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從志同道合到分道揚鑣;曹操的諍諍摯友為何要背叛他的一片赤城?

由 荃全影視 發表于 人文2021-08-02

簡介興平元年(194年)夏,曹操再次征討陶謙時,留守東郡的陳宮立即聯合張邈迎接呂布為兗州牧,一時之間兗州各地群起而變,只剩鄄城、東阿、範縣三城在夏侯惇、荀彧、程昱的死守之下沒有叛變曹操

七滅諍是什麼意思

導讀

常言道“世間沒有永久的朋友,也沒有永久的敵人。”就拿曹操、袁紹、張邈這幾個曾經的發小,少年的玩伴來說,他們關係的發展,真是很好地印證了這句至理

俗語

。他們曾經放任不羈頑劣到去偷人家的新娘子,純真的少年友情成人後又發展為志同道合的戰友、合作伙伴,最後在群雄爭霸中,袁紹、張邈卻都被“善權術,懂機變”的曹操消滅。真是世事多變,人生無常。今天就來和大家聊聊,不曾背叛張邈的曹操,卻被張邈背叛了。張邈為啥要背叛曹操?

因行俠仗義而傾家蕩產

張邈

,字孟卓,出身名門世家,是今山東東平縣人。年少時喜歡行俠仗義,救助貧困,扶危濟弱,因此弄得傾家蕩產。但此種行為卻為他贏得了極高的聲譽,豪俠勇敢的年輕人,都願意聚集在他手下,聽從他的號令指揮,被時人稱為

“八廚”

之一,各位不要誤會,這可不是八個廚子之一,乃是八個仗義疏財的名人之一。這裡的“廚”有以財救助貧弱的意思。所謂的“八廚”是度尚、張邈、王考、劉儒、胡母班、秦周、蕃向、王章八人,其他人與本文無關,這裡不展開敘述。他因名氣被朝廷徵召先任用為騎都尉,不久因功被提升為陳留太守。

從志同道合到分道揚鑣;曹操的諍諍摯友為何要背叛他的一片赤城?

張邈

與曹操志同道合,同倡討董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兵入洛陽,廢少帝立劉協為獻帝,禍亂朝綱,文武百官敢怒不敢言。

曹操

張邈

首先起兵征討國賊董卓,

汴水之戰

中,由於曹操兵力和董卓軍力相比,懸殊太大,所以曹軍大敗。張邈所派將帥

衛茲

(也是曹操起兵的資助人)也在此戰中,戰死沙場。而作為關東聯軍盟主的

袁紹

,此時由於地位顯赫,便漸漸變得傲慢自大,目中無人,張邈看不慣這個發小的做派,時常責備他。心胸狹窄的袁紹,不能容忍張邈的責備,認為張邈故意治他難看,讓他沒面子。

從志同道合到分道揚鑣;曹操的諍諍摯友為何要背叛他的一片赤城?

曹操

於是,便派曹操去把張邈殺了,曹操沒有聽從袁紹的命令,反而勸說袁紹:“我們三人是從小到大的朋友,無論如何都應該容納他。再說方今之時天下大亂,正是用人之際,兄弟之間不應互相殘殺!” 張邈知道此事後對曹操又感激又敬重。

兩人曾是是生死相交的諍諍摯友

初平四年(193年),曹操第一次東征

陶謙

,臨行前對家人說:“我如果戰死沙場不能歸來,你們可以去投靠我的發小張邈!”可見曹操把張邈看作是可以託付生死的摯友。結果曹操戰勝而歸,見面後,兩人好像生死重逢一般,相視而泣。他們的感情就好到這個地步!

《三國志·張邈傳》載:太祖之徵陶謙,敕家曰;“我若不還,往依孟卓。”後還,見邈,垂泣相對。其親如此。

兩人感情此時達到高潮,自此以後則漸行漸遠,直至操刀相向。

從志同道合到分道揚鑣;曹操的諍諍摯友為何要背叛他的一片赤城?

陳宮

經不住陳宮挑撥,叛曹操而迎呂布

張邈,袁紹、曹操的發小,對於一開始起兵討董就做盟主的袁紹的高傲自大很不以為然,所以敢當面指責;對於現在正逐漸發展壯大的曹操,心裡是漸漸冷淡。曹操一直依附於袁紹,而袁紹幾次讓曹操誅殺張邈,曹操雖然沒聽從袁紹的,可是誰知道曹操哪一天會不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為袁紹殺了張邈呢?這是張邈心裡一直不安的地方。而反覆無常的

呂布

自殺了董卓以後,一直以袁家恩人自居。其實人家袁家很拿他不當回事,並不把他當做自己的恩人。

從志同道合到分道揚鑣;曹操的諍諍摯友為何要背叛他的一片赤城?

程昱

所以無論呂布在李傕郭汜追擊下逃出長安後是投奔袁術還是投奔袁紹,人家根本就是待理不理。呂布很沒意思,就決定去投奔素來關係不錯的

張揚

,路過張邈領地陳留。

《後漢書·呂布列傳》載:紹聽之,承製使領司隸校尉,遣壯士送布而陰使殺之。布疑其圖己,乃使人鼓箏於帳中,潛自遁出。…道經陳留,太守張邈遣使迎之,相待甚厚,臨別把臂言誓。

張邈竟然派人迎接呂布,讓呂布到他那裡做客,對呂布還非常的親厚。呂布走時,張邈還戀戀不捨,兩人握手盟誓結為盟友了。盟什麼誓,那還不是將來你若有難我幫你,我若有難你幫我,大家互相幫助互相扶持之類。

從志同道合到分道揚鑣;曹操的諍諍摯友為何要背叛他的一片赤城?

