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元趙子昂高畫質書前後赤壁賦附譯文以及賞評

由 聞是文化 發表于 人文2021-07-03

簡介《前赤壁賦》賞析北宋神宗元豐五年(公元一零八二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謫為黃州團練副使,其間,他縱情山水,兩賦赤壁

相與枕藉乎舟中的乎怎麼解釋

赤壁賦附譯文

元趙子昂高畫質書前後赤壁賦附譯文以及賞評

元趙子昂高畫質書前後赤壁賦附譯文以及賞評

元趙子昂高畫質書前後赤壁賦附譯文以及賞評

元趙子昂高畫質書前後赤壁賦附譯文以及賞評

元趙子昂高畫質書前後赤壁賦附譯文以及賞評

元趙子昂高畫質書前後赤壁賦附譯文以及賞評

元趙子昂高畫質書前後赤壁賦附譯文以及賞評

元趙子昂高畫質書前後赤壁賦附譯文以及賞評

元趙子昂高畫質書前後赤壁賦附譯文以及賞評

元趙子昂高畫質書前後赤壁賦附譯文以及賞評

元趙子昂高畫質書前後赤壁賦附譯文以及賞評

元趙子昂高畫質書前後赤壁賦附譯文以及賞評

前赤壁賦

原文

壬(rén)戌 (xū)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zhǔ)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shǎo) 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dǒu )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píng)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hè)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lí)婦。

蘇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liáo),鬱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zhú)艫(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釃(shī)酒臨江,橫槊(shuò)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qiáo)於江渚(zhǔ)之上,侶魚蝦而友麋(mí)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páo)樽以相屬(zhǔ)。寄蜉(fú)蝣(yóu)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sù)。哀吾生之須臾(yú),羨長江之無窮。挾(xié)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zàng)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shì)。”

客喜而笑,洗盞(zhǎn)更酌 (zhuó)。餚(yáo)核既盡,杯盤狼籍(jí)。相與枕藉(jiè)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譯文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友人乘船在赤壁下面遊玩。清風緩緩吹來,江面水波平靜。於是舉杯邀客人同飲,朗誦明月之詩,歌唱《窈窕》這首詩中的章節。不一會兒,月亮從東山上升起,緩慢地在鬥宿和牛宿之間移動。白茫茫的霧氣橫貫江面,江面反射的月光與天際相連。我們任憑葦葉般的小船在茫茫萬頃的江面上自由飄動,越過浩蕩渺遠的江面。多麼廣闊浩瀚呀,像是在天空中駕風遨遊,不知船將停留在何處;多麼飄然恍惚呀,我們好像獨立長空,遺棄塵世,飛天成仙了。

這時候喝著酒,快樂極了,敲著船舷唱起來。歌道:“桂樹做的棹啊,木蘭做的槳,(槳)劃破月光下的輕波啊,(船)在月光浮動的水面上逆流而上。多麼深沉啊,我的情懷,仰望著我思慕的人兒啊,他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一個與蘇軾同遊的吹洞簫的客人,按著歌聲吹簫應和。簫聲嗚嗚嗚,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傾訴,尾聲悽切,婉轉,悠長,如同不斷的細絲。能使深淵中的蛟龍聽了起舞,使獨坐孤舟的寡婦聽了落淚。

蘇軾容色突變,整理了衣裳,端正地坐著,問友人說:“(曲調)為什麼會這樣(悲傷)?”客人說:“‘月明星稀,烏鵲南飛’,這不是曹孟德的詩嗎?向西望是夏口,向東望是武昌,山水環繞,一片蒼翠,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圍困的地方嗎?當他奪取荊州,攻下江陵,順著長江東下的時候,戰船連線千里,旌旗遮蔽天空,面對江面斟酒,橫端著長矛朗誦詩篇,本來是一代的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裡呢?何況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魚砍柴,以魚蝦為伴,與麋鹿為友,駕著一葉孤舟,在這裡舉杯互相勸酒。只是像蜉蝣一樣寄生在天地之間,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顆穀粒,哀嘆我生命的短暫,而羨慕長江的流水無窮無盡。希望同仙人一起遨遊,與明月一起長存。我知道這是不可能輕易得到的,因而只能把簫聲的餘音寄託給這悲涼的秋風。”

