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這些非著名古詩之五言絕句(61-70篇),你會背多少?

由 股民李四的投資感悟 發表于 人文2021-08-04

簡介這首詩的中心在第四句,尤其是詩尾的“寒”字,更是畫龍點睛之筆,寓意豐富,深刻表達了詩人對歷史和現實的感受

無因生羽翼千里暫排空什麼意思

唐詩是中國最經典的傳統文化之一,背誦唐詩不僅可以提高個人的文化素養,長期閱讀還能改變一個人的氣質,背誦唐詩,從小時候就開始受到唐詩美感的薰陶 ,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對於未來豐富個人的精神世界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下面小編就開始收集最美最經典的唐詩之五言絕句(61-70篇)

61.相送

(南北朝)何遜

客心已百念,孤遊重千里。

江暗雨欲來,浪白風初起。

這些非著名古詩之五言絕句(61-70篇),你會背多少?

開頭兩句寫詩人臨別時那種長期飄泊異鄉的惆悵孤獨之情。“客心”謂異鄉作客之心;“百念”,謂百感交集。何遜一生仕途並不亨通。他先在揚州刺史、建安王蕭偉幕中掌記室,“後薦之武帝,與吳均俱進俸。後稍失意……自是疏隔。”(《南史》本傳)遂遷安成王蕭秀幕中參軍事,兼尚書水部郎。中丁母憂歸。後又除廬陵王蕭續幕府記室。大約四十歲左右即死去。故其作客異鄉,當與仕途坎坷有關。所謂“百念”,諸如異地思鄉之愁,羈旅行役之苦,仕途渺茫之憂,人情冷暖之感,友朋難捨之念等,皆在其中。不難想見,其心情已經夠沉重了,更何況而今又將孤身一人再度千里奔波飄遊遠方呢!眼前尚有朋友餞行送別,聯句慰勉;頃刻之間,就將煢獨孤舟,餐風飲露了。“孤遊”,既突出自己征途中的孤獨寂寞,又包含著對友朋的無限惜別之情。兩句透過“已”、“重”二字構成遞進關係,進一步加重了這種複雜感情的重量,而與送者臨別依依難捨之情也就隱然蘊藏在字裡行間。

三四兩句,既是寫分手時江上的實景,又是借景寓情,含有象徵意義。江天忽然濃雲密佈,煙靄黯然籠罩江面,一場暴雨即將來臨;“山雨欲來風滿樓”,狂風乍起,江水頓時湧起滾滾白浪。這雲暗天低,煙波浩渺之景,恰與詩人此刻百感交集,愁緒茫茫之情相切;這狂風巨浪,暴雨將臨,不僅是詩人心潮澎湃的感情外化,而且還形象地象徵著、預示著旅途中等待著他的將是江上風雨一般的無窮無盡的艱難險阻、嚴峻考驗。

送行留別這類詩,一般多是以情結出主旨,或惜別,或勸勉,或叮嚀、或祝願。試看《何遜集》中此類篇什亦多如是。如《贈江長史別》:“安得生羽毛,從君入宛許?”《送韋司馬別》:“棄置勿復陳,重陳長嘆息。”《別沈助教》:“願君深自愛,共念悲無益。”《臨行與故遊夜別》:“相悲各把酒,何日同促膝?”《送褚都曹》:“本願同棲息,今成相背飛。”這是何遜為朋友送行。至於他留贈為他送行的朋友,則如《贈韋記室黯別》:“無因生羽翰,千里暫排空。”《相送聯句》三首結尾雲:“一朝事千里,流涕向三春。”“願子俱停駕,看我獨解維。”“以我辭鄉淚,沾君送別衣。”無不以抒情結出主旨。唯這首以景作結,不僅以寫江上實景見工,並且景中寓情,物我融一。比興之意悠遊不竭,耐人尋味。堪稱別具一格。陳祚明評何詩“經營匠心,惟取神會。”(《采菽堂古詩選》卷26)沈德潛亦稱其“情詞宛轉,淺語俱深。”(《古詩源》卷13)殆指此類。

