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黑石號”沉船中的唐代陶瓷告訴你古中國擁有你不知道的領土

由 編劇白天 發表于 人文2021-12-06

簡介被撈上來的文物上面多有題識,其中瓷器題有“茶盞子”、“湖南道草市石渚盂子有明樊家記”、“盈”、“勿裡洞壺”、“江心鏡”等

巴山蜀水指的是什麼地方

1998和1999年間,德國“海底探險公司”在印尼勿里洞島海域打撈出一艘名為“黑石號”的阿拉伯沉船,因上面擁有67000多件唐代瓷器而引起轟動。根據瓷器題識的“寶曆二年”,斷定此船沉於公元826年。

勿里洞島位於東南亞南中國海海域,原屬印度尼西亞下面的南蘇門答臘省,後屬印度尼西亞邦加-勿裡洞省。

“黑石號”沉船中的唐代陶瓷告訴你古中國擁有你不知道的領土

沉船撈上來時中國人曾去考察,並掌握了第一手資料。被撈上來的文物上面多有題識,其中瓷器題有“茶盞子”、“湖南道草市石渚盂子有明樊家記”、“盈”、“勿裡洞壺”、“江心鏡”等。有“漢字”說明這是中國瓷器,中國人總得給個交待吧?歷年來中國學者不停地解讀上面的字,最終把沉船裡的瓷器歸功於湖南造和河南造。但由於他們拘泥於小九州視野來研究這些文物,我認為他們的解讀離題萬里,毫無學術價值。我們來看看其中搭眼一看就能判斷出的錯誤。

先說“湖南道草市石渚盂子有明樊家記”這條題識。根據上面的字,學者把帶有這種題識的瓷器解讀為湖南窖石渚窖廠,乍一看,他們的解讀沒有問題,但細一考證,即知他們錯的離譜。唐代湖南的區劃是分散的,共分長沙、武陵、沅陵、澧陽、巴陵、衡山、桂陽、零陵等八郡,屬“潭州總管府”管轄。“湖南觀察使”設於廣德二年(764年),之後才出現“湖南”這個詞。按《元和郡縣誌》記載,湖南觀察使屬江南道管轄,這種區劃至少寶曆二年仍在延續。“湖南”設“道”是清朝年間的事。這裡不考慮國與朝並列的事,退一步說,即便大清國與唐朝並列,今“湖南地”也不可能歸兩個“道”管理。“草市”是個通稱,指處於城郭外的集市。今中國南方古代遍地都是“草市”,根據這個根本判斷不出具體地域。“石渚”也是個籠統的稱呼,即“水中石質小洲”均稱“石渚”。因為湖南有個地古代叫“石渚”,學者把一個泛指扣到另一個泛指上,愣把“湖道道草市”對接“江南道石渚”,於是這批瓷器就成了“湖南製造”。有“湖南”二字,不至於大錯吧?這分怎麼講了,大九州湖南跟小九州湖南相隔千山萬山,方位錯了幾千裡,不能當小錯誤看吧?

“有明”二字索性被有的學者寫成“有名”,這個你得理解,“有名”好註解,“有明”肯定沒法弄嘛!我曾根據古文記載寫一篇文章破譯“未央宮裡有唐宮”的原理,結果一些自媒體合計都沒合計就給斃了,我認為這跟國家的審查標準無關,主要他們想不明白漢宮裡為何會有唐宮。“有明”的真實意思指“明國”,唐朝有明國學都不可能理解這件事,偷樑換柱對他們來說是迫不得已的事。如此考證歷史,你覺得他們會對嗎?

