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任何所謂念頭,都是境界、也是虛妄

由 佛光聖音 發表于 人文2021-06-19

簡介對一切的觀點沒有改變、想讓前邊境界停住不可能,生死法當中的心不除、生死不可出,所以先除心

虛妄念什麼

任何所謂念頭、你可以清清楚楚看著它從開始一直到消亡,證明它是個境界、不是你本來的東西,能看見的都是境界、也是虛妄的,能覺的那個是本來的、是真實的,從這個角度看問題就可以分清楚如何分離、把旋轉的東西停下來,什麼在旋轉?把心停下來、別管它,外邊看到什麼不要先讓它停、它停不住的。

任何所謂念頭,都是境界、也是虛妄

一般都說“我的心怎麼這麼亂、停不住”不要管它、那不是你的心!誤以為六塵緣影(因為六塵而起的緣起在心裡的投影、對六塵的分別)是心,實際那不是心、是六塵緣影而已,你認為的感覺(念頭)是色聲香味觸在心意識裡投的法相而已!它只是個法塵相、不是你的心,你能很清楚看到的東西不是你的心、它是心的話能看的又是誰?能清清楚楚看的那個是、要認清自己的本來面目!

要看得清楚自己心性的作用,認不清楚“諸旋未息 彼物先住 尚不可得”、什麼叫諸旋未息?對一切的觀點沒有改變、想讓前邊境界停住不可能,生死法當中的心不除、生死不可出,所以先除心!物自然靜、相自然就熄了;心不除生死法就出不了、所以說“諸旋未息 彼物先住 尚不可得”,玩遊戲打轉的時候你不停怎麼能讓境相停住?不可能,你歇住、然後境界就沒了,心不停、境界一直都在晃動!

心不停,不知道那是假的、總在往外攀援追逐善惡境界、追逐身心世界的分離狀況,所以它就沒有得清淨、何況輪轉生死的垢心?“曾未清淨”,我們在生死輪迴法則當中的認識非常深,因為無始以來在這個法則裡不斷相續、不斷感受,沒有把這個干擾去除、習慣沒有改過來、所以第一念觀照的是什麼?絕對是生死法,我們起念就是生死輪迴這個法則、不去離生死。

《楞嚴經》告訴你,想超越生死、以不生不滅的心才能契合如來不生不滅的果,怎麼樣成就不生滅?必須棄生死而守於真常、常光才能自現!什麼叫棄生死?把念頭在境界當中善惡分別這種生死現象法則超越、就是不要理會這種方法才行!一旦起心動念都是在身心判別這種生死境界裡(幻生幻滅這種境界裡)打轉、很難超越!

任何所謂念頭,都是境界、也是虛妄

我們怎麼離生死法?必須首先超越,念頭的緣起作用是非常重要!緣起發生在舊有的思惟模式裡還是生死法、總在分別判斷善惡境界,總在境界上分別善惡是生死法、為啥?什麼叫生死法咱們前邊那一段講得很明白、“一切世界始終生滅 前後有無 聚散起止 念念相續”就是這麼一個法則,本來這個世界就是生生滅滅、再對它有種攀援性(用念頭再對它分別和執著這叫攀援,以它為想這叫攀援),然後就會沉淪現象裡(沉沒輪迴在現象裡)而不得超越、所以生死法不能出。

心無分別,物來則現、物去則無!他面對生死法顯的是生死性質、所以你有生有死,好像你心在生在死、實際有生死嗎?比如高興也好不高興也好,人再高興也不一定有多高興、人再悲傷也不一定多悲傷,為什麼?是有底限的,悲傷過去了就不悲傷了、證明還是沒有悲傷,再高興、一會兒高興完了也就沒啥感覺,再喜歡的東西實際上也有限度、為什麼?因為那不是你的、說白了那不是你本來的,人家說那叫身外之物。

這裡講的身外之物是什麼?身是本來生命體,它不是本來的東西所以拿不進來、那叫身外之物,“身外之物”是佛家的一個說法。不懂身外之物、覺著好像這些事情是真實的,那什麼叫身外之物?不是生命本體裡的現象、自然要離開、不會把它當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說“兩人好得跟一個人似的”、那是不可能的,別管誰都有極限、為什麼?因為那不是本來生命,哪怕媽跟兒子也一樣、他實在不像話了一樣踹他,為什麼有斷絕關係的?就是這樣,生命本體裡實際什麼都不存在、既是空寂又能顯現一切!