聯句源於相傳漢武帝與臣僚共作的《柏梁臺詩》,但每人各作一句;晉代賈充夫妻聯句,則人各二句;自陶淵明與愔之、循之聯句,才發展為人各四句。南北朝時,聯句之風盛行,鮑照、謝朓、範雲、庾肩吾等人所作皆夥。與聯句相對,凡無人續作或續而未成,則僅存的四句便稱為絕句。“絕句”之名粱代始正式出現,何遜正當其時。此篇不僅兩聯對仗精妙,且詞句精煉、風格清新,短短四句中,既有對過去的回味,對現在的描寫,又有對未來的憂慮,包蘊豐厚,已開唐人五絕氣象。唯所押為仄韻,而平仄尚未完全規範,則又帶有格律詩草創階段的痕跡。

62.憶東山

(唐)李白

不向東山久,薔薇幾度花。

白雲還自散,明月落誰家。

這些非著名古詩之五言絕句(61-70篇),你會背多少?

東山上建有白雲堂和明月堂,所以詩裡那薔薇、那白雲、那明月,都不是信筆寫出的,而是切合東山之景,語帶雙關。李白的詩就有這樣的好處,即使在下筆時要受東山這樣一個特定地點的限制,要寫出東山的特點和風物,但成詩以後,仍顯得極其自然和隨意,毫無拘束之態。

李白嚮往東山,是由於仰慕謝安。這位在淝水之戰中吟嘯自若,似乎漫不經心地就擊敗苻堅百萬之眾於八公山下的傳奇式人物,在出仕前就是長期隱居東山。當匡扶晉室,建立殊勳,受到昏君和佞臣算計時,又曾一再辭退,打算歸老東山。所以,在李白看來,東山之隱,標誌著一種品格。它既表示對於權勢祿位無所眷戀,但又不妨在社稷蒼生需要的時候,出而為世所用。李白嚮往的東山之隱,和謝安式的從政是相結合的。在陶醉自然、吟詠嘯歌之際,並不忘情於政治;而當身居朝廷的時候,又常懷東山之念,保持澹泊的襟懷。李白一生以謝安自期、自比。“北闕青雲不可期,東山白首還歸去。”(《憶舊遊贈譙郡元參軍》)“謝公終一起,相與濟蒼生。”(《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永王東巡歌》),都是在不同的處境和心情下,從不同的角度想到謝安和東山。李白寫這首詩的時候,大約正在長安。唐玄宗親自下詔召他進京,看來是夠禮賢下士的了,但實際上並沒有給他像謝安那樣大展雄才的機會。相反,由於詩人的正直和傲慢,卻招惹了權貴的忌恨。李陽冰在《草堂集序》中說:“醜正同列,害能成謗,帝用疏之。公(李白)乃浪跡縱酒以自昏穢,詠歌之際,屢稱東山。”這就是李白這首詩的背景。從“不向東山久,薔薇幾度花”可以看出,詩人在默算著離開“東山”(實際上指進京以前的隱居之地)的時日。流光如逝,歲月老人。他有像謝安與東山那樣的離別,卻未成就像謝安那樣的功業。因此,在詩人的沉吟中,已經包含著光陰虛度、壯懷莫展的感慨了。當初,詩人告辭東山時,同樣也捨不得丟開那種環境和生活,只不過為了實現匡國濟世之志才暫時應詔而去。但如今在帝城久久淹留卻毫無所成,自然對不起東山的風物。所以“白雲還自散,明月落誰家”兩句中所包含的感情,一方面是嚮往,一方面又有一種內疚,覺得未免辜負了那兒的白雲明月。

63.秋浦歌·其十四

(唐)李白

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

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

這些非著名古詩之五言絕句(61-70篇),你會背多少?