蘇軾說:“你們也知道那水和月亮嗎?(江水)總是不停地流逝,但它們並沒有流走;月亮總是那樣有圓有缺,但它終究也沒有增減。要是從它們變的一面來看,那麼,天地間的一切事物,甚至不到一眨眼的工夫就發生了變化;要是從它們不變的一面來看,萬物同我們一樣都是永存的,又羨慕它們什麼呢?再說,天地之間,萬物各有主人,假如不是為我所有,即使是一絲一毫也不能得到。只有這江上的清風和山間的明月,耳朵聽到了就成為聲音,眼睛看到了就成為景色,佔有它們,無人禁止,使用它們,無窮無盡。這是大自然無窮無盡的寶藏,而我能夠同你共同享用。”

友人聽了之後,高興地笑了。洗淨杯子,重新斟酒。菜餚果品已吃完了,杯盤雜亂地放著。大家互相枕著靠著睡在船中,不知不覺東方天空已經亮了。

《前赤壁賦》賞析

北宋神宗元豐五年(公元一零八二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謫為黃州團練副使,其間,他縱情山水,兩賦赤壁。世人稱夏曆七月十六所作為《前赤壁賦》,十月十五所作為《後赤壁賦》,是為一時名篇,千古力作。

主客問答的辭賦結構

賦是介乎韻文與散文之間的一種文體,自荀子《賦篇》創其名後,歷史上先後有鴻篇鉅製的漢賦、駢偶講究的駢賦、格律嚴謹的律賦。至唐,科舉考試中仍要按聲律平仄寫賦。杜牧的《阿房宮賦》可稱濫觴,宋歐陽修《秋聲賦》已趨成熟。蘇軾才華橫溢,他擺脫了堆砌典故、拘守聲律的束縛,在句法自由、結構自由、韻律自由中,既保持賦的形體,又含詩味的濃郁,且與散文亦迥乎有別。因此,《前赤壁賦》行走自由、似詩如畫,可以說是散賦中傑出的代表作。

歷來遊記以遊賞山水為題材,大多用記遊寫景抒情為常法。蘇軾遊記赤壁,推陳出新。首先,他記敘之體是虛擬的主客對答的結構形式。主客對答是賦體中的傳統手法,主與客都是作者一人的化身。在《前赤壁賦》中,客的觀點和感情是蘇軾的日常感受和苦惱,而主人蘇子所抒發的則是他超脫地俯察人與宇宙的領悟,而這一切則是透過嗚嗚洞簫、主客設問引起。其次,辭賦行文多用排比、對偶,即所謂韻文,此亦是賦的主要特點。但《前赤壁賦》每段首句或開頭幾句又多為散句。如首段“舉酒屬客”“少焉”為散句,第二段開頭“於是飲酒”是散句,第三段客曰散句更多,第四段則以散句為主。可見,全文散句成份多處。但是,既然是賦,則應該用駢句或近乎駢句為主。《前赤壁賦》以四字六字為多,幾同於“四六文”。讀之於整飭中見參差,整齊中顯自由。這樣既顯示了傳統賦體那種特質和情韻,卻又做到保留而不拘泥,講究又不為束縛。最後,辭賦講究聲韻美。《前赤壁賦》多處押韻,卻換韻較快。每段一韻或幾韻不等,而且換韻處往往是文義的一個段落。如第一段的“天”“然”“仙”,第二段的“慕”“訴”“縷”“婦”,第四段的“鹿”“屬”、“粟”“窮”“終”“風”,以及末段的“主”“取”與“色”“竭”“適”等。總之,《前赤壁賦》以文為賦,藏韻於不覺;借客設問,嘆人生之如寄。用辭賦之語言形式,卻又棄尋常之套路,以至象“若夫”“爾乃”“是以”等等也拋而不用。這是大家的蘇軾兼取散文和辭賦的優點、手法作賦,是蘇軾此賦出新處,亦是絕妙處。

詩化的景情融合

讀《前赤壁賦》,我們感到蘇軾寫的景美。你看,一葉扁舟浮在茫茫江面,月色水光與天宇合一。以至於江動還是船移,御風還是乘雲,是實景還是虛象,說是又不是了。然而,文章寫得卻是常景,正如清代文學家方苞所說,“所見無絕殊者(沒有什麼特別與眾不同的地方),而文境邈不可攀”。文章寫的是常景,是山水,是風月。但是,為什麼又有如此感人的魅力呢?答曰:它的景是詩化的景情融合所致。

