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劉勰:君子處世,樹德建言

由 鍾百超 發表于 人文2021-12-06

簡介劉勰:君子處世,樹德建言文鍾百超一、立德立言劉勰在《序志》中解釋其著作要取名為《文心雕龍》時,指出“夫‘文心’者,言為文之用心也

拔萃出類智術而已是什麼意思

劉勰:君子處世,樹德建言

劉勰:君子處世,樹德建言

文\鍾百超

一、立德立言

劉勰在《序志》中解釋其著作要取名為《文心雕龍》時,指出“夫‘文心’者,言為文之用心也。”所謂文心,就是用心為文,用心去創作。

人的一生,究竟要為後世留下什麼?“夫宇宙綿邈,黎獻紛雜,拔萃出類,智術而已。”宇宙無窮無盡,人才則代代都有;能夠超出別人,也無非就是靠過人的才智。

如果僅僅是為了名聲,那麼也大可不必寫作了。“夫人肖貌天地,稟性五才,擬耳目於日月,方聲氣乎風雷,其超出萬物,亦已靈矣。形同草木之脆,名逾金石之堅,是以君子處世,樹德建言!”劉勰指出,人類的形貌取於天地,又從五行裡獲得自己的秉性;耳目好比日月,聲氣好比風雷。人類能超過一切生物,可算是非常靈異了。但是人的形體同草木一樣脆弱,而名聲卻比金石還要堅固,所以君子活在世上,要立言立德。

劉勰的這種思想與儒家理想追求是吻合的。“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左傳·襄公二十四年》立功對於一個文人而言,絕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樹德立言,還是可以做到的。

如何實現立德立言的目標呢?劉勰為文人指出了一條道路。“歲月飄忽,性靈不居,騰聲飛實,製作而已。”劉勰認為,如果要把聲名和事業留傳下來,就要依靠著述寫作了。這條道路,從此就成了中國士人的共同之路。

寫作的目的是什麼?“攡文必在緯軍國,負重必在任棟樑,窮則獨善以垂文,達則奉時以騁績。”劉勰認為,寫作必須有助於軍政大事,出仕就要成為國家的棟樑;仕途不利則保全自己的品德而從事寫作,仕途順利便馳騁其才力以建立功業。這裡,也體現了劉勰對孟子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要立德,必須具備君子的品質。“是以君子藏器,待時而動。發揮事業,固宜蓄素以弸(péng)中,散採以彪外,楩(pián)楠其質,豫章其幹”劉勰認為,君子要修養才德,練好本領,等待時機加以施展,從而建立一番事業。君子本來就該積聚才德使內心充實,像楩木、楠木具有堅實的質地,還要張揚才華使文采煥發,就像豫章那樣長成高大的樹幹。

二、詩人感物,聯類不窮

一個詩人,其創作的靈感來自何處?“是以詩人感物,聯類不窮。”劉勰指出,創作的先決條件是感物,只有對事物有了親身的體會,才會激發出感情,並以此聯想和類比其他類似的事物。

如何去感受事物呢?“流連永珍之際,沉吟視聽之區。寫氣圖貌,既隨物以宛轉;屬採附聲,亦與心而徘徊。”劉勰提倡,作為一個詩人,必須依戀流連於宇宙萬物之間,這樣,描寫景物的神貌之時,就能隨著景物的變化而貼切表達自己的情感;在可視聽範圍之內吟詠體察,進而模擬自然界的色彩與聲音,使之與自己的感情起伏保持協調。

創作的源泉在哪裡?“若乃山林皋壤,實文思之奧府,略語則闕,詳說則繁。然則屈平所以能洞監《風》、《騷》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劉勰指出,山林原野是啟發文思的寶庫。屈原所以能夠深切地領會民歌《國風》《九歌》的情態,寫出優美的作品,應該是得益於江山的幫助。

什麼樣的創作手法值得借鑑?“且《詩》《騷》所標,並據要害,故後進銳筆,怯於爭鋒。莫不因方以借巧,即勢以會奇,善於適要,則雖舊彌新矣。”劉勰指出,《詩經》和《騷》,掌握了寫景的要領,抓住了景物的關鍵。根據《詩》《騷》描摹風景的方法來點化成句,順著《詩》《騷》的文勢而寫出新奇的景象。只要善於體會要領,抓住要點,雖是借用成規也可以把景物寫得更加新鮮。