在這首詩裡,詩人飽含激情,唱出了一曲勞動者的頌歌,這在唐詩中是不多見的,因而彌足珍貴。

爐火,舊注有的解釋為煉丹之火,有的說是漁人之火,這些說法都不妥當。清人王琦認為是冶鑄之火,這個看法得到普遍的認同。因為據《新唐書·地理志》記載,秋浦多礦,尤產銀產銅。冶煉之爐火,紅光沖天,故能照耀天地。紫煙獨具色彩的美感。李白喜用此詞。如“身披翠雲裘,袖拂紫煙去”,“素手掏青靄,羅衣曳紫煙”,以及著名的“日照香爐生紫煙”等等。前二例的“紫煙”,是李白神往的仙界中的意象,即所謂紫氣祥雲。後一類則是自然景象。本詩的“紫煙”句,則是對爐火的紅星在紫色煙霧四射飛進的描寫。用“紫煙”而不用“濃煙”,既淡化了冶鑄工匠的艱辛,給這種勞動場景賦予了一層美麗多姿的色彩,又體現了詩人對色彩美的捕捉能力。

“赧郎”一詞,舊時有人認為這是吳語,是“歌者助語之詞”,即是象聲詞,是工匠們歌唱的某一音節。此說難以確證。赧,本指羞紅的臉色,這是對男子的尊稱。“赧”此處引申為“紅”義,“赧郎”指被熊熊爐火照紅的冶煉工匠。這種解釋是通達的。工匠們在寒夜裡,在月光下,仍然辛勤地忙碌著,喊著嘹亮的號子,唱著粗獷的山歌,歌聲在寒夜傳得很遠很遠,在河面上飄飛,在山谷裡迴盪,不但使曠野的氛圍變得熱烈,也驅走了他們自身的疲乏和勞頓,寒夜也似乎不那麼漫長了。

全詩只有二十個字,但傳神寫照,將冶煉工匠的生活與形象刻劃得維妙維肖,動人心絃,詩人對冶煉工人的敬愛與頌揚之情也得到自然的流露。

“爐火照天地”,透過誇張的手法,寫出了冶鑄工場的熱烈氣氛,給全詩定下了熱烈歡快的基調。從畫面上看,形成一個亮點,處於中心位置。這映照天地的爐火,既是工人們勞動的反映,也和他們豪邁爽朗的心情相映襯。“紅星”一句則是對上句的補足,從細節對爐火進行刻畫。著重從色調的紅與紫的對比、星與煙的排比入手,抓住了最富代表性的特徵。而一個“亂”字,更是巧妙而逼真地將火花四濺,紫煙升騰的冶煉場面再現出來。以如此十字便準確生動地概括出一個熱烈喧騰、生機勃勃的場景,不能不歎服詩人的如椽大筆。最後二句,順勢進入對人的描寫。先用“明月夜”照應上文的“爐火”,寫工匠們深夜勞作的艱辛。農人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但冶煉工人們卻不能如此運作。鐵水未化,便不能下崗,夜以繼日才是他們的特點,這不經意的一句,恰到好處地寫出了他們與農民的生活規律及勞動方式的差異來。儘管如此,工人們還是喜歡自己的職業的,當鐵水出爐之時,他們會為自己的傑作而自豪,而歌唱。那聲震寒川的歌曲,就是他們此刻心境的最好說明。這就把勞動者勤勞善良的性格特徵鮮明地表現出來。

64.夜泉

(明)袁中道

山白鳥忽鳴,石冷霜欲結。

流泉得月光,化為一溪雪。

這些非著名古詩之五言絕句(61-70篇),你會背多少?

