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蔡夫人隔屏聽密語劉皇叔躍馬過檀溪提出的問題是劉表為什麼會發愁?

由 大茗堂畫廊 發表于 人文2021-05-09

簡介這首詞也提到了“的盧”,但不是每個人都像劉備那樣識得“的盧”馬

蔡夫人隔屏聽密語 劉皇叔躍馬過檀溪提出的問題是劉表為什麼會發愁

三國是戰亂時期,古戰場戰將的坐騎,唯有馬。在三國中,有很多名馬,先來說當數第一的絕世好馬:《三國志。魏志。呂布傳》上說:“布有良馬,名曰赤兔”,雖短短八個字,卻在《三國演義》中為這日行千里的好馬演繹了好多故事,說赤兔馬是董卓從西涼帶來的寶馬良駒,董卓用這馬拉攏呂布,呂布果然為了這馬殺了義父丁原,投奔董卓門下。後來,這匹馬跟隨呂布大展神威。呂布命喪白門樓後,赤兔馬歸了曹操。曹操為了拉攏關羽,又把寶馬贈關羽。從此以後,赤兔馬和青龍偃月刀就成為了關羽的代表形象。當關羽敗走麥城,被東吳殺害後,赤兔馬又為馬忠所得,但馬絕食而亡,跟隨舊主關羽而去。

《三國演義》這樣描寫赤兔馬:渾身上下,火炭般赤,無半根雜毛;從頭至尾,長一丈;從蹄至項,高八尺;嘶喊咆哮,有騰空入海之狀。後人有詩單道赤兔馬曰:奔騰千里蕩塵埃,渡水登山紫霧開。掣斷絲韁搖玉轡,火龍飛下九天來。據《三國演義》演繹,這赤兔馬死的時候恐怕已有四十多歲,相當於人類的九十多歲,果然是一匹好馬。

蔡夫人隔屏聽密語劉皇叔躍馬過檀溪提出的問題是劉表為什麼會發愁?

《三國志》中還提到了一匹比較出名的馬,那就是“的盧”,《三國演義》第三十四回“蔡夫人隔屏聽密語,劉皇叔躍馬過檀溪。”專門說這“的盧”的事。

“的盧”本為劉表降將張武的坐騎,因張武造反,劉備前去征討,他先看見的不是張武,而是張武的馬,說:“此必千里馬也。”趙雲不到三回合就把張武滅了,牽馬回陣,便成了劉備的馬。恰好劉表看見,劉備不好意思,又把“的盧”送給了劉表。然而這個劉表哪是識馬之人,蒯越一句“此馬妨主”,就又把馬還給劉備了。後來的故事家喻戶曉,劉表夫人蔡氏聽到劉備反對劉表立自己的親幼子為繼承人,遂與其弟蔡瑁密謀設宴害劉備。宴會這天,蔡瑁派兵把守住東、北、南三座城門,只留下西門。西門外有一大溪,名“檀溪”,那檀溪闊數丈,水流湍急,不宜過。又另設一席,勸保護劉備的趙雲和三百士兵都去吃酒。宴上,荊州幕賓伊籍將蔡氏陰謀密報劉備,並引其從西門逃脫。蔡瑁聞訊,追至檀溪,劉備縱馬下溪,馬前蹄忽陷。劉備大呼“的盧,的盧,今日妨吾”,馬遂縱身躍起三丈,躍過檀溪,飛上西岸。劉備脫險。

蔡夫人隔屏聽密語劉皇叔躍馬過檀溪提出的問題是劉表為什麼會發愁?

