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養生】藥師路邊發現一處面積約有5畝的芍藥園,它的用途是什麼?

由 江南王藥師 發表于 人文2021-06-16

簡介芍藥是中醫臨床上的常用品種,入藥記載最早出自《神農本草經》,在東漢張仲景的《傷寒論》中並未區別白芍赤芍,梁代以後中開始分白芍和赤芍,並逐漸形成了“白補赤瀉,白收赤散”的經驗總結

老骨花治什麼病

這幾天的五一黃金小長假天氣甚好,各大景區正應了那句成語“遊人如織”,四月五月,各種花卉從南到北相繼開放,北京的世界園藝博覽會也於五一前開幕,吸引了眾多遊客前往遊覽。其實,美景無處不在,不必舍近取遠,前幾日,藥師路過竹博園西側的浮玉路,就在路邊發現了一處面積約有5畝,可以免費觀賞的芍藥園,一大片的粉紅色的芍藥花正在盡情綻放。今天,藥師就帶你聊一聊-芍藥。

認草藥-芍藥

芍藥,既是一種觀賞花卉,也是一味傳統的中藥材,從其名稱中即可得知其最初的用途是入藥。芍藥是是毛茛科芍藥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將離、離草、婪尾春、餘容、犁食、沒骨花、黑牽夷、紅藥等,被譽為“花仙”和“花相”,並且被列為“十大名花”之一,又被稱為“五月花神”。在紅樓夢中,芍藥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花,“史湘雲醉眠芍藥茵”是紅樓夢中最美麗的情景之一。芍藥和牡丹是近親,同科同屬,生長習性也非常相似,從花型上看兩則非常相像,古人評花:牡丹第一,芍藥第二,牡丹為花之帝王,芍藥為花之宰相。很多人無法分清牡丹和芍藥,其實兩者有一個明顯的區別點就是:牡丹是木質莖,冬季葉落後地上部分會留下木質的枝幹,而芍藥是草質莖,入冬後地上部分枯萎,春季從地下抽出新的枝葉。另外,從栽培的難度上來說,牡丹比芍藥更嬌貴一些,牡丹既喜光又怕曝曬怕熱,芍藥耐熱耐旱性相比牡丹要強。

認草藥-芍藥

牡丹

認草藥-芍藥

芍藥

芍藥在中國的栽培歷史超過4900年,是中國栽培最早的一種花卉之一。如今已分為觀賞品和藥用品種,觀賞芍藥為重瓣,花色更為豐富,花型和觀賞牡丹區別不大。藥用芍藥品種花瓣層數少或為單瓣,以確保根部保留更多的藥品成分,花色主要是粉紅和白色。芍藥的葉片為二回三出羽狀複葉,春季莖葉剛從土中抽出時呈紫紅色,後轉綠,4-5月開花。

認草藥-芍藥

芍藥以根入藥,分為赤芍和白芍兩個藥用品種,雖然赤芍和白芍在植物學來源上屬於同一種植物,但其藥用效果卻是不同的,白芍屬於補血藥,赤芍屬於清熱涼血藥。傳統認為,白花芍藥為白芍,紅花為赤芍,但更主要的區別是因為來源、產地和加工方式不同。白芍為栽培品,為芍藥及變種毛果芍藥的根,主產於浙江、安徽、四川,加工時去皮並用沸水煮制曬乾,質地緊密,藥材顏色淡白色或夾雜淡紅,其中杭白芍是浙江的浙八味道地藥材之一;赤芍來源多為野生品,為芍藥或川赤芍的乾燥根,主要產自北方和四川,加工時直接生品曬乾,質地較松,藥材顏色偏紅褐。

認草藥-芍藥

認草藥-芍藥

芍藥是中醫臨床上的常用品種,入藥記載最早出自《神農本草經》,在東漢張仲景的《傷寒論》中並未區別白芍赤芍,梁代以後中開始分白芍和赤芍,並逐漸形成了“白補赤瀉,白收赤散”的經驗總結。

認草藥-芍藥

白芍

白芍,性味甘、酸,微寒,歸肝、脾、心經。主要功效:補血、平抑肝陽、緩急止痛、止汗。主治:血虛,為臨床治療血虛心肝失養的常用品,肝陽上亢所致眩暈,脅肋、脘腹、四肢拘急疼痛,虛汗症。

認草藥-芍藥

白芍

赤芍,性味苦、辛,微寒,歸肝、心經。主要功效: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止痛。主治:溫熱病熱入血分及血熱妄行的多種出血證,淤血癥等。

認草藥-芍藥

赤芍

Tags:芍藥白芍赤芍牡丹觀賞