呂布

三國志·張邈傳》載:呂布之舍袁紹從張楊也,過邈臨別,把手共誓。紹聞之,大恨。

他們盟誓這事兒都傳到袁紹那裡了,作為袁紹的附庸曹操能不知道?何況曹操對呂布也是很不感冒的。不過曹操對此應該也無所謂,只會認為他們結盟是針對他們的共同敵人袁紹而已。後來發生的一件事,就是曹操殺了名士邊讓一家,這激起了兗州士人的強烈不滿,他們對

陳宮

奉迎曹操為兗州牧意見很大。陳宮很後悔,後悔自己看錯了人,為了彌補自己的過失,陳宮決定趕跑曹操這個兗州牧,再重新找一個符合大家口味的。陳宮手裡也沒兵,只能鼓動別人,於是他就去找張邈。

《三國志·張邈傳》又載:宮說邈曰:“…君以千里之眾,當四戰之地,撫劍顧眄,亦足以為人豪,而反制於人,不以鄙乎!…呂布壯士,善戰無前,若權迎之,共牧兗州…此亦縱橫之一時也。”邈從之。

從志同道合到分道揚鑣;曹操的諍諍摯友為何要背叛他的一片赤城?

陶謙

從這段陳宮的鼓動文辭可以看出,其實張邈對於發小曹操官在自己之上是不服氣的,而陳宮說他足以做人傑,不要受制於曹操。張邈的小野心被陳宮鼓吹的膨脹起來了!呂布一介武夫,有勇無謀,暫且迎接他過來名義上讓他當兗州牧,實際利用其勇武幫著攻打對抗曹操,以後再想辦法讓張邈取而代之成為兗州牧。所以由此可以看出張邈叛變曹操有兩點原因:

一是怕曹操最終會為了袁紹而謀害自己;二是張邈其實一直是有野心的,對屈居於曾經的發小袁紹、曹操手下心有不甘。

從志同道合到分道揚鑣;曹操的諍諍摯友為何要背叛他的一片赤城?

衛茲

這一點,其實我的前片文章中的當時還是少年的陳留人高柔都看出來了。

《三國志·高柔傳》載:柔留鄉里,謂邑中曰:“

.....

而張府君先得志於陳留,吾恐變乘間作也,欲與諸君避之。”眾人皆以張邈與太祖善,柔又年少,不然其言。

但是張邈叛反曹操,在武力上還是有點吃力,所以他同意陳宮的建議暫迎呂布,利用其勇武以為這次叛變曹操事成做保證。興平元年(194年)夏,曹操再次征討陶謙時,留守東郡的陳宮立即聯合張邈迎接呂布為兗州牧,一時之間兗州各地群起而變,只剩鄄城、東阿、範縣三城在

夏侯惇、荀彧、程昱

的死守之下沒有叛變曹操。曹操聽聞自己的大後方反了,無心再與敵人周旋,回師濮陽與呂布交戰。

從志同道合到分道揚鑣;曹操的諍諍摯友為何要背叛他的一片赤城?

夏侯惇

兩軍對峙一百多天不分勝負。這次兗州叛亂給曹操打擊很大,使其霸天下的雄心差點偃旗息鼓,為了求助袁紹都差點把家屬送往鄴城做人質了,幸虧程昱阻止了他,才有了後來的東山再起。最終曹操在兩年之內,終於將全部失地收復,並在鉅野打敗呂布。張邈與呂布敗後一起逃跑,張邈留下弟弟

張超

在陳留郡雍丘保護家眷。呂布投奔在徐州的劉備,暫住下邳。張邈前往袁術處搬取救兵好救出雍丘的家人,但在前往袁術處的路上被部下殺死。

從志同道合到分道揚鑣;曹操的諍諍摯友為何要背叛他的一片赤城?

荀彧

這個部下早不叛晚不叛,在張邈離開呂布前往袁術處的路上叛了?是不是曹操的奸細?或者是張邈部下被曹操收買了?或是被袁紹收買了?總覺有點蹊蹺。

《三國志·張邈傳》載:邈詣袁術請救未至,自為其兵所殺。

裴松之注引《獻帝春秋》載:袁術議稱尊號,邈謂術曰:“漢據火德,絕而復揚…何為舍此而欲稱制?恐福不盈眥,禍將溢世。…當此之時,求為孤犢不可得也!

這另一種說法,好像又說張邈不是被部下叛變而殺,而是他到了袁術處還做了袁術的賓客,並勸諫袁術不要稱帝,那他可能是被袁術所殺?或者是袁術與曹操交戰時,死於前線?後曹操在包圍雍丘數月攻破城池以後,斬殺了張超及其全家。據《武帝紀》記載,張超是自殺,而張邈被夷三族。

從志同道合到分道揚鑣;曹操的諍諍摯友為何要背叛他的一片赤城?

袁紹

結語

從張邈一生的事蹟可以看出,曹操未曾背叛張邈,而張邈

背叛了曹操。經此背叛,從此曹操再不完全相信別人,遇事總留三分在心裡。

從張邈一生的事蹟也可以看出,張邈沒有識人的智慧,他看不出曹操是一代雄主,更不會輕負對他有情有義之人。張邈識人不清還表現在他本來大好的前程,卻願意去和呂布混在一起,自壞名聲,又在失敗後去找袁術救助,找的人一個不如一個,最終也只能窮途末路。

從張邈一生的事蹟

可以看出,張邈小有野心不甘平庸,但他也確實沒有稱霸天下的才能。一個陳宮挑撥離間,他就拋棄了和曹操曾經堅實的友情,想當兗州牧又利用呂布的武力算計呂布。文沒文,武沒武,這點才能吞得下天下嗎?

參考文獻:《三國志》、《後漢書》、裴松之《三國志》注

Tags:張邈曹操呂布袁紹陳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