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一文讀懂:世間的修行為何如此強調“忍”字

由 走讀梵 發表于 人文2021-06-19

簡介”富弼回答:“恐怕是在罵另外的人

什麼是忍加行道

“忍”是梵文“羼提”的意譯,有“忍受”、“認可”等意思。《成唯識論》說:“忍有三種,謂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諦察法忍。”佛教一般把安於受苦受害而無怨恨的情緒,以及能認可佛教真如的信仰當作“忍”的內容。

佛教提倡忍辱求和,受辱不怨。如果人們都為了一點小事而懷恨在心,矛盾就會逐漸擴大,以至於怨恨相報,不可收拾。反之,如果遇到矛盾,能夠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互相謙讓,就可以化干戈為玉帛,人類就能夠在一個和平、安靜的環境中生存了。

一文讀懂:世間的修行為何如此強調“忍”字

山路

宋代有個叫富弼的名臣,他教育子弟:“‘忍’之一字,眾妙之門。若清儉之外,更加一忍,何事不辦?”

他年青時,有一次遇到一個兇悍的人,無故謾罵他。別人對富弼說:“他在罵你。”富弼回答:“恐怕是在罵另外的人。”別人又對富弼說:“他在指名道姓地罵你。”富弼卻說:“天下同名同姓的人多得是,未必富弼就是我啊!”剛才還在破口大罵的人,聽到這話,非常慚愧,當然也就住口不罵了。試想,如果你罵一句,我回罵一句,唇刀舌劍,必然加劇矛盾。而忍一忍,則使對方怒火冰釋,不便、也無法再發作了。

一文讀懂:世間的修行為何如此強調“忍”字

富弼的墨跡

在日常生活中,還會遇到被人冤枉、遭人懷疑的委屈。

古代有個叫彭矩的人,慈祥謙遜。又一次外出,與人同宿一家旅店。彭矩早上先離店,那個人丟了傘,懷疑是他拿走的,便趕到彭家怒罵。看到彭矩很老實,就說不僅丟了傘,還丟了衣服,要他照價賠償。彭矩如數付錢,也不解釋,也不埋怨。彭矩平時幫助鄰里,做了許多善事,因此周圍鄰居很信任他。因為沒有子女,他前往西嶽華山祈嗣,夢見神對他說:“由於你能忍辱仁柔,力行善事,已允許所請。”果然,不久他陸續有了三個兒子。彭矩被願望偷傘,是他與同宿一店者兩人間的事情,怎麼也解釋不清。如果爭吵起來,也未必有利,因此他只能忍讓,避免了不必要、無休止的糾葛。

一文讀懂:世間的修行為何如此強調“忍”字

在火車站超度死者的出家人

“忍”這個字,說說容易,做起來最難。能忍者,德量必大;不能忍者,心胸狹窄。

佛門所提倡的“忍”,重點在安於苦難和恥辱,所以又叫作“忍辱”。

一文讀懂:世間的修行為何如此強調“忍”字

清淨心

Tags:彭矩富弼忍辱忍者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