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安樂由來不外求,司馬光的“養心”之道

由 辭達而已矣 發表于 人文2021-06-30

簡介”這首詩寫於熙寧七年(1074年),原題為《安樂窩中吟》,其時,司馬光與王安石政見不合遭到排擠,退居洛陽讀書寫作,與理學家邵雍交好,往來唱和,這首詩就是和邵雍而作

自心修善令身安樂是什麼意思

安樂由來不外求,司馬光的“養心”之道

司馬光並不以詩歌著稱於世,但他的詩歌數量不少,而且工穩平實,不乏佳作。《和邵堯夫安樂窩中職事吟》就是一首很值得欣賞的佳作。其詩曰:

靈臺無事日休休,安樂由來不外求。細雨寒風宜獨坐,暖天佳景即閒遊。松篁亦足開青眼,桃李何妨插白頭。我以著書為職業,為君偷暇上高樓。

安樂由來不外求,司馬光的“養心”之道

這首詩寫於

熙寧七年(1074年),原題為《安樂窩中吟》,其時,司馬光與王安石政見不合遭到排擠,退居洛陽讀書寫作,與理學家邵雍交好,往來唱和,這首詩就是和邵雍而作。邵雍的原詩是《安樂窩中好打乖吟》:“安樂窩中好打乖,打乖年紀合挨排。重寒盛暑多閉戶,輕暖初涼時出街。風月煎催親筆硯,鶯花引惹傍樽罍。問君何故能如此,祗被才能養不才。”

針對邵雍的詩意 ,司馬光說:保持心靈的寧靜,心靈的愉悅要靠自我調節,不能外求。天氣不好的時候,在家裡獨坐冥想,風和日麗的時候,則可以外出看看風景,散散心。春暖花開的季節裡,桃紅柳綠,松竹蔥蘢足以賞心悅目,頤養性靈。讀書寫作,著書立說,閒來無事時盼著和你一起登樓遠眺,共賞美景,豈不是人間一大快事。

安樂由來不外求,司馬光的“養心”之道

司馬光認為一個人的快樂是內心世界的自我體驗,依靠的是心靈的養護和調節,不是外在的介入所能左右得了的。“養心”之道在自得其樂,只能內求,難以外求,更不可強求。順其自然,安常處順才是真正能的“養心”之道,快樂之道。顯然,司馬光追求的是精神滿足,心靈養護。

“宜獨坐”是典型的的莊子式“養心”術,與莊子的“心齋”、“坐忘”,老子的“滌除玄鑑”如出一轍。司馬光是當世名宿,學問深厚。邵雍的理學思想和司馬光比較契合,他們都對王安石的“新政”十分不滿。王安石主政時期,司馬光、韓琦、歐陽修、蘇軾等人都遭到排擠壓抑,政治上難有作為。

安樂由來不外求,司馬光的“養心”之道

和蘇軾喜歡褒貶時事情的性格不同,司馬光避其鋒芒,退居洛陽,潛心著書立說,和邵雍等趣味相投者往來唱和自得其樂,表現出歷史學家的沉著與冷靜。他把自己的寓所稱作“安樂窩”也是一種自嘲,意在提醒自己,警示自己。

但司馬光真的是像他自己所說的那樣甘居安樂窩而不問世事嗎?“松篁亦足開青眼,桃李何妨插白頭

”,司馬光借用阮籍能作青白眼的典故(載《世說新語 簡傲》)透露了自己的心跡和本意。阮籍見到俚俗之人則以白眼視之,見到嵇康這樣雅傲之人則以青眼視之,這是傲氣和骨氣的呈現。司馬光退居洛陽同樣也是如此,它是不屑於和“新政”為伍,秉持的是傲氣,而不是心灰意懶的頹喪。

安樂由來不外求,司馬光的“養心”之道

正如古人一樣,寄情山水,專心讀書,以待來時。司馬光並不是消極的處世,而是“窮則獨善其身”,在仕途不得意的情況下,不去違心的趨炎附勢,而是退而修身養性,“

我以著書為職業,為君偷暇上高樓

”,潛心學問,自得其樂的同時,還盼望著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登樓賞景,流連松篁,這是“窮”中作樂,也是儒家人格精神的踐行。

司馬光嚴謹務實,崇尚簡樸,深諳儒道,正如他以冷峻的沉穩敘述歷史一樣,他以平靜的心態表達了自己的人生情懷和訴求,安貧樂道,寄情山水,“疏瀹五臟,澡雪精神”,是“養心”之道,安樂之道,更是生存之道。

安樂由來不外求,司馬光的“養心”之道

2019

年12月18日星期三

Tags:司馬光安樂窩邵雍養心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