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新社會觀》:為什麼說人的性格是社會環境的產物?

由 讀書廣記 發表于 人文2021-07-01

簡介民族性格屬於群體心理中的一類,在社會環境發生變化之後,民族性格也會隨之而改變——它雖然根深蒂固,但也阻擋不了教育的移風易俗

閔采爾是19世紀的空想主義者嗎

讀過《烏合之眾》的人都知道,勒龐在書中描繪了群體心理的衝動易怒、情感偏執、專橫保守以及道德低下的特點。如果從中就推論說作者藐視群體,敵視群眾,主張精英主義,那便是沒有讀懂作者。

勒龐在全書的“導言”中說:“

我們就要進入的時代,千真萬確地將會是一個群體時代。

”這是一個大趨勢,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就算我們再怎麼抵制、反對,都無法改變這個事實——“

不管群體帶給我們什麼,我們都得屈服和忍受群體的統治。

”這說明勒龐從來就不指望靠精英來糾正群體的弊端,因為這不符合歷史的大趨勢。

《新社會觀》:為什麼說人的性格是社會環境的產物?

群體的崛起是歷史的必然趨勢

群體時代的到來

儘管烏合之眾們喜歡任由激情所擺佈,總是把一切推倒然後再重建,我們也無力阻止他們的破壞;儘管烏合之眾們喜歡擺佈任何個體,使其隨波逐流,我們也無法想擺脫他們的影響。當個人意見被輿論所淹沒、個人評價被控評所排擠、個人思想被公眾所扭曲時,我們愈發感覺到個體在烏合之眾的面前是那麼的無能為力,並且在心中確信:

群體的時代真的要來了

相比於個體而言,群體的推理能力十分低下,他們不善於思考,卻勇於行動。群體的力量不是在思維方面,而是在

組織方面

,激情驅使他們立即採取行動,並且常常無所顧忌地去實現自己的目標,就算造成巨大的破壞,他們也在所不惜。

對於群體的破壞性,勒龐說:

“創造以及領導文明的,歷來就是少數的知識貴族而非群體。群體只具有強大的破壞力,他們的規律永遠只是回到野蠻階段。”

群體具易變和反覆的特點,他們的記憶就是魚一樣短暫。今天所贊成的東西到了明天就會堅決反對;昨天推倒掉的東西,今天又重新樹立起來,文明就在破壞與重建之中徘徊——一般來說,

群體的崛起標著著文明開始走向衰落

,同時也是下一個文明來臨的前夜。

每個朝代之初,都是英雄輩出的時候;到了中葉,由於社會發展停滯與階層固化,就開始出現“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的局面;而到了末期,便是烏合之眾崛起之時。烏合之眾將舊制度、舊秩序、舊文明全部破壞,把一切都推倒,留給新朝代來重建。漢末的赤眉、黃巾、唐末的王黃、元末的紅巾和明末的流賊都是烏合之眾崛起的時代。

勒龐對群體時代的到來頗為悲觀,他說:

“各種制度和法律只是群體性格的外在表現,並且反映了它的需求。作為群體的性格的產物,制度和法律自然是無法改變其本身的。”

這種民族性格決定製度與法律的觀點對魯迅產生過很深的影響,他在《熱風·三十八》裡就引用勒龐的觀點,認為我們受到“昏亂祖先”的性格思想毒害太深,以至於什麼好東西就來都會走樣。因此,改變民族性格的方法要從教育下一代開始,要“救救孩子!”

那麼,民族性格已經如此根深蒂固,它還能夠被教育所改變嗎?19世紀的空想社會主義者

羅伯特·歐文

在《新社會觀》中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新社會觀》:為什麼說人的性格是社會環境的產物?

烏合之眾

人類的性格是否可以改變?

歐文是一個追求金錢利益的企業家,他曾開辦一家名叫

新拉納克的工廠

。他具有獨特的管理思維,把當地居民和廠內機器視為一個完整的體系。根據經驗,我們知道機器只要保持整潔、降低摩擦、裝置精良就會提高生產效率。管理者一般都在採購宕機器上下功夫,而歐文還發現提高“

活機器

”的效能也可以推動產量的增長——身強力壯、積極有為、講究衛生的員工能為企業帶來更大的效益。對此,歐文說:

“人,甚至作為生產財富的工具,也還可以大大地加以改良。”

膚淺的工廠主把人視為低等的機器,卻沒有發現人是生產力中最為活躍、最富有創造力的部分;如果能夠提高人的知識與技能,引發其創新能力,那麼企業的利潤同樣可以成倍的增長。基於這種管理思維,歐文開始思考這樣一個社會學問題:

如果運用適當的方法,是否可以為任何社會乃至整個世界造成任何一種普遍的性格,使最愚昧的人也能變成最有教養者?

在當時的英國,有超過一千五百萬的貧民和勞動階級,總人口接近全國的四分之三。這些人一般都具有愚昧無知、保守落後、不思進取的性格,其中最底層的貧民幾乎沒受過教育,是違法犯罪的潛在人群;其餘的則是群眾,他們雖然受到教導,卻學無所用,知識與現實脫節。他們在課堂上學習美德、素質,步入社會後才發現欺詐更容易得到利益;那些長篇累牘的作業題並沒有提升他們的知識與技能,僅僅是培養的考試能力而已。

面對學校不斷給企業提供的這些呆板的活機器,歐文在新拉納克工廠裡進行了試驗,想驗證一下,人類的性格在已經形成之後,能否透過適當的方法進行改變。

《新社會觀》:為什麼說人的性格是社會環境的產物?