文章通篇以景貫串,“風”和“月”是主景,山川、江水輔之。首段“風”和“月”開卷。“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和“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幾句,極凝練簡潔點出風月,寫出江景。接著,文章反覆再現“風”和“月”形象。如歌中的“擊空明兮沂流光”,客引曹操的“月明星稀”及“抱明月而長終”、“託遺響於悲風”,蘇軾答對的“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都緊緊扣住了“風”和“月”。這種景物的連貫,不僅在結構上使全文渾然一體,而且還溝通了全篇的感情脈絡。你看,秋江的清風,澄淨的星空,月移船行。無邊的風月渺渺入懷,人好像在仙界飄。正當主客陶然其中正感到一個“樂”字時,扣舷而歌卻又引出了纏綿悲涼的洞簫聲,剎那間情緒轉向了莫名的惆悵。這是借景生情,景是情的外觀;情由景生,情是景的內涵。文章接著下來,由“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句,再從客的口中,用曹操這個歷史人物來抒發感情。當然,這中間,蘇軾是借景物、地點的關合。最後,仍從眼前的明月、清風引出議論,即人們常見的山川、風月的變與不變、有窮無窮來感嘆人生。可見,“風”“月”這慣常的景色,起始寫來又極似閒筆,在《前赤壁賦》中卻因為“空明”“流光”之景,生出“樂甚”“愀然”之情,而讀者則是在不知不覺中為這常景打動,為這感情的抑揚起伏所吸引。因為,這景這情,有歷史人物的業績,有古戰場的空寂,有作者的曠達和惆悵。文章正是這樣由於景物的反覆穿插,悲喜之情的不斷消長,作者情感的痛快吐納,使景情融合達到完美統一,使常景產生如此感人的魅力。

達觀的人生境界

歷來稱《前赤壁賦》有《莊》《騷》文法,所謂瀟灑神奇,出塵絕俗,此論固然不錯。但是,文章留名千古,歲月遺芳,不僅僅是蘇軾的文筆,還有他文章中深含的思想和哲理。《前赤壁賦》體現了作者什麼思想和哲理呢?

有人認為,“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感嘆人生短暫,是文章的主要思想。甚至有人還會說,蘇軾不過是在此文中主張“及時行樂”而已。我們認為此論有誤。蘇軾詩文浩繁,但是,象《前赤壁賦》這樣充滿思想、深含理趣的作品,應該說亦不算多。《前赤壁賦》以“風”“月”為主景,則文章思想和哲理亦包含在“風”“月”之中。我們知道,宋神宗元豐五年,也就是蘇軾謫居黃州的第三年初秋,他與朋友駕舟黃岡赤壁下的長江中賞月遊玩。蘇軾當時政治上失意、仕途上受挫、生活上落魄,使他陷入苦悶與迷惘,這對一個封建社會的文人士大夫來說,是很自然的。但是,月夜美景和大江泛舟給他帶來了舒暢心情,酒酣耳熟後悽愴的洞簫聲扣舷而歌,使他從水的流逝、月的盈虛中領悟到物的變與不變。“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虛盈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水在流逝,月有盈虛,是變;但是前浪雖去,後浪再來,流水仍在,月也始終沒有盈虧,這又是不變,也沒有變。而隨著水與月的長存無窮,每個曾經伴著長江與明月的生命也一樣都會長存,都屬無窮。這就是所謂的“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讀文至此,我們難道不覺得文章的意蘊是積極的,揭示的人生境界是達觀的麼?

