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蘇軾的七絕詩《題西林壁》,獨樹一幟,堪稱哲理詩的巔峰之作

由 寶林隨心說 發表于 人文2021-10-12

簡介圖片源自網路天生慧根的蘇軾,經事長智,悟性很高,愈經磨難,意志更堅,他在《題西林壁》詩裡表現出來的高遠的思想境界,不是一時的靈感乍現,而是他的思想情感心性漸趨成熟、日臻完善的體現,他是自悟自覺地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在1101年也就是他在世的最

蘇軾的題西林壁什麼意思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中國文學史上的曠世全才,文列唐宋八大家(蘇門三傑:其父蘇洵、蘇軾本人和其弟蘇轍,共同躋身唐宋八大家,佔近半壁江山,堪稱奇蹟),詩詞冠絕北宋一代,直追、比肩唐代李杜。他的詩詞文賦,高產質優,珠璣篇篇,流光溢彩,“渾涵光芒,雄視百代”。就詩詞哲理高度而言,《題西林壁》堪稱王冠上的寶珠。

蘇軾的七絕詩《題西林壁》,獨樹一幟,堪稱哲理詩的巔峰之作

圖片源自網路

《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首詩是蘇軾1084年5月遊覽廬山時所作七絕,時年48歲。《題西林壁》照例應該是一首寫景詩,但是完全不同於蘇軾十一年前(1073年)蘇軾37歲時的寫景詩傑作《飲湖上初晴後雨》。

《飲湖上初晴後雨》: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這兩首詩有很大的不同。後者是直接透過晴日、雨天水波以及背景山色的雨霧、光影變化,描寫西湖的景緻,巧用擬人手法,不落痕跡地將西湖與古代絕色美人西施聯想到一起,把西湖給寫得活色生香,絕妙無比。

但是,蘇軾在寫這首《題西林壁》的時候,卻沒有直接描寫廬山。這裡有緣由,蘇軾以前從來沒有到過廬山,初見廬山,見未曾見,蘇軾感覺無從下手。而且,雖然沒有到過廬山,蘇軾當然知道唐代大詩人李白留下的絕世無雙的《望廬山瀑布》,當然不願步其後塵。

知道大詩人蘇軾來廬山,附近寺院的僧侶紛紛前來求詩。無奈,蘇軾反覆觀賞吟詠,寫了不少,但都不稱心滿意。及至遊覽到西林寺,蘇軾才靈感迸發,寫出了這首《題西林壁》。

這首絕句,與其說是描寫廬山景色,不如說蘇軾是在為寫廬山而“嘆苦經”。因為蘇軾正面看側面看,層巒疊嶂、山勢逶迤的廬山,實在難以再描繪出比李白更出色的佳句。蘇軾似乎是十分無奈地把自己左右為難的心境,實事求是地鋪陳出來,近看山峰,遠眺山脈,遠近看山了不同,實在看不清楚廬山的真面目啊,原因在哪裡?不就是自己站在群山之中的緣故嘛。

這完全符合蘇軾一貫的以情理入詩的風格,他想透過具有典型特徵的景緻入手,抒發自己的內心感受,借景喻情,引人入勝,可是他眼前卻找不到這樣的切入點。而且,這時候的蘇軾已經不復當年躊躇滿志、奔放豪邁的狀態了。本已佛老在心,又歷經人世滄桑、官場浮沉,面對廬山,他早已失去了往日對新奇事物入眼覺知的視覺敏感,而是仙風道骨,瞭然於胸,脫口而出的不再是詩情畫藝,而是口吐蓮花,禪味十足。蘇軾不僅面對廬山是如此心態,即使在路上偶遇暴雨,他也會神神道道,與眾不同。1082年3月,被朝廷貶到黃州的蘇軾,寫的一首詞《定風波》完全可以佐證。

《定風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時候的蘇軾,早已過了孔子所說的不惑之年,他或許真的早已不惑了。他早已跟普通人不一樣了,人家遇雨便想躲,或是快跑,或是遮風擋雨。而蘇軾卻像著了道一樣,既不跑不躲也不遮擋,勝似閒庭信步,這一點風雨算得了什麼嘛。飽經滄桑的蘇軾,已經具有了一種超然物外的心態了。兩年後的蘇軾,這種狀態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蘇軾的七絕詩《題西林壁》,獨樹一幟,堪稱哲理詩的巔峰之作

圖片源自網路

此時此刻,面對廬山,蘇軾毫無觀賞山光景緻的足夠興趣,心不在焉,只是強打精神而已。面對綿延不絕的廬山峰巒,他倒是品味出了無盡的禪意。他彷彿不是在面對廬山,而像是面對著浸淫既久的朝廷官場,豈止是不識廬山真面目,五迷六道的官場不也一樣麼,身在其中渾然不知覺,跳出界外方知道啊。

蘇軾的七絕詩《題西林壁》,獨樹一幟,堪稱哲理詩的巔峰之作

圖片源自網路

蘇軾的《題西林壁》,絕妙地道出了天機哲理:“旁觀者清、當局者迷”,絕妙地道破了人對大自然萬物認識上的根本侷限性,無論你身在何處、站在哪裡,或高或低,或遠或近,或正或側,你所看到的,都是有侷限性的。可以說,蘇軾這首詩的思想境界,遠遠超出寫景詩借景抒情的範疇,充滿了奧妙哲理玄機。就憑這首詩,蘇軾就足堪擔當思想家哲學家的稱號,何況他才華橫溢,無所不能啊。

蘇軾的七絕詩《題西林壁》,獨樹一幟,堪稱哲理詩的巔峰之作

圖片源自網路

天生慧根的蘇軾,經事長智,悟性很高,愈經磨難,意志更堅,他在《題西林壁》詩裡表現出來的高遠的思想境界,不是一時的靈感乍現,而是他的思想情感心性漸趨成熟、日臻完善的體現,他是自悟自覺地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在1101年也就是他在世的最後一年,他留下了《自題金山畫像》,對自己作了一個“自我總結”,大徹大悟,令人感佩之至,扼腕嘆息。

《自題金山畫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蘇軾的七絕詩《題西林壁》,獨樹一幟,堪稱哲理詩的巔峰之作

圖片源自網路

Tags:蘇軾廬山西林這首源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