“盂子”被解讀為“茶盞子”,說是泡茶用的。看不到實物,我們不知道唐朝的“盂子”是個什麼樣子,但按古人給“盂子”的定義,它是漱口用具,泡茶喝肯定是糊弄鬼的事。

“樊家記”是個窖號,這個不用考了,外套沒一件合身,褲衩能穿上也是人身的身子。

再說一下瓷器上的題識“盈”。從器皿上解釋,“盈”被《說文解字》釋義為”滿器也“。“滿器”查不到更多的註解,但從“滿”字看,有“盛滿”、“滿族”、“滿月”之意,這批瓷器可視作滿族之物。沒看到有學者解釋這個字,他們顯然覺得不好弄,索性就不弄了。

如果說把“湖南道”扣到“湖南”屬於強行推銷,不解釋“盈”屬於避重就輕,而因題識上的“勿裡洞壺”把其中的一些瓷器扣到河南鞏縣窖廠,則屬於心甘情願宣佈自個弱智了。當然,學者也不是傻子,在結論中加“疑似河南鞏縣燒製”,實際在巧妙地給自個設下脫身之計。河南鞏縣你怎麼勾連也不可能跟“勿裡洞壺”掛上鉤,這個註解毫無解析價值。

若你不明白古中國碼牌的是大九州,即便你不承認這些結論也沒什麼用處,因為把“湖南道”從“湖南”移開,你也找不著該安的地兒。同理,“勿裡洞壺”同樣你在小九州也找不著該安的兒。

錯誤是明顯的,也是卓越的,更是無需討論的。現在咱們就大九州格局來品一下這些題識,未必能夠完全精確,但肯定會讓大家舒服點。

唐代詩人劉禹錫曾寫一詩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主要寫他被貶的那段經歷,其中有“巴山蜀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及“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等句。“巴山蜀水”註釋稱“指四川、湖南、湖北一帶”。據我統計,史上有三個“巴蜀”:一指今四川,一指東南亞蘇門答臘一帶,一指“東非”地中海沿岸。今四川稱巴蜀就不要聊了,這是人所皆知的事。東南亞稱“巴蜀”見《瀛環志略》及《海國圖志》之類的書籍,書中提及“諸葛亮七獲孟獲”發生在東南亞,無疑問這裡是另一個巴蜀。史書又稱孟獲居於“南中”,即表示蘇門答臘一帶的海域又叫“南中”。東南來有“南中國海”,“南中”這個稱呼是恰當的。巴蜀位於地中海、阿拉伯、非洲一帶見古地圖。“巴山蜀水”包含著四川、湖南、湖北等區域,即表明大九州的“湖南”處於“巴山蜀水”中。三個巴蜀地,今四川找不著,你去東南亞,東南亞找不著,你去亞非連線處,若這三個地方找不著,你再尋找第四個“巴蜀地”---這才是人類正常的思維,死抱著小九州啃,表明你是非人類。從出土文物上考量,“湖南道”應處於第二個“巴山蜀水”範圍內,首當其衝在東南亞尋找。唐朝“湖南道”再詭秘總有跡可尋,東南亞及周邊再大也有限,接著再對應“草市”、“石渚”、“有名”、“樊家記”等字樣,它就不可能找不著。提示一下,越南占城是“中國長安”,屬於大明國國都之一,“有明”應該指這裡。

“盈”不用思考即可鎖定“滿族造”。東南亞斯里蘭卡附近的海域稱“渤海”,島上一國名“渤尼國”,東北有“扶余”,交趾又被稱作“扶南”,綜合這些因素可知“渤尼國”即滿族人所建之國。“盈”作為滿器出現在東南亞只能表明它是“渤尼造”。這裡捎帶著說一下,海冬青即滿族圖騰屬於西王母三青鳥之一,這表明滿族人是標準的“大漢人”,屬於正宗華夏族,我們把滿族定義為異族是我們有問題。

“勿裡洞壺”不用說了,船在“勿里洞島”附近海嶼沉下去的,瓷器題識“勿裡洞壺”,即表明是“勿里洞島”的產品,直接去島上找窖場不就結了。

大致地望我已給大家解剖出,這篇文章主要給大家聊瓷器中的大九州格局,找窖場不在這篇文章講述之列。但有一點我提醒大家,瓷器是古中國的專屬產品之一,他在哪裡生產都不影響它是“中國製造”。瓷器證明“湖南道”在東南亞而且真實存在,即在告訴大家古籍和史書基本聊的都是大九州地望。

從節儉成本的角度來說,中國陶瓷設在東南亞、中東,絲綢設在印度是恰當的,都是古中國地盤,這些地區作為生產基地能起到即產即銷的效果,這是一個正常思維的正常考慮。(本文作者:張履琚)

Tags:湖南瓷器九州東南亞題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