這首小詩,必須反覆吟味,才會覺得意趣深長。

這首詩描繪了山間夜晚的山泉美景,表現了山的寂靜和生機。整首詩用以動襯靜的方式來寫。

這幅幽靜的山泉夜景,在詩人筆下充滿了活力,一石一水,生氣勃勃,情趣盎然。“山白鳥忽鳴”,應是從王維詩句:“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化出,一輪明月破雲而出,把山嶺照得白皚皚,而月光照進鳥巢,使鳥兒驚詫,鳴叫起來。清靜的山丘傳來鳥叫,更顯幽美。次句既所所感,也點明秋天的時令。霜天月夜,石塊單是看都有冰冷的感覺,而且彷彿秋霜都要冷得凝結了,暗地裡還是照應一個“白”字。最後二句,寫皎潔的月光照在清泉上,那泉水浸染上明月的白色,彷彿淨化了,頓時變成一溪白雪。詩人筆下的山、鳥、石、泉,在優美的月色下,融成一幅絕色的圖畫:幽靜,清冷,空明,爽潔。正是這是白色的基調,渲染了清冷幽靜的氣氛。

詩題為《夜泉》,主要寫的卻是對月色中的山水景物的感覺。“山白”是山在月光沐浴下呈現的色調。一聲鳥鳴劃破寂靜,反而更襯托出寂靜,正像王籍所描繪的“鳥鳴山更幽”的境界。山白而鳥忽鳴,不管兩者有無聯絡,總讓人聯想到王維的詩句:“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這裡沒寫月,但詩人已向我們暗示了月光,下面的景色都由此而生。

“石冷霜欲結”,表現出視覺引起的對觸覺的聯想。清幽的月色灑在石頭上泛起一片冷光,青白青白的像是要凝作霜花。這一句寫得非常虛,由月色在石上的反光產生冷的感覺,同時又由冷和白色幻化出霜的想像,作者在此巧妙地運用了通感的藝術表現手法。

詩人置身於朗月的清輝中,山看上去是白的,石也泛著冷光像要結霜,而石下的泉水呢,被月華映照,銀光閃爍,簡直像是一片雪。古人寫夜泉的詩句很多,因為是在夜裡,一般都用聽覺來表現它,寫它的淙淙流聲。而本詩的作者卻獨從視覺來表現它,不能不說是別出心裁的藝術創造。雪的比喻不僅生動形象,而且暗應上文的“冷”、“霜”,承接十分自然,作者的心思綿密由此可見。

65.春怨

(唐)金昌緒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這些非著名古詩之五言絕句(61-70篇),你會背多少?

這首詩,語言生動活潑,具有民歌色彩,而且在章法上還有其與眾不同的特點:它通篇詞意聯屬,句句相承,環環相扣,四句詩形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達到了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緒論》中為五言絕句提出的“就一意圓淨成章”的要求。這一特點,人所共稱。謝榛在《四溟詩話》中曾把詩的寫法分為兩種:一種是“一句一意”,“摘一句亦成詩”,如杜甫詩“日出籬東水,雲生舍北泥。竹高鳴翡翠,沙僻舞鵾雞”(《絕句六首》之一),屬於此類;另一種是“一篇一意”,“摘一句不成詩”,這首《春怨》詩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王世貞在《藝苑卮言》中更讚美這首詩的“篇法圓緊,中間增一字不得,著一意不得”。沈德潛在《唐詩別裁》中也說:“一氣蟬聯而下者,以此為法。”

但這些評論只道出了這首詩的一個方面的特點,還應當看到的另一特點是:它雖然通篇只說一事,四句只有一意,卻不是一語道破,一目瞭然,而是層次重疊,極盡曲析之妙,好似抽蕉剝筍,剝去一層,還有一層。它總共只有四句詩,卻是每一句都令人產生一個疑問,下一句解答了這個疑問,而又令人產生一個新的疑問。這在詩詞藝術手法上是所謂“掃處還生”。

