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魯肅為東吳提出戰略規劃並促進孫劉聯盟,還有俠義心腸

由 冬天的風雨 發表于 人文2021-07-05

簡介縱觀魯肅的政治生涯,他可謂東吳政權的頭號功臣:能為年輕而迷茫的孫權擬定發展藍圖,能在千鈞一髮的赤壁之中一手促成了孫劉聯盟,能為了東吳的利益費盡心思拉住劉備集團

孫劉聯合一共多少人

歷史上真實的魯肅,作為周瑜的接班人,堪稱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即使放在整個三國政治大舞臺上,他也是位值得稱道的出色人物,甚至是決定三國走向的勝負手。

首先,魯肅身上,具備同時期絕大部分人沒有的優點:俠義。

東漢末年的亂世,劉氏皇室連自身的正常執行都無法保證,對於社會秩序更是失去了最基本的掌控與維持,曾經相對健全的社會運作蕩然無存,淪為了一個極度弱肉強食、公平正義日漸稀缺的時代。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那種急人所急、能解人於危難的“俠”再度受到了人們的歡迎,也有不少梟雄順勢而為、以這種人設登上歷史舞臺,最為知名的就是被稱為“公族豪俠”的袁紹。而魯肅也具備這種品質,而且更可貴的是,他行俠的目的並不是為了發展自己的勢力。

魯肅家庭生活優越,在太平年代就經常樂善好施。而隨著天下大亂,他沒有像一些梟雄那樣利用手裡的錢糧豢養個人武裝,而是“以賑窮弊結士為務”,他大量散發家中財物,甚至出賣田產,目的只是為了救濟窮人、結交士人。

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故事,就是他對周瑜“指囷相贈”。囷,是古時候一種圓形的穀倉,當時魯肅家中只有兩囷米,每囷三千斛。擔任居巢縣縣長的周瑜受困於物資不足,於是帶著幾百人前來請求魯肅資助糧食。魯肅隨手一指,把自己的一半糧食送給了對方。這種慷慨豪邁、不拘小節的性格讓周瑜印象深刻,從此兩人結成了至交好友。

魯肅為東吳提出戰略規劃並促進孫劉聯盟,還有俠義心腸

事實證明,魯肅並不是瞎大方,而是有識人知人的智慧;他懂得“投資”有潛力的才俊,而不會投靠看似風光、實則難成大事的“大人物”。

比如袁術曾仰慕魯肅的名聲、任命其為東城縣長。當時的袁術的勢頭正猛,被很多人視為能夠左右天下的人物,但魯肅敏銳察覺出這些人缺乏制度、法紀,未來不可能走得遠,於是果斷帶著100多位老弱、俠氣少年投奔周瑜。後來正是經由周瑜的引薦,魯肅見到了孫權,並提出了可媲美《隆中對》的《榻上策》。

這就是魯肅最耀眼的智慧與功績:東吳發展戰略的規劃師與推進者。

史料中記載了魯肅與孫權的兩次經典對話,兩次都對東吳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第一次,是他在建安五年(200年

被周瑜引薦後對孫權提出的一番論述,由於這一場景發生於倆人“合榻對飲”時,所以後世稱之為《榻上策》。

當時的孫權年僅18歲,繼承家業不久,雖然飽含滿腔壯志,但受限於實力、閱歷不足,對於未來如何發展前景甚是迷茫,保守地提出了“

今漢室傾危,四方雲擾,孤承父兄餘業,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顧,何以佐之

”的想法,即學習匡扶周王室的齊桓公、晉文公,說白了,自己沒有爭奪天下的野心。

但魯肅一針見血,他分析了天下的格局,指出曹操類似於秦末的項羽;如果要戰勝這樣的人物,以臣子的身份扶持君主這一路子根本行不通,必須得學習劉邦、以建立帝業目標,才能充分調動更多人的力量。

魯肅為東吳提出戰略規劃並促進孫劉聯盟,還有俠義心腸

長遠目標是這樣,但短期內則要實事求是,選定最科學的發展方式。魯肅作出了“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的大膽論斷,並提出了具體路線圖:第一步,不冒頭、不張揚,首先立足於自保,“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第二步,趁機討伐劉表、佔據長江以南,實現與曹操、劉璋鼎足三分天下的格局。

