呢

蟬翼為重什麼意思

性子涼了好,還是熱了好?

昨天和幾位朋友一起吃飯,席間朋友提了一個很有意思的關於性格的描述,他說我家州官性子有點“涼”。

原來在我眼裡性如烈火的州官竟然不別人眼中還是個涼性子,這真是一百個人眼裡有一百個哈姆雷特,我眼裡看到的,和別人眼裡看到同一個人真得有很不同的狀態。

關於性子“涼”還是“熱”,是我來陝西以後才知道的形容。

在這之前,我只知道性子有快慢,還不知道性子有涼熱。

不過從字面意義來看涼性子的人更容易有個好身體,因為不急不躁,情緒不容易大起大落,所以就不容易生關於情緒的病。

但是熱性子的人就不一樣了,性如烈火這四個字絕對是形容熱性子人最貼切的四個字,像這種人最常伴隨的就是情緒巨大的起伏,常常會作出路見不平一聲吼的舉動,但是也容易得一些情緒上的病症。

但是涼性子不好的是衝勁不足,更容易佛性處事,做事情也沒有那麼幹脆利落,常會有優柔寡斷的現象出現。

熱性子就不一樣,幹啥都積極投入,熱情十足,很容易能用自己的熱情點燃別人內心的小火苗,做事情也總是離成功更近。

寫到這兒發現我家州官真得有點兩面兼具,常常在性子的涼熱兩頭奔跑。

任何一件事物都會有兩面性,不可能都好,也不可能都壞。

就像我之前寫宋襄公想讓位於自己的哥哥夷吾,這個“讓”其實是好事,因為夷吾比他更賢能,就算夷吾真正當上國君,也只會比他治理國家治理的更好。

但是“讓”也不見得個個都是好事,有時候“不讓”才是好事。

就像齊國和魯國在會盟之日,跟隨魯莊公的大將曹沫就在祭壇上劫持了齊桓公,用刀架在脖子上逼迫齊桓公歸還了所佔魯國的汶陽之田。

齊桓公本來以能壓服同為大國的魯國而洋洋自得,沒想到關鍵時刻被魯國大將曹沫這麼一弄,嚇得險些丟了半條命,不僅洋洋得意的情緒瞬間消失無蹤,竟再也不敢輕視魯國了。

若是魯莊公手下沒有一位如此勇猛的將領,那麼齊國以後還會禮敬魯國嗎?

相信不僅不會禮敬,還會更加隨意地去拿捏魯國。

所以雖然我們說禮讓是個美好的品質,但是也要看情況去選擇讓或不讓,這樣才是穩妥的做法。

性子涼了好,還是熱了好?

比如說在家裡我們要求孩子要聽話,但是如果孩子只知道要聽大人的話,而完全沒有分辨能力,那麼以後孩子沒什麼主見,遇到事情只會唯唯諾諾是不是也很令人操心呢?

但是有的父母呢,卻因為害怕孩子太聽話而失去自己的主見,又完全不要求孩子聽話,那麼小小年紀就完全不聽父母的話,不管好的壞的都由著自己的性子來,那麼面對這樣的孩子,父母是不是也會特別頭疼呢?

還有在工作上,面對上級提出的無理要求,自己敢不敢說不呢?

一次不敢說不,兩次不敢說不,三次不敢說不……長此以往,上級是不是就會認為你是一個特別容易拿捏的下屬,從而給你的工作增加很多額外的負擔呢?

但是反過來說,一個任何事情都敢跟上級說不得下屬,上級也會受不了,工作也可能沒有辦法順利進行,從而可能一份工作的生涯就此結束了。

由以上幾個事件就可以看出來,任何一個事情都需要有一個平衡的狀態,一旦失與偏頗,就容易給自己帶來麻煩和煩惱。

所以好與壞也是相對的,掌握了這種平衡的規律,那麼我們面對生活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就能多一份思考!

Tags:性子魯國容易州官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