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小滿節氣和小滿會

由 大陳小兵 發表于 人文2021-12-08

簡介出蒜(圖片來自網路)等大蒜地的活兒忙了,蒜茬玉米也照齊壟,一茬秋莊稼開始生長

半青半黃什麼意思

(一)小滿節氣話風俗

小滿節氣和小滿會

圖片來自網路

小滿是二十四節氣中夏季第二個節氣。

根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述:“四月中,小滿者,物至於此小得盈滿。”因為這時候,我國黃河中下游地區麥類夏熟作物籽粒已開始飽滿,但還沒有成熟,約相當乳熟後期,所以叫小滿,它是一個表示物候變化的節氣。

小滿節氣和小滿會

我家鄉就處在黃河下游,小滿時節前後,小麥基本成熟,從外觀上看,麥穗半青半黃,俗稱“麥黃梢兒”。這時候,小麥已經勁得住牙口兒,可以揉麥穗吃麥仁了。以前,小孩子會薅下麥穗,放到火上燒一下,既可燒熟麥仁,又可以燒掉麥芒。將燒過的麥穗在手裡揉碎,吹掉麥糠,剩下麥粒兒,就能一飽口福。新麥的青香,加上火烤後激發出的焦糊味,成為揮之不去的童年記憶。

小滿節氣和小滿會

青麥粒

不止兒童們饞嘴,大人們更是將新麥作用發揮到另一個高度。將採摘下來的麥穗放籠屜上蒸熟,透過揉搓脫粒,用簸萁顛簸去掉麥糠。最後,簸萁裡只剩下麥粒,直接也可食用。蒸熟的麥粒有別樣香味,聞著與剛出鍋的粽葉相近,吃著又香又筋,連抓過麥粒的手上都留著麥香味。

將麥粒蒸熟後,趁熱用石磨將麥粒磨成細細的麥條兒,樣子像現在的顆粒飼料。製成的麥條兒,澆上蒜汁涼拌食用。吃不完的麥條兒放到冰箱裡,下次吃的時候可以炒一下,也可以用微波爐加熱。這都是以前,再那個食物匱乏的年代,人們等不及小麥成熟,採取的權宜之計。現在的人是為了嚐鮮,品味生活記憶。

小滿節氣和小滿會

麥條兒

(二)小滿會

這裡說的“會”,是指鄉村廟會,比如關帝廟會、火神廟會、魯恭祠廟會、七吉寺廟會等等。廟會是集商貿、文化旅遊、宗教祭祀為一體的集會活動。因為寺廟的存在,才有了廟會。

小滿節氣和小滿會

農村廟會現場(圖片來自網路)

在中牟縣,有黃店鎮段村、狼城崗瓦坡村、大孟鎮草場村小滿會。因小滿過後,小麥成熟在望,家家戶戶要準備收麥,需要鐮刀、桑叉、草帽等農具。小滿會因時而興,在會上就是農具展銷交易中心。夏收需要的農具一應俱全,鐮刀、磨刀石、桑叉、木鍁、荊叉、掃把、耙子、簸萁,等等一切,都能找到。以“會”的形式,為農民搭建了交易平臺。到現代社會之後,各種廟會已經演變純粹的成走親訪友性質,已經離了購物、農產品交易的初衷。

小滿會過後,當地農民種植的晚蒜開始收穫,我們稱為“出蒜”。出蒜不是啥好農活,所謂“出”,就是把蒜從土裡剜出來。大蒜剜出後,要剪掉蒜胡、剪掉蒜纓,蒜頭裝袋裝車從地裡運到家,上棚晾曬,整個出蒜才完成。這幾年有商販收溼蒜的,直接可以銷售,省去了晾曬環節。

小滿節氣和小滿會

出蒜(圖片來自網路)

等大蒜地的活兒忙了,蒜茬玉米也照齊壟,一茬秋莊稼開始生長。在晚幾天,等到芒種前後,小麥也成熟了,就等開鐮割麥子了,真正的“三夏”大忙時節才到來。

每年,不管陽曆到什麼時候,按照二十四節氣的時節從事農業生產不會錯多少時間。這是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結晶,應當弘揚傳統文化。

Tags:麥粒麥穗廟會麥條兒出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