詩的首句似平地奇峰,突然而起。照說,黃鶯是討人歡喜的鳥。而詩中的女主角為什麼卻要“打起黃鶯兒”呢?人們看了這句詩會茫然不知詩意所在,不能不產生疑問,不能不急於從下句尋求答案。第二句詩果然對第一句作了解釋,使人們知道,原來“打起黃鶯兒”的目的是“莫教枝上啼”。但鳥語與花香本都是春天的美好事物,而在鳥語中,黃鶯的啼聲又是特別清脆動聽的。人們不禁還要追問:又為什麼不讓鶯啼呢?第三句詩說明了“莫教啼”的原因是怕“啼時驚妾夢”。但人們仍不會滿足於這一解釋,因為黃鶯啼曉,說明本該是夢醒的時候了。那麼,詩中的女主角為什麼這樣怕驚醒她的夢呢?她做的是什麼夢呢?最後一句詩的答覆是:這位詩中人怕驚破的不是一般的夢,而是去遼西的夢,是惟恐夢中“不得到遼西”。

到此,讀者才知道,這首詩原來採用的是層層倒敘的手法。本是為怕驚夢而不教鶯啼,為不教鶯啼而要把鶯打起,而詩人卻倒過來寫,最後才揭開了謎底,說出了答案。但是,這最後的答案仍然含意未深。這裡,還留下了一連串問號,例如:一位閨中少女為什麼做到遼西的夢?她有什麼親人在遼西?此人為什麼離鄉背井,遠去遼西?這首詩的題目是《春怨》,詩中人到底怨的是什麼?難道怨的只是黃鶯,只怨鶯啼驚破了她的曉夢嗎?這些,不必一一說破,而又可以不言而喻,不妨留待讀者去想象、去思索。這樣,這首小詩就不僅在篇內見曲折,而且還在篇外見深度了。

如果從思想意義去看,它看來只是一首抒寫兒女之情的小詩,卻有深刻的時代內容。它是一首懷念徵人的詩,反映了當時兵役制下廣大人民所承受的痛苦。

66.尋胡隱君

(明)高啟

渡水復渡水,看花還看花。

春風江上路,不覺到君家。

這些非著名古詩之五言絕句(61-70篇),你會背多少?

這首詩寫作者去訪問友人,一位姓胡的隱士。但詩中並沒有寫這位隱士的生活情況,而饒有興致地寫一路上領略到的春光,一道道水,一簇簇花。一陣陣春風,彷彿他是全心全意在春遊似的。令人不知他意在尋春還是“尋胡隱君”,這是詩趣所在。

從“渡水復渡水,看花還看花。”可知到胡隱君家路途不近,然而一路風光卻非常幽美。渡水”、“看花”,實在是太簡略的敘寫,然而透過疊句法,卻能給人以山重水複、柳暗花明的繁複與變化之感;“復”、“還”字的勾勒,給人“總想看個夠,總也看不夠”的感覺,而不是厭倦其多。第三句展現了一條路,即到胡家的路。“春風江上”的定語,概括地點出了時間和環境,要不斷地渡水過橋,可見那江是曲曲彎彎的,路也是曲曲彎彎的,並不直直。行人一點也不必為行程發愁,一路的春光已足以消除他的疲勞。只有這三句,這首詩還算不得好詩,最妙的還在三句之後,“不覺到君家”這一句,它不僅是說,因為看花看水,不知不覺來到胡家。一點兒也不感覺路遠;而且意味著詩人到了胡家才回過神來,彷彿直到這時他還沒有看夠似的,幾乎已經忘了此行的目的是什麼。《世說新語·任誕》記載晉代名士王子猷居山陰,雪夜思念友人戴逵,遂連夜乘船往,經一夜到達,到不見戴而返,說什麼“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其實八成是因剡中雪月並明,轉移了王子猷的興趣,才造成了這一任誕之舉。此詩的抒情主人公,雖然沒有中止訪友行動,但興趣轉移,卻與那個故事同致。故同樣耐人尋味。“不覺到君家”,突然換了二人稱語氣,似乎是和胡隱君見面後寒暄的話。他一面說著“今天不知怎地一下子就到你家了”,一面還在為沿途的風光興奮不已。這情景就活現在讀者面前似的。

67.滯雨

(唐)李商隱

滯雨長安夜,殘燈獨客愁。

故鄉雲水地,歸夢不宜秋。

這些非著名古詩之五言絕句(61-70篇),你會背多少?

