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默默盛放自是法雨

由 好奇的石頭呀 發表于 人文2021-12-08

簡介順著幽幽石徑,眼前便是法雨寺了

貝闕珠宮指什麼生肖

順著幽幽石徑,眼前便是法雨寺了。

炎夏,在烈日的洗禮下,一切都變得那般慵懶。可令人稱奇,法雨旁那蔥蔥古樹卻總是持著一份勃勃的生機,輕輕撐起,也是一座寺的綠茵。漫步寺間,本就矗在孤島上的法雨寺更是恍若隔世。鳥語聲聲,在這幽幽綠帳下,也沒有一絲“夏”該有的炎情吧。

“天華法雨”,寺門前,弘一的梯子靜靜隱在這幽幽密林間,從這穿過天后閣便算真正踏入法雨這一方秘境了。

“九龍石壁”全中國僅有三堵,而其中一堵便在法雨寺了。漏石點綴,剛入門,那清清池塘後便是那九龍騰飛的天地。雖不及故宮與北海石壁的那般絢麗噴張。可那青灰石壁間,九龍栩栩盤繞,繚繞香火之中似是對法雨冥冥守護的厚重與生機相融,恰恰輕輕拂入這莊嚴又神秘的古寺中了,它與法雨便終是一體了。

默默盛放自是法雨

從上至下,法雨寺共分列六層臺基,而這九龍壁僅僅是第一層。

正對九龍壁,第二層便是天王殿了。

古樟若林,蔭蔭與天王相伴。雕樑畫棟、龍盤簷頭、金瓦朱雕間寥寥煙香,悠悠

……

殿內四角供奉的是四大天王,而正中便就是彌勒與韋陀了。輕輕跨入殿門,不知為什麼,這一魔一佛,一怒一樂的相對總是讓人流連忘返呢

……

隨著香客向上走去,幽幽煙香早已在玉佛殿前等候。

來法雨寺的香客並不多,,而大多數都要在玉佛殿停那麼一停的。雖無需燃香禱告,但人們總是要親眼見見那尊氣宇軒昂的玉佛的。

比起其他寶殿,玉佛殿便小太多了。可小卻小得巧奪天工,門前便是盤龍臥石,面闊三間,琉璃金頂

……

此般玲瓏,何不讓香客又升起對世間的一片慈懷呢?

殿中那尊便是釋迦摩尼的玉佛像了。白玉皎潔,即使在殿內也絲毫不礙那份透徹的清潔,此刻佛也不是佛了吧,是那縷月,皎潔我們心靈那一方寸土。

寥寥清香在這兒恍惚間有了轉折,而眼前的九龍殿卻著是把我嚇了一跳。

這不是故宮的建築嗎?

金陵琉璃

12

萬,我想象不出那是何等輝煌。

琺琅以青為底,以金為綴,餘下的便是那般炫目奪彩!金龍盤飛若上青天,殿上光是一道青邊就是此般奢麗、耀眼!十二生肖齊坐簷頭,身後便是那盤龍臥首。幽幽古廟,萬籟俱寂,我不知那十二萬琉璃是否惦念金陵六朝歌舞昇平的絢爛,或是百官朝拜的澎湃,但至少我明白,古剎枝頭啾啾的鳥鳴,蔭蔭老樟,沉香繚繞

……

幽明廟宇盡映瓦間是他不願歸去的理由。

默默盛放自是法雨

莊嚴肅穆,懷著滿心敬畏;樓宇閣臺,更比不過殿內那驚鴻一瞥。

藻井生水,以壓火魔,所以常以蓮花、水菱等植物為心四散,而如今的九龍殿內竟盤著一條蟠龍!

無一釘一鉚,層層堆疊、互架,正是巧奪天工!九龍戲珠,金龍飛舞間,鮮見浮誇的富力;騰雲駕霧更是古樸莊嚴。四圍,八條盤龍昂首飛舞自上旋柱而下,而中心,正是那隻蟠龍。龍首正對金球,雙爪伶俐,似要騰飛而起,但金琢龍身卻仍緊踞頂間,默默守著一座寺的莊嚴。此時的蟠龍儼然已是一位沉穩的老僧,旋踞寺頂,守著這百年的“蒼穹”!即使金雕玉琢,也終不抵九龍的莊嚴!眼前的藻井赫然是一隻巨大的漩渦,盤旋!飛舞!跳躍!兜兜轉轉,永遠在歷史的場合間,生機不懈!即使長河流遠,它卻總是耀眼!我終歸是慶興,再此留下這驚鴻一瞥

……

默默盛放自是法雨

相傳觀音曾在普陀開闢道場,所以正做到便專奉觀音。

更上一級便是玉牌殿了。

與九龍相同,玉牌殿供奉的同是觀音大士,但比起九龍殿金身的龐然粗狂,這兒的千手觀音又更顯玲瓏精緻。

觀音千手,雖手手執有兵器法具,可卻表示慈悲無量,遍護眾生之意;觀音千眼,卻眼垂迷離,就是如此也能能以慧眼看遍眾生

……

不知為什麼,看了千手觀音讓我心中莫名壓抑,也許我們讓佛也失望了吧。

再向前,法雨的最高處便是香火最旺的大雄寶殿了,多數遊人都已把這兒當作當作最後的終結了吧

……

我不再關心或是瓊樓玉宇,或是貝闕珠宮,或是丹楹刻桷,或是樓閣臺榭

……

默默取出身上所有的香,舉過頭頂,輕輕跪倒在三世佛,膝下,是被法雨甘霖滋潤的萬物

……

佛祖啊,過去、未來亦或是現在

,也許人類有過罪惡,有過劣跡,但是啊,佛祖,也請救贖吧!人生一世終是苦難,可本心卻從未有過變遷吧,過去、如今、未來,我們仍是我們,初心之善從未變革;我們還是我們,伏在法雨下;聆聽的我們

……

請您再用法雨甘霖,滋潤萬物吧!

把香拋進爐中,眼前燃起的是熊熊火焰

……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Tags:法雨九龍便是幽幽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