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寶寶“暴跳如雷”,家長這樣做可以幫助寶寶度過“暴躁期”

由 新手爸媽育兒指南 發表于 人文2021-12-14

簡介在一些特定的情況下,寶寶會更容易發脾氣,家長需要明白這3種誘發寶寶發脾氣的情景,才能區別對待,正確引導

爆跳如雷是什麼意思

寶寶“暴跳如雷”,家長這樣做可以幫助寶寶度過“暴躁期”

今天有一位家長問我,他說自己的孩子2歲半了,突然開始脾氣很大。比如在商場的時候,如果不給他買零食,就會突然“暴跳如雷”,輕一點會大喊大叫,嚴重時甚至會在地上打滾。經常搞得這位家長不知所措,在眾人面前打也不是,罵也不是,問我該怎麼辦。

想讓寶寶少發脾氣,

家長首先需要明白寶寶發脾氣的4個階段和3個條件。

寶寶“暴跳如雷”,家長這樣做可以幫助寶寶度過“暴躁期”

發脾氣的4個階段

發脾氣經常容易出現在“學步期”孩子的身上,

孩子會用發脾氣的方式表達自己的不滿

,是在告訴家長:我不高興了。

寶寶發脾氣一般會持續2-5分鐘,主要有4個階段。

1.醞釀階段

這時候家長會發現寶寶突然不說話了,有些寶寶還會表現出臉紅的狀態。這一階段有點像暴風雨前的寧靜,不良情緒已經開始積累,隨時可能爆發。

2.對抗階段

這一階段為寶寶情緒的爆發期,由一系列混亂的行為組成,有些寶寶表現出大喊大叫,有些寶寶則表現出打人、打滾等。

寶寶“暴跳如雷”,家長這樣做可以幫助寶寶度過“暴躁期”

3.哭泣階段

這一階段寶寶由過激行為轉變為大哭,這一階段有時會讓家長摸不著頭腦,明明前一刻寶寶還在打滾,卻突然開始大哭。

4.和解階段

寶寶透過對抗和哭泣表達了自己的不滿後,會接受家長的安慰或者是“保證”,比如“給你買零食”,這時候寶寶會恢復情緒。

根據國外心理學家統計,在2-3歲期間,21%的寶寶每天都會發脾氣;37%的寶寶每週會發一次脾氣;只有10%的寶寶每年才會發一次脾氣。而且如果寶寶越早地表現出愛發脾氣的行為,則在後期發脾氣的機率就越高。

寶寶“暴跳如雷”,家長這樣做可以幫助寶寶度過“暴躁期”

寶寶發脾氣的3個條件

在學步期,寶寶發脾氣是正常的行為。因為在這一時期,寶寶的情緒管理能力還沒有得到發展,所以只知道發脾氣。此外,由於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有限,限制了寶寶向家長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者需要。所以在情緒管理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發展起來之前,

發脾氣是寶寶的一種原始溝通方式。

在一些特定的情況下,寶寶會更容易發脾氣,

家長需要明白這3種誘發寶寶發脾氣的情景,才能區別對待,正確引導。

寶寶“暴跳如雷”,家長這樣做可以幫助寶寶度過“暴躁期”

1.得不到滿足的時候

得不到滿足是最容易誘導寶寶發脾氣的原因,比如想要玩具或者零食不能被滿足的時候、被強制要求睡覺的時候。

德國哲學家康德說過:“對孩子的要求,如果沒有充分的理由加以拒接,就應該給予滿足;如果有不答應這種要求的理由,那麼就不允許他耍賴。一旦決絕,就不要改變。”

家長不可能永遠滿足寶寶的所有需要,一味的滿足會變成一種溺愛。家長可以嘗試用

“2遍法則”

和“

5分鐘法則”

解決這一問題。

“2遍法則”

是家長需要提前告訴寶寶任何事情只能講2遍,並確定寶寶明白家長在說什麼。當寶寶無休止的索要時,如果家長認為是不合理,那麼久不要輕易的和寶寶討價還價,比如告訴寶寶:“只要你別哭了,我就給你買。”這會讓寶寶認識到發脾氣或者大哭是有效地,在下次寶寶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時,他一定會故技重施。

“5分鐘法則”

是家長對孩子發出命令後,安靜的等待5分鐘,不要說話,讓寶寶發洩完,給寶寶緩衝和順從的時間。

寶寶“暴跳如雷”,家長這樣做可以幫助寶寶度過“暴躁期”

2.累了或者身體不舒服的時候

累了或者是身體不舒服是寶寶正常的身體反應,這需要家長熟悉寶寶的作息規律以及身體不舒服時的訊號。在寶寶固定的休息時間儘量不要帶寶寶外出。

3.

陌生的環境

環境的變化可能會讓寶寶一時難以適應,他就會用發脾氣的方式來緩解緊張、焦躁的情緒。

針對這一情況,在家長帶孩子去一個陌生的地方之前,

需要提前消除孩子的陌生感

。比如家長可以提前告訴孩子我們要去哪裡,並且詳細地告訴孩子要去的地方是什麼樣的。

這樣可以讓孩子有一個心理預期,不至於突然因陌生的環境導致焦躁的情緒,進而大發脾氣。

寶寶“暴跳如雷”,家長這樣做可以幫助寶寶度過“暴躁期”

總結

孩子偶爾的發脾氣是正常的,家長可以透過判斷上述的3種容易誘發寶寶發脾氣的場景進行針對性處理。但是如果寶寶發脾氣的頻率太高,比如每天都乎發脾氣,這會導致不良的後果。

發脾氣不僅會帶來心理問題,也會影響寶寶的人際關係,所以家長要高度重視寶寶的情緒管理,幫助寶寶控制情緒、合理發洩,促進寶寶健康成長。

寶寶“暴跳如雷”,家長這樣做可以幫助寶寶度過“暴躁期”

Tags:寶寶發脾氣家長階段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