這首《滯雨》是一首羈旅詩。“獨在異鄉為異客”,孤單寂寞的處境本就容易滋生鄉愁,更何況還是在秋雨綿綿的深夜?歸思難收,歸期無定,歸夢不宜,這一切並不都是因為“滯雨”的緣故。

首句“滯雨長安夜”交代時間地點和緣由,意思是說,下雨了,今夜只好滯留在長安。但詩人為什麼不說“夜雨滯長安”呢?因為將“滯”字提前,不僅更能體現雨下得久,還能突出夜的漫長,好像是厚實、纏綿的雨連時間的腳步也阻礙了,遲遲不能到黎明。歸心似箭,但偏偏又碰上似乎永無休止的連夜雨,給人一種無法排遣的無奈、凝重之感。也為後面的“客愁”、“歸夢”蓄勢。

“殘燈獨客愁”描寫場景:一盞燈油將盡的孤燈之下,坐著一個滿臉愁容的獨客。“殘燈”,不僅不能給人以光明、溫暖的感覺,與外面無盡的雨夜相比,它反而更讓人覺得淒涼、憂傷。燈已殘,說明獨坐已久;獨坐久,說明客難眠;客難眠,說明鄉愁深。“殘燈獨客”與前面的“滯雨夜”共同營造出一種朦朧迷離、孤寂悽清的氛圍,在這樣的意境下,遊子很自然會想到自己的故鄉。

“故鄉雲水地”是虛寫,是故鄉在雲水相接的蒼茫遼闊之地嗎?是故鄉有云重水復遙遠的阻隔嗎?還是故鄉根本就不存在於現實,而只在自己如行雲流水般飄渺的鄉思中嗎?這一句體現了詩人特有的朦朧性,怎麼理解似乎都可以,怎麼理解都給人一種真實而親切的感受。

“歸夢不宜秋”是直抒感慨,語似直切,實則含蓄。雨夜客居,殘燈獨坐,正是思鄉夢迴的“好”時候,為什麼“不宜秋”呢?因為在詩人眼中,秋就是愁,秋風秋雨秋雲秋水,無一不令詩人愁腸百結,在滿目愁景的季節,在滿懷愁緒的夢中,即使回到故鄉,還不是一樣愁苦?算了吧,不做歸鄉夢也罷!其實,這樣的夢,在任何季節做都是“不宜”的。詩人在此說“不宜”,其實是“最宜”,有正話反說、不言神傷之妙。

全詩主旨為思鄉。前兩句謂客居長安因天雨而行動受阻,獨對殘燈憂愁不寐,思念故鄉;後兩句推進一層,謂故鄉本是煙樹晴嵐、碧水縈迴之地,可是正值秋雨綿綿之時,即使夢迴故里,所見也是霪雨霏霏,故歸夢也不宜當此風雨瀟瀟之秋也。

如果用知人論詩、以意逆志的方法來讀這首《滯雨》,那麼,“滯雨”是長期糾纏詩人的牛李兩黨的紛爭與非議;“客愁”是詩人長期受到排擠壓制,難以實現抱負理想、懷才不遇的憤懣,以及對自己前途命運的迷惘和憂慮;“故鄉”是詩人心中理想的歸宿,是才顯志成的美好境界。“歸夢不宜”是不應該輕易放棄和退卻,而應該再堅持等下去,孤獨愁苦之後,一定會有雨過天晴的時候。“歸夢不宜”意為“長安宜留”,在京城之內、天子身邊,機會總比“雲水”之地要多一些吧。這裡理解,意思就完全兩樣了。所以也可以說《滯雨》是一首託雨言志、寄意深遠的“詠物詩”。

68.於易水送人

(唐)駱賓王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這些非著名古詩之五言絕句(61-70篇),你會背多少?