雖然,文章中也有“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等語,但這對一個壯志未酬、歲月蹉跎的已近垂老之人來說,是共有的悲哀,也是世俗的悲哀。從這一點再去看“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就可以理解了。那可不是“及時行樂”啊,雖絕無驚世豪情,卻乃尋常生活。諧寫景、抒情、議論於一體,熔社會、人生、自然於一爐,俯察人與宇宙,充滿人事滄桑與吾生有涯的感嘆,凡此種種,皆為《前赤壁賦》使人們歷久彌新愛讀之原因,文章千古不絕之魅力。

元趙子昂高畫質書前後赤壁賦附譯文以及賞評

元趙子昂高畫質書前後赤壁賦附譯文以及賞評

元趙子昂高畫質書前後赤壁賦附譯文以及賞評

元趙子昂高畫質書前後赤壁賦附譯文以及賞評

元趙子昂高畫質書前後赤壁賦附譯文以及賞評

元趙子昂高畫質書前後赤壁賦附譯文以及賞評

元趙子昂高畫質書前後赤壁賦附譯文以及賞評

元趙子昂高畫質書前後赤壁賦附譯文以及賞評

元趙子昂高畫質書前後赤壁賦附譯文以及賞評

元趙子昂高畫質書前後赤壁賦附譯文以及賞評

元趙子昂高畫質書前後赤壁賦附譯文以及賞評

元趙子昂高畫質書前後赤壁賦附譯文以及賞評

後赤壁賦

原文

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於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

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餚,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得魚,巨口細鱗,狀如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需。”

於是攜酒與魚,復遊於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予乃攝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虯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湧。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

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一道士,羽衣蹁躚,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遊樂乎?”問其姓名,俯而不答。“嗚呼!噫嘻!我知之矣。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顧笑,予亦驚寤。開戶視之,不見其處。

譯文

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從雪堂出發,準備回臨皋亭。有兩位客人跟隨著我,一起走過黃泥坂。這時霜露已經降下,樹葉全都脫落。我們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頭望見明月高懸。向四周看看,心裡十分快樂;於是一面走一面吟詩,相互酬答。

過了一會兒,我嘆惜地說:“有客人卻沒有酒,有酒卻沒有菜。月色皎潔,清風吹拂,這樣美好的夜晚,我們怎麼度過呢?”一位客人說:“今天傍晚,我撒網捕到了魚,大嘴巴,細鱗片,形狀就象吳淞江的鱸魚。不過,到哪裡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說:“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為了應付您突然的需要。”

就這樣,我們攜帶著酒和魚,再次到赤壁的下面遊覽。長江的流水發出聲響,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聳;山巒很高,月亮顯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來。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遊覽所見的江景山色再也認不出來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著險峻的山岩,撥開紛亂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狀的怪石上,又不時拉住形如虯龍的樹枝,攀上猛禽做窩的懸崖,下望水神馮夷的深宮。兩位客人都不能跟著我到這個極高處。我大聲的長嘯,草木被震動,高山與我共鳴,深谷響起了回聲,大風颳起,波浪洶湧。我也不覺憂傷悲哀,感到恐懼,覺得這裡使人害怕,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憑它漂流到哪裡就在哪裡停泊。

這時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覺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隻鶴,橫穿江面從東邊飛來,翅膀象車輪一樣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潔白的衣衫,它嘎嘎地拉長聲音叫著,擦過我們的船向西飛去。過了會兒,客人離開了,我也回家睡覺。夢見一位道士,穿著羽毛編織成的衣裳,輕快地走來,走過臨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說:“赤壁的遊覽快樂嗎?”我問他的姓名,他低頭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細了。昨天夜晚,邊飛邊叫經過我船上的,不就是你嗎?”道士回頭笑了起來,我也忽然驚醒。開門一看,卻看不到他在什麼地方。

《後赤壁賦》賞析

《前赤壁賦》是記夏曆七月十六夜的江遊,本篇是記十月十五夜的江遊,讀者首先感受到的是兩賦因季節不同而呈現的景物的變化。前赤壁是“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白露橫江,水光接天”,一派新秋的景象;後賦是“霜露既降,木葉盡脫”,“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初冬江上之景。

除了時令景色外,兩次夜遊的起興和遊程也大不相同。第一次是有目的、預先計劃好的月下泛舟,人不離舟,所寫的只是江與月,感情和議論也圍繞著江與月而發,一氣貫徹;這一次卻並無江遊的預謀,在散步中為“月白風清”的良夜所吸引,陡起遊興,才再度泛舟的,而且還舍舟登山,山遊後又覆舟遊,過程曲折得多,展示的景色也因之而繁富。但更重要的區別是,前賦是作者以自己出面,發表了一篇議論,寫的是舟中發生的實事;後賦則用道士化鶴這一儼然是印證前賦“羽化而登仙”的虛幻故事,作為高潮也作為餘韻,以抒發超脫的情懷。

