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從《論語》開篇解析三種學習態度

由 立耳心 發表于 人文2021-06-19

簡介“學”是認知的增進,“習”是行動與創造,因此可以說,學習即為人類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產生喜悅的來源之一

淺學不俱是什麼意思

《論語》開篇蘊含了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內容,從知識習得的學而時習,到與朋友的相互砥礪德行,再到對“人不知”忠恕的德行,使得學習意義的不斷深化,也是學習境界的持續提升。其中展示的不僅是學習的整個過程,也是優良學習態度的全始全終。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首章即論學習,也是從三個方面確立了學習需要的重要態度。作為編排在全書的第一篇,表明了入學的本心。

錢穆對此表示:“孔子一生重在教,孔子之教重在學。孔子之教人以學,重在學為人之道。本篇各章,多務本之義,乃學者之先務,故《論語》編者列之全書之首。又以本章列本篇之首,實有深義。學者循此為學,時時反驗之於心,可以自考其學之虛實淺深,而其進不能自已矣。”

作為首篇首章交代了學習在為學習之始末的重要地位,也是據自我檢驗的重要內容,所以將其置於首篇《論語》開宗明義。態度貫穿學習的始末,在《論語》中關於學習的內容很多,這裡我們謹從與開篇有關的態度談起,探尋開篇所展示的學習態度給我們的啟示。

從《論語》開篇解析三種學習態度

一、 學習之基始——學而時習樂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是效法、獲得知識,“習”是練習、實習,“說”是發自內心的喜悅。 “學”是世界規則的悅納、生命體悟的積累沉澱,“習”為生命規則的實踐以及生命限制的突破,“學”與“習”共同構成了生命的延展,這一延展是突破了學習的艱難險阻和重重限制而有所得的喜悅。

“學”是認知的增進,“習”是行動與創造,因此可以說,學習即為人類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產生喜悅的來源之一。

章啟群《西方古典詩學與美學》:“行動與創造是人類生存的方式,也是人一切喜悅的根源。人的任何行動,無論出於怎樣的動機,其實質都是‘表現自己的意象’。而當人從行動或結果中看到了自己的意象,看到了自己苦心思考和想象的一切成為獨立自在的現實,那時喜悅和興奮之情便油然而生。因為‘人人都希望自己得以存在’,而行動確證了他們的存在。”

所以,“學”之成果在“習”中增進,學習的快樂反過來強化學習的產生,從而達到一種良性迴圈。

用朱熹在《四書集註》中的說法,“說,喜意也。既學而又時時習之,則所學者熟,而中心喜說,其進自不能已矣。”

學習最初的態度是如“學而時習之”,學以致用,在實踐中運用到,不是快樂嗎?

希望知識能夠在適當的時機用到,先要務實。為學不僅繫於真誠的學習態度,而且也有對自我的嚴格要求,孔子杜絕四種毛病“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楊伯峻先生翻譯為“不懸空揣測,不絕對肯定,不拘泥固執,不唯我獨是。”

多方考察,不專斷專行,腳踏實地才能有所學有所成,“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汲汲營營,欲走捷徑,根基不穩,非為學之道。“不亦說乎?”即是對學問虔誠,自然最能體會學到的樂趣。

以學習為樂是彌足珍貴的學習態度,“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沉迷學習,不能自拔,對於精神食糧勝過身體的糧食,甚至可不識肉滋味

;曹操言“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樂學之人的忘憂果便是學習,無需麻痺自己的神經。

如何樂學——要吃到學習的甜頭,在開始時往往以抽象的方式存在,就像對兒童常常解釋不好學習的目的一樣:

沒有抵達學到用到的彼岸前,不會知道什麼是書到用時方恨少,不會知道讀書與不讀的區別,不會知道時代洪流的無情,那時回顧往昔,也許自己更願意吃學習的苦,觸控未知的甜。

從《論語》開篇解析三種學習態度

二、學習之梯——有朋自遠方來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很快樂嗎?朱熹在《四書章句集註》中注“朋,同類也”。《禮記·學記》曰:“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學習並非閉門造車、畫地為牢,“朋友”在《論語》中多指同學間、師生間的關係,也是擴充套件人生最重要的資源。

有學友從遠方來,將個人之“學而時習”變為了人與人的討論切磋,學的形式發生了變化,使個人之學擴充套件到更加廣闊的空間,在人與人的交往中磨礪自我的價值取向、仁德恭信,所以有“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從“學而時習之”的樂趣,到與朋友交往傳遞的快樂,不斷汲取能量自我更新,這

是一種開放的生命狀態

,在“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的琢磨中積極地自我成長。

以謙虛恭謹的態度學習,慎擇友,從師於各方,必能日日更新自己的學識。“益者三友,損者三友。”《論語·季氏》擇優而從,親君子遠小人,則可以見賢思齊以人為鏡,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無論對方地位的高低、學問的深淺,只要有比自己擅長的地方都值得與之切磋琢磨。

孔子曾言:“吾與回言終日,不違,若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雖然顏回不與老師爭論,但並不是閉門造車之人,我們對顏回的學習方式不做評價,但顏回連結到孔子這樣高階的學友,牢牢抱緊大腿不斷進步,這樣能超脫生活經歷的有限性,擺脫世俗之累而無所懼,潛心自我修行。

孔子的境界高於普通人,他“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的治學態度由其視野與胸懷決定,常人望塵莫及,而賢如孔子更讚歎顏回的精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學習從來不是容易的,即使快樂也短暫地停留在有所悟的一瞬,為學的快樂需要痛苦的澆灌,以惡衣惡食為恥者,不足以忍受求學過程中的艱辛,過分在意無效社交而不能忍受學之孤獨,會錯過更好的自己。