該詩描述作者在易水送別友人時的感受,並借詠史以喻今。整首詩寓意深遠,筆調蒼涼。

第一聯“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道出詩人送別友人的地點。“壯士發衝冠”用來概括那個悲壯的送別場面和人物激昂慷慨的心情,表達了詩人對荊軻的深深崇敬之意。此時在易水邊送別友人,想起了荊軻的故事,這是很自然的。但是,詩的這種寫法卻又給人一種突兀之感,它捨棄了那些朋友交往、別情依依、別後思念等等一般送別詩的常見的內容,而是芟夷枝蔓,直入史事。這種破空而來的筆法,反映了詩人心中蘊蓄著一股難以遏止的憤激之情,借懷古以慨今,把昔日之易水壯別和此刻之易水送人融為一體。從而為下面的抒情準備了條件,醞釀了氣氛。

第二聯“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是懷古傷今之辭,抒發了詩人的感慨。這首詩的中心在第四句,尤其是詩尾的“寒”字,更是畫龍點睛之筆,寓意豐富,深刻表達了詩人對歷史和現實的感受。“寒”字,寓情於景,以景結情,因意構象,用象顯意。景和象,是對客觀事物的具體描繪;情和意,是詩人對客觀物件在審美上的認識和感受。詩人在自然物件當中,讀者在藝術物件當中,發現了美的客觀存在,發現了生命和人格的偉大表現,從而把這種主觀的情和意,轉移到客觀的景和象上,給自然和藝術以生命,給客觀事物賦予主觀的靈魂,這就是詩歌創作和欣賞當中的“移情作用”。“寒”字正是這種移情作用的物質符號,這是此詩創作最為成功之處。詩人於易水岸邊送別友人,不僅感到水冷氣寒,而且更加覺得意冷心寒。詩人在“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偉大孤獨中,只好向知心好友傾訴難酬的抱負和無盡的憤懣。詩人感懷荊軻之事,既是對自己的一種慰藉,也是將別時對友人的一種激勵。這首詩題為送別,可又沒有交待所別之人和所別之事,但“慷慨倚長劍,高歌一送君”的壯別場景如在眼前。所詠的歷史本身就是壯別,這同詩人送友在事件上是相同的。而古今送別均為易水河岸,在地點上也是相同的。這兩句詩是用對句的形式,一古一今,一輕一重,一緩一急,一明一暗,兩條線索,同時交待,易水跨越古今,詩歌超越了時空,最後統一在“今日水猶寒”的“寒”字上,全詩融為一體。既是詠史又是抒懷,充分肯定了古代英雄荊軻的人生價值,同時也傾訴了詩人的抱負和苦悶,表達了對友人的希望。詩的構思是極為巧妙的。

從詩題上看這是一首送別詩,從詩的內容上看這又是一首詠史詩。這首詩題目雖為“送人”,但它並沒有敘述一點朋友別離的情景,也沒有告訴讀者送的是何許人。然而那所送之人,定是肝膽相照的摯友。因為只有這樣,詩人才願意、才能夠在分別之時不可抑制地一吐心中的塊壘,而略去一切送別的常言套語。駱賓王長期懷才不遇,佗傺失志,身受迫害,愛國之志無從施展。他在送別友人之際,透過詠懷古事,表達對古代英雄的仰慕,也寄託自己對現實的深刻感慨,傾吐了自己滿腔熱血無處可灑的極大苦悶。全詩以強烈深沉的感情,含蓄精煉的手法,擺脫了初唐委靡纖弱的詩風影響,標誌著唐代五言絕句的成熟,為唐詩的健康發展開拓了道路。

69.遺愛寺

(唐)白居易

弄石臨溪坐,尋花繞寺行。

時時聞鳥語,處處是泉聲。

這些非著名古詩之五言絕句(61-70篇),你會背多少?