這次談話,先於諸葛亮7年提出了三分天下的理念,充分體現出了魯肅一流戰略家的水準。後來,天下的走向果真如魯肅料想的那樣定型,只不過劉璋換成了劉備。

自此之後,魯肅就成了孫權的心腹,並且在8年後再次透過一次談話,幫助孫權將三分天下的設想變成了現實。

建安十三年(

208年

,曹操掃平江南的雄心壯志,揮師數十萬南下。為了“不戰而屈人之兵”,他給孫權寫了一封霸氣十足的信函,驕傲而囂張地聲稱“奉辭伐罪,旄麾南指,劉琮束手。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

威懾於曹操長期以來的威名與雄厚實力,東吳群臣無不戰戰兢兢,當初孫策留下的肱股之臣張昭更是帶頭主張投降。孫權正猶豫不決之際,魯肅再次清醒地點出了孫權的最大困局:眾人身為臣子,降曹後照樣能當官發財;孫權作為君主,投降後則只有一個下場。

一語驚醒夢中人,孫權定下決心聯合劉備、對抗曹操。

而達成、維持孫劉聯盟的頭號功臣,也正是魯肅

魯肅為東吳提出戰略規劃並促進孫劉聯盟,還有俠義心腸

在赤壁之戰前,魯肅就對荊州的動盪局勢進行了分析判斷,先知先覺地得出了劉表兩個兒子成不了事、劉備至關重要的論斷,隨後以弔唁劉表的名義前去聯絡劉備,首次傳遞出結盟的意願。

史料記載,當時正疲於奔命的劉備聽完魯肅帶來的方案後,“甚歡悅”,並隨即派諸葛亮渡江拜見孫權詳談細節。正是因魯肅此行,孫、劉聯盟定型,奠定了其後赤壁之戰的格局。

而在隨後,為了團結盟友對抗曹操這一強敵,魯肅為穩固孫劉聯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並提出了將荊州借給劉備這一天才的構想。

當時,孫權勢力並不能完全控制荊州,劉備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打著劉琦的旗號在當地聯絡豪傑,曹操雖然受挫、但卻仍在北方虎視眈眈。這種情況下,對東吳最有利的方案,莫過於以自己無法吃下的土地、來扶植起劉備這一餓狼,來幫助自己對抗曹操這隻猛虎。

我們看一項政治博弈手段正確與否,不能看一城一地的得失,僅從敵人的反應就能得出真實的評判:當曹操聽說孫權把荊州借給劉備時,“方作書,落筆於地”,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的一代梟雄曹操,之所以如此驚惶不安,那是因為他明白,從此之後,自己再也無法涉足江南了。

魯肅為東吳提出戰略規劃並促進孫劉聯盟,還有俠義心腸

而這一切的操盤手,正是魯肅。巧妙利用盟友的力量,幫助東吳完成戰略佈局,這正是一流政治家的高超手段。

隨後,面對日益強大的劉備集團,魯肅為了保證大局,使出全身解數鞏固孫劉聯盟的穩固,甚至不惜顯得委曲求全、忍辱負重。比如面對蠻橫的關羽,他始終保持了頭腦的清醒,不卑不亢、有理有節,即不跟對方撕破臉,也不一味忍讓;最終劉備也做出了讓步,聯盟關係暫時維持,則是對雙方均最有利的結果。

縱觀魯肅的政治生涯,他可謂東吳政權的頭號功臣:能為年輕而迷茫的孫權擬定發展藍圖,能在千鈞一髮的赤壁之中一手促成了孫劉聯盟,能為了東吳的利益費盡心思拉住劉備集團……

可以說,魯肅對三國曆史的發展程序產生了重要影響。對於他的眼界與功勳,孫權銘記一生——

太和三年(

229年

稱帝時,孫權感慨道:“昔魯子敬嘗道此,可謂明於事勢矣。”魯肅在29年前就準確預測到這一局面,可謂是能夠創造歷史的人物。

Tags:魯肅孫權劉備曹操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