時代在變,但成長要保有的價值通道一直都在,你社交在塑造你,但敵不過主動的自我塑造。

就像拒絕多餘社交的汪涵,早年業餘生活全拿去熬夜讀書、練習表達,這才有了後來眾多的精彩瞬間,直到現在也是為數不多的沒有微博的公眾人物。學習不是要守得清貧,而是要受得住寂寞與冷板凳,最終超越自我。

在傳統儒家的思想中,

不能安貧樂道者,不足以議,不安於學途困頓者,不足以共同學習。

《學記》中所謂“論學取友”,在第七年考查學生討論學業是非和識別朋友的能力,這一階段學習合格才可稱為“小成”。擇朋而友、取學朋輩,共同構築了學習的一個新境界,這樣才可以視為小有成績。

三、為學之始末——人不知而不慍

從《論語》開篇解析三種學習態度

01.為學始末

為誰而學?是學習始和終都面臨的最簡單的命題,自我成長是為學的終極目的,這一問題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指向。

在《論語·憲問》中言:“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何為“為己”,何為“為人”?這句話並非今天的字面意思。

孔子說古代學者學習是為了修養自己的道德,而現在的學者學習是為了裝飾自己,給別人看,可以說是君子之學與小人之學的對比,是指人格局上的差異。各個時代都有其功利性的一面,以展示自己學習所得為目的無可厚非,而提升自我修養則是孔子肯定的學習態度。

學習之初是為學習後的甜,學習的最終目的為了自我超越,總的來看都是為己之學。而以學習為手段來求取其他,則有所偏離學習的本心。

更有甚者,視學習完全為沽名釣譽的手段,或為了投他人所好,那麼在學問上的不忠實,不僅會被思慕聖賢之道的學習者排除在同輩之外,最終也不能收穫更廣闊的精神世界。

為人學還是為己學,是在學習之初被師長父母反覆叮嚀的常談,為自己而學,實現融合社會又獨立於社會的目的,為他人而學,巧言令色,惺惺作態,這是大相徑庭的兩條路。

誠然,學習態度在學習始末中不盡然是為人或為己,但明白為自己學習是在生命中最重要的態度。是主動接受還是被動接收,被動者沒有接收到自己的選擇權,沒有明白學習的意義,

被動接收無異於放棄自己走向學問的機會,一開始便關閉了與生活融通的途徑,困惑後依然不會明白,何為安身立命。

主動求取者才懂得,為自己而學,是為了取得立足世界的物質保障,是為了增進自我認知,理解世界與自我的聯絡,理解文明演進中自己扮演的角色,

這樣才更能將學問消化融入靈魂,在認識長途中認真過好自己的人生。

從《論語》開篇解析三種學習態度

2. 人不知而不慍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可謂做學問的理想境界。人家不理解我,我卻不怨懟,不也是君子嗎?“人不知”有兩種情況,一為別人對你

暫時

的不理解,二為別人

永遠

也不會理解你。

而孔子要表達的意思是,

別人不理解你沒有什麼關係,學問愈深,能與你比肩的同輩愈少,甚至最終無人能解,導致被長久誤解,但你依舊泰然處之

,並不怨恨,便是有德之人。

“不慍”以平常心面對誤解甚至打擊,在求道的途中,人與人的關係近於中庸之道,是“忠恕而已”努力走進他人,以豁達的態度面對世界。

對於這句“人不知而不慍”,在《論語·學而》篇的最後一章有類似的話,“不患人之不己知”,孔子在意的不是別人不瞭解自己,“患不知人也”而是自己不瞭解別人。

在孔子眼中,

知人是可貴的,不知人是值得憂患之事,不被理解不重要,要求自己理解人的不理解,這是聖人的偉大之處,引導我們通往學習至境。

為了能讓更多的人“知人”,君子更要懂得成人之美,盡力地開啟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利他而利己,為自己謀智慧,以此樸實純粹的態度對學問孜孜以求。

在學習中的快樂,延伸於人與人之間的“不亦說乎”,而在與他人的生命的意義互動裡,即便人不知也不憂愁,而令孔子害怕的是不能去理解學識高於自己的人,而是,不能在更高層次體會聞道的快樂,這個快樂很具體,就是為了美好的生活,終身學習。

從《論語》開篇解析三種學習態度

結 語

《論語》開篇給我們展示了學習中需要具備的各種態度,朱熹在《四書章句集註》中認為《學而》篇“為此書之首篇,故所記多務本之意,乃入道之門、積德之基、學者之先務也。”

“學而時習之”是學習的基礎,只有經歷了漫長的“學”“習”過程,在學問上小有所成,才能走進與他人切磋琢磨的階段,而在與朋友師長的交往中,又不斷地“時習之”,知類通達,不斷加強學習與躬行,這樣才能有所感有所悟。

在學有所成後,反觀自己求學的來路,不忘記自己緣何出發,無論他人能不能夠理解自己,都不影響自己依舊行於求知、求仁、求德之路,並且“不亦樂乎”

。所以,在見習學問、論學取友、不畏人不知中體味學習中悅、樂與不慍的統一,最終能夠在學問與人生上有所收穫。

作者介紹:

@立耳心

,碩士在讀,熱愛生活,解讀經典,把塵世的微粒抖掉,遮蔽嘈雜的噪音,專注自我成長。

Tags:學習孔子學而自己時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