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曹操為什麼會劃分到了寒門地主裡面?曹操的家族在東漢末期十分顯赫

由 鼎黃金炫 發表于 人文2021-05-09

簡介曹操不信仰儒家,不修習儒學,崇尚節儉這些行為和當時的世家大族格格不入,再加上出生於宦官家族,屬於世家大族所痛恨的宦官子弟,所以曹操總是被很多人譏諷,比如被曹操所殺的邊讓,孔融,崔琰等人

贅閹遺醜什麼什麼生肖意思

在看歷史的時候,很多人都會生出疑問,那就是為什麼曹操會劃分到了寒門地主裡面?從歷史記載來看,曹操的家族在東漢末期十分顯赫。曹操的祖父是曹騰是一個著名的大宦官,他年少入宮,由於陪伴皇太子而一路高升,最後做到了中常侍,大長秋,封費亭侯。曹操的父親曹嵩,他透過曹騰的蔭護進入官場,他擔任過司隸校尉,在漢靈帝靈帝一路高升為大司農、大鴻臚,最後花錢一億萬買官,最後買到了漢朝三公之一太尉的官職。

如果單純從官位和財富,家族勢力來看曹操,曹操是一個的的確確的官二代和富二代。曹操本人仕途一片順暢,他二十歲就被察舉為孝廉,擔任東漢都城洛陽北部尉,隨後一路升遷,從頓丘縣令到達議郎。在黃巾之亂的過程中,曹操只是前去鍍金,官拜騎都尉,前去和名將皇甫嵩平定潁川郡的黃巾軍,事後曹操就進入了漢朝的頂級官員序列——官階兩千石的濟南國相,此時的曹操大約是30歲出頭,在188年曹操更是被漢靈帝直接提拔為西園八校尉的典軍校尉,當時的西園八校尉屬於漢靈帝的親信部隊,由此可見曹操的地位。

從上訴的家族歷史和曹操本人的在漢朝末年的官職和地位來看,曹操本人顯然是一個典型的權貴子弟,而且曹騰,曹嵩在東漢末年的政治體系裡權勢很重。出生於這樣的家族顯然不能夠屬於寒族,可是在歷史文獻裡面為什麼把曹操劃分到了寒族一脈呢?

其實在東漢的兩百年的歷史上,中國的歷史發生了極大的鉅變,這場鉅變演化的結局就是逐漸形成了魏晉南北朝四百多年的歷史。在這歷史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崇尚儒學的世家大族和不崇儒學的寒族地主,而曹操和他的家族就是這個時期寒族地主的一個代表。下面可以簡單的來看看東漢時期這兩個階級的分化過程,有利於我們瞭解為什麼曹操屬於寒族這一階級。

公卿兩代卻被稱為“贅閹遺醜”:曹操為什麼被定義為寒族子弟。

圖片來源於網路

世家大族的形成和寒族的由來

在東漢時期居於社會統治階級是崇尚儒家的世家大族。世家大族之所以崇尚儒家和漢光武帝有很大關係,在西漢時代漢武帝就已經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但是在當時儒家並沒有完全取得統治地位,直到漢光武帝建立東漢之後,儒家成為了東漢一朝的指導思想,甚至有神學化的傾向。

而且漢光武帝和他的功臣集團成員有很大一批是儒生:漢光武帝本人曾在長安修習儒家經書《尚書》;太傅鄧禹是儒生,和漢光武帝一起在長安遊學;膠東侯賈復修習《尚書》,是儒生;耿弇,

弇少學《詩》、《禮》

,是儒生;祭遵,

少好經書

,也是儒生。這些儒生組建的帝國明顯具有儒學氣息,漢光武帝本人更是大興儒學,在天下還沒有統一之時就已經開始興建太學,設定博士,各以家法傳授諸經。《後漢書》記載:

初起太學,車駕還宮,幸太學,賜博士弟子各有差。

此後漢光武帝本人更是巡幸魯地,他曾遣大司空祭祀孔子,後來又封孔子後裔孔志為褒成侯,用以表示尊孔崇儒。

漢光武帝還徵辟大量的儒生進入朝廷,其中就有伏湛,侯霸,牟融等人。同時漢光武帝還在朝廷中大批啟用儒生為官員執行行政任務,也就是《後漢書》所記載的“退功臣而進文吏”。這些舉措在此後在漢明帝、漢章帝時期一直被執行,於是“儒學有成”就逐漸成為朝廷考核和選官的標準。而儒生在當官之後,很容易把儒學上的成就作為家學傳給下一代人,讓下一代人也進入官場。在這種模式下,一個個經學世家就成為了世代公卿的官僚世家。我們可以看看歷史記載裡這樣成功的家族。

