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從惜字如金到妙語連珠,我們丟掉了什麼?

由 勇者老兔兒 發表于 人文2021-12-06

簡介直到有一天晚上,哥哥和弟弟都睡著了,哥哥翻了個身,突然說了一句,“媽媽,其實我能說清楚話,我就是怕你又擔心我,我就著急,我一著急,就又說不清楚了”“好的,媽媽知道了,媽媽以後不擔心你了,你可以慢慢說,想好了再說” 原來我的擔憂,給了孩子那麼

半吐半露是什麼動物

“媽媽你看,這個叔叔家裡有一個松果燈,你看像一隻倒掛著松果,但是那個叔叔家有一隻龍燈”,彎彎曲曲的像條龍一樣的,“媽媽你看這隻小蟲子,他有胖胖的肚子,他叫麵包蟲,而且後背是黑黑的,他應該叫黑森林麵包蟲,對,一定是這樣的。” “媽媽,剛才那個小姐姐抱著一隻好小好小的小狗狗,萬一晚上有妖怪出來了,它被妖怪抓走了 怎麼辦?哦,沒關係,我會變身奧特曼,腳踩著風火輪,飛到天上去救他,嘟嘟做得到!”“媽媽你今天怎麼給我穿了一件老年人的褲子,難道說你把我當成老年人了嗎”……。。晚飯後帶弟弟下去遛彎 ,一路上弟弟一邊喋喋不休地說著他眼裡的奇聞趣事,一邊手舞足蹈地比劃著,此時的這個小孩,口若懸河,自信瀟灑。讓我不禁地想起,相比較老二的牙白口清,老大的語無倫次半吐半露,其實,很多的錯誤教育來源於我們。

回想哥哥從小吃飯是個老大難,做飯兩小時,餵飯一小時是常有的事兒。不管飯菜多麼的精緻可口,永遠是一副食不甘味的樣子。後來就養成了一邊看著電視一邊餵飯的習慣,好歹能多吃一點兒。有時候怕娃沒吃好 ,娃一邊玩著玩具我一邊往嘴巴里塞一點零食啥的,娃做事的時候經常被我的各種喂水餵飯打斷。娃的專注力就這樣被我一點點破壞掉了,現在想起來真是慚愧。後來娃學說話的時候,一開始奶聲奶氣吐字不清,那時候我就想著一定要給娃從小養成好習慣,發音一定要標準,於是乎就有了娃一邊說話我一邊矯正的情況。但是事與願違 ,娃變得越來越不愛說話,每次聽到我在矯正就不願意繼續接茬了。導致後來弟弟出生後都能跟在哥哥屁股後面叫哥哥的時候,哥哥還是叫著“嘚嘚”“嘰嘰”,還經常因為自己的發音不標準而把弟弟帶跑偏。哥哥剛開始上幼兒園的時候到了語言的爆發期,開始大量地輸出句子,每天從幼兒園回來就開始拉著我各種講話,一直講到晚上上床睡覺才肯罷休。因為吐字不清晰,很多話連我都要重複跟他確認幾次才能明白意思,其他人想要跟他溝通都需要我這個參謀做中介。那個時候因為我要一邊帶剛剛幾個月的弟弟,對於只喜歡粘著我的哥哥我就有點不耐煩,有時候也只能敷衍一下他,乖,你先去自己玩,等媽媽哄睡弟弟再跟你玩好不好。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弟弟兩歲了,也開始進入了語言爆發期,比哥哥提前了整整一年。相比較弟弟一開始說話就比較清楚跟著哥哥學得也很快,而且因為有了帶哥哥的經驗,通常弟弟在玩或者做事的事情,只要沒有什麼危險我們通常不去幹預,謹遵著“除非被邀請,否則永不打擾”的原則,並且交代家人一起監督執行。所以現在的弟弟,做事有條不紊,思路清晰,專注力很強,可以穩穩地坐在小椅子上畫畫,畫得很久很久,規整的不像一個三歲孩子的畫作。弟弟學說話的時候也有很多不規範的時候,比如一次弟弟的腳趾甲有一處撕裂,睡覺的時候,說了一句“我的腳站起來的時候,腳底不疼,但是這幾個爪子有點疼”原來他說的爪子是他的腳趾頭。我給他講了一下人類的腳趾和動物的爪子的區別,最後他高興地說,“原來人有手指頭腳趾頭,只有動物有爪子和蹄子,哈哈,真好玩”類似種種,我們不再給予糾正 ,耐心地聽完,然後引入一個小故事,讓他自己明白自己哪裡說的不合適。後來就出現了,每次爸爸帶著哥倆去海邊回來,兩個小傢伙回來爭先恐後地跟我講述在海邊的奇聞趣事時候,哥哥總是手舞足蹈的肢體語言尤其豐富,弟弟呢,可以言簡意賅的表述出今天發生的一個完整的小故事。兩種表達,兩種愛。 曾經我憂鬱焦慮,甚至恐懼哥哥如果一直這樣下去,小學的拼音讀寫階段他該如何度過。我給他報了線上英語,天真的以為拼音不夠,英文來湊結果發現英文發音依然差強人意,我又開始擔憂這樣下去以後初中高中甚至大學成年依然吐字不清該有多尷尬。直到有一天晚上,哥哥和弟弟都睡著了,哥哥翻了個身,突然說了一句,“媽媽,其實我能說清楚話,我就是怕你又擔心我,我就著急,我一著急,就又說不清楚了”“好的,媽媽知道了,媽媽以後不擔心你了,你可以慢慢說,想好了再說” 原來我的擔憂,給了孩子那麼大的壓力。想起在一篇文章中看到過,“大人對孩子任何的期待,都是一種詛咒。”這樣想來已然是了。我們一直缺少,一種安靜的能力,一種靜等花開的心態,我們希望孩子能夠按照我們的規劃一路走下去,殊不知這給了孩子莫大的壓力,這種壓力掩蓋了孩子身上本來的夢想光芒。龍應臺寫給他兒子安安的一本書《孩子,你慢慢來》,“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

Tags:弟弟哥哥媽媽一邊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