這個故事,在《三國志》中也有文字記述的,恐怕無假。這“的盧”,在進西川的途中,劉備又將此馬與龐統互換,然而張任在落鳳坡,不襲魏延,專襲騎“的盧”白馬的劉備,這個龐統成了冤大頭,被當作劉備射死了。當然,名馬“的盧”,也與龐統一起升了天。

其實,可與“的盧”躍馬過檀溪媲美的,還有曹操的“絕影”和孫權的“快航”。羅貫中對“絕影”和“快航”的描述,或簡單,或直接不寫。“絕影”、“快航”為何沒有“的盧”叫得響呢?恐怕因為兩個人:一是書中明說的蘇學士,他寫了古風一篇,單詠躍馬檀溪事。這篇古風洋洋灑灑154字,我就不再贅述了。二是豪放詞派的代表南宋抗金將領辛棄疾,辛棄疾曾寫一首《破陣子》:

蔡夫人隔屏聽密語劉皇叔躍馬過檀溪提出的問題是劉表為什麼會發愁?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辛棄疾早年參加抗金起義,起義後一直訓練軍隊,極力主張收復中原,卻命運多舛,備受排擠,長期不得任用,閒居近二十年。此詞透過對作者早年抗金部隊豪壯的陣容和氣概的描寫,以及自己沙場生涯的追憶,表達了作者殺敵報國、收復失地的理想。這首詞也提到了“的盧”,但不是每個人都像劉備那樣識得“的盧”馬。辛棄疾也只能藉詞抒發自己壯志難酬、英雄遲暮的悲憤心情了。

無獨有偶,唐代文學家韓愈專門寫過一篇《馬說》,文章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韓愈最後寫道:“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難道果真沒有千里馬嗎,恐怕是不識得千里馬吧!這是一篇借物寓意的雜文,寫馬,談的卻是人才問題。在三國中,對人才問題最重視的,應是曹操。曹操廣納人才,得郭嘉而得北方半壁江山。選人才最有效的,數劉備,劉備得了諸葛亮,才在顛沛流離中立足,最終形成三足鼎立,這名馬“的盧”,不認劉表,不認龐統,專認劉備,大概是隻有劉備認得他。選人才資源最穩固的,是孫權,孫權接二連三的有周瑜、魯肅、呂蒙、陸遜這些將才,江山始終穩固,硬是從魏到了晉,才把這個吳消滅。

看來,識人用人不僅重要,而且艱難。因為事物本身是複雜的。有的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有的口頭上講得娓娓動聽,實際行動上卻大相徑庭。這些年來,識人用人中一些揚長避短之類的話提得很多,諸如“大羹必有淡味,至寶必有瑕穢;大簡必有不好,良工必有不巧”;“黃金無足色,白玉有微瑕”;“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遺世之累”。這使我們不得不注意,看準這是不是好尤其重要。三國中,諸葛亮用馬謖而失街亭,就是錯把馬謖當好馬。其實劉備早就提醒過他,此人言過其實,不堪重用。但諸葛亮對他的短處沒有做客觀的、辯證的分析,是工作方法上的毛病,還是思想意識上的問題,是本質還是枝節,是認識不到位的問題,還是明知故犯,是主觀原因還是客觀制約?諸葛亮這些問題沒有搞清,不加分析、不加區別,就猶如趙王授重權於紙上談兵的趙括,給不當用的人大開綠燈,導致無可挽回的後果。匡復漢室,也只能嘴上說說了。

這馬謖姓馬,卻不是匹好馬。在識人用人上,諸葛亮不是一個高手。歷史上卻有幾個識千里馬的伯樂。管仲曾因貧困之極而成為成陽的狗盜,齊桓公拜他為仲父,遂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百里奚曾在路上討飯,被人用五張羊皮輾轉相賣,秦穆公卻把國政交付給他,遂成霸業;姜太公曾經被妻子趕出門當朝歌城中屠夫的下手,在棘津驛站做過迎客的僕役,垂釣於渭水時遇到明主周文王,受到重用,為建立周朝立下大功。只有遇到獨具慧眼的伯樂,才能大顯身手,創造出驚世駭俗的業績。

這個世上,有幾個識馬的伯樂,有幾個千里馬真正成為了“赤兔”和“的盧”的呢?

Tags:劉備赤兔馬劉表千里馬關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