“弄石臨溪坐,尋花繞寺行。”這兩句是說是說詩人在小溪邊玩賞那些奇形怪狀的溪石,微風吹來花香撲鼻沁人心脾。詩人四處張望卻不知花在何處,於是詩人繞寺而行,一路上漫步尋花,“時時聞鳥語,處處是泉聲”,這裡山光水色無限美好。小鳥的啾啾聲十分動聽,溪水汩汩流淌不絕於耳。這一切,讓詩人感到心曠神怡。

這首寫景抒情的短詩,詩人將石、溪、花、鳥、泉等多種自然景物有機地組合在一起,描繪了一幅清新秀麗、生機勃勃的圖畫,勾勒出遺愛寺令人神往的風景,又透過“弄”“尋”“行”等細緻的動作描寫刻畫,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之情。

詩歌兩聯雖然皆為對仗,但由於詩人善於運用動詞,並在第二聯中,及時變換句式結構,因而使得詩歌既具有整飭之美,同時又充溢著一種流動的、活潑的詩意。生動地表現了遺愛寺周圍生機盎然,清幽雅緻的環境氣氛。抒發了作者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熱愛之情。

70.歸雁

(唐)杜甫

東來萬里客,亂定幾年歸?

腸斷江城雁,高高向北飛!

這些非著名古詩之五言絕句(61-70篇),你會背多少?

“東來萬里客,亂定幾年歸?”點明瞭時間和客居情況,表達急切渴望迴歸故鄉的心情。安史之亂以後,八年來,杜甫帶著一家老小背井離鄉,從長安、洛陽、秦州輾轉流離到四川成都。詩中“東來”二字亦作“春來”。這年初春,他在川北的閬州漂泊時,就已經作好了準備,打算由水路下渝州出峽,以便回河南老家。但由於老朋友嚴武第二次到成都任東西川節度使,邀請杜甫到成都,於是打消了出峽的念頭,舉家重新遷回成都草堂居住。“萬里客”三字,飽含著經年奔波的悽楚況味和濃烈的鄉思之情。此時,安史之亂已經平息,按說應當回家了。他在不久前寫的“生平第一首快詩”(浦起龍語)《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中,就滿懷激情地表示過:“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如今又來到成都,早就縈繞於懷的回鄉之願,不知要到何年才能實現?一個問句,表現了詩人渴望回鄉而不能的急迫心情。

正當詩人為鄉情所苦、愁思百結的時候,一隊隊大雁正從濱臨錦江的成都上空,高高地向北歸飛。“高高”有自由自在、暢通無阻之意。大雁北飛之地就是中原地帶,它既是作者故鄉的所在地,也是唐王朝中央政權的所在地。詩人想到大雁一年一度地回到故鄉,而自己卻多年滯留異地,不禁愁思縷縷。

這首詩短小精悍,含義雋永,餘味無窮。這原因,一方面是詩人將自己的一片真情,融於字裡行間,在平易樸實的語言裡,蘊含著強烈的激情。另一方面,寫歸雁的詩,往往都是先從大雁本身著筆,然後再抒發議論,然而這首詩卻是先寫思歸的心情,一開始就直抒胸懷,先給讀者一個思想的強烈印象,然後再將描寫的筆觸對準空中的大雁,讓生動的形象去充分體現作者的思想,給人以具象化的感覺,先賦而後興。

不僅使情景交融,也使思鄉戀國之情表達得更為強烈,更為深長。另外,在絕句格式上,這一首採用了對起散結的方式。盛唐絕句重散行,四個散句起承轉合,句與句之間不講究對偶。而此詩一、二句用了對偶。後兩句用散句,又純任天然。這樣,在形式上把精巧與自然二者有機結合起來,讀來節奏優美,“神味高遠”(浦起龍語)。杜甫“常常把絕句作為遣興手段,即興漫成,但這並不妨礙他在形式上有意識進行多種嘗試。”(周嘯天《唐絕句史》)從這首五言絕句中,也可以看出杜甫“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創作態度。

Tags:詩人這首東山送別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