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每日三時是怎麼劃分的

由 喜足天 發表于 人文2021-05-12

簡介所以,可能有的人唸佛,有的人唸經,有的人持咒,乃至有的人在廟裡面專門做一件事情,他會有很深的體驗,因為他忘我,很用心去做,慢慢慢慢他所體驗到的精神領域的功德、感悟,一般人就體驗不到

修行每日三時是怎麼劃分的

每日三時是怎麼劃分的

我們在佛門裡頭,所有的一切的境界,所有的一切事情,所承擔的一切的工作,都是為了要磨練我們的心,檢驗我們的心,鍛鍊我們的心,讓我們的心能夠有力量去面對問題,有力量去面對困難,有力量去面對矛盾,有力量去面對挫折。

大家到寺廟裡來,親近三寶、修學佛法,在不同的時期,修學不同的時間,都會有不同的感受。

來到寺廟,每個寺裡面都有三門——三個門,三個門代表“空門”、“無相門”、“無願門”,三解脫門。 空門,首先要空掉“我”跟“我所”。就是要放下“我”與“我所”,這很不容易理解。我們在世間上面的成就,都是從小我到大我。什麼叫從“小我”到“大我”呢?人從小慢慢長大,最後老了,我們在嬰兒的時候,在家裡,認識的人沒有幾個;慢慢長大了,學校畢業了,進入社會了,創功立業,慢慢知道的人就越來越多了,影響也就越來越大了,人可能越來越出名,功成名就。這都是世間上面追求的“我”的特點。佛教講的是“無我”,這個層次就比大我更高、境界更高。我們到廟裡面來,我們要學習無我,“一切法無我”,但實際上我們還都是在從小我到大我的階段。什麼叫做從小我到大我的階段呢?比如我們在寺廟裡面承擔,你做的事情做得好,你的上位、部門,或者班級裡的班導,就會表揚、讚歎,我們就會非常高興,力量就會越來越強,可能明天、後天,就越做越大,但是你的上位,法師也好,部長也好、組長也好,他可能不會表揚,甚至會批評,還會說哪裡做得不夠好,那我們可能就不容易接受。也就是說我們大部分人做事情,做一做都需要別人給我們的鼓勵、表揚、讚歎、肯定,就怕我們做的事不容易得到別人的肯定、讚歎和承許,這就是從小我到大我的狀態。

我們多做事,多發心,多用功,肯定值得隨喜、讚歎、表揚,但是反過來,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我們在寺廟裡面承擔發心做事,難道是為了得到別人的表揚、肯定和讚歎嗎?顯然不是,不是我們要發心承擔的目的。如果我們做事情、承擔是為了這些目的的話,這種發心承擔整個的目標、方向都是錯的,發心就錯,從“初一”開始錯,一直錯到“十五”,錯到“三十”,這是肯定的。為什麼我們很多人,當義工也好、出家也好,剛開始大家都很客氣,做事情都互相幫忙,時間長了,反而不怎麼理了?實際上佛門裡面,大我、小我都要慢慢放下,我們要完成的是一個“無我”。無我,這就是空門。人無我、法無我,這是第一步,非常重要。

那麼第二步呢,就是無相門。無相門,什麼意思呢?相,取相,色、受、想、行、識,想就是取相。取相,就是內心中有種種概念、符號、形象,這些都是我們無始劫來分別、比較、執著的原因、根源。到無相門,不僅外在的我相、我所,小我、大我要放掉,把我們內心的概念都要清除掉,這就更不容易,非常難。人一下子如果沒有“自己”的概念,沒有“別人”的概念,沒有人的概念,沒有物的概念,沒有法的概念,一般人都很難接受。到佛門裡面來,總是要分別一個道理,什麼是世間法,什麼是佛法,什麼是“人”,什麼是“我”,什麼是“是”,什麼是“非”……還會一直分別這些概念,那麼這些都是最基本的層次,還不是進入到無相門。

第三個門叫做無願門。願,本來我們學佛法要發大願,要發菩提大願,為什麼三門有一個門叫做“無願門”呢?進入佛門之後,跨入山門,進入道場裡面,道場裡面的一切都是佛菩薩大願的展現。釋迦牟尼佛說了佛法,歷代祖師一代一代傳承、發展,這裡面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是能夠體現佛菩薩、祖師大德的大願。因為佛菩薩、祖師大德已經成就了無我,因為無我,“我”都沒有了,所以他才真正成就了大願,大到什麼程度呢?到看不到、聽不到、感覺不出來,也就是佛菩薩的功德無處不在。