對這兩賦的意境,清代批語評家金聖嘆的領會頗為高明,他在《天下才子必讀書》中評道:“前賦的特地發明胸前一段真實了悟,後賦是承上文從現身現境一一指示此一段真實了悟。”又說:“若無後賦,前賦不明;若無前賦,後賦無謂。”把前後兩賦的異同和關係說得相當透徹。

如果道士化鶴掠舟而過又到齋中相見不是託之於夢幻,那就變成一個荒誕的神怪故事,情趣也就因之頓減了。作者將這情節置之於若疑若信的恍惚的夢境,便覺得滿紙空靈奇幻之中,作者的精神狀態卻是真實可信的。鶴是實體,夢中的道士如鶴,是作者的積想所致的幻覺。從這個幻覺中透露了作者精神升騰入大自然的曠達之思,將自己昇華而與大自然合為一體了。

此賦的寫景,一向被歷代文評家所推賞。其傑出之處在於不假辭藻,自然而工緻。如首段的“人影在地,仰見明月”;第二段的“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和“山鳴谷應,風起水湧”等語,全用白描,卻給人以清新之感,字面質樸而詩情豐腴。這是詩人突入了自然之後,汲取了風景的精髓,以簡約平淡的語言給以準確表達的緣故,其風味極像陶淵明的詩句。蘇軾在古代詩人中最傾服陶淵明,自稱“吾於詩人無所甚好,獨好淵明之詩。淵明作詩不多,然其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自曹、劉、鮑、謝、李、杜諸人,皆莫及也”(見蘇轍《子瞻和陶淵明詩集引》所述)。愛陶心切,便不知不覺追求著陶淵明“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蘇軾《評韓柳詩》)的境界。

寫景寫得好,是因為景中有情。所謂景中有情,不一定是在刻畫景物時寄予感慨,而在於所刻畫的物件中透露出作者的視角,作者對景物的體會,也即是有作者的詩情在內。於是風景與人格一致,達到了方苞所謂“胸無雜物,觸處流露,不知其所以然而然”(王文濡《評校音注古文辭類篡》評此文引)的主客觀契合的創作心理狀態。

此賦的散文味更重,但音律依然有韻文的鏗鏘。好幾處押的是“藏韻”,有如書法筆畫中中藏鋒。如第二段“藏之久矣”的“久”,與上句“酒”押韻;“而江山不可復識矣”的“識”,與前面“尺”、“出”押韻; “蓋二客不能從焉”的“從”,與前面“茸”、“龍”、“宮”及後面的“動”、“湧”、“恐”押韻;“聽其所止而休焉”的“休”,與前面“留也”的“留”和“舟”、“流”押韻,韻字後面均帶虛字作尾,都必須在誦讀時才能體察。賦的古義為誦,古人稱不歌而誦的為賦,賦原是要誦讀才能誦出滋味來的。

評《後赤壁賦》

作為《赤壁賦》的姊妹篇,《後赤壁賦》既有著與之截然不同的意境創造,又有著與之一脈相承的生命感觸而更加深微沉著。前次之遊,是在秋天,因此寫來無處而非秋色;此次之遊,已是冬天,因此筆底在都染冬意。白露成霜,葉落枝枯,一派蕭瑟,再加上冷月寒輝,則顯得更加悽清寂寥。這本該是一幅引人傷悲的景象,然而蘇軾卻見而心喜,踏歌而行,感到如無美酒佳餚,未免辜負這月白風清的良夜。於是,客奉以鱸,婦供以酒,相攜而重遊赤壁。只是此赤壁非彼赤壁也,那清風無波,明月如水的夜色已難追尋,短短三個月,識見已在人們無知無覺之間改變了許多東西,“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這是對赤壁之景舊顏不再的感嘆,又何嘗不是對人生促促、年華逝水的深重悲慨?《赤壁賦》的整個意境恬淡縹渺,而《後赤壁賦》卻奇崛瑰偉,不再有和諧的蕭歌相和,不再有安詳的主客問答,這兒突出的只有一個人的行動與思想。作為“主”的蘇軾拋棄了客人,獨自踏上了一條尋幽歷險的道路,他登魄巖,闢雜草,坐怪石,攀古木,上至高險之鶻巢,下視幽深之水府。在這條探險的路上,行走的只有他一個人而無人能從。他的長嘯劃破深夜的寂靜,草木為之搖撼,山谷為之迴應,江水為之湧動,氣貫山河,壯懷激烈,彷彿自己已是宇宙的精靈,天地的主宰。然而,面對大自然震撼人心的偉力,個體的人卻又不由感覺到了“我生天地間,一蟻寄大磨”(《遷居臨皋亭》)的渺小與悲哀,高昂壯闊的情緒陡然低落,放懷長嘯的豪邁、歡樂立刻轉變為高處不勝寒的憂懼、傷感。他的探險是得還是失?沒有答案。因為得失都無非一種價值評判,而對生命的感悟卻本無衡量的標準。人所能做的,便是順乎自然。解纜登舟後,只須隨流飄蕩,任其所止。

