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學習】高句麗怎麼讀才是正確的,這些歷史冷知識你一定要知道!!

由 資世拾遺 發表于 人文2021-05-11

簡介高句麗從公元前37年建國,直至公元668年滅國,甚至包括滅國後,到“王氏高麗”建國(公元918年)這之間的252年,其民族成分雜糅了扶余人、契丹、鮮卑、漢人、新羅人等多民族,高句麗政權應該屬於我國曆史上少數民族政權的性質,這從高句麗同中原及

高句麗怎麼讀才是正確的

學過中國歷史的人都知道,涉及到朝鮮的時候,有時候叫高麗,有時候叫高句麗。尤其是高句麗,往往都讀錯。“句”這裡不讀句號的“句”,而是讀“溝”音,“麗”讀“梨”音。怎樣準確區分高麗和高句麗,不再傻傻地分不清,有必要對相關歷史知識瞭解一二。

據百度漢語釋義:高句麗,是古國名,相傳為朱蒙所建。4世紀後強大,公元427年遷都平壤,與新羅、百濟爭雄。隋初,其王受隋冊封為大將軍、高麗王。總章元年(668)為唐所滅。唐曾置安東都護府以統之。不久並於新羅。據百度百科介紹,高句麗,南北朝時期改成高麗,建於公元前37年,其人民主要是濊貊(hùimò)、扶余人和漢人,後又吸收一部分靺鞨(mòhé)人、古朝鮮遺民及三韓人。隋朝時多次被攻打,唐朝時經李世民及其子李治兩朝歷時18年於公元668年滅國。

百度漢語對“高麗”的釋義:高麗是朝鮮半島歷史上的王朝(918-1392),即王氏高麗。外國習慣上多沿用來指朝鮮或者關於朝鮮的。如高麗人、高麗參、高麗紙。據百度百科介紹,高麗,又稱高麗王朝、王氏高麗,是朝鮮半島古代國家之一。公元918年,部下叛亂擁立王建為王,935年合併新羅,936年滅後百濟,實現“三韓一統”。高麗國曆經475年,主體是新羅人,對外先後向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北宋、契丹、金朝、元朝、明朝等大陸國家稱臣。直到1392年,李成桂廢黜恭讓王自立建立了朝鮮王朝。

據相關史料記載,1392年,李成桂推翻高麗王朝,立為王,建立朝鮮王朝。為爭取明朝的支援,李成桂參考了高麗古名“朝鮮”和李父就仕之地“和寧”,遣使請明太祖朱元璋裁定國號。朱元璋認為“朝鮮”是古名,而且“朝日鮮明”出處文雅,因此裁定朝鮮為新國名。

1948年9月9日,朝鮮勞動黨領導人金日成在朝鮮半島北半部建國時,採用了“朝鮮”這一國號,定國名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根據相關史料,可以看出,高句麗被滅國前,人們對它的稱呼,既叫高句麗,又叫高麗、句驪,尤其是隋唐時期,這種稱呼非常普遍。也就是說,在歷史上,高句麗和高麗是一個意思,把高句麗稱呼為高麗是沒有問題的。只是在公元918年因部下叛亂擁立王建為王,這才有了新的高麗王國。為了與之前的高麗王國有所區分,史學家們就把公元668年滅國的高句麗國家不再稱呼為高麗。而把王建當國王的高麗國習慣稱之為“王氏高麗”。

高句麗從公元前37年建國,直至公元668年滅國,甚至包括滅國後,到“王氏高麗”建國(公元918年)這之間的252年,其民族成分雜糅了扶余人、契丹、鮮卑、漢人、新羅人等多民族,高句麗政權應該屬於我國曆史上少數民族政權的性質,這從高句麗同中原及北方政治、經濟、文化的聯絡,不斷接受中原及北方甚至江南政權的冊封,不斷臣屬、朝貢等方面可以得到證明。而到“王氏高麗”時,其民族是以新羅人為主體的,當然,也包括在融合過程中留在朝鮮半島上的少數高句麗人後裔、渤海人、漢人等。

依據《史記·宋微子世家》中的索引解釋,朝鮮是水名,應該是河水的名稱,“於是武王乃封箕子於朝鮮。地因水為名也。而不臣也”。《史記·朝鮮列傳》記載:“朝鮮有溼水、洌水、汕水,三水合為洌水,疑樂浪、朝鮮取名於此也”,即朝鮮的名字,來自洌水,朝鮮是“洌”的古漢語發音。

為了更好理解和掌握,提煉一下知識點:一是名字不能讀錯,高句麗應讀成“高溝梨”音。二是高句麗算是我國地方的少數民族政權性質,而高麗則是屬於附屬國性質。三是高句麗和高麗構成了朝鮮的歷史,二者都是朝鮮的古名。

以上是個人淺學後的觀點。

Tags:高麗高句麗朝鮮滅國新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