我們怎樣知道佛菩薩的功德無處不在呢?進入到佛門裡,我們要學習佛法,一般說來,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經驗的層次,第二個層次是體驗的層次,第三個層次是證驗的層次。

經驗的層次。比如你在家裡,做飯怎麼做,炒菜怎麼炒,飯怎麼做比較可口,饅頭怎麼做,油餅怎麼炸……慢慢做多了、做久了,做熟練了,擁有這方面專業的知識,你就會有一定的經驗。這些經驗都是大同小異的,因為都是屬於知識技巧的範疇,屬於外在形式方面的。我們到廟裡來做事、學佛,剛開始時,也是屬於經驗的範疇,比如打坐怎麼打比較容易寂靜;看經文怎麼看比較容易記得住;與人溝通時需要怎麼表達;與人互動的時候應該以什麼方式;我們要做一件事情怎麼樣把它做成功,前行、正行、結行……這些都屬於經驗的世界,在佛門裡面也是有經驗的。

第二個層次是體驗的層次。所謂體驗,就差別很大,每一個人身心、生命的感受。這些身心、生命的感受是建立在經驗的基礎之上的,體驗是建立在經驗的基礎之上,也就是你先擁有了一般的佛弟子所具有的佛學、佛法、信心,之外就是體驗。最簡單來說,喝水,人口渴時喝一杯水一杯茶,可能一口就把它喝完了,但我們如果慢慢一小口一小口喝、品嚐,可能就會感到水的味道、溫度、口感,就會有很多體驗。呼吸也是一樣,如果我們慢慢去注意,呼吸進入我們的鼻孔、喉嚨、丹田、身體……慢慢慢慢,非常細微的東西都會感受到。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時間段,不同的人群裡頭,空氣、氛圍都是不一樣的。那麼,這些需要靠我們的六根去感受,六根需要用我們的心——我們的心透過六根去感受。我們的心是一種什麼心?六根都是我們的心運用的工具,如果我們內心躁動,那我們顯然就體驗不出來。所以,為什麼我們要禪修?禪修就是強迫我們的身體不要去躁動,就坐在那裡,安安靜靜坐在那裡,眼睛不亂看,耳朵不亂聽……把外緣全部切斷,然後用我們的心去感受。這個屬於體驗的部分。

這種體驗,在我們特別用功的時候,我們打坐或者專注聞法的時候,攝耳住心的時候,會有一點點的體驗。而我們一天到頭,一年到頭,沒有真正用心去體驗。沒有真正用心去體驗的話,我們對佛法的感受、領納,都是在表層的層次。在表層的層次就非常容易疲倦,非常容易厭煩,非常容易覺得佛法離自己很遠。學得越久,離佛法越遠;學得越久,看到道場裡面的人、事、物,會越來越陌生。原因就是我們沒有真正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依然還是活在第一個層次,經驗的世界中。宗教是注重體驗的,有真正意義上的體驗,信心才不會動搖。

第三個層次是證驗。我們講“解悟”與“證悟”,前面的經驗、體驗,都是屬於解悟的範疇,透過知識、經驗、技巧、方法,然後我們身語意去用功,有這些感受。但是到證驗的境界,情況就不同了。證驗的層次,就是透過我們長時間的用功,證明我們走的路是正確的,我們修行的方法是對路的,是對頭的,這樣的話,我們才能夠堅定不移。也就是我們所學過的佛法的教理、教義,以及我們學佛以來這麼長時間的用功,這個方法、這個路子是對的。這種對的、正確的(證驗),是建立在經驗世界和體驗世界這兩個層次的基礎之上的。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對佛法沒有真正的體驗的話,證驗是很難的,很成問題的,可能是人的妄想,坐在那裡胡思亂想出來的。所以,可能有的人唸佛,有的人唸經,有的人持咒,乃至有的人在廟裡面專門做一件事情,他會有很深的體驗,因為他忘我,很用心去做,慢慢慢慢他所體驗到的精神領域的功德、感悟,一般人就體驗不到。反過來說,如果我們以一般人的感受,一般人的經驗世界的範疇來看待體驗的這些語言、表達、敘述,這些話就不太一樣。這三個層次,在不同的時候,或者不同的人,境界是完全不一樣的。