汝南袁氏家族:袁氏家族由於修習儒家經典《易》,在漢代是屬於今文學派的《孟氏易》。袁氏的先祖袁良修習《孟氏易》,在漢平帝時期官至成武縣令。袁良之孫袁安憑藉家學《孟氏易》走入官場,由於在吏治上的賢才,最後位至三公。在袁安之後的袁氏子孫以《孟氏易》為家學,基本上都擔任過三公,所以被稱為“四世三公”。

弘農楊氏家族:楊氏家族修習的是儒家經典《尚書》,在漢代是屬於今文學派的《歐陽尚書》。楊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西漢開國功臣赤泉侯楊喜,楊喜的後裔楊寶修習《歐陽尚書》,最後再東漢中期楊震憑藉家學《歐陽尚書》被大將軍鄧騭徵辟進入官場,最後位至三公,從楊震開始,楊家世代傳習《歐陽尚書》,子孫也憑藉家學歷代擔任三公,一直延續到看到東漢滅亡的楊彪。

河內司馬家族:司馬家族的儒學經典在史料未曾詳細說明,但是司馬家族確實東漢時期典型的儒家大族,據《三國志》記載在司馬家族家法很嚴:

諸子雖冠成人,不命曰進不敢進,不命曰坐不敢坐,不指有所問不敢言

。這其實就是儒家禮制思想在家族傳承中的體現。而且司馬家族從始祖司馬鈞開始,在司馬量時期完成由武入文的轉化。此後憑藉儒生的身份,司馬家族世代擔任官階兩千石的郡守等官職。在《晉書》的記載脈絡很清楚:

徵西將軍鈞,字叔平。鈞生豫章太守量,字公度。量生潁川太守俊,字元異。俊生京兆尹防,字建公。帝即防之第二子也

從這些家族的演化脈絡我們可以看到儒學修養在一個家族的傳承中的重要作用,正是東漢以儒生治國,儒生和豪族得以憑藉儒學的家族化實現官僚的家族化,這些佔據著東漢官僚體系上層的儒學世家一般被稱為世家大族,他們屬於東漢時期的統治者,把握了東漢時期的權利,這必然會剝奪其他人的利益,於是另一個站在世家大族的對立面的階級寒族就由此形成。

公卿兩代卻被稱為“贅閹遺醜”:曹操為什麼被定義為寒族子弟。

從曹操身上觀看寒族的面貌

東漢除了世家大族還存在另一批人,這些人中有一部分出生於地方上的豪族,擁有一定的經濟實力;也有一部分人出生平民。但是在政治上這些人普遍被世家大族所壓制,處於被世家大族所統治的地位。這些人在思想和行為舉止上和當時的世家大族有著很大的不同,同時也在政治上站在了世家大族的對立面,只是相比較於世家大族,這些人的財富和政治地位都十分低下,所以被稱作寒族。其實在東漢末年,三國的開創者孫堅,劉備,曹操都是出生底層的寒族,我們以曹操為例子來看這段歷史。

在東漢時期發生了著名的“黨錮之禍”,這個政治變亂正是東漢大部分世家大族和代表皇權的宦官的抗爭史。作為世紀大族出生計程車大夫,由於崇尚儒家所以他們的行為舉止都比較符合道德水準,而且在民間聲望極高。而宦官勢力則是聲名狼藉,宦官作為“刑餘之人”,一般都是寒族子弟出生,宦官作為世家大族的對手,是需要一批人為他做事,這時候大批處於世家大族壓制下的寒族子弟很多都投奔了宦官,這些人形成了被世家大族所鄙視的“濁流”,這種分化是此後歷史鉅變的來源,而曹操的家族正是這樣寒族子弟。

曹操的祖父曹騰是一個太監,出生寒族。在東漢的宮廷鬥爭中穩步成長,最後位至宦官的頂級官職大長秋。按照現在2013年11月復旦大學的DNA研究成果顯示,曹操的父親曹嵩很有可能是曹騰的族子,屬於被世家大族極其厭惡的宦官子弟,曹嵩本人也不是好官,貪汙極其嚴重。最明顯的例子是他為了當上太尉一職,花了一億萬買官,同時還賄賂漢靈帝身邊的宦官,這麼多的錢只有可能是貪汙和搜刮而來。陳琳在《為袁紹檄豫州文》中說曹嵩:

父嵩,乞匄攜養,因贓假位,輿金輦璧,輸貨權門,竊盜鼎司,傾覆重器。

雖然話語十分難聽,但是這也是曹嵩貪汙的真實寫照。

曹操家族依託宦官勢力而富貴,自然是世家大族眼中的“暴發戶”。如此家族怎麼可能被世家大族所瞧得起。其次曹操的作風也和出生寒族有很大的關係。曹操本人十分節儉,按照《魏書》的記載:

雅性節儉,不好華麗,後宮衣不錦繡,侍御履不二採,帷帳屏風,壞則補納,茵蓐取溫,無有緣飾。

這和當時世家大族的奢侈之風是十分不一樣,而且曹操本人信奉法家治國之術,這又和以儒道治國為信仰的世家大族不一樣。

這種法家治國之術的思想在曹操分別於建安十五年(210年),建安十九年(214年),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下達的三份《求賢令》裡面體現的十分清楚,他在《求賢令》裡面舉出有德者未必有才,而有才能的人也有這種不仁不義,貪汙欺詐的汙名。曹操列舉管仲,陳平,吳起這些人,大多是聲名不好但是有才能的人。曹操要求一概以才能為標準,不顧及身份的卑賤的採納人才。這種唯才是舉的政策對於向來以道德為安身立命的世家大族來說無疑是一次巨大打擊。曹操之所以有這種觀點和看法正是因為曹操出身寒族。由於出生寒族,所以曹操的儒家信仰十分單薄,由於出生寒族,曹操對於世家大族重視身份的觀點十分抵制。

曹操不信仰儒家,不修習儒學,崇尚節儉這些行為和當時的世家大族格格不入,再加上出生於宦官家族,屬於世家大族所痛恨的宦官子弟,所以曹操總是被很多人譏諷,比如被曹操所殺的邊讓,孔融,崔琰等人。他們的死或多或少都和曹操的作風有問題。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曹魏皇室的皇后一族大多數出生卑賤。曹操的皇后卞夫人出生倡家;曹丕的皇后甄氏是戰俘,皇后郭女王是銅鞮侯家女奴;曹叡的皇后毛氏的父親是典虞車工,皇后郭氏是罪臣子女。這樣的後族被曹叡的妃子虞氏稱之為:

曹氏自好立賤

,這種姻親也說明了世家大族不是很願意和曹氏聯姻。這是曹氏寒族出生的證明。

公卿兩代卻被稱為“贅閹遺醜”:曹操為什麼被定義為寒族子弟。

結語

曹操被定義為寒族地主,最早是出自陳寅恪先生的劃分,陳寅恪先生透過對於《後漢書》、《三國志》的分析,提出了曹操出生寒族地主階級的觀點,這個觀點在此後一直被史學家所接受。從歷史來看曹操也是屬於寒族地主階級,這和普通的寒門百姓其實是有很大的區別,這個寒門地主是相對於掌握政治權利的世家大族而言的,而非普通的尋常百姓。

在東漢末年形成的兩大勢力陣營:世家大族和寒族地主,其中世家大族是以儒學為信仰的,這在弘農楊氏身上體現的最為明顯,弘農楊氏的楊彪忠君愛國。他始終追隨漢室,一直在漢獻帝的身邊,從董卓時代到漢獻帝逃回洛陽。楊彪之子楊修被曹操所殺,他本人也被曹操下獄,幾乎被曹操所殺。曹丕建立曹魏時,曾經試圖讓楊彪擔任三公之一的太尉,但是被拒絕,楊彪自陳:

彪備漢三公,遭世傾亂,不能有所補益。耄年被病,豈可贊惟新之朝?

從楊彪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世家大族正面的儒家信仰的精神。但是在寒族身上很顯然是沒有這種信仰的,曹操沒有,劉備沒有,孫堅也沒有。缺乏信仰的寒族可以建立一個國家,但是終究會被有信仰的世家大族所擊敗,在曹操之後,曹魏被來自河內郡的司馬家族所取代,正是這種情況的發生,這也是寒族政權的悲哀。

Tags:曹操寒族大族世家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