語言表達要遵守怎樣的原則?“是以四序紛回,而入興貴閒;物色雖繁,而析辭尚簡;使味飄飄而輕舉,情曄曄而更新。”劉勰指出,四季輪替變化,可是引起詩人關注興致的重在心靈虛靜。自然景物情態繁複,但文章的語言重在簡練;只要語言簡練,才能攝取物象之神,使文味飄然升起,悠然上揚,只有心靈虛靜,才能在自然景物的變化面前深刻領會自然之美,做到情意翻新,光彩照人。

劉勰指出創作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凡精慮造文,各競新麗,多欲練辭,莫肯研術。”精心撰文,追求新奇華麗的辭藻,只注意文辭的選擇,而不去鑽研創作理論。

同時存在兩種極端現象,“精者要約,匱者亦鮮;博者該贍,蕪者亦繁;辯者昭晰,淺者亦露;奧者復隱,詭者亦曲。或義華而聲悴,或理拙而文澤。”內容精煉的文章簡明扼要;內容貧乏的文章,篇幅也多短小。知識淵博的文章,材料豐富詳備;文筆雜亂的文章,也非常冗長。長於雄辯的文章,條理清楚;學識淺薄的文章,文意也極顯露。思想深刻的文章,寫得含蓄隱蔽;故作詭異的文章,曲折難懂。有的文章內容豐富,而聲調不響亮;有的文章思理拙劣,而文采豐潤。

“不剖文奧,無以辨通才。才之能通,必資曉術,自非圓鑑區域,大判條例,豈能控引情源,制勝文苑哉!”首先,劉勰提出要分析深刻的寫作道理,才能辨別作者是否有妙才。要使文才妙用無礙,就必須依靠通曉寫作方法。若非全面考察各種體裁,普遍明確各種法則,怎能掌握思想情感的來龍去脈,在文壇上獲得成功呢?

“是以執術馭篇,似善弈之窮數;棄術任心,如博塞之邀遇。故博塞之文,借巧儻(tǎng)來,雖前驅有功,而後援難繼。少既無以相接,多亦不知所刪,乃多少之並惑,何妍蚩之能制乎!”其次,要嫻熟運用創作手法,駕馭篇章的運思,就像善於下棋的人,變化無窮;如果放棄創作手法,任由性情,或許能創作出好的文章,但不過是博彩時,偶然碰到了好運氣。因此,那種像博彩一樣寫出的文章,只依靠意外得之,即使開頭部分寫好,結尾部分難於繼續。這樣,素材少的時候,不知如何相接;素材多的時候,也不知如何剪裁。既然素材多少都會感到困惑,文章的好壞,怎能去有效控制?

“若夫善弈之文,則術有恆數,按部整伍,以待情會,因時順機,動不失正。數逢其極,機入其巧,則義味騰躍而生,辭氣叢雜而至。視之則錦繪,聽之則絲簧,味之則甘腴,佩之則芬芳,斷章之功,於斯盛矣。”第三,要像善於下棋那樣從事寫作,那麼,運思、謀篇、安章、遣詞,都有一定的規則,按部就班,做好準備,等待情理會合,靈感產生,順著時機,構思常離不開正道,運數巧合於中正,技能掌握到純熟,這時,事物中內涵著的情意與作者心中感受到的真趣就會跳躍般湧現出來,辭采和氣勢紛紛蜂擁而至。寫出的文章看起來辭采像織錦彩繪,聽起來音節韻律像弦管合奏,品評起來事義的滋味甘美豐腴,玩賞起來情志的氣味芬芳馥郁:分章佈局,創作作品的效果,到這樣才算是最好。

“夫驥足雖駿,纆牽忌長,以萬分一累,且廢千里。況文體多術,共相彌綸,一物攜貳,莫不解體。所以列在一篇,備總情變,譬三十之輻,共成一轂,雖未足觀,亦鄙夫之見也。”第四,千里馬雖然腳力矯健,但韁繩卻忌諱太長;長韁繩會消耗駿馬萬分之一的腳力,妨礙它日行千里。何況文體寫作,包括情志、事義、辭采、宮商多種元素,要把這些元素彌縫牽合組成一篇文章,是不容易的。如果其中有一點不協調,就會造成整個文體解體。所以把講解創作原理的話集中這一篇《總術》中,全面地總結各種情理變化,好比車輪中的三十根輻條,一起湊合在車轂上。雖然不成大觀,也算是鄙夫之見吧。

劉勰不愧為一代文論大家,既指明瞭創作的方向,又提出了具體的創作手法。如果我們不拿起筆來,恐怕難以面對《文心雕龍》。

劉勰:君子處世,樹德建言

Tags:劉勰文章創作寫作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