我們過去說“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我們學佛法也是如此。

經驗的世界,看山是山。這個山有多美,山有多高,山上有什麼石頭,山上有哪些樹木,花草,有幾條路,這些路通到哪裡去,山上有沒有水源,山有多險峻、多高大,山上有什麼景觀……可能多跑幾次,對山上的情況就會很瞭解。

第二個“看山不是山”,我們就住在山裡,這個山就是我們的依報環境。我們沒有特地去作意的時候,我們就不會感覺到我們在山上,我們住在山裡頭,覺得這些都是很自然的,這些都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都是我們的依報環境,它不是一座普通的山。也就是說,它已經超越了我們經驗世界、現實世界中“山”的概念和含義,這個山與我們的生命、身心、精神境界已經是很大程度的吻合、相應,所以看到的就跟常人看到的不一樣。猶如我們看到一棵樹一樣,不同的人看到一棵樹感覺不一樣;看到佛菩薩的聖像也是如此,不同的人——信仰虔誠的人跟信仰一般的人,沒有信仰的人,甚至信仰其它宗教的人——內心的感受完全不一樣。信仰虔誠的人看到佛像,就像看到佛一樣,有些人就不這麼作意的。這些就是我們的一種體驗的範疇,就是“看山不是山,看到佛像不是佛像”。看到佛像不是佛像,有的人看到佛像是佛;有的人看到佛像就是佛像;有些人看到佛像可能是其他很不好的作意。

另外一個層次,看到佛像還是佛像。第三個層次的“看到佛像還是佛像”跟第一個層次“看到佛像還是佛像”的意義是不一樣的,因為他已經把佛像證驗、證悟、確認他是佛了,所以他看到佛的形象已經代表了佛,已經包含了這個意思。第一個層次看到佛像,僅僅還是在佛像的層次。

我說這些話的意思,就是說:我們到寺廟裡面來學習佛法,大部分的人都是在第一個層次,在語言文字,感官世界(的層次)。可能第二個層次,少數人、個別人懂一點,到第三個層次就會更難。我們只要一步一步來,一步一步學,一步一步慢慢去用功,就會越來越好。所以我們先不要著急,一著急的話會相反,欲速則不達,因為我們很多條件還不具足,如果去訓練的話,可能就會適得其反。

我們在這個道場裡,這麼多人一起學佛法,出家眾也好,在家眾也好,能夠有這麼多的人正信正行,非常精進、用功,都發好心,都說明佛法非常濃厚,是佛法非常深厚的一個表現。可能在另外一個區域,另外一個空間,就很難有這麼多人同時來實踐佛法,就很難做到,至少能夠說明這一點。

那我們怎樣能夠把我們對佛法的信念落實到實踐中去,以見導行?(把佛法)落實到實踐中去的目的,除了我們自己有體驗、對佛法有真正的確認之外,(是否)能夠在更長遠、更廣大的時空裡利益更多的眾生,這是不一樣的。猶如一個小孩一樣,他可能從小隻是想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缺乏廣大的宏願,他的知識、能力、成就,就非常有侷限;如果一個小孩從小就有一種非常廣大的志向,透過人的努力、發心,慢慢慢慢,就能夠有很大的成就、成功。(發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必要的一個條件。一個道場也是如此,我們要發心去利益更加廣大的眾生,有這種考慮問題、處理問題的角度、出發點,這種方法,就是非常不一樣的。我們在道場中,需要不斷去學習、培養、熏習這種能力,發心發願的能力,這種能力如果養成了,增長了,我們才能真正得到佛法的利益。

我們在佛門裡頭,所有的一切的境界,所有的一切事情,所承擔的一切的工作,都是為了要磨練我們的心,檢驗我們的心,鍛鍊我們的心,讓我們的心能夠有力量去面對問題,有力量去面對困難,有力量去面對矛盾,有力量去面對挫折。人不可能每一件事情都做得成功,可能有時五分六分做不到,有時也可能做七分八分,但是不斷去鍛鍊,我們就能夠有這種能力來面對挫折和失敗。一個人一生當中,不可能永遠都會成功,可能一次、兩次、三次失敗,一個人意志力就沒有了。我們學佛法的目的,就是要培養非常強大的內心力量,來超越外在的一切問題和困難,最後讓我們能夠成就,一步一步越來越強大。所有的這些都需要靠佛教的智慧,靠佛教的慈悲,靠佛教的發心發願,然後不斷從小我到大我,進入無我。

每日三時是怎麼劃分的

Tags:我們層次佛法體驗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