任何所謂念頭,都是境界、也是虛妄

空是什麼?空是無礙、寂是什麼?能夠熄滅!既能夠顯現一切而沒有障礙、又能熄滅一切,這是心性!所有東西在裡頭又可以顯現又可以不留掛礙、這是心性,這就像什麼一樣?好像你跟人家演回戲也挺真、你跟人家超越了也挺真,佛祖不就是這樣子嗎?演戲演得也挺真、“大慈大悲,敬哀三界,普度眾生”這是讚歎佛的話,實際上他救過誰?他上家裡救你了沒?他真的沒去、為啥?讚歎佛“大慈大悲,普度眾生”、後邊還有一句“不動本際”,什麼叫不動本際?“際”是痕跡、影兒,本沒有動、連影兒都不帶動,恆常示現遍現十方、這怎麼理解?人家用心在作!

我們一說“用心?心是看不著的”,因為不看心、所以看不著心,我們都看相、成天注意心裡的物,不注意心、總想找心裡的物,心裡有個啥、去找這個。實際心裡有什麼?人家對你好你感覺“人家對我真好”,你的好是啥樣?是跟你一個小小的妄想相應了(人家對你好的妄想)感覺挺好,沒兩天你覺著這個好也膩了、為什麼?只是心裡的物相、心裡沒有東西可得、了了無所得,所以人有福氣享到一定程度會很反感。

過去皇上不能說他沒福報吧?老百姓羨慕皇上、皇上羨慕老百姓,這叫顛顛倒倒、是是非非,為什麼?這叫生死輪轉,輪轉生死的煩惱垢心稱為習慣,這種習慣沒有清淨、所以圓覺自性觀察不到,煩惱習氣不清淨怎麼能觀察到清淨的東西?比如你正在家裡鬧煩惱跟孩子吵架、突然一個電話說“咱去逛街去吧?”有心思逛街嗎?肯定說“今天不行、不想去”,因為正煩著、心垢未除讓你逛街肯定沒心情,啥時候有心情?沒啥事了去逛街叫悠哉自在的人。

任何所謂念頭,都是境界、也是虛妄

心情不得清淨怎麼能夠獲得輕安?不容易,把習慣改正、自然心就清淨了,習慣改正了哪有煩惱可見?你說“惦記這個、惦記那個”,實際上你惦記那些有啥用?他又不傻,冷了肯定知道穿衣裳、餓了肯定知道找食吃,前兩天沒放暖氣、我自己肯定要找厚衣服套上,掂對著自己不冷就好了、不可能傻呵呵弄得哆哆嗦嗦的、咱又不是沒衣裳穿。

你惦記什麼?要出生死、成就菩提道,那是真該惦記的事。世間的事都是沒有意義的、再惦記也沒啥意義,你惦記來惦記去“這孩子也一天天長大了、要為孩子怎麼怎麼樣”,惦記他那個幹什麼,從他那麼點就惦記、一直惦記到他那麼大,到頭來實際一點沒有用、人家到時候不一定說你好。

惦記你自己好好把事情看透,你的智慧圓滿了是對他的福廕、那他對你真是感激,作為父母長輩來說給他福廕是最好的!不要給他人民幣多少、他不會感激,你給人民幣越多到時候越恨你、為啥?頭一次給他十塊錢、感激你“我爸媽真大方”,第二次只要少於十塊、他肯定嫌少“今天才給我八塊錢、不行不行、這老頭老太太心變了”,實際上你哪有那樣的心?但是他不會理解,你給他福廕、什麼叫福廕?用你的智慧開導他、他處處感恩你,那不一樣的,天天伺候他、越伺候得好當父母的越沒有負責任到底。

任何所謂念頭,都是境界、也是虛妄

對自己身心世界更應該如是觀照,五欲六塵的事看淡看薄、不要在意,什麼好了、壞了、沒有那些事,什麼臉面了、這些都不重要,心裡沒有煩惱是第一、把負面的東西都熄滅,透過思惟佛法、修行佛法道理把這些東西都熄滅,沒有疑惑才能夠解脫出來。輪轉生死的垢心不除、“曾未清淨”,曾未清淨和未曾清淨不一樣,這裡講的“曾未清淨”是從來沒有清淨過、圓覺淨性更看不到,從來沒有清淨過怎麼看得到?“未曾清淨”是有點感覺、還沒有完全顯出來的時候,這兩個字一正一反意思不一樣、總之把那心思除去。

——摘自佛光禪師解讀圓覺經第三十九

Tags:生死清淨惦記境界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