“現代人事管理之父”羅伯特·歐文

新拉納克工廠的實驗

在早期,歐文也曾相信“

每一個人的性格都是由他自己形成的

”,因而承認“本性難移”的觀點,進而對國民性格的愚昧落後感到絕望,找不到解救的辦法。但是新拉納克工廠的實驗讓他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1784年,

戴爾先生

在蘇格拉的新拉納克郡辦了一家棉紡廠。這個廠的選址並不好,它的周圍都是貧民區,附近的道路也很壞。受過教育的蘇格拉農民都不屑於到棉紡廠裡做工,因此新拉納克廠只能透過兩種渠道來獲取員工:一種是從國內各慈善機關中招收童工,另一種是吸引附近的貧民來勞作。

在這種情況下,改造人的試驗開始了。為了接納兒童,工廠附近蓋起了一幢大房子,給他們安排寬敞的房間,提供豐富的飲食與衣物。工廠相信,

兒童們毫無例外都是可以由人任意塑造的個體,從小給他們灌輸什麼樣的價值觀念,他們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每個人最初都會生活在家庭裡,貧苦的父母常常將一些愚昧的觀念灌輸給自己的子女。這些父母們苦於溫飽生計,子女們從他們那學到的更多是自私自利,而缺乏對社會的責任心。

最初的時候,新拉納克廠還為兒童請了當地最優良的教師,結合兒童的實際情況,教給他們可能有用的科目。可是工廠畢竟不是慈善機構,如果兒童不付出更多的時間在工作上,他們的生活、教育就難以為繼。所以幼小的兒童每天的時間都被工作和學習所佔滿,以至於不斷有兒童逃跑。

戴爾先生一方面要改善兒童和貧民的性格,另一方面又要依靠他們來產生利潤,這兩種不可兼顧的做法,使他改良人類的計劃歸於失敗。後來,這家工廠轉讓給了幾個英格蘭商人,其中歐文成為新任的企業經理。

《新社會觀》:為什麼說人的性格是社會環境的產物?

歐文發現,社會上的惡習幾乎全部集中在這家工廠裡,員工合夥盜竊工廠的財物,怠懶酗酒是他們的習慣,說謊騙人則是普遍的作風。對此歐文堅決推行自己的管理思維,他不是以罰代管,而是採用

訓誡與教育

的方式來糾正惡習。他沒有處罰過任何一個人,而是採取預防性的規章,一方面讓人通曉盜竊的危害,另一方面增加犯罪的難度。歐文認為我們從小就培養一代又一代作奸犯科的人,然後又像追捕野獸一樣陷他們於法網,這種不教而誅的做法是不公正的。因此,他堅決用教育為主的方法,改變人們的不良習慣。

歐文認為戴爾先生之所以失敗,原因是他招納了童工。所以在歐文上任後,新拉納克廢除了童工,他勸告父母讓兒童接受教育,養成健康的身體;工廠周圍的貧民區,住房都得到了改善,街道也被修整,惡劣的生活環境被舒適所取代。

周圍貧民和兒童的性格也隨著環境的改變而發生變化,他們變得善良守序,工作積極。

在堅持十六年之後,新拉納克周圍的兩千多居民的性格完全改變了,整個村社都是一片勤勉、節制、安適、健康和幸福的景象。更讓人驚奇的是,這個實行人性化管理的新拉納克工廠不僅沒有倒閉,而且每年還創造出大量的利潤。在人性化管理之下,員工不是受皮鞭和工資抽打而被迫勞作的奴隸,他們成為了工廠的一員,在新納拉克找到了歸屬感,進而激發了工作的積極性與責任心,所以產生更多的效益。

企業家歐文從新拉納克工廠的試驗中得出了一個社會學結論:

“消除那種容易使人性產生罪惡的環境,罪惡就不會產生;代之以適於養成守秩序、講規矩,克己穩重、勤勉耐勞等習慣的環境,這些品德也就可以形成。”

《新社會觀》:為什麼說人的性格是社會環境的產物?

人的性格是環境的產物

歐文利用社會實踐證實了法國啟蒙思想家的唯物主義理論——

人的性格是由環境造成的,所以必須使環境成為合乎人性的環境

。人天生就是社會的生物,只有在社會中人才能發展自己的真正的天性。

群體之所以能夠崛起,這與現代的社會環境有關。在現代社會,地方性、宗法性的社會關係早已瓦解,人們不再只是與村落或左鄰右里相聯絡,他們能坐在辦公室裡與天南地北的人談生意;一切被尊崇景仰的職業光彩都已抹去,無論是醫生、律師、詩人、作家還是學者,都變成了平凡的職業。人們可以在社交媒體上找到趣味相投的同伴,能夠迅速集結起來討伐異見者。

群體心理本身也是社會環境的產物,惡劣的環境會引誘群體的戾氣,進而產生黨同伐異的亂象,發揮群體破壞的方面;優良的環境則會引導群體規範守序,尊重多元價值,併發揮其高效的組織能力來服務社會。

民族性格屬於群體心理中的一類,在社會環境發生變化之後,民族性格也會隨之而改變——它雖然根深蒂固,但也阻擋不了教育的移風易俗。每個人的性格都受到外界環境的塑造,因此,我們要摒棄那種認為“本性難移”的觀點,不要放任自流,而是要要用好的教育去影響下一代,

教導他們學會使用自己的理性,能夠獨立思考,培養優良的性格。

勒龐說的好——“一個國家如何教育年輕人,這個國家將來就會成為什麼樣子。”

Tags:群體歐文性格拉納克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