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金剛經》:為什麼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由 然好 發表于 人文2021-06-18

簡介所以佛家站在事物形成的起點(“緣起性空”)的角度,認為“一切有為法”均為虛妄不實的東西,“如夢幻泡影”,而“如露亦如電”是形容事物變化的速度很快,教我們“應作如是觀”

如露亦如電什麼意思

在《金剛經》裡,為什麼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教人們“應作如是觀”?

原來佛家是從“本質”看問題的,而我們俗人習慣於看事物的表象。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佛家是從起點看問題的,而我們俗人習慣於站在終點看問題;因此也不存在誰對誰錯的問題,也不必疑惑,只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罷了。

佛法的一個很大特點是窮盡究竟,也就是把平常所接觸到的人、事、物進行分解,分析到不能再分的程度,最後發現人世間的一切都是“緣起性空”的。

(題外話)在我為了寫這篇文章開啟詞典,想要確定一下“緣”這個字的字義的時候,著實嚇了一跳,與“緣”字的組詞之多,遠超平時想象,正應了那一句“書到用時方恨少”。詞典上大致將事物分為“有緣”和“無緣”兩大類,我們的文化受釋家影響之深可見一斑。

《金剛經》:為什麼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現在我們先來探討一下佛家觀念中的這個“緣”。

“緣起說”是佛教的基本理論之一,認為世間萬事萬物均由因緣而生,亦由因緣而滅。最典型的是《中阿含經》裡的表述:因此有彼,無此無彼,此生彼生,此滅彼滅。和“法身捨得偈”的:諸法從緣起,如來說是因,彼法因緣盡,是大沙門說。也就是說世間沒有一樣事物不是由因緣生滅的。

所謂“緣”,即是產生事物的間接原因,也是任何事物產生與存在的必要條件。任何事物的產生和存在不可能沒有條件,它們和與它們相關的任何一種事物之間的關係就形成了“緣”。

設問,世界上有任何一樣事物是不需要諸多條件就能產生和存在的嗎?答案是:沒有!萬事萬物都必須依賴各種因緣條件才能產生和存在,因為一切事物都有其產生和存在的過程,然後也必然會滅去,區別只有時間的長短。

《金剛經》:為什麼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在佛家的觀念裡,“一切有為法”都是因緣造作之法。所謂“有為”即是“有所作為”,指出世間萬事萬物都存在生、住、異、滅四種現象,並且永遠處於相互聯絡和生滅變化的過程中,所以佛家說“諸法無常”。我們平常看到的事物都在“無常”的變化之中,有些顯而易見,例如植物的花開花落,動物的生老病死等等;有些變化微妙到讓人不易察覺,例如物質的風化氧化現象等等。

佛家採用窮盡究竟的方法來分析“一切有為法”,最後得出一個“緣起性空”的結論,其理由是沒有獨立自成、永恆不變的“自性”。例如麵包主要是由麵粉和糖製成的,麵粉是由小麥在人工或機器作用電力的作用下研磨而成的,小麥是在土壤、陽光和水等條件下生長而成的……任何事物按照這樣的方式方法進行分析,到了最後都能得出一個“緣起性空”的結論來。

所以佛家站在事物形成的起點(“緣起性空”)的角度,認為“一切有為法”均為虛妄不實的東西,“如夢幻泡影”,而“如露亦如電”是形容事物變化的速度很快,教我們“應作如是觀”。

而與“有為法”相對的是“無為法”,佛家認為“無為法”就不是虛妄的,意思是非因緣造作之法,不依賴任何條件產生和存在。“無為法”只有一種,佛家叫做“涅槃”。

《金剛經》:為什麼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我常想佛家的這些觀念之於我們平常生活的意義。由於儒釋道是我們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管你願不願意,佛家的思想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所以正確認識一下佛家的觀念之於我們平常生活還是十分有必要的。

在我們看待《金剛經》裡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些佛家觀念的時候,其實也很簡單,無非就是站在不同角度看問題而已,而不是所謂的“迷信”。佛家也並不否認現實事物的存在,而是認為從“本質”上看,一切事物“緣起性空”,所以均為虛妄不實。

我覺得,佛家的這些觀念,之於我們平常生活,似乎帶給我們一些有益的暗示。在我們面對人生不幸的時候,就要懂得這些不幸和遭遇本身也是虛妄不實的,並且很快就會過去,所以不必悲觀,萬事都是此一時彼一時的現象,也許只要我們咬牙堅持一下就很快會過去。從活學活用的角度看,佛家的一些觀念之於我們人生就是有益的。

《金剛經》:為什麼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編撰:然好

本文純屬作者讀書心得報告,不能代表佛法。讀者自明。

Tags:佛家事物緣起因緣性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