赤壁之遊已結束,卻餘韻嫋嫋。那夜半飛鳴而過的孤鶴,那夢中神情翩然的道士,一為方外之籬,一為方外之人,孰是真,孰是幻?鶴化道士抑或鶴本道士所化?如莊周夢蝶,一片迷離惝忱。起碼本為生活真實,在《為楊道士書帖》中,蘇軾曾追記此事:“十月十五日與楊道士泛舟赤壁,飲醉。夜半,有一鶴自江南來,掠餘舟而西,不知其為何祥也?”而見道士則在夢幻之中,未必是真,亦未必非真,由實生虛,虛虛實實,營造出一種恍惚奇幻的氣氛,含蓄地傳達出他企望超脫塵世、逍遙物外的隱秘心態。然而,“蘧蓬未必都非夢,了了方知不落空”(《次韻答元素》),不管是真是夢,最終都“不見其處”,歸於一片空無。

與《赤壁賦》中“樂——悲——樂’’的情感變化有所不同,《後赤壁賦》中的情感由平靜的樂,到激昂的樂,再轉而為悲,但最後並不是復歸於樂,而是歸之於一種順其自然的無奈與淡泊,一種巨大的空幻感。與前後《赤壁賦》寫作時間相近的,還有一首《念奴嬌‘赤壁懷古》,詞曰:“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他在巨大的時空之鏡中照出了功名的虛幻,儂本多情,便對人生憂患有著更深切更痛苦的感受,而這種人生如夢的悲哀無可解脫,只能舉杯對月,聊以寬懷。在《赤壁賦》中,蘇軾則把人生須臾的解脫歸之於理,從理性上論證物我皆可無盡,短暫的生命融入自然即可永恆。而在《後赤壁賦》中,則既無“情”,也無“理”,而把一切歸之於“空”。可以說,理是對情的消解,而空又是對理的消解,在這重重消解中,對生命本質的揭露一步步深入,悲劇氛圍也一步步加重,全文以“不見其處”戛然而止,既避免了再寫下去或強作歡顏或流於頹喪,又留下了無限的空白,啟發人去思索這“空”背後的內容與意義。

前後《赤壁賦》都採用了以賦紀遊的古老形式,但又與魏晉時期的紀遊賦有很大不同,是為文賦。賦的發展經戰國騷體賦、漢代大賦、六朝駢賦,至唐代演變為律賦,不但講駢偶,講平仄,還要限押韻,限字數,形式要求越來越嚴格。雖然各時代中都產生過一些優秀的作品,但越來越緊的形式主義束縛勢必削弱其內容的充實與情感的自由發揮。至宋代,賦的散文化傾向更明顯,歐陽修《秋聲賦》可看作文賦趨向成熟的標誌。發展到蘇軾手中,他更以傑出的文學天才和出色的創造能力,進一步兼取古文與賦的優點,如保留了主客問答的形式,鋪張排比手法的適當運用,文氣的旺盛,音節的鏗鏘,詞采的華茂,但更多的是對它的改造和創新,即以駢散完美結合的藝術形式將寫景、敘事、抒情與說理有機地融為一體,且又最大限度地融合作為賦之源的詩性精神,在以駢以散、亦駢亦散中表現渾然天成的詩意之美。前後《赤壁賦》可謂把這種文賦的寫作技巧推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

Tags:赤壁賦蘇軾赤壁明月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