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若無這首詩和唐朝那些可敬的文人,王維或將終止於一個可恥的結尾

由 小冷的詩詞小世界 發表于 人文2021-06-30

簡介會後,他的好朋友裴迪來看他,向他講述了安祿山在凝碧池上飲宴奏樂的情景,王維聽後而悲,暗中作了一首《凝碧池》,讓裴迪帶出去

百官何日再朝天

如果說,李白是大唐盛世花園裡開得最濃烈的一朵牡丹,那麼王維,就是大唐宮牆邊的一株安靜而芬芳的桂花。

牡丹一開名動京城,熱烈多彩;而只有人心閒淡,才能見得桂花輕落。

但是,這樣的桂花落人間,王維到了晚年才算真正聽見,在他把桂花寫得這麼安靜之前,也經歷了種種辛苦,甚至差點丟掉性命。

若無這首詩和唐朝那些可敬的文人,王維或將終止於一個可恥的結尾

唐玄宗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安史之亂”的叛軍攻陷長安,唐玄宗從繁華的夢中驚醒,帶著楊貴妃、楊國忠及部分皇子、朝臣倉皇出逃,西去入蜀。當時王維正好有事不在朝中,沒有來得及跟著玄宗走,不幸落入安祿山的手中。

大唐的繁花嘩啦啦地敗落,也將王維推到了人生的尷尬境地。

安祿山在洛陽稱帝,國號大燕。他把原來唐明皇宮中能搶的、能拿的,全部弄到了洛陽,真當自己是皇帝了——自我感覺好極了。

當然,他也知道要弄些文人給自己撐撐門面,這個時候王維已經五十多歲了,名滿天下,安祿山就把王維帶到洛陽,關在菩提寺中,環刃加身,逼他出來做官。

為了不給叛軍做事,王維自己服藥鬧了痢疾,同時他還假裝自己有啞疾,把自己弄得病懨懨的,想以此來逃脫叛軍的糾纏。

但這是詩人的天真,他名氣那麼大,安祿山豈能輕易放過他?安祿山要的,就是“王維在”,於是給他安排了官職。

若無這首詩和唐朝那些可敬的文人,王維或將終止於一個可恥的結尾

有人問,王維為何不自殺殉身?也許,他心裡覺得大唐還有希望,他還能回到自己原來的位置,他不想無端地為這飛來橫禍殉葬。所以,他想先守著,先做著,期待撥雲見日的那一天。

年輕的時候,我總是對王維的這段“瑕疵”比較苛責,覺得他的退卻是那麼懦弱,不夠坦蕩。

現在,年歲日長,歲月闌珊,反而能體諒王維的低首。可能一個死的念頭起,就成了英雄,而一個生的念頭起,就成了懦夫。

很多時候,我們只是想要活著,那就沒辦法義正言辭地指責同樣想活著的其他人。

若無這首詩和唐朝那些可敬的文人,王維或將終止於一個可恥的結尾

安祿山當上了大燕皇帝,過上了歌舞宴飲的生活。有一次,他在洛陽的凝碧池畔大宴賓客,場面也非常熱鬧,但其所用樂工都是唐朝皇家的梨園弟子。看到安祿山及其部將們那得意、囂張的嘴臉,這些梨園弟子心裡都十分難過,就一邊演奏一邊哭。

安祿山一看有人哭,很生氣,就說誰再哭,就把他拉出去斬了。這時有個樂師,叫雷海青,他一氣之下把琴給砸了,安祿山當時就下令把他給處死。

王維因心情悒鬱,稱病未參加這次宴會。會後,他的好朋友裴迪來看他,向他講述了安祿山在凝碧池上飲宴奏樂的情景,王維聽後而悲,暗中作了一首《凝碧池》,讓裴迪帶出去。

也就是這首詩,後來救了他一命。

《凝

碧池

》(唐·王維)

萬戶傷心生野煙,

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葉落深宮裡,

碧池

頭奏管絃。

公元757年,唐王朝相繼收復了長安和洛陽,凡是做過安祿山偽官的人,都要分等定罪。王維也被押到長安,按律當死。

好在王維人緣不錯,很多人都為他求情,還有人提到了這首《凝碧池》的詩,來明鑑其忠心,說王維還是一心向著大唐的。唐肅宗李亨聽說這件事,還讓大臣找來裴迪核實,裴迪就一五一十把事情的原委和盤托出。

這時王維的弟弟王縉已官至刑部侍郎,他則請求肅宗削其官職來為哥哥贖去死罪,很多詩人也來為王維求情,於是唐肅宗法外開恩,原諒了他,只是降職為太子中允。

每當讀到這個故事,總會特別感謝唐朝的人和這首《凝碧池》,

若沒有這首詩和唐朝那些可親可敬的文人,王維將終止於一個可恥的結尾。而我們,將失去一朵最貞靜的桂花。

只是,世人原諒了他,王維自己卻沒有原諒自己。

若無這首詩和唐朝那些可敬的文人,王維或將終止於一個可恥的結尾

經過“安史之亂”這場政治風波之後,王維的政治熱情進一步衰退。他雖然名義上還在朝為官,官職步步高昇,甚至還做到尚書右丞,這是他一生中所任官職中最高的官階,但他卻越來越遠離政治。

除了終南山別業外,王維又在陝西省藍田縣買下了當年宋之問的山水別墅,就是著名的輞川別業,每日與朋友浮舟往來,彈琴賦詩,內心已經徹底歸隱。

公元761年,王維去世——他用自己一生的轉折,為文人生命的追問,給出自己的答案。

Tags